《我的竹马是男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竹马是男配-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一脸茫然望着程雅和韩氏:“母亲,大姐姐,你们说,我为什么能听到北冥道长说的那些话啊?”
    韩氏和程雅对视一眼,俱是一脸疑惑。
    特别是韩氏惊疑不定,心想那日北冥道长救治微儿,就连符水都是别人端进去的,哪里对微儿说过什么话啊。
    等等,难道说——
    
    第63章 母女闲谈
    
    难道微儿有成为符医的天赋?
    在大梁,寻常百姓只觉符医神秘莫测,是有大本事的人,可要他们说出符医的常识理论,却没几个人能说出所以然来。
    韩氏有所不同。
    她云英待嫁时,是真正把程二老爷放在心上的,用了极大热情了解他的一切,而怀仁伯府以符医起家的背景,当然是要了解的情况之一。
    老卫国公和玄清观的北冥真人有几分交情,她缠着父亲,了解了不少符医的事,这才知道,想成为符医,最讲究天分。
    师长传道解惑,为徒者,耳听为下,观悟为中,意会为上。
    这三种,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天赋。
    比如北冥真人唯一的女弟子素尘道长,就是因为她对符箓制作之法能够意会大半,这才被北冥道长破例收为弟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仅凭一杯符水就能玄妙的感知到这符水所蕴含的信息,这样的人,拥有着符医梦寐以求的天赋,唤作通玄,一旦被人领进符医的大门,无不是天资纵横、惊才绝艳之辈,正是德高望重的符医们最渴望的传承者。
    后来,韩氏嫁进程家,这才愕然发现,怀仁伯府没有她想的那般重视符医的传承,甚至那些族人还不如她了解的多。
    一晃近二十载,未嫁前的热情与努力,成了韩氏生命中一道难以抹去的亮色,凡与此有关之事,她从不曾忘却。
    想到这里,韩氏倒抽一口气,一脸震惊望着程微。
    难道说。她的次女不但有成为符医的天赋,这天赋还是顶尖的吗?
    怪不得,她一直在纳闷,她生的女儿怎么可能一无是处!
    韩氏心跳急促,抓住程微的手问:“微儿,你果真能听到有人在你耳旁说话?”
    “对呀。”程微答得干脆,一脸懵懂。心中却忍不住笑了。
    从今日起。她就赖定了北冥道长,不管他是听闻后要证实,还是一笑置之。总之,她以后用符水祛病,总算有个出处了!
    “母亲,可有什么问题?”程雅察觉韩氏兴奋异常。问道。
    韩氏双眼发亮:“太子妃,你三妹能当符医的!”
    “母亲——”程雅蹙眉。觉得韩氏有些糊涂了。
    韩氏眉飞色舞:“太子妃,你知道吗,微儿有着万中无一的天赋呀,她能做到通玄!这样的天赋。北冥真人都会愿意收她为徒的!”
    这话一出,程雅面色一变,而立在程雅身后的熊嬷嬷耷拉着眼皮亦是颤了颤。仿佛要把眼皮上的褶子挤没了,精明目光扫向那位殊色动人的少女。
    “母亲!”程雅嗔怪喊了一声。
    “怎么了?”韩氏不解。
    程雅哭笑不得:“母亲。就算三妹有这样的天赋又如何,难道您还盼着北冥道长真的收微儿为徒不成?”
    “那有何不可?”韩氏反问。
    程微同样在心中悄悄问了一句。
    母女二人,这一刻罕见的心有灵犀。
    程雅觉得头疼,抬手轻轻揉着太阳穴:“母亲呀,您莫不是忘了,三妹要真的成为北冥真人的弟子,那就终身不得嫁人啦!”
    这可真是太好了!程微猛然抬头,目光灼灼望着程雅。
    程雅伸手拍拍妹妹的脑袋:“三妹别怕,母亲不是真的要把你送去玄清观,只是为你有天赋高兴呢。”
    程微去看韩氏。
    韩氏长叹一声,一脸遗憾,悻悻道:“我一时高兴,就给忘了,这玄清观规矩太严,女孩儿家不嫁人怎么成。”
    她看着程微,安抚地拍拍她:“微儿,你大姐说得对,我只是高兴你有这样的天赋,但绝没有把你送去玄清观的意思。要真是那样,不说别人,就是你外祖母都不会答应的,你且放心吧。”
    韩氏难得有耐性宽慰次女,生怕次女一受刺激,在这东宫发起疯来,那可就惹祸了。
    程微都要哭了。
    她放心什么啊,伤心且来不及呢,今日要不是大姐姐提醒,她还未留意,原来玄清观竟有这样贴心的规矩!
    能成为一名名正言顺救人的符医,也算应了她当初因为违背誓言而受的惩罚,这样的美事哪儿找去!
    熄了旁的心思,韩氏又为先前的事激动起来:“微儿,这么说,你说太子妃怀的是小皇孙,并不是胡乱说,真是你看出来的?”
    程微毫不犹豫点头:“自然是的,母亲,我都是十四岁的人了,怎么会胡言乱语呢?”
    韩氏面露喜色,去看程雅。
    程雅神情却有些复杂。
    听了自家妹妹这般笃定的话,哪怕不信,心中也是欢喜的,可是先前素尘道长分明说她这一胎,怀的是女孩儿……
    母亲说三妹有成为符医的天赋,别说此事还没有定论,就算真是如此,三妹也不可能与素尘道长相比吧?
    要知道,素尘道长已经拜在北冥真人门下十多年了。
    眼角余光扫了一眼侍立在旁的熊嬷嬷等人,程雅微笑道:“是,妹妹确实是大人了呢,大姐相信你的话,等将来生了小外甥,你这当小姨的还要给他亲自挂长命锁呢。”
    一句话,就把程微刚才的郑重其事与韩氏的激动给抹去了,让人觉得那还是一句小姑娘说的玩笑话罢了。
    程微心中憋闷,却明白她不可能一步登天,想要取信于人,总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于是接下来,她敛眉低目,默默听韩氏和程雅叙话。
    程雅与韩氏说了一会儿,见三妹沉默不语有些没精打采,遂笑道:“三妹,我和母亲还有些话要说,你听着没趣儿,不如去园子里走走呀,园子东北角有几株四季海棠,这时候开得正好。”
    程微不愿让程雅觉得她在赌气,显得更孩子气,于是站起来道:“那我就去瞧瞧,大姐姐和母亲慢慢聊。”
    “穿好大衣裳。”程雅叮嘱了一句,瞧着程微缓缓走出去的秀雅背影,对韩氏笑了,“母亲,三妹果然长大了呢。”
    许是继次女容貌变美之后,又猛然发现了她另一个优点,韩氏心里难免有点美滋滋的,闻言就笑道:“可不是,她个子又高,看背影还以为十六七岁了呢,可不就是大姑娘了。”
    “那母亲对三妹的亲事有什么打算?再过一年,三妹就及笄了。”
    
    第64章 姐妹
    
    “亲事?”程雅这话把韩氏问住了。
    以往母女二人疏远冷淡,她未曾细想过这些,最近这一年又风风雨雨,就更顾不得想了。
    原来,次女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么?
    韩氏沉默不语,心中有些说不清的感慨。
    就好似自身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她喜欢也好,不喜也罢,一旦脱离而去,成为别人家的,总有那么几分不是滋味。
    程雅就更无奈了,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埋怨一句:“母亲,您该不会还未考虑过吧?”
    韩氏有些尴尬:“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考虑的,你们姐妹中,属你三妹性子古怪,嫁到旁人家恐怕都讨不了好,能嫁到你外祖家最好了。”
    程雅瞠目结舌:“母亲,莫非您还想要三妹嫁给止表弟不成?”
    想着京中传遍的那些闲言碎语,程雅就替妹妹心疼:“母亲,我是不答应的,就算三妹还想着止表弟,我也不答应!”
    韩氏从未见长女这般表态坚决过,诧异问道:“为何啊?”
    程雅垂眸冷笑,心道为何,难道母亲还要问她不成,当年母亲死活要嫁给父亲,现在又如何了呢?
    而她,从生下来就内定的太子妃,现在又如何?
    她如何不知道太子对她的冷淡从何而来。
    大婚那一年,太子想纳外祖家的表妹华大姑娘为侧妃,贵妃娘娘坚决不同意,就在他们大婚前三日,华大姑娘自尽身亡,而她。恐怕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大婚当夜,独守空房的太子妃!
    后来她隐隐听闻,太子和华大姑娘自幼耳鬓厮磨,早就互生情意。
    她有时候忍不住想,当年要是贵妃娘娘没拦着,华大姑娘成了侧妃,到现在。是和太子的感情日久弥坚显得她这太子妃越发可笑呢。还是渐渐沦为东宫中寻常一员,如她一样要用手指头数着太子该来的日子呢?
    这一切,随着华大姑娘的决然自尽。程雅无从得知。
    她偶尔甚至会忍不住怨华贵妃,当初要是让华大姑娘进了宫,人们背后提起,或许会说一句华大姑娘不守规矩。而现在,华大姑娘死了。无人敢说贵妃娘娘的不是,反而觉得是她容不得人,拆散了一对有情人。
    强按牛头喝水,人们都同情那牛。又有谁记得问一句,水的心情呢?
    她的人生注定别无选择,不能再眼看着妹妹重蹈覆辙!
    程雅抬眼。看着韩氏:“止表弟对三妹没有男女之情,这不算错。可之后,但凡他对三妹有些维护之心,就不会任由闲言碎语越传越难听。母亲,止表弟不是三妹良配,三妹若是死活要嫁,这恶人就由我来做好了。”
    “用不着你,你三妹要嫁止儿,我敲断她的腿!这辈子我都忘不了你大舅母那些话,我的女儿就是一辈子养在家里,也不送过去,让她打我的脸!”
    程雅松了口气:“那母亲说把三妹嫁到外祖家,难不成是考虑平表弟?他比三妹大了一岁,年纪正好,屹表弟小了些。”
    韩氏笑着摆手:“几个兄弟姐妹中,你四舅虽和我感情最好,我却不想把微儿嫁到他家去。耳濡目染,儿子难免受父亲影响,会把一些事当作习以为常。再怎么样我也是微儿的母亲,不想让她以后面对那些糟心事。”
    程雅深以为然。
    四舅这么些年,何止是三妻四妾,简直是春色满园!
    平表弟现在看着老实厚道,可毕竟还小,谁知道成人后又是什么样子!
    她越发不解:“那母亲的意思是——”
    韩氏压低了声音:“你看舒儿如何?”
    “舒表弟?”程雅诧异不已,拿帕子掩住了口。
    韩氏颇有些不自在,咳嗽一声道:“我知道你们都觉得舒儿出身不堪,不是良配。可我这些年冷眼瞧着,那孩子除了身体差些,旁的都是好的,难得的是和微儿要好,将来两个人分出去住,也能过到一起去。”
    说到这里,韩氏似有所感,叹道:“身份地位,又有什么打紧呢,微儿外祖家是国公府,又有你这个姐姐在,还有澈儿护着,难道将来还会挨饿受苦不成?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疼着,比什么都实在!”
    最重要的是,那倔丫头真和舒儿打起来,至少舒儿打不过她!
    “母亲——”程雅眼角一酸,不敢让一旁的熊嬷嬷看出来,匆匆垂下眼帘,“我不是这个意思,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舒表弟也挺好的。您说得对,最难得是有个知心人……”
    母女二人相对而坐,一时竟沉默下来,只听到窗外隐约传来的欢快鸟鸣声,昭示着春日来了。
    程微就在欢快的鸟鸣声中,踏着有些潮湿的小径,不紧不慢走到了东宫花园的东北角,观赏那几株四季海棠。
    四季海棠高不过一尺,全都栽在半人高的白玉坛中,挤成一簇,花开正艳。
    清香扑鼻,程微站在海棠花边,忍不住吸了口气。
    她还是喜欢听雪林中肆意生长的梅树,而不是这圈养起来的四季海棠。
    “你是何人?”身后,有女子声音传来。
    程微转了头,就见一丈开外,一身紫色襦裙、头梳高髻的女子皱眉打量着她,眼底满是戒备,特别是在看清程微模样后,那戒备就更深了。
    程微是认得这女子的。
    她是太子侧妃之一,出身将门的孙良娣。
    程微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平日里是没有人和她说起太子妃和太子如何,或者太子宠爱谁这类事的,只是以往经常进宫,久而久之,隐约就能感觉到,太子对这位孙良娣,似乎很不错。
    她偶尔见过孙良娣陪着太子在园子里散步的。
    “臣女见过孙良娣。”程微屈膝施礼。
    孙良娣眼中满是疑惑,不过“臣女”两个字让她眼底戒备褪去几分,迟疑问道:“你是谁家的姑娘,怎么会在这里,我竟是未见过的。”
    程微一直保持着屈膝施礼的动作,目光直直落在孙良娣宽大襦裙的下摆上。
    紫色的襦裙,下摆上绣着精致的蓝色孔雀纹,若不是这个姿势,对这位不熟悉的良娣娘娘,她恐怕不会注意到裙摆上的花纹。
    可是此时,这漂亮精致的孔雀花纹却让程微手都抖了起来。
    幻象里,那一切的开始,是一身青色襦裙的程瑶缓缓倒下,血流满地,把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