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代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代嫁-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大点儿的丫鬟就急了:“你们可不知道,二姑娘如今了不得!别说逼丫鬟了,她还杀过人呢!”
  顿时又是一阵哄笑。这话更没人放在心上了。杀人?别说人了,二姑娘敢杀鸡吗?不要她自己杀,她敢看人杀鸡吗?
  许珠倒听进去了,一脚跨进院门道:“谁说二姑娘杀人了?”
  小丫鬟们冷不防许珠回来,晓得这位姑娘心气不顺就好拿丫鬟们撒气,吓得连忙都跪下了。许珠不耐烦,指着那年纪最大的丫鬟道:“你叫小红的是不是?刚才你说的逼丫头撞墙和杀人是怎么回事?你跟我说仔细了,我就不告诉母亲去。”
  这会儿小红哪还敢隐瞒,只得战战兢兢道:“是二姑娘身边的知晴姐姐跟着回来,往她干娘那里送了好些东西,说二姑娘在沈家如何过得好。知韵姐姐正好回去,听见了就说,二姑娘才嫁过去,沈家姑爷就看上了丫头,不知道二姑娘这日子好在哪里。”
  小红一边说,一边心里叫苦。这看上丫头的话,万不该跟许珠说的,若是被许夫人听见,一顿板子是挨定了。说起来也都怪那知韵,她在大姑娘身边伺候,从前是最看不上二姑娘身边人的。可如今大姑娘若是能选进宫,只能带一个丫鬟进去,那必定是知香,知韵就没了下梢,还不知是个什么结果偏这会儿知晴回来了,还一副衣锦还乡的模样,知韵见了自是刺眼刺心,这就闹起来了。
  “知晴姐姐说,沈姑爷根本没看上丫头,是那丫头自己没规矩,被姑爷罚了没脸,才撞了墙。也不知道怎么说的,知韵姐姐就说二姑娘没能耐,也就是陪嫁的丫头里没个出色的,若不然沈姑爷看上了谁,二姑娘怕不得立即两手捧着送上去。”
  吵架便是如此,若开始吵的是茶水烫,或许到后头就变成了上一杯冷茶,成心要害人拉肚子。知晴知韵原是在说沈姑爷看不上丫头,到后头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争论二姑娘有没有能耐了。
  “知晴姐姐说二姑娘如今可不比在家里。知韵姐姐就说她再有能耐还敢逼着丫头去撞墙吗?知晴姐姐就说撞墙算什么,二姑娘连人都杀过呢。”
  许珠眼睛不禁瞪得溜圆:“她真杀过人?”
  小红战战兢兢点头:“知晴姐姐是这般说的。她说二姑娘在驿站里被倭人劫持的时候,杀了一个倭人。不过,不过后来大家再问,知晴姐姐却不肯说了,给她干娘送过礼,就走了。”
  宣城驿的事儿许家自然后来也知道了,却没人知道许碧竟然手刃倭人。知翠不由道:“是胡说罢?那还是二姑娘吗?知晴别是说顺了嘴胡诌的,吵架的事儿当不得真的。”
  许珠也怔了半晌,才喃喃地道:“她倒瞧着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知翠不觉有些好笑,道:“姑娘别信这个。再是变了个人,二姑娘也不敢杀人的。若真是那般,只怕是鬼上身了。”
  小红也是个嘴快的,小声嘀咕了一句:“二姑娘可是死过一回的,别是被换了个魂儿罢。”


第51章 林家
  并不知道已经无意中被真相了的许碧, 这会儿正在翠庐居里看着路姨娘抹眼泪呢。
  路姨娘从一早就开始盼着了,只许夫人和许良圃不发话,她也不敢到前院去, 只在翠庐居门口站着, 仿佛热锅上蚂蚁一般。待到见了许碧, 那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涌出来了,直到沈云殊给她见了个礼,才把她的眼泪给吓回去了,忙忙地避开:“这, 这怎么使得,我怎么能受姑爷的礼……”
  沈云殊含笑道:“碧儿总说姨娘为她费心费力, 如何当不得我一礼呢。”
  路姨娘听他唤许碧唤得亲热,又见许碧穿着打扮与往日大大不同,脸色也是白里透红的, 忍不住喜得那眼泪又涌出来, 语无伦次地道:“你们小夫妻过得好就好!我高兴,姑娘的亲姨娘地下有知,必也是极高兴的。”
  许碧对她这说来就来的眼泪一向无计可施,只得拉着她看自己带来的东西。谁知这一看又把路姨娘吓着了:“怎的拿这许多东西来!花了多少银子?你原也没带多少东西, 这回还拿这许多东西回来,可不惹了眼?”
  许碧笑道:“姨娘收着吧。老爷夫人那边也都有, 姨娘这点子东西不打眼,只别拿出去叫别人看见了。”她趴在路姨娘耳边小声道,“那边送的东西只管好看, 姨娘这里,我就只管实惠了。茶叶都是自家茶园里出的,那里头还混了一包燕窝。姨娘不吃荤,更要仔细身子才是。”
  路姨娘虽没见过多少好料子,但那松江布捻在手里柔软透气不亚丝绸,就明白了这实惠二字的意思,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那大少爷……”
  许碧小声笑道:“姨娘放心吧,大少爷都知道的。这布还是他叫人去挑的,看着不起眼,做衣裳穿最舒服的。”
  路姨娘这才放下了心,忍不住双手合什念了声菩萨,叹道:“前些日子家里传得不像样,说是有什么丫头的事儿,这会儿看来,那些都是谣言罢?”
  她是真担心。许碧年纪还小,沈家那边也说了要等及笄再圆房,这中间还有近一年的时间,保不定就有心大的丫头做怪。虽看着沈云殊是个好的,可就因太好了才引人觊觎,许碧自小柔弱,可斗得过那些人吗?
  她说得隐晦,许碧却一下子听懂了,眉头顿时一皱:“这些闲话都传到家里来了?姨娘不必理她们,只管关起门来过日子。若是厌烦了——姨娘有没有想过搬出去?”
  路姨娘被她一皱眉头的样子惊了一下,只觉得那一瞬间与她印象中的二姑娘完全不同了,闻言还有些没返过神来:“出去?也去庙里住着?那倒也清静。”横竖都是吃斋,住到庙里离菩萨也近,就只怕不能常得着许碧的消息。
  许碧瞬间丧气了:“不是……”她可不是想让路姨娘去吃斋念佛啊。
  路姨娘也没在意,只小心打量着许碧:“是闲话就好,姨娘就是担心……”
  “姨娘放心,那都是小人乱嚼舌头,想坏大少爷的名声。”许碧拉住她的手,“这跟朝廷上的事有关。”想也知道袁家是个什么用意。她捅出袁家后宅不严,袁家就要搞沈云殊一个帷薄不修,有来有往呗。
  路姨娘连忙摇手:“那我就不问了,只要没事就好。”到底还是没忍住,小声道,“姑娘瞧着跟在家里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像是少奶奶的模样……”是个有主意的,能做主的正室夫人模样,她看着,就觉得放心了。
  许碧又狠狠地安慰了路姨娘一番,刚说得路姨娘收了眼泪,竹青便进来道:“沈家有人来寻姑爷,说衙门里有人找,请姑爷快些回去。”
  这下回门饭也吃不成了。许夫人倒是正中下怀,连客气话都不想说,紧赶着许碧也一起走:“既嫁了就是沈家的人,自是一切都要以姑爷为重,万不可恃宠而骄。”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许碧一眼。
  许碧正好也不想吃这顿饭,笑吟吟地领了许夫人的教导,上了马车才笑:“好像送瘟神一般。”
  沈云殊失笑:“哪有你这样说自己的……”既然能开这般玩笑,看来心情不错。
  “看见姨娘精神不错,我也就放心了。衙门里是什么事?”
  沈云殊轻轻一哂:“袁胜玄入京了。赶得倒也快。大约是跑到兵部里说了什么,那边想给我找点小麻烦罢了。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回几句话,只是怕今日不能陪你去林家了。叫五炼九炼送你罢。”
  “九炼一个就行,五炼还是跟着你,有什么事儿也好送个信。”京城之中,天子脚下,总不会有宣城驿那样的事发生了。
  沈云殊微微一笑:“你放心,不会有什么事的。晚上等我吃饭,给你带老香斋的酱牛肉。”
  许碧怀着对酱牛肉的期待,去了林家。
  林家在城南,住的多是平民百姓,许碧过去的时候一整条街道都已在举火做饭,冒着袅袅炊烟——灯油费钱,大家都赶着天黑之前早些做饭,吃罢了饭左邻右舍说几句话,就可歇下了。
  林家也已经在做饭了,九炼敲了几下门,才有个小厮来应门。人看着甚是瘦小,也就十三四岁的模样,身上穿着半旧的布衣,却洗得十分干净。听说是替苏家表小姐来送信的,连忙请他们进门,一边冲着正在院角摘豆子的一个小丫头道:“快去给老爷太太回话。”
  其实这宅子总共也没有多大,房浅屋窄,这小厮只要在院门处喊一声,里头也尽听得清楚。可他却并不高声,竟是甚有规矩的模样。而那小丫头听了,便一溜烟地往屋里跑,瞧着也是怪伶俐的。
  许碧游目四顾,只见这宅子本是两进的,这会儿却在中间砌了一道墙隔开,不知是卖了还是租了。前院就是五间房,另在院角盖了两间小房充做厨房柴房,便把个院子挤得紧紧巴巴,颇有点转不开身的感觉。
  林大老爷是个清隽的中年人,生得跟苏阮有几分相似,只是两道眉总是皱着,在眉心处挤出了清楚的川字纹。林大太太在这一点上与他完全相同,虽是出来见客带着笑容,也掩不去那一丝愁色。
  许碧取出苏阮的信,林大老爷接在手里,面上就有些感慨之色:“一晃都十几年了……”
  “苏姐姐原是昨日要亲自来的,谁知半路上马车翻了。”许碧替苏阮解释了一句,“她如今出门不便,又思念亲人,只得叫我来送封信……”苏夫人昨天放她出门是为了制造车祸,没能成功,后头必定又不会让苏阮出来了。
  林大老爷便有些吃惊:“马车翻了?阮儿她可曾伤着?”
  “倒是不曾伤到。”苏阮昨天写信的时候许碧就在旁边,看见她只是在信上说了几句家常的话,无非是问候林家诸人,并希望再走动云云。许碧思忖了一下,决定还是将苏阮如今的处境提一提。
  林大老爷的两道眉毛就拧得更紧了:“竟是要送她入宫?”
  林大太太一直在旁边静听着,这会儿才细声细气地道:“若能入宫倒是难得的。你衙门里几位上官,不都送女儿参选了么?有个家里没有适龄女孩儿的,他家太太还抱怨过呢。”
  许碧瞥了一眼林大太太,只管跟林大老爷说话:“若是入宫自不必说,可苏夫人只怕并不想苏姐姐中选。女儿家的事,婚姻最重,林老爷是苏姐姐亲舅父,若能替她斟酌一二,自是最好不过。”
  林大老爷叹了口气:“两家久已不相往来,只怕,只怕我说不上话……”
  许碧心里一阵失望,起身道:“既然如此,信已然送到,我就先回去了。想来若苏姐姐的母亲地下有知,也会谅解林老爷的。”
  这话说得就有点儿讽刺了。林大老爷脸上漫出点红色来,撑着送走了许碧,回屋来就重重叹了口气。
  林大太太温婉地给他倒了杯茶,道:“既是外甥女儿来了京里,我们也该备份礼过去。说要选秀,脂粉总是用得着的。近来那边街口新开了个玉露斋,为招揽客人,脂粉卖得便宜些,我瞧着颜色也鲜亮。我这里还能挪出十几两银子,买几样送过去,既是老爷的心意,也让苏家知道外甥女儿还有亲眷在,想来做什么事也要顾忌几分。”
  这话说得十分漂亮,但林大老爷想听的却并不是这个,只是叹了口气。他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四十几两银子,每年分些冰敬炭敬,也不过是捡别人指缝里漏出来的。幸得有林大太太陪嫁的一个庄子,米面蔬菜之类都不必花钱;又把宅子后半截儿租出去,还有几十两银子贴补,这日子才算过得去。
  如此,林大太太说拿出十几两银子给苏阮买脂粉,已算是极大方了。须知这样的脂粉,林大太太都不曾用过,家里去年一年给女儿打首饰,也不过就花了十几两银子而已。
  林大太太细细地算着账:“捷儿如今入了廪,可还要与人来往,那六斗廪米哪够做什么的,偏这是不能省的。抒儿年纪也到了,必得出门去见见人,我想着今年再与她做几件衣裳,打几件首饰。我倒罢了,旧有那些拿去融了重打,只费些工钱,可衣裳也要做几件。还有你在衙门里的开销——也不能总与同僚们不相往来。且我前几日听钱太太说,今年衙门里有个缺出来……还是要与上官备个礼。我陪嫁里还有一对儿鸡血石,拿出来雕个印章,再配点别的,才算像个样子。”
  她越是算账,林大老爷心里就越是酸涩,有些艰难地道:“怎能又动你陪嫁的东西。父亲还留下来一块田黄,不如——”
  林大太太忙打断他道:“那块田黄太贵重,这般送了可惜了。”公公留下的多是这些石料,这些年也动用了。唯有那块田黄最珍贵,林大太太可不舍得拿去送个小官儿。
  “我人都嫁进来了,儿女也这般大了,老爷还与我算什么你的我的。老爷好了,我才好,这一家子才好呢……”
  林大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