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入旧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春入旧年-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舍门大开着,外头有听见声响的学生,就下意识地围拢了过来,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甲黄班众生头疼,长这么大怕都还未见过这般无赖妇人。
  有那平素就与杨世贤玩不好的学生,自是将目光对准了他,问道:“这到底怎回事,你杨家家事居然还闹到馆里来了……莫非是把咱们弘文馆当作菜市了不成?”
  杨世贤愈发脸红脖子粗了,既羞又恼的。
  江春看不过眼,说了句公道话:“世贤哥哥也怕是不知情哩!你看她进来这半日,只顾着哭闹撒泼的,哪有说出几句完整话来?”
  “这是做甚?怎还将学舍门给堵了?”一道熟悉的嗓音传来,众生皆松了口气。
  看来是外头学生见这情景,去唤了古学录来。
  那妇人见终于来了个夫子样的人物,心内松了一下,立马就地哭起来:“夫子大人可来了,快瞧瞧这些学生,一个个欺人太甚张扬跋扈的,小妇人我还未说甚哩,他们就要打要杀……”
  古学录却是清楚班上学生品性的,不耐烦与她绕弯子:“你又是何人,来我学馆做甚?有甚事不可好生商量,却要这般不成体统。”
  那妇人终于做出一副“沉冤要得雪”的样子来,哭着道:“夫子大人可得为小妇人做主啊!这杨世贤就是个白眼狼!我要告他不孝长辈,不爱兄弟!”
  “呼”众生皆惊,这年代风气虽然开放了很多,但这“不孝”的罪名却仍是顶大帽子的,若真被这帽子压住了,那可就无法翻身了。
  古学录自然懂这道理,皱着眉道:“现已到晨学时辰了,莫这般堵门口影响学生,你且随我来,我们去教管司好生合计。”
  那妇人却是打定了主意要将事情闹大的,况且她的杀手锏还未使出来呢,怎肯轻易离了这风口浪尖?
  她只在那赖了也不挪窝,哭嚷着:“小妇人也不去别处,就在这睁大眼睛望着这白眼狼,朗朗乾坤,他还要怎抵赖?一家子忘恩负义无廉无耻的,老天爷可得睁大眼睛瞧瞧……”
  古学录被她聒噪得皱眉,望了杨世贤一眼。
  杨世贤本就因这妇人劈头一顿乱咒懵了神,又因她哭闹扰了同窗而惴惴不安,学录这一眼将他望得愈发不是滋味了。
  忽然,只听“哐当”一声,他将那椅子带翻在地,也顾不得管那狼藉,直冲妇人而去,拉了她双臂,想要将她拖起来。哪晓得那妇人是惯常耍赖皮的,人虽不胖亦不壮的,但任那杨世贤边拉边求“三婶先起来,咱们出门说话”,就是岿然不动。
  江春望着她那闪烁的双目,那种不太好的预感愈发强烈了,她怕是憋了甚坏水大招没使呢……
  她忙拉了杨世贤袖子劝道:“世贤哥哥,她不起来就算了,你莫再劝了,待会儿门童来了自会让她离开的……”小心她使诈,毕竟这男女拉拉扯扯的不好看。
  那杨世贤平素温温吞吞的斯文人,现却是正在意气头上,哪听得见江春说了甚。
  眼见着有人去喊了馆长来,众人忙将围得水泄不通的门前让出一条道来。
  馆长只先问了句:“你几个学生是哪个班的?今日不消上晨课不曾?”那些学子方作鸟兽散。
  见他进来,古学录先拱手口称“劳动馆长,是属下办事不力。”舍内学生也纷纷起立,口呼“馆长”。
  赖皮妇人见此,晓得时机到了,忽地一拍大腿哭起来:“求馆长大人为小妇人做主呐!这杨世贤是个不孝不悌的,他祖母才去了半月哩,他这就要去考科举了,一心只巴着那青云路,却不曾将疼他入骨的老祖母放在眼中……小妇人只听说这官家用人,不管多大的官位,只要是家中亲长不在了的,都要丁忧哩,他却是将我们全家瞒得紧紧的!这般不孝孙子,就是考中了,亦是给家中丢人呐!小妇人恳请馆长大人做主哪!”
  边说还边磕头,江春望着她这不伦不类的举动,再听甚“不孝不悌”“丁忧”的字眼,暗自为杨世贤担忧起来。


第70章 匿丧
  却说那妇人,起先嘴里没句实在话,全喷出些混不吝的,直到见着馆长来了,她才使出杀手锏来——丁忧。
  众人皆被她那“祖母去了半月”“不孝不悌”“丁忧”给唬到了。在座的学生皆是些乖巧不过的,顶多有些嘴角摩擦,这般大的纰漏却是未曾遇过的。
  就是江春也给吓到了,若这“罪名”成立,那杨世贤轻则被取消今年的考试资格,以后成为一生的仕途污点,重则被革除县学学生名头,甚或功名无望。
  这“丁忧”制度仿佛就是古代封建官员与读书人的一枚□□,它不定在何时就会被引爆,将这人半辈子数十年的功名积累炸得灰飞烟灭。
  从汉代开始,“丁忧”就是写进律法里的伦理制度,一开始只有朝廷命官才需遵守,而且丁忧的对象以父母居多。但后来太|祖皇帝为了宣扬对其母杜太后的孝心,昭告天下,凡家中三代内至亲长辈去世者,官员须得离职停奉三年,举子得休学罢考一年。
  但到后来,这制度逐渐就淡化了,因这不论官职大小,一旦三年后就是物是人非,再想官复原职却是不可能的,故这制度就被人有意无意地淡化,外加前穿越人士赵德芳却是个不看重这封建礼教制度的,倒是将那丁忧对象给缩小到只有父母了,而学子不用遵守却是成了众人皆知的“潜规则”。
  但问题就在于,这些人为的淡化与缩小,只是彼此心知肚明的约定俗成,并未写进法律明文内的。
  故这空子能不能钻过去,还得看人了。
  比如江春表哥高平,刘氏逝世才两年零三个月,若按这“丁忧”制度来算,自是考不了升学考的。升学考虽不直接等同于科举,但升学考后无论是上太学或是府学,皆是享受朝廷米粮补贴的学生了……凡是与朝廷供奉扯上关系的,总是要千挑万选出若干牵绊来。
  故理论上来说,县学升学考亦是该遵守“丁忧”制度的。
  但高平却是可以参考,而且还考上府学了的。
  这就是钻了制度的空子了,上头太学、府学逐级往下皆睁只眼闭只眼,下头县学也就敷衍了事了,半个月前教管司要求甲级学生上报家中三代至亲存殁情况,下头学生为了省事,自是有匿丧不报的。
  高平匿丧不报上了府学。
  杨世贤匿丧不报却被家中三婶当堂揭发了。
  “馆长大人,您可得为小妇人做主呐!这杨世贤不孝不悌,就是革了他功名也是不亏的。”
  馆长皱眉望向漩涡中间的杨世贤,古学录也是心内颇为气恼,看这样子明明是家中就可解决的事,偏生要闹到学里来……这杨世贤的为人处世可见一斑。
  杨世贤憋得结巴不出一句话来,当时馆里统计存殁情况时,他那分家别居的祖母还未去世,后头忙着准备考试,也不想节外生枝,就未向上头禀报……如今却成了他的致命之处。
  另有些苦处,却也是他无法说出口的。
  江春都替他着急,这都甚时候了,还脸红,还结巴,赶快将人给支走了,至少将影响降到最低啊……经这么一闹,不出两日,这弘文馆内都可知道他“不孝不悌”“匿丧不报”的名声了!
  好在馆长颇有见识,也未接那妇人的话,只喊了她到外头合计去,顺便将古学录与杨世贤也喊走了。
  众生望着他们背影议论纷纷。
  “唉,春妹妹,你说这杨世贤不会真的是匿丧不报吧?馆里会如何处置他?怎就有这般亲戚,不盼着他金榜题名,反倒只来戳刀子扯后腿的?”身旁的胡沁雪愤愤不平。
  因杨世贤平日在班上从不多话,勤勉好学,成绩又是拔尖的,为人真诚,谁有不懂的找了他请教,他都能耐心讲解……倒是得了不错的人缘。
  江春|心内也是担忧不已,不知这事会对他造成何种影响……至于影响如何,关键就在于事件性质是如何判定的了。
  心内有事,也倒不觉着这门开着冷了。
  直到九章晨课快散学前半个时辰,杨世贤才回了学舍。众人仰了头望他,见他双目无神,眼角猩红,精神也萎靡,自都着急起来,看样子是不太好了?
  直到散了学,众人围了他问处理结果,他也只说“一切听学里安排”,江春愈发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到了午学,就未见着他了,江春问起来,与他同桌的男学生道他午食就未见他。江春只安慰自己:可能他是回家与家人商量对策了呢,自己还是好生上课,莫多想的好。
  可惜,第二日,冬月二十一,未见他人。
  第三日,冬月二十二,仍未见人。
  三年里,杨世贤是从未迟到、早退过的好学生,甚至连假都未曾告过一次。就是冯毅、徐饭桶几个也晓得事情不对了,到处问他怎不来了,但无人知晓答案。
  江春望着桌上那本包金边的字帖,思及他平日在书法和学问上对自己的帮助,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第四日就是冬月二十三了,离结业考还有倒计时十日。江春向谭老告了假,约了胡沁雪徐绍几个,并杨世贤平日玩得好的几个同窗,到南城去寻他。
  可惜平日|他只在聊闲时偶然提及自家住在城南,但偌大个金江县城,城南相当于后世的“贫民窟”,房屋矮小又密集,街道脏乱,人流复杂,寻了半日也未寻到他家。几人只得失望而归。
  第五日,也就是冬月二十四了,一大早的,张夫子刚进了学舍门,古学录就跟了进来。
  只见他扫视一圈下头眼巴巴的众人,晓得他们定是要问杨世贤的事,这么优秀一个学生,就因为这事闹大了,不得不……他也觉着可惜。但规矩就是规矩,任何人敢不守规矩,就得为他的不守规矩付出代价,譬如他那为着当值吃酒而被革职查办的兄长。
  想到此处,他心内有些微的刺痛,眯了眯眼,望着下首学生,那将出口的话又忍住了,只想着最后这九日,还是莫说出来影响他们赴考情绪了吧。
  众生等了半日,结果只等来学录一句“天冷了慎寒暑,切莫伤了寒”,众人垂头丧气。
  江春却是猜到了学录的复杂心情,可能杨世贤的事有些麻烦了,还是他也无能为力的麻烦……她心情愈发沉重了。
  待学录走后,甲黄班众生的心情果真不好受,好生生一个勤勉努力的学霸,不明不白就杳无音讯了,关键是只剩最后九天时间了,他再不回来,这结业考可怎办?
  江春与胡沁雪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担忧,但还是得打起精神来听张夫子唠叨。
  突然,又是“哐当”一声,门又被撞开了,众生精神一震,皆想着可是杨世贤归来了。
  哪晓得,站门口的却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娘子。
  只见她发髻散乱,脸颊红红,也不敢进门来,只又羞又怕地在门口张望。
  她后头追上来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门童,嘴里骂道:“你跑甚跑,都说了学馆不是你个小娘子能进的……若人人都似那日那女癞子,口称家中急事要找儿子,那岂不是甚阿猫阿狗都能摸进来了?”
  说着又去拉扯她:“你快与我出去,莫在这儿扰了学生清净,有甚事散了学再说不迟。”
  那小娘子却快急哭了:“谁说不迟的,到时黄花菜都凉了……”眼睛却在馆内众人脸上掠过,似在寻什么人。
  江春却觉着她有两分眼熟,似在何处见过一样,只这三年馆里、县里、村里见的人也不少,她却是想不起来的。
  突然,那小娘子眼睛一亮,望着江春道:“江小娘子,江小娘子,你还记得我罢?我是留芳!以前一起做过工的。”
  江春一听“留芳”这名字就想起来了,这正是前年在胡府一起做短使的小姑娘,她形容上变化倒是不大,只现今这着急忙慌的样子,令她与当时那个稳稳妥妥、能言善道的小姑娘联系不到一处去。
  留芳见她终于想起自己来了,忙三两步来到她面前,拉了她的手道:“求江小娘子救救我哥哥罢!”直将江春弄得丈二和尚似的,她哥哥是哪个,与自己有甚关系,怎求到自己身上来了。
  她忙轻轻握住留芳的手,安慰道:“你且莫急,慢慢说来罢,你哥哥是何人?我可识得?”
  留芳忍了泪,呜咽着道:“我哥哥叫杨世贤,是与你们同班的学生……”
  原来,那杨世贤正是杨留芳的亲哥哥。
  那日大闹甲黄班的妇人亦是他们的三婶,只这三婶却不是真的亲三婶。因杨世贤的祖父年轻时薄有家财,在原配娘子病逝后,又续娶了个寡妇娘子,那寡妇却是带了个儿子来的,就是那日妇人的相公。
  那后头娘子尤氏却是个厉害角色,才嫁进杨家门几年,就将杨老头给哄得晕头转向,只恨不得将身家性命双手奉上……当然,他的家财是早就奉上了的,任由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