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婚然天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婚然天成-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还说这么多席面怕是坐不满吧,这会儿一看,除了最靠近厅门、离礼台最远的那几张喜桌空着。其余的可以说是座无虚席。
    贺擎东把玩着她的手指解释:“听海洋说,女方家来了二十多桌,海洋的同学邀了五桌。剩下的大概都是徐家这边的亲戚朋友。”当然,以徐家人在军中的地位,领导、同事估计也坐了不下五桌。
    顿了顿,轻笑道:“咱们结婚差不多也要这么多桌数。不信你列出来看看,你那边的亲戚朋友估摸二十桌,我这边包括爷爷和叔叔们的领导同事朋友在内得要个五六十桌。这么一算比海洋家还要多几桌……”
    禾薇傻眼:“我家没那么多人……”她的亲戚朋友加起来都要不了五桌好吗。
    “怎么没有?”贺擎东一手捏着她柔软无骨的手心,另一手掰着手指。认真地列举给她听,“你算啊,咱爸那边的亲戚远的近的加起来五六桌起码吧?”
    远的近的都加起来?禾薇眨眨眼,那倒是要的,过年的时候在爷奶家请客有时的确要办个五六桌。
    贺擎东见她点头,继续掰指头:“咱妈那边的亲戚,四五桌要不要?”
    禾薇的双眼开始冒蚊香圈。外婆家有那么多亲戚吗?
    “……还有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七八桌要吧?你高中还读了两所,再宽限两桌,这不就二十桌了?”
    他巴不得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她嫁给他了。
    徐太子在一旁听得直想笑,然而听着听着就笑不出来了。
    妈蛋贺擎东的女朋友还在读高中呢,两人都有模有样地在商讨结婚的宴请了,自己订婚这么久,都还没和未婚妻商量过结婚的细节呢。
    咬了咬牙关,觉得这事儿势必得男方主动,于是头一偏,看着身旁的未婚妻说:“十月底办婚宴,咱们得加紧步伐商量一下了。”
    陆言谨:“……”这货又抽什么风!
    新郎新娘站上礼台,在司仪的主持下,先是由新郎讲话,接着是新郎父亲做为证婚人讲话,再然后新郎新娘交换婚戒、共同倾倒香槟并喝交杯酒,整场婚礼可谓是到了高潮。
    等司仪笑吟吟地宣布:“婚宴庆典仪式到此结束,等会儿,我们美丽的新娘会穿着更漂亮的礼服来到诸位身边,向来宾们敬酒,以表达新郎新娘的感谢之情……”
    两侧的墙幕在司仪说话声中徐徐上升。
    禾薇和贺擎东这才明白徐海洋早先那句“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话。
    “这小子还真有一套!”贺擎东忍不住失笑。
    只见,两边喜桌的靠墙位置,待墙幕升空后,露出早已准备的丰盛的自助餐台。
    由于喜桌的战线拉得很长,因此除了最中间的酒水、冰饮、水果区是独一份,依次往两侧铺开的糕点、禽肉烧烤、海鲜、蒸炖品、主食等取餐区都是双份,省得客人为了取餐满场跑。而且随时有服务员添新、种类也很齐全,口味中西式都有。
    喜宴厅正中间的过道,卷起白羊绒地毡之后,会不定时有服务员推着车给各桌宾客切送现烤的秘制全羊、乳猪、大龙虾等美食。
    礼台前寓意长长久久的九层塔裱花爱情蛋糕,经新郎新娘共同持刀切开后,由服务员分成小块装盘送到各桌。五层的香槟塔也一样。
    “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携新娘子前来敬酒的徐海洋,春风满面地问几个死党。
    贺擎东佩服地朝他举举酒杯。
    顾绪不无遗憾地拍拍他肩:“怎么就不第一个办婚礼呢?这样我们大家都能跟风了。”
    周悦乐在一旁哼了声:“你想再办一场我也不拦你。”
    顾绪忙表态:“老婆你可别误会,就算要再办一场,新娘子也绝对是你。”
    大伙儿嗷嗷地哄笑。
    徐太子笑容深深地看了身旁的小女人一眼,举杯和新郎官碰了碰:“托你的福,我恐怕是第一个跟风的。不过我打算稍加改进,来个户外的你们说怎么样?正好,咱们的生态农庄试营业结束正准备正式开张,我就放那儿办怎么样?够大吧?来多少宾客都不怕,还能给咱们农庄打打广告。”
    “这主意棒!”
    “值得拥有!”
    “拭目以待!”
    “……”
    每个人都说好。
    徐太子殷勤地问未婚妻意见:“小谨你觉得呢?”
    陆言谨是真的无语了,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男人,以前连约个会都像完成任务似的不拨不动,什么时候开始对婚礼这么上心了?
    罗智看看死党、再看看陆言谨,摩挲着下巴偏头问唐宝茵:“茵茵,我们……”
    “你闭嘴!咱俩的婚事可不是你说啥时候办就能啥时候办的,得征求过你太爷爷的意见。你想死别拖着我。”
    罗智表情无辜:“我不是说这个事。”
    “那你想说啥?”唐宝茵狐疑地瞅他。
    “我们该去拿吃的了,你不饿吗?”
    唐宝茵:“……”
    “噗哈哈哈……”众人捧腹大笑。
    
    第549章 昂昂昂贵的培养液
    
    吃过徐海洋的喜酒,禾薇网购的睡衣面料也寄到了,摩拳擦掌地展开她的睡衣大业。
    当然,在此之前她先完成了唐宝茵交付的任务——给崇临受灾的特困家庭代表回信。
    代表名叫周若蕾,是个即将读五年级的小学女生,估计学校老师要求他们适当交个笔友、然后学习书信怎么写吧,称呼、您好、正文、祝语、署名、日期这写信六要素一项不落,格式也相当规范。
    让人失语的是,正文被她写了整整十五页。
    好在信纸是方格纸,一页满打满算也就四百个字,若是搁横条信纸,又是习惯小字体的,一页没准能挤千多个字。可方格纸能写的字数再少,架不住纸张多啊,十五页,每页四百字,禾薇呻吟地扶住了额。
    小姑娘给她写了这么多,她总不能只寥寥回几行字吧,于是边看信边做笔记,争取回信的时候不落下一个内容点。
    周若蕾先代表受捐助的困难家庭表达了对暖阳社的感谢,说要是没有暖阳社的支助,她和哥哥恐怕没办法继续读书了,别个困难家庭的孩子也一样。然后叙述了台风破坏崇临前她所拥有的幸福家庭、台风走后面临的悲惨现状——父亲为救她和母亲被大水冲走了,哥哥为救奶奶肩膀受伤了,可年迈的奶奶依旧没扛过病痛的来袭,在一个大雨夜过世了。家没了。亲人走了,她和母亲、哥哥不知道该怎么办。
    母亲抱着她哭了三天三夜,咬牙要她和哥哥继续读书。哪怕捐器官献血也要供他们兄妹俩上学。她哥哥周若鸣是个很争气的人,去年考上了华农大学农林系,仅一个学期就被教授选为助教,连续两个学期都拿到了特等奖学金,用这笔钱给父亲买了辆二手的四轮小货车。有了小货车,父亲送货就能跑更远的路了。可惜幸福的日子才刚启程,崇临迎来了三十年不遇的超强台风……
    禾薇叹了口气。抬眼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果木,咬着笔杆走神。她要不要再加赈一笔钱呢?像周若蕾这样的困难家庭太多了。暖阳社募集到的资金有限,正如她二姐说的,只能是尽一份心,做不到面面俱到。
    不过。即便是要加赈,也是通过暖阳社的途径比较好。别个慈善机构,谁知道抱着怎样的心态呢。万一和上上辈子曝光过的那什么红什么会一样,也是那么腐败呢,那可真是肉包子打狗了。
    这么一想,禾薇暂且放下了这个事,先专心给周若蕾回信。
    考虑到对方还是个小学生,她着笔的时候,尽量围绕生活、学习以及兴趣爱好。希望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迎接她的会是美好的未来。
    末了附上一幅画。内容是她和两个干姐姐在福利院教老人、孩子做香囊、编络子的场景。画的标题是《明天会更好》,希望周若蕾小盆友不要因眼前暂时的困难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薇薇这字可真当好。”贺老爷子见禾薇坐在工作间的书桌前半天没挪动一下,好奇不已,正好,老冯做的龟苓膏可以吃了,装了一碗亲自送过来。顺便瞧瞧大孙媳妇埋头在干啥,结果就看到了她清婉灵动的簪花小楷写就的书信以及气韵生动的工笔画。不禁赞不绝口,“这画也漂亮。啥时候给爷爷来幅肖像画?”
    “好的呀。”禾薇爽快地笑应。虽然做睡衣比较费工夫,但天天干这个也会腻的,偶尔写写画画做点刺绣,也是一种劳逸结合。
    老爷子一听可高兴了,问她啥时候开始?他也好准备准备。譬如换件衣服、喝口茶、再上个厕所啥的。没见过猪跑难道还没吃过猪肉么,肖像画一旦开始可是得坐很长时间的。
    没等禾薇定时间,接完电话走进来的贺擎东接道:“今天恐怕不成,农场的蟠桃和黄桃可以摘了,我带薇薇过去看看。”
    “哦?蟠桃熟了?”老爷子一听眼睛锃亮。
    贺擎东立马接道:“这么热的天您还是别去了,想吃什么回头给您捎来。”
    “捎来的哪有自个儿摘的好吃啊。”
    “不好吃那就别吃,总之这么热的天,您老就待在家里。”
    贺擎东说完,帮禾薇封好信封,打算一会儿出去时投到大院门口的邮筒里,今天就能寄出去了,然后让禾薇上楼换件袖子长点、材质薄点的衣裙,不忘叮嘱:“记得抹点防晒霜,还有太阳帽。阳伞车上有,别带了。”
    “我要带什么?”老爷子跟着小俩口一路来到客厅,仍旧跃跃欲试。
    贺擎东按他在沙发上坐下:“爷爷,我说真的,您还是在家歇着吧。”
    老爷子不乐意地瞪眼道:“老子的身体素质比不上你,还能比不上你媳妇?你要么让我一起去,要么把你媳妇留下陪我。不然你也不准去!”
    软的不行来硬的,硬的不行来赖的。老爷子打定主意和大孙子杠上了,摘桃子这么好玩的事居然想撇开他?不孝子!
    这时,贺颂北打着哈欠、伸着懒腰踢踢踏踏地下楼来,一听大堂兄要带着未来大嫂去农场摘桃子,兴奋地一蹦而起:“我也去!”
    老爷子嘴一咧:“喏,小四也要跟,这下老子不算电灯泡了吧?”
    贺擎东万分无语。心说哪不算电灯泡了,一个是高瓦,两个叠加那就是高高瓦,难不成还能消减为零?欺负他数学没学好还是咋滴?
    老爷子要跟,自然得带个警卫员,小李今儿轮休,随行的是小冯。老爷子顺嘴问老冯要不要一起去。老冯听说有新鲜黄桃可以摘,正好想做黄桃派,便厚着脸皮上了车。
    贺颂北要跟。一贯和他孟不离焦的贺凌西自然也说要去。
    就这样,原本两个人的行程,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充成了七个人的大队伍,看得贺擎东眼皮直跳。
    主要是在家实在太无聊了。套句贺颂北的话说,连最爱东家长、西家短的二伯娘都躲家里不出门了,想听个八卦新闻都听不着了,可想而知天天蹲家里有多闷。
    至于罗美萍为啥躲家里不出门。还得从徐海洋的婚礼说起。
    徐家的婚宴实在是太别具一格了,关键是不仅新颖。好东西也多,酒水、菜品不要钱地供应,烤乳猪、烤全羊、大龙虾这些还不算最贵的,那特级的鱼子酱、生鱼片、帝王蟹、鲍鱼、鱼翅、牦牛肉制成的美食才罕见。
    前不久刚吃过贺家喜宴的宾客们纷纷评价了。谁让贺家的喜宴隔得时间最短呢。印象还很深,两相一比,贺家的喜宴实在太普通、太不上档次了。
    贺老爷子还好,毕竟他是爷爷辈了,贺曜南又不是没爹没妈,结个婚还需要爷爷张罗。而和他一辈的老革命战友,除了胡老其他人都和他交情不错。胡老因为家里身体不适没来赴宴,因此这顿喜宴,老爷子吃的还算舒坦。
    贺爱国就不好受了。交情好的固然有。交情一般般甚或是因竞争关系站对立面的也有,每逢服务员送上因昂贵稀少而限量的美食,总会借机嘲讽他几句。有的拿他家曜南开刀,说什么好歹也是独子,怎么结个婚那么寒碜呢。有的拿他媳妇开刀,说门当户对还是要紧的、小门小户的岳家总归还是靠不住……听得他脸皮一阵阵发烫,喜宴还没完全结束就找了个借口先走了,实在是吃不下去了。
    罗美萍应该庆幸她没来。不然怕是羞愧地得找个地洞遁走了。相比男士们的婉转,女士们一旦开起嘴炮。那是更加得直白、不留余地。
    尤其是和陈家闹了这么一出之后,陈家的女眷,碰上罗美萍从来不会心慈手软。
    可饶是没去喝喜酒,罗美萍也听到了一些不利于她的风声,气得脸都绿了,好几次想冲出去和人掐架,被贺爱国喝住了:“还嫌咱们家的名声不够难听吗?这一切还不是你自个儿作的?家里又不是没钱,明明有能力给儿子办的体面点,你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