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芳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富贵芳华-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此事还劳烦表弟替我盯着,回头我来安排。”

    “好说好说!”

    秦经应下走了,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八皇孙这个棒槌,还真以为自己闲着没事给他打抱不平么?

    天真!

    怪不得谁都看不上他。

    不过这机会若好好利用一番,说不定他能达成所愿也不一定。

    连爹娘都以为他看上的是宁芳,谁知他的目的却是身份更为高贵的庆平公主呢?

    只要一想起庆平公主那清冷风流的样子,秦经就浑身火热。

    这样又成熟又有风情,还高贵冷艳的女人,可是他生平仅见。要是能睡上一回,才不枉此生!

    这些小人算计,旁人自然都无从得知。倒是秦缙,对这位打小一起长大的堂兄,生出几分疑心。

    “那天爹去找大伯求这伽南香都没求来,怎么今儿堂哥就拿给我了?还多给了我一个鹡鸰香串,让我拿去送人。”

    太大方,太和气了,完全不象他平日的作风啊!

    秦孝弘没多心,“这不挺好的嘛,兴许只是想帮你一把,毕竟成亲是大事。”

    骆姨娘可不这么想,“六岁那年,就为缙儿吃了他一块不要的糕,他都不依不饶,非打得缙儿吐出来才罢。那伽南香如此珍贵,他怎么这么好心?别怪我多心,倒是退回去的好。”

    秦缙心有戚戚,深以为然。

    虽说当年之事可以用年纪小来解释,可堂兄这些年也没啥改变啊?突然一下对他好了,他很不适应啊!

    秦孝弘犹豫一下,方叹道,“兴许,大哥是想让缙儿外放。”

    “什么?外放?”骆姨娘顿时耳朵竖了起来,叉腰瞪眼,象护崽的母鸡,“京城呆得好好的,你要缙儿去哪里?”

    秦孝弘道,“你别急,听我说。那齐公子不是说了,宁王妃护妹心切,虽然也中意缙儿,却担心妹子进了咱们家,要到公主跟前立规矩么?我琢磨着,若是想让他家同意婚事,只怕是要把缙儿外放的,这样小两口才能自己过日子。于是那日,就跟大哥略提了提。大哥当时就说,西北去年遭了兵灾,那边官员缺得很。若咱家有个子弟肯去,他倒愿意在皇上面前保举。我也知道那边辛苦,听了就没接这话。”

    所以后来,伽南香也没能要来。如今却又让秦经把香料送来,秦孝弘就误会大哥是想借此游说他同意。

    可骆姨娘一听,眼泪都快下来了,“缙儿虽比不上经儿尊贵,可也是咱们二房唯一的男丁。侯爷如何舍得,让他去那样地方?我听说如今虽然战事已平,可许多地方还有土匪强盗。连顺王都因剿匪丧了命,这要缙儿去了,如何放得下心?”

    秦孝弘也是这般考虑,所以舍不得唯一的亲儿子。

    可秦缙听了想想却道,“姨娘,我知道你疼我,可小鸟长大总要离巢,人长大了也总要出去经经风雨的。要说西北有风险,可英王连续保举了好几个亲戚却都是去了西北。人家都愿意冒险去闯个富贵前程,我又为什么不行?”

    “要说咱们寿宁侯府的老祖宗,从前不也是乡间秀才?就因为跟着先帝投笔从戎,才建下这么大的一份家业。难道咱们身为后世子孙,就只能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不能做点什么,光宗耀祖了?真若这样,我们又能给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

    “姨娘您打小总让我好好读书,可书得再好,不能学以致用,除了一个进士名声,还能落下什么?要是一辈子都只敢呆在京城,呆在爹爹和您跟前,那也不怪宁家看不上我,不愿把女儿嫁来了。”

    这番话,说得骆姨娘哑口无言,秦孝弘热血澎湃。

    “好好好,果然是我秦家的好儿郎!有志气,比爹强!阿莲,你别担心,若要放缙儿出去,我必会替他挑个稳妥地方。让孩子趁年轻,吃些苦头没事。这个侯府将来迟早是经儿的,既然连他也生了忌惮之心,想让缙儿离开,那还是走开几年比较好。”

    骆姨娘看丈夫都这么说了,只得妥协,“去可以,不过去之前,你得去把宁家的亲事谈下来。就算宁家姑娘年纪小了些,可缙儿外放的时候,身边必得要有个媳妇儿。否则天高水长的,一去三五载,我是再也放心不下的。”

    秦孝弘听得虽有些为难,但还是答应去宁家谈一谈。

    这回宁家倒是痛快,答应秦缙若是外放,可以走前先订婚。等宁芸满了十五,便着人把她送到任上完婚。

    若秦家担心秦缙没人照顾,宁家可以先派几个得力的下人帮衬照应。

    “……其中有个秋姨娘,年轻时曾在宁家大爷房里侍候过。因没孩子,这些年一直被宁家老太太指去照顾三姑娘。是她自告奋勇,愿意以陪嫁妈妈的身份跟来照顾,她家老太太也同意了的。”

    秦孝弘回来一说,听到宁家竟有这样诚意,骆姨娘顿时就肯了。

    “姨娘好歹也是半个主子,她竟甘愿重做回奴才,可见是真心疼三姑娘。那日是我突然听着缙儿要走,心里发急,才说的那些话。若如此,咱们只把亲事订下,我去求娘家哥哥,让他们辛苦两年,跟缙儿走一趟吧。至于成亲,哪有让女方送人的道理?到时缙儿你告假回来迎娶就是。若实在没空,咱们再想法子。”

    她肯松口,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515章订亲

    秦缙自己也不想人生地不熟的,就拖着新婚妻子去任上受苦。且他有心做些事情,这初来乍到的,倒是单身更加利索些。

    于是再接下来,这婚事程岳才算点了头。

    “看不出,秦家那小子倒有几分志气。他家若担心任上安全,我倒可以修书一封,让当地驻军照应些就是。”

    秦家一听,自然是大喜过望。

    程岳虽然一回来就交了兵权,毕竟是亲自往西北走了一圈,打了一路的仗。且他又不贪功,一路不知提携了多少将领,留下多少人情。

    有他这话,秦缙赴任,自然多了一层有力保障。

    再加上听说这个上进的侄子肯出去自己奔前程了,这回不仅是寿宁侯,连昌乐公主也肯出力,最终给秦缙谋到一个虽然清贫,但民风还不错的地方当县令去了。

    因如今已经快过年了,说好了等明天开春再去上任即可。

    在官职下来的那天,连骆姨娘都很是感慨。

    “从前倒是我狭隘了。如今缙儿肯出去,别说公主对我客气了许多,连夫人对我都不那么挑剔了。”

    想想也很好理解。

    从前秦缙在家,只是个倚仗父荫的富家庶子。就算中了进士,也谋了个文官,但还是摆脱不了吃祖宗饭的嫌疑。

    但如今他肯出去吃苦,经营自己的事业人脉了,那就不得不让人重视起来。

    于昌乐公主而言,这是给自己的儿子除去了一个竞争对手。

    于秦缙的嫡母而言,她两个女儿虽都嫁了做官的子弟,但谁知道往后女婿会不会在公事上和这个庶子有所交集?顺手多留份人情,又有什么不好?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骆姨娘还是秦孝弘,倒都觉得让秦缙离开这步棋走对了。

    骆姨娘甚至觉得,“亏得跟宁家结了这门亲事,否则咱们再怎么也舍不得走到这步的。”

    秦孝弘笑,“你起先还嫌人家啰嗦吧,如今可算知道人家的好处了?”

    骆姨娘有些不好意思,“那有嫌弃?我可一直都觉得宁家不错来着。如今想想,倒是这样读书人家真正有见识,连带着跟她们结亲也是有好处的。”

    这点秦孝弘也很赞同,“这亲事订下来,往后缙儿那里,咱们也可放下一半的心了。咱们儿媳妇可是跟英王妃一道,在宁老太太跟前长大的。人品性格必差不了,你就安心等着享福吧。”

    骆姨娘抿嘴笑着也很是满意,“虽宁家不喜张扬,但我想着该有的体面不能少,回头老爷请个有身份的去保媒呗。”

    秦孝弘道,“放心。我也只缙儿一个儿子,必不会亏待他的。”

    回头他果然请到一位早已致仕,却名声极好的老大人,去宁家给儿子提亲了。宁四娘作主,与人换过庚帖,就算是把亲事正式订下。

    这消息虽没有刻意张扬,但知道的人还是不少。

    比如韩祺,回娘家说起时,就挺感慨的。

    “原先我以为母亲替弟弟订下小谢大人的妹子,着实有些委屈了,可如今比起宁家结的这门亲,倒也不算什么了。”

    永宁长公主笑道,“你到底年轻,心气儿高,有些事情还不大转得过弯来。这成亲过日子,可不是门第越高越好。好比秦家,二房本来势弱,偏偏庶子又争气,越发衬得大房嫡出无能。此时若二房再给这庶子结个高门贵女,你想想新妇进门后,长房嫡母能有好脸色?倒不如结个门户低微些的亲事,反让人挑不出毛病。只要人好,身份略低些又有什么关系?”

    韩祺点头,“从前是我年轻。如今我冷眼瞧着婆家,几位长嫂的日子便艰难得多。倒不是云家有什么兄弟不和之事,只是既有这份家业人口,身为长房,要承担的自然就要更多。我虽也不是做不来,可想想委实累得慌。”

    永宁长公主道,“所以我才给你挑了如今的夫婿。既是嫡出,又不居长,杂事便少了许多。再有你的身份压着,任谁也不敢轻慢了去。想想你长这么大,我和你爹有没有拘过你的性子?骑马射箭都由着你了。如今就算嫁了,你夫婿也是个不挑理的。

    再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咱们不看别家,就看英王妃。她那小小年纪,成天得管着多少人多少事?动辄满京城的眼睛盯着,这样的日子,你受得了么?”

    韩祺耳根微热。

    她那一段少女心事,早在生活的磨砺下渐渐消散了。

    原先还觉得非程岳不嫁,可如今却觉得,英王府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好在永宁长公主心疼女儿,看她神色微露窘迫,明显有了悔意,便不再多说。

    “横竖都是过去的事了,好在如今你也懂事了。只消给我添个白白胖胖的小外孙,我就欢喜了。”

    韩祺脸更红了,娇羞道,“这事我也着急,可就是没有怎么办?倒是相公体谅,还劝我放宽心怀来着。”

    永宁长公主笑道,“娘就逗逗你,哪里真心催你来着?你好好保重身子,新婚夫妇两三年才有身孕的多的是。这事急不来,也要讲缘份的。对了,我听说相国寺要做法会,你也去捐些香火钱,好生求一求你过世的爹爹保佑你。”

    韩祺含笑小声道,“这事,咱家未来的弟妹已经提醒过我了,还叫我跟着英王妃一块儿去。说她能旺人,原本她家几个女眷都是几年没身孕,可跟她一亲近,都心想事成了。”

    永宁长公主忙道,“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上些心,若果然事成,回头也要给人送一份厚礼。不过细想想,那英王妃确实运道不错。当年刚入京时,差点没被宜华打死,可如今看她二人,各自又过得怎样?”

    韩祺也唏嘘起来。

    可宜华公主为人,实在不值得人疼,所以母女二人也就感慨几句,便又商议起韩祎的婚事。

    年下皇子们扎堆成婚,她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凑这个热闹了,所以韩袆和谢润娘的婚事暂定在明年夏秋之际。

    说是时间还长,但要准备各样东西,却也是十分繁琐细致的。

    母女两个说到好一阵子,眼看快到晚饭时候,韩祺便要告辞回去了。永宁长公主也不留她,还交待她就算不是长媳,也要好生侍奉公婆,晨昏定省,不可怠慢。

    才要出门,忽地有小厮急急来报,说是韩袆晚上不回来吃饭了,恐怕这几天都不能回来,还要打点几件大毛衣裳带去军营。

    韩祺嗔道,“这大年下的,他也不说早些回来陪着母亲,成天瞎忙个什么劲?”

    小厮笑道,“郡主姑奶奶误会了!这可不是瞎忙,是谢家舅爷给咱们小侯爷机会立功呢。”

    他上前一步,把声音压得极低,“说是抓那些人贩子的事有眉目了,才叫他最后去帮衬一把。不过这话可不能对外头说,以防走漏了消息!”

    韩祺听了顿时转嗔为喜,还怪那小厮,“既如此,你这奴才说了干嘛?我不听了,母亲您去忙吧。”

    永宁长公主顾不得跟女儿客套,一叠声的吩咐人准备去了。

    建功立业,这才是家族兴旺之本。

    韩祺回家路上,也是高高兴兴的。心想到底母亲有见识,给弟弟结了谢家这门亲。

    谢云溪这人兴许出身低了些,但脑子灵活,且做事不拘一格。有机会给未来妹夫立功,他是毫不客气,任人唯亲。

    这一点,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