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芳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富贵芳华-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多有期待。回头说起亲事,不也容易些?再说四姐委实是个细致人,托她先看看也好。横竖若要说亲,咱们还要再相看的,并不急在这一时。”

    话是这么说,可让祝大太太接受自己生的儿孙不如人,委实有些膈应。

    “哪有你这样当娘的,就算大丫头不是你亲生的,二丫头却是从你肚子里爬出来的。纵是我去不得了,你却是必要去的,再把大丫头她姨娘也带去。怎么说咱家都出了二十两银子呢,去吃吃酒席又怎么了?还有几个哥儿,也全都带了去!”

    看婆婆又赌气犯了小心眼,张氏不吭声了。

    就算她要去,可哪有相亲还带姨娘的?也不怕人笑话!横竖这些不过小节,随她吧。

    于是,宁绍棠原本一个小小生日宴,竟是办得越发声势浩大起来。甚至于连准备的请帖都不够,又补了许多。

    不过这回宁芳可没空帮他看字了,她得去忙正事了。

    宁守俊听说有竞争皇商的机会,大喜过望,立刻表示和夏家合作的丝绸生意,他们可以退出了。

    虽说这样会损失些钱财,但皇商毕竟挂在户部名下,可以挣个正经官身。对于他们这样官宦人家来说,更加合适些。况且有万大有的关照,利润也不会薄到哪里去。

    可他们若要退出,夏家就得完全把这门生意接起来。

    夏明启倒不是不敢接,横竖做了这么久,也算是渐渐走上正轨了。只是宁守俊既要拆伙,就得把他的钱退了。三家就得坐下来,把这笔账好生算一算了。

    夏珍珍成天管着家里的鸡毛蒜皮就够闹心的,哪里有空去算账?更何况她本身对数字也不敏感,顿时把大女儿捉了壮丁。给了个小算盘,就让她跟着舅舅算账去。

    宁芳不乐意。

    她如今也是有学上,有功课要做的人好不好?再说哪有个大家闺秀打算盘的?就算这小算盘也是夏珍珍的陪嫁之物,红通通的玛瑙珠子镶在黄花梨木上,还包着金边,别提多华美好看了。可这,这也是会给人笑话的!

    金奶娘一听,顿时笑道,“要我说,二姐儿倒是糊涂了,怎么放着这么现成的长辈不知道来求呢?”

    宁芳转头,便看见梅氏尴尬中略带几分矜持的脸。

    梅氏自然知道,奶娘说这话,是想让自己来接手。虽然她也不怎么爱算账,但丝绸生意是家中大事,做的时候全靠二房,若他们长房半点不参与,将来分家里,怎知道有多少钱?

    所以梅氏虽觉得奶娘说话露骨了些,但心里还是愿意的。只等着宁芳来多求几遭,她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便是。

    谁知宁四娘先否决了,“舅爷虽是至亲,可与大奶奶到底是外男,不好。”

    因还当着孩子们的面,她又多说了一句,“大奶奶翰林之家,更懂礼仪,想来也不会答应,可见是说笑了!”

    梅氏心中臊得慌,暗自庆幸好在自己没开口。

    金奶娘只好打起自己嘴巴子,“可是我这张嘴秃溜了,只想着都是亲戚,倒没想到这层。该打!”

    梅氏稳了稳情绪,方替自己解了个围,“我也觉得不合适,只怕二姐儿来求,还在想着要怎么回绝,才不显得我这个大娘不管事。好在娘先开了口,倒不必为难了。”

    可这话里,分明有些怨嗔之意吧?

    如今夏珍珍管事,忙得不可开交,但下人们见了她,再不似从前的无视,反而恭敬有加。

    与之相反,不管事的梅氏门前却是门庭冷落,自然有些失落。

    前些天她还能想着宁怀瑜犯事赔的那大笔银子,不去计较,可时日一长,难免就生出埋怨来。

    可她这伤疤好得也太快了吧?再说这是她们二房辛辛苦苦做起来的生意,凭什么给大房染指?

    宁芳不是小气人,可那也得看是对什么人。

    就凭她大伯大娘,呵呵!

    宁芳眼珠子转了转,笑着接过话来,“我哪里敢劳烦大娘?原是想麻烦大哥哥大姐姐的。”

    宁绍棠顿时躲道,“好妹妹,你饶了我吧。我这过生日的事还闹不清呢,哪里抽得出空?”

    这一打岔,气氛又活跃起来,宁萱也心虚的道,“你知道的,我的算数一向不好。大一点的乘除都老是错……”

    宁茵倒是够义气,“二姐我来帮你!”

    可宁芸一句话让她熄火了,“四妹妹你数数还不如我呢,去了只会添乱!”

    然后,然后宁芳手中漂亮的小算盘,就被还穿着开裆裤的安哥儿一把抢去了,拿着跟宁萍顺哥儿三个小家伙开始研究,看是能吃,还是当小车滚着比较好玩?

    于是宁四娘便笑了,“要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再说打打算盘怎么了?那户部的官儿还成天捧着算盘呢,难道天下人敢笑话他们市侩了?咱们芳儿又不是指着这个吃饭,只是帮着家里打理家务。放心去吧,没事儿。谁敢说怪话,你就说是祖母同意的。再说咱们芳儿最能干了,你不去,难道要祖母去?”

    被这么一番连捧带夸,再看看她不中用的兄弟姐妹们,宁芳只好屈服了。

    宁四娘满意笑道,“等你算好了,别忘了再给你三舅公寄一份去。”

    哎!

    一提远在京城,风华玉树的三舅公,宁芳彻底妥协了。

    当初跟程岳谈生意的是她,此时她不管谁管?再头疼也打起百倍精神,跟着夏明启去死磕账本了。

    倒是徐妈妈看了,回头悄悄问宁四娘,“让二姐儿小小年纪的,就管这么多真的合适吗?再说一时半会儿又分不了家,何苦闹得大房不高兴?再者说句公道话,从前大奶奶帮着管家时,倒也公允。”

    怎么说,宁芳都是个女孩,这会子学得再好,将来出嫁总要把账本交出来的,到时岂不还得落一半到梅氏手上?为此得罪人真心没必要。

    再说宁芳如今年纪小无所谓,等长大要出嫁了,知道家底的她,会不会生起私心,想多拿多要?或者替二房多拿多要?

    可宁四娘叹道,“从前我也只当老大媳妇虽有些过分贤惠,心地倒还好。可你知道这回绍棠过生日,她是怎么给几个孩子做衣裳的吗?”

    徐妈妈怔了怔,“不都是叫了裁缝,一起来做的吗?”

    宁四娘嗤笑,“是啊,她是叫了裁缝一起做的。可除了绍棠芳儿几个的衣裳她没好意思动,她竟把萱儿芸儿两个的裙子都给换了次一等的料子,还让两个丫头自己学着做绣鞋!”

 第201章大方

    徐妈妈大吃一惊。

    因去年在安哥儿的抓周宴上,宁芳姐妹都穿了简氏特意送的绣鞋,夏珍珍觉得好看,所以这回专门交待说要再做一双。

    可做这种鞋手工复杂,用料讲究,所以价钱也要贵些。梅氏不好克扣别人,就克扣起两个庶女来了。

    可让徐妈妈不能理解的是,“可就算如此,又能省下几个钱?再说咱家的女孩子虽不算大富大贵,可做鞋这样的粗活哪是她们做得来的?”

    宁四娘冷笑道,“这不是萱儿送了我个桃花小绣屏么,咱们大奶奶就说她可以再多学一门手艺。倒是芳儿,知道了这件事,不声不响的便让她姐姐别做了。然后私下自己添了钱,另寻裁缝铺子做了两双,又把她们换掉的裙子重做了一份。到时私下拿给她们,穿出去便既不失礼,也不打眼了。”

    徐妈妈听了很无语,也很感动。

    无语于梅氏的不懂事,她既这么做了,回头在裁缝那里必然落下刻薄庶女的名声,可就为了省这一点子钱,有意义吗?

    又感动于宁芳的懂事体贴,不愿为了这点小事让长辈生气,所以才瞒了下来,连夏珍珍也没说。

    然后徐妈妈就明白了,宁芳愿意做好事,但也不会滥好心到轻易就替人收拾烂摊子。

    否则她拿钱补到第一家裁缝铺子,只说是下人交待错了,把钱补齐。回头再扯个由头,说是裁缝铺子记岔了,多做了,所以并不多收钱,岂不就既全了梅氏的名声,又不至于跟她生隙?

    可这些徐妈妈能想的事,宁芳肯定也想到了,但她却不愿意做这样无谓的好人。

    梅氏要克扣庶女,就尽管克扣好了。她看在姐妹情义上,愿意出钱替姐妹们周全体面,又肯瞒着长辈不叫她们生气,那是她的事。

    二者绝不可混为一谈。

    徐妈妈想明白过来,一时倒有些惭愧,“倒是老奴多心了。二姐儿着实是个公道人,而大奶奶就……”

    她不好说得太透,可宁四娘却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事实上,她也是这么想的。

    梅氏便是那种拿着公中的钱就能大大方方,拿着自己的钱就抠抠索索的人。

    否则慷他人之慨谁不会啊?

    只有在花自己的钱时还能公正如一,才是真大方。

    所以这事儿一出,宁四娘就觉得,这个大儿媳妇私心太重,说白了,跟宁怀瑜真是一丘之貉!

    所以她不愿意让梅氏去沾染家里的丝绸生意,就是防着这对公婆。

    等将来分家清算,这对公婆什么力都没出,自然得少分一些。就算宁怀瑜要跟她闹,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宁四娘也算是看透了。

    就算她一碗水端平,公公正正把家分了,宁怀瑜还是会疑她藏私,既然如此,那她为何不能替自己的亲子早做打算?

    徐妈妈再想想,忽地又笑了,“如今倒是觉得,二姐儿真是象极了您。”

    都一样好心,却又一样爱憎分明。

    宁四娘也笑了。

    她自然知道宁芳的大方爽朗,否则,凭什么宁怀瑜还账时,南湘儿还能霸着那么多宁怀瑜用赃款买的好东西,她却要交出自己饴糖生意的钱?

    这丫头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有几分可怜这个表姐孤苦,没有爹娘家族依靠的,所以她就不争了。

    只想起南湘儿,宁四娘就犯起了愁,“咱们自家几个孩子倒都是好的,只湘儿年纪真不小了。我想给她说门亲事,又恐这孩子心太大,倒生出事来。”

    徐妈妈心中一动,“太太可有了人选?”

    宁四娘确实有了心仪的对象,比如宁芳小闺蜜,齐瑞萱的兄长齐瑞华。

    虽然他家家境大不如从前,但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而齐家太太也明白说过,她不挑媳妇别的,只要有钱,能贴补家用,供儿子读书便罢。南湘儿虽然不懂事,可如果有个这样精明能干的婆婆管教,磨磨她的性子,倒是最好不过。

    原本,宁四娘是想把夏二太太的孙女说给齐家太太的。可谁知道宁怀瑜竟会自作主张的包揽了南湘儿的亲事?她未免就得先考虑起自家外孙女来。

    可想起南湘儿那个挑肥拣瘦的性子,宁四娘就很是犯愁,也怕齐家太太看不上骄横又虚荣的南湘儿。万一弄出对怨偶,那不是结亲,竟是结仇呢!

    所以她也想趁着这次给宁绍棠办生日宴,先探探双方的口气,然后看看还有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

    至于宁守仪又托她给自家两孙女看看,那就另是一说了。

    她这一上心,夏珍珍便越发不敢马虎,等到三月廿七,宁绍棠生日那天,府中人人皆打听得准备得十分热闹。

    一早便有说书先生,杂耍艺人进了府,弄得府里下人无不心痒痒的,想要抽空去看个热闹。可此时再想混进宁四娘住的那片后园,却发现难如登天。

    宁四娘这些年严谨治家,可不是朝夕之功。

    守门的婆子笑脸迎人,一双眼睛却连个苍蝇也不放过。

    来作客的公子小姐们有人专门领路,跟着他们的小厮丫鬟也是默默点了数的。哪些人该歇在外院,哪些人可以进园子,分得十分清楚。

    对于没资格,又借着给宁绍棠拜寿,想进来凑热闹的下人,守门婆子一个都也不肯放进门,只是赔笑。

    “……今日来得客多,委实怕招呼不过来,故此不敢通融。不过妈妈也别恼,先拿两个我们大哥儿的寿包去吃。回头等正经宴席散了,我们二奶奶还请了那些说书先生和玩杂耍的在后头马厩空地再演一场。到时妈妈尽管带了家里孩子一起去看。只是要赶早,否则晚了,只怕就占不到好位子了。”

    那些来凑热闹的婆子一听,个个喜笑颜开,“还是你们二奶奶手面大,怜惜我们这些下人。那我们就不打扰了,只在这里给大哥儿磕个头便罢。”

    这些婆子磕了头,领了寿包,赶紧回去呼儿唤女的做准备了。有些人还不信,特特跑去马厩看个究竟。

    毕竟有钱的主子虽多,可谁曾想着给下人们演一场?

    此时因来了不少客人,马厩人声马叫,正忙得不可开交,在此当差的未免没好气的道,“主子都发了话,自然是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