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徐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徐氏-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氏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弟妹,这。。。。。。”
  宋半夏冷哼一声道:“嫂子,难道你连我也瞒着?我老实跟你说,侄儿碰上罗玲的事还是月桂姨告诉我的。”
  袁氏终于心慌了,着急问道:“是亲家啊,那她说了什么别的没有?”
  宋半夏回道:“没有,只是有点好奇罗玲是何许人也。嫂子,都是做娘的,她的心情你应该能理解吧?”
  袁氏叹了口气,说道:“我本也不是故意要瞒你,到底不是什么好听的事情,又事关女儿家的颜面。。。。。。唉!”
  宋半夏却是颇有兴致地道:“嫂子说说呗,也好叫人放心。”
  袁氏的思绪回到了过去,缓缓开口道:“从前婆婆在的时候,最是喜欢罗玲这个外孙女。也是,几个女孩子当中,就属罗玲长得最漂亮。长辈嘛,对漂亮又嘴甜的孩子总是偏爱一些。我一开始也很喜欢罗玲,直到有一次,蕾儿哭着来问我,为什么大人们都喜欢罗玲而不喜欢她,也就是在那一天,蕾儿她。。。。。。被婆婆给打了。罗玲摔碎了婆婆珍爱的簪子,可她却把自己犯下的事情推到了蕾儿身上。婆婆一向对罗玲的话深信不疑,于是遭殃的人就变成了蕾儿。”
  “若她只是因为一时的害怕而做出这样的事情,给蕾儿道个歉,我这心里也就过去了。可没想到。。。。。。她根本就是故意的。小小年纪,心里头便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真当我们这些大人看不出来吗?那会儿不过是顾忌着婆婆罢了。再后来,终于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再也顾不得婆婆了。那件事,说起来你也知道的,你记不记得蕾儿有次差点死掉的事情?”
  听到这里,宋半夏眼睛睁大,说道:“罪魁祸首难道就是这个罗玲?”
  袁氏沉痛地点头道:“就是她。。。。。。把蕾儿推到了池子里。婆婆不许我们说出去,我就跟婆婆说,再也不要看到罗玲这个人。”
  宋半夏了然地点点头道:“怪不得了,那她和秦雨侄儿。。。。。。你说以她的性子,会不会整出什么事啊?”
  袁氏不确定地道:“应该。。。。。。不会吧。我和孩子他爹。。。。。。表现得已经很明显了啊!你不知道,婆婆在世的时候也提起过,只不过被孩子他爹坚决拒绝了,这事他们罗家知道的一清二楚。”

第63章不平

  从大堂嫂那儿回来,宋半夏的心有些沉沉的。秦昊进来的脚步声都没有注意到。
  秦昊把手放在她的肩膀上,好奇道:“在想什么呢?很少见你这个样子。”
  宋半夏被他吓了一跳,拍着胸口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秦昊转而走到前面,仔细端详着她的脸庞道:“不对啊,我看你有事。”
  宋半夏站起来道:“不忙说,我给你拿身换的衣裳来。”
  秦昊拦住了:“衣裳随时可以换,我眼下比较关心的是你的心事。”
  “唉,那好吧,我就跟你说说。刚才我去见堂嫂了,嫂子告诉我了一件事。。。。。。”
  宋半夏一边说一边留意着丈夫的神色。见丈夫面色变幻不定,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疑惑,一会儿又惊讶,她的心里忽然就升起了一个念头。不会这事他早就知道了吧?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秦昊握住她的手,颔首道:“嗯,和堂哥一起喝酒时,听他说过。”
  宋半夏嗔道:“那你怎么都没告诉我?”
  秦昊答道:“总不能做个食言之人吧。”
  宋半夏就抿嘴一笑:“那现在呢?嫂子都已经告诉我了,你不如也把从堂哥那儿听来的话讲一讲?”
  秦昊沉吟良久,略带迟疑地道:“这件事情。。。。。。堂哥夫妻俩的看法。。。。。。其实并不一样。”
  “怎么说?”
  “当年的罗玲确实做的不对。不过是小姑娘之间的几句口角而已,她就对人动起了手。事情发生之后,堂嫂觉得罗玲生性恶毒,堂伯母则觉得堂嫂过于偏激。堂哥夹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心情可想而知。”
  “我猜。。。。。。侄女儿性命危在旦夕之时,堂哥应该是站在嫂子这边的,至于后来嘛。。。。。。侄女儿脱离了危险,堂哥的心思就又发生了变化。堂哥会想,罗玲是个小姑娘啊,一定是一时失手,并不是故意的,所以还是要原谅她。”
  “你猜得一点不错。”
  宋半夏心中立时冷笑一声,这算什么,差点害了亲生女儿的命,一句不是故意的就能一笔勾销了?
  大概是看出了妻子眼里的不屑,秦默摩挲着她的手背,耐心地道:“堂伯母那会儿毕竟还在,堂哥又是个孝子。你不知道,堂伯母临终之前,特意嘱咐了堂哥,让他别与罗家断了亲。”
  宋半夏听罢,幽幽地道:“只可怜了堂嫂这对母女!”可不是吗?害了女儿的人,不过是被不痛不痒地骂了几句,而她这个一心想为女儿讨取公道的人却成了婆母甚至丈夫眼中的不慈之人。
  说她小心眼也好,说她爱计较也罢,若是她遇上了堂嫂这样的情况,她宁可背负上忤逆不孝的名声,也要和罗家断了往来!而不是像堂嫂这般,虽然心中无比的膈应,但还要时不时地看到厌恶之人!
  越想越不平,宋半夏不免在丈夫面前流露出了这种心思:“堂哥也是的,自己大度也就算了,何必强迫别人也大度?还有秦雨侄儿,我现在想想,这性子会不会太好了一点?”
  秦昊劝道:“我懂你的意思。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再加上罗家一直伏低做小的,堂哥他们到底顾念着亲情,这才。。。。。。”
  “哎呀,你就别在我面前说他们的好话了。我可告诉你,堂哥我管不了,侄儿那里,我打算要好好说一说。即便他也觉得当初的罗玲不是故意为之,但他的母亲和姐姐都为这事受了伤害,他总看在眼里的吧。就算为了两个最亲的人,他也该和罗玲保持距离啊!什么表弟表姐的,听着就腻味!”
  “呃。。。。。。”秦昊觉得发飙的妻子似乎有点可怕,遂默默闭上了嘴巴。
  上河村。
  刚吃罢午饭,崔家来了一位客人。
  却是崔家的一名族人特意来找崔庆和说报名的事情:“叔父,县试报名即将开始,我过来是约庆和弟一起去县衙结保。”
  崔长河听说过“联名结保”的事情,便关心地道:“侄儿,五个人可是已经凑齐?”
  崔江北笑着答道:“请叔父放心,五人已叫齐,明早就去县衙报名。”
  “明早就去啊?”崔长河没想到那么快,嗫嗫地道:“侄儿,你庆和堂弟腿有点不方便,到时还麻烦你多照顾了。”
  崔江北大惊失色:“叔父,庆和弟受伤一事,为何从未听您提起?快带我去看一看。”
  等看完出来,崔江北舒了口气,说道:“幸好庆和弟伤的不重。叔父,您放心好了,我让二叔雇一辆马车,尽量少让庆和弟走动。”
  “侄儿,太谢谢你了。”崔长河搓搓双手,一脸的感激。
  第二日,崔江北带着崔庆和抵达了县衙。
  在县衙门口等了一刻钟的样子,崔江北终于等到了其中的两个同窗。
  “沈兄,叶兄,张兄没和你们一起吗?”
  沈林的眼底有些阴郁,沉着脸道:“别提了,张从山让我们另找一位考生。”连人家全名都喊出来了,可见他的不爽。
  崔江北听得面色一变。这个时候,让他们去哪里找人?
  果然,进了府衙后,一行四人连续找了三名考生都被拒绝了。
  要知道,联名结保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若不是知根知底,谁会轻易同意呢?
  眼看着队伍越来越短,四人心中越来越急。
  崔江北看了一眼崔庆和,抱歉地道:“庆和弟,对不住,都是我害的你。早知道,我就不来约你了。还有你的腿。。。。。。有没有不舒服?要不,你就靠在我身上。”
  崔庆和摇摇头:“江北哥,不能怪你。我还要谢谢你想着我呢。我腿不碍事,我们还是快找愿意结保的考生吧。”
  正说着,崔庆和的视线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身穿白衫,清新俊逸的少年郎。
  他眼睛一亮,赶忙拖着腿上前道:“兄台,敢问你是否只有一人?我们这边四人,正好缺一人,不知兄台。。。。。。”
  来人视线在崔庆和的腿上停顿了一下,温和一笑,说道:“可。”说罢,往队伍后面一站。
  崔庆和回过头,对上了三张惊讶的面孔。
  “江北哥,你们这是。。。。。。”
  崔江北还来不及回答,旁边的沈林已是忍不住了,他对着崔庆和竖起大拇指道:“你牛!知道那人是谁吗?东亭先生的关门弟子,陶亦然啊!”
  啊?!这下,张大嘴巴的轮到崔庆和了。不会吧,陶亦然,久闻大名啊!
  “那他。。。。。。今年才十二吧。”
  “是,还是东亭先生之前压着他,不然他前两年就可以来考秀才了。人家可是真正的神童。”

第64章定亲

  陶亦然的到来让其他学子纷纷侧目。
  “不是吧,陶亦然也来排队?”
  “东亭先生的高徒果然如先生一般品性高洁啊!”
  “是是是,跟他一比,那个什么南溪才子就差得远了!”
  每一年来县衙报名的考生会很多,所以每次礼房外面都要排起长长的队伍。当然,这只是对大多数考生而言,对于少数的几个人考生来说,他们根本用不着排队。
  能够享受到特殊照顾的考生,要么出身权贵,要么文采出众,就比如学子们口中提到的南溪才子陈平,作为玉慈县有名的才子,他一来就被人带到了最前面,自然不用像其余考生般等待。
  按照学子们的想法,陶亦然无论是家世,还是文名,都比南溪才子高上许多。可现在这位出名的才子居然和他们一样老老实实地排着队,学子们的心里那叫一个敬仰啊!
  面对着各色各样目光的陶亦然,面上却丝毫不见任何窘迫,整个人目不斜视,淡然而立。
  签名,摁手印,一系列的动作被他做起来,犹如行云流水,飘逸洒脱。
  报名结束,陶亦然对崔庆和四人拱手道:“诸位,告辞。”
  四人急忙回礼:“多谢陶贤弟的高义。”
  陶亦然微微一笑,施施然朝外面走去。
  他人一走,周围马上呼啦啦上来一帮人,刹那间便把崔庆和四人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几位兄台,你们与陶亦然是什么关系啊?”
  “兄台,兄台,替我引荐一下陶亦然吧。”
  “在下吴浙,桑田村人,见过几位学子。”
  “在下郑航,也是桑田村人,见过四位学子。”
  被围起来的四人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阵仗,一时间有些慌了手脚。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诸多热情的学子,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不禁浮现出了几丝苦笑。再被问下去,他们真的要疯了!
  “你们说,我们要真的认识陶亦然该有多好!”沈林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是啊!”
  回家的路上,崔江北夸崔庆和道:“今天可多亏了你。”
  崔庆和红了下脸,说道:“我不过是恰逢其会,倒是陶亦然,没想到他竟如此谦和有礼。”
  崔江北很是赞同这句话,颇有感触地道:“是啊!陶亦然文采斐然,仪态优雅,且又和善近人,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
  午后温暖的阳光下,崔庆和的面上透出了一抹深思,兴许。。。。。。陶亦然这样的,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吧。可笑以前的自己,竟然会因为读了几句书就觉得高人一等。对比对比人家陶亦然,年纪还比自己小呢,可是那种风度,那种修养,根本都是自己望尘莫及的。
  “江北哥,我以前是不是。。。。。。有点讨人厌啊!”
  “你说什么?”崔江北不防被问到这样的话,怔了怔后,又笑了起来:“庆和弟,你从前只是不通人情世故而已,大家都知道的。”读书人嘛,有几分清高很正常。
  崔庆和心里一松,对崔江北笑了笑。
  接着,两人一同上了马车,往家里赶去。
  崔庆和到家时,已是申时过了两刻。
  看到他平安归来,家里人自是非常高兴。待问清楚具体的考试时间以后,崔长河赶紧让儿子下去歇息。
  “他娘,孩子下个月十二就要考试了,这段日子咱们可不能放松。”
  “我知道。”
  说是不放松,但其实两夫妻能做的也不多。除了好吃好喝地供着孩子,文章上的事情却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如此又过了两天,在第三天的早上,秦家派来的媒人上门了。
  崔家这边既已收下钗子,自是表明了两家结亲的意图。所以媒人临走前,崔家不但收了秦家的庚帖,同时崔兰花的庚帖也被交换了去。
  媒人一来,崔兰花在议亲的事自然瞒不下去了。
  也是徐书怡和崔长河两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这不,事儿一出,家里的小辈们个个出来打听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