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如意佳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如意佳妻-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段瑶坐进马车厢里,马车开始启动。戴湘兰的马车跟段瑶的马车后面,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戴家的马车一直跟在我们的马车后面。”妙语放在车窗帘,秀眉微微蹙了蹙,似乎不太喜欢被人跟着。

    段瑶倒是没有妙语的这种厌烦,淡淡地道:“戴湘兰要回家,从这里回去,跟我们本来就是一条路。”

    妙语说出心中的顾虑,“奴婢就是觉得戴姑娘看起来和以前有些不同了。”

    “那是当然,以前哪有那么多人捧着她?现在可跟以前不一样了,会飘起来也正常。”段瑶懒懒地道。

    妙语“哦”了一声。

    段瑶好笑地看了她一眼,开口道:“前面就是玲珑阁了,我们到前面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首饰吧。等下个月大嫂嫁过来,我也要给她送些见面礼。”

    见面礼不是应该做大嫂的送给小姑子么?怎么到了三小姐这儿变成小姑子给大嫂礼物了?妙语心里这么想着,却也没有说出来,她知道这不过是段瑶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妙语笑着起了身,捞开车帘子跟车夫吩咐了一句,“三小姐说要到前面的玲珑阁去看一看,待会儿就在前边停一停。”

    “好嘞。”主子有吩咐,做下人的不敢不从,车夫爽快地答应下来。

    马车平稳地行驶在街道上,不一会儿就到了玲珑阁外面,车夫把马车靠街边停下,妙语扶着段瑶下了马车。

    一直跟在后面的戴家马车驶了上来,戴湘兰正好捞起车窗帘看向外面,瞧见段瑶下了马车往玲珑阁里走,嘴角弯了弯,放下车窗帘子,马车就驶到前面去了。

    段瑶经常去玲珑阁买东西,已经是玲珑阁的老主顾了,老板对她的印象极深,他在齐都城里做生意做了这么多年,见过的顾客多如牛毛,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顾客不多,不是他不记得那些顾客,重要的顾客他都记得,是能像段瑶这样长得如此美貌的姑娘也不多,他对段瑶的印象自然就极为深刻了。

    老板见到段瑶,热情地上前招待,“段三小姐今日想要点儿什么?”

    段瑶扫了一眼柜台里摆放的金银首饰,都不是她喜欢的样式,回头道:“最近有新出的首饰头面么?”

    “有的有的。”老板笑着道:“再楼上,我领你去看。”

    段瑶微一点头,老板笑呵呵地领着她上了二楼。

    到了二楼上,老板从柜子里取出一套红宝石的首饰头面,一套蓝宝石的首饰头面。

    段瑶看了看,蓝宝石的首饰头面款式更多,物件更丰富一些,而蓝宝石的首饰头面就是一支并蒂莲镶红宝石簪子,一对红宝石耳坠子,一条嵌红宝石项链,还有一对赤金嵌红宝石的镯子。

    段瑶挑选了一下,最后选中了那一套红宝石的首饰头面,要论东西贵重,当然是蓝宝石的那一套首饰头面,但是段瑶考虑到蔡秀颖的出身,她怕她送的见面礼太贵重了,会让蔡秀颖误解她的意思,以为她拿钱砸她就不好了,尽管目前为止两人的关系还不错,段瑶还是希望不会产生误解的好,送那套红宝石的首饰头面刚刚好,红宝石的颜色也吉利,正好适合新婚的新娘子戴。

    “就要这一套吧。”段瑶让老板把那套红宝石的首饰头面包起来。

    买好了首饰,段瑶命妙语付了钱,两人离开了玲珑阁,坐上马车回府。

    走到半路上,马车忽然停了,妙语探头出去问,“怎么回事儿?”

    “前面有马车出事了?”车夫抬眼看向前方。

    “去看看,谁家的马车?”段瑶吩咐道。

    有跟车的婆子上前去打听情况,不一会儿回转回来,向段瑶禀告打听到的情况。

    “是戴家的马车出了事故,马儿突然受了惊就疯跑起来,把戴小姐从马车里甩了出去,戴小姐的腿都摔断了。她家的下人正在把她抬去找大夫。”

    段瑶闻言愣了一愣,只是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出了事故,她要是没有去玲珑阁买首饰头面,她的马车走在戴湘兰的马车前面,戴湘兰的马车失控之后,必定会撞上她的马车,两辆马车撞在一起该是怎样的结果?只怕不只是戴湘兰摔断腿这么简单了。

    段瑶觉得她今日真是运气好,抬头看了妙语一眼,夸了妙语一句,“今天多亏了你。”

    妙语忙道:“三小姐是贵人,福星高照。”

    段瑶闻言一笑,“你嘴巴真甜。”

    “多谢三小姐夸奖。”

    “嗯,吩咐车夫走另外的道。”段瑶觉得她现在不好坐车上前去,此刻戴湘兰遭了难,她再大摇大摆的上去,只会让戴湘兰对她更有意见。

    妙语去跟车夫说了一声,马车调转车头,往另外一条路驶去。

    回到段府之后,段瑶就开始闭门不出了,一是大哥段云琪的婚期就要到了,李氏叫她帮忙做些准备。二是经历了戴湘兰之事,她就有些惫懒了,不想去参加那些聚会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进了二月,经过连日紧张充分的准备,终于到了大哥段云琪成亲的日子。

    那一日,段云琪穿着一身大红的喜服,坐上高头大马,领着一干迎亲的队伍,到蔡府把蔡秀颖欢欢喜喜地娶回了家。

    这一天,段云琪高兴得不得了,一张英俊的脸庞都要笑烂了,再没有比今日更高兴的日子了,连他夺得武状元都没有这么高兴过。

    段瑶看到段云琪脸上灿烂的笑脸也很高兴,看着他和蔡秀颖跪在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身前磕头敬茶行礼,拜天地,进入洞房。

    段瑶抹了一把眼睛里开心的泪水,大哥这一世终于娶到自己喜欢的姑娘了,再也不用孤单一辈子了。她为他感到高兴,由衷的感到欢喜。

    成亲之后的段云琪和蔡秀颖小日子过得十分的甜美,两个人真是如胶似漆,幸福非常。

    蔡秀颖脸上每天都带着欢喜的笑容,段云琪待她又好,段瑶和段馨两个小姑子又好相处,婆母和婆祖母又是善解人意的人,段家也没有婆婆给新媳妇儿立规矩这么一说,嫁到段家来的日子不要太舒服。

    在段云琪成亲后一个多月,四月十六,就到了段馨嫁去德安侯府的日子。

    前一天晚上,段瑶去看段馨,屋子里要带去德安侯府的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显得有些清冷和空寂。

    “二姐,这是我给你的礼物。”段瑶拿出一套首饰头面来给她。

    段馨道:“你之前不是给我添妆了么?”

    “这不一样,这是我另外给你的。”段瑶把首饰头面送到她手里,“二姐,你就收下吧。”

    段馨不好再推辞,就把首饰头面收下了,感动地搂住她,“谢谢你。”

    “不谢。”段瑶也伸出手去搂住她,“二姐,你要幸福哦。”

    上一世段馨所托非人,这一世嫁入德安侯府,陈君伯又是真心喜欢段馨,想来她一定会比上一世更幸福才是。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亮,段馨就起来梳妆,穿上大红嫁衣,全福夫人给她梳好了头,戴上凤冠,让她成为了一个漂亮的新娘子。

    外面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陈君伯领着迎亲的队伍过来了,一连做了好几首催妆诗,段瑶才放了陈君伯通过。

    段云琪背着段馨出了闺房,走出院子,上了回廊,到了垂花门,一路送她到了段府大门外,直到把她送上花轿。

    迎亲的喜乐声响起来,一身大红色嫁衣的陈君伯坐在高头大马上,领着迎亲队伍,朝着德安侯府的方向行去。

    一抬抬嫁妆抬出段府,抬进德安侯府,从此之后,段馨嫁入德安侯府,开始了她的新的生活。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就过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段馨在德安侯府的日子过得十分顺遂,夫君疼惜,婆母慈爱,她的肚子也争气,很快就传来了喜讯,段家人得知此事高兴得不得了。

    只是时间已经到了七月,齐都城也进入了炎炎夏季,知了在枝头上不知疲倦地叫着叫着,唯独那个远在福州清剿海盗的人依旧归期未定。

正文 4月24日

    很快到了七月初七乞巧节这天; 乞巧节是牛郎织女相聚的日子; 也是大齐年轻男女乞求好姻缘、有情男女; 未婚夫妻相聚游玩的日子。

    当日天气格外晴朗; 段瑶早上起床之后; 就吩咐妙语妙言她们把她的那些书拿出去晒一晒。

    七月七日晒书、晒衣之事由来已久; 妙语妙言她们早就准备好了; 指挥着下人把书房里的书卷都抬到院子里去晒。

    段瑶着坐在院子一角的葡萄架下,摆上一张矮几,泡上一杯清茶; 坐在镂空雕花的紫红色玫瑰椅上,拿了一本最近新出的话本子悠闲地看起来。

    阳光透过葡萄架之间的缝隙照在身上,落下斑驳的光阴; 段瑶一边看书; 一边品茶,十分惬意。

    话本子上; 正好写到侍郎府千金在七夕之夜去兰溪河边放河灯; 乞求能够得到一门好姻缘; 放完河灯之后; 她就在丫鬟和婆子的陪同下准备往回头。

    谁知路上行人多; 道路拥挤中; 侍郎府千金不慎和丫鬟婆子走散了,混乱之中差一点儿被人撞得摔倒在地上,幸好让一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帅气男子救了; 两人因此结识; 互生好感,一同在七夕之夜逛街游玩,最后互诉衷情。

    临别之时,男子保证第二日就会上门提亲,侍郎府千金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等着男子上门来提亲。

    然而,等了好几日也不见人上门来提亲,侍郎府千金伤心难过,抑郁成病,寻了无数有名的大夫来看诊,开的方子也吃了许多,可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眼看着侍郎府千金一日日瘦弱下去,眼见就要不行了。

    也就在那一天,终于有人上门来提亲,侍郎府千金得知跟她约定好的男子来了,欢喜非常,撑着病体从床上起来,让丫鬟给她梳妆打扮,她要用最漂亮的样子去见男子。

    看到已经快要没救的女儿又活过来了,侍郎大人和侍郎夫人激动得直掉眼泪,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男子的求亲。

    男子求亲成功,很快就把侍郎府千金迎娶过门,男子娶到了心爱的妻子,侍郎府千金嫁给了心爱的男子,两个人幸福美满的过了一生。

    这个故事其实很多漏洞,小说作者不过是为了应七夕节这个景才写了这一个故事,给许许多多想要求得美好良缘的姑娘小姐们一个企盼,看看人家话本子上的侍郎府千金都求得了自己想要的美好姻缘,大家也都是可以的。

    这种话本子每到各种节日的时候就会出很多,段瑶看过许多,情节都大致雷同,最后都是大团圆美满结局,看起来轻松加愉快,不用太费脑子。

    段瑶把话本子放到案几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就见李氏身旁的陈嬷嬷从院门口走了进来。

    “三小姐。”陈嬷嬷走上前来规矩地行了一礼,“大少爷从肃州寄了一些东西回来,夫人让你过去看看。”

    几个月前,在段云琪和蔡秀颖成亲之后,樊大将军就把段云琪带去了肃州历练,李氏想着段云琪和蔡秀颖刚成亲,正是新婚夫妻,让人家两口子两地分居不太好,李氏就让蔡秀颖跟着段云琪一起去了肃州,一是可以照顾段云琪的生活起居,二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才好培养感情。

    蔡秀颖也是嫁到段家才遇到这样的好婆婆,才有这样的机会跟着段云琪去肃州,两个人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蔡秀颖还能自己做主。换个喜欢磋磨新媳妇儿的人家,儿子出门去历练也好办差也罢,新媳妇儿就留在家里伺候公婆,做牛做马,那才叫苦呢。

    “大哥来信了?”段瑶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迈步就要往外走,“大哥走了好几个月,这才第一回给家里来信。”

    陈嬷嬷笑着道:“肃州毕竟偏远,通讯也不方便,大少爷四月带着大少奶奶出发去肃州,路上也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家里就收到了大少爷从肃州寄回来的土特产,可见是大少爷一到肃州就开始置办了。”

    陈嬷嬷是李氏的陪嫁嬷嬷,李氏当年生段云琪的时候,就是她一直照顾着的,段云琪是李氏的第一个孩子,陈嬷嬷对段云琪特别不一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这会儿段瑶不过是随口抱怨一句段云琪不常给家里人写信,陈嬷嬷就忍不住帮段云琪说好话了。

    段瑶回头笑道:“陈嬷嬷就是心疼大哥,一心顾着帮大哥说好话,你怎么就知道是大哥置办的,不是大嫂置办的?”

    陈嬷嬷顿了一下,接着道:“奴婢只是猜的而已,大少爷和大少奶奶都是孝顺的孩子,送回来的东西也可能是他们两人一起置办的。”

    这就是话里话外都要夸一夸段云琪的,生怕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