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姨父说的极是,刘老爷的确是位大善人,刘管家也是菩萨心肠,还有刚才回城的赵福大哥,要不是他们,我恐怕是早去了地府与父亲母亲相聚了。”
  “你也是,这么大的人了,连个包袱都看不住,唉,算了,人平安就好,以后沈家就靠你了,踏踏实实做人,别跟你爹似的,弄得五迷三道的,不像个样子。”
  “大姨父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正想跟你们说,家里的地我不打算租出去了,留着自己种,只是我不懂得种地,免不了要麻烦你们,不过我会请几个短工来帮忙的,这样一来地里的收成足够我我花销,还能孝敬姥姥、姥爷一些。”
  这个打算是沈伯谦一了解到沈家的情况就决定了的。
  他初来乍到,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老老实实,立足本份。
  好在沈家人还留了份不错的家业给他,想不到还有机会体验一下真正的农民生活,想想真是。。。。悲剧呀!
  上辈子虽然打了不少工,可跟种地有关的也就是帮人整理花园了,但貌似并没什么luan用。
  沈伯谦的话让陈家姐妹松了一口气,陈家实在养不起一个活祖宗了。
  看他们如释重负的样子,沈伯谦知道,这地必须要靠自己打理,绝对不能再劳动陈老爷子,不然这亲戚恐怕就要成仇人了。
  想想以前沈家人的确挺过分的。
  地租出去也不管,把陈老爷子当长工用,忙前忙后的帮着他们家收租子卖粮食,但却从来没给陈老爷子说过一句感谢的话。
  按说三十亩地养活沈家四口人,就算是加上沈伯谦上学也是足够了的,但实际上,沈伯谦上学的束修大都是陈家出的。
  因为沈家卖粮食的钱一般都用来改善生活,主要是沈老爷子和沈父三五不时的上个馆子喝点儿酒,按季节换新衣服什么的。
  想到这些,沈伯谦只能用无语来形容那二位他名义上的长辈。
  确认沈伯谦人没事儿,陈家姐妹就要回去陈家坳报给陈老爷子报信儿。
  沈伯谦这一回来,陈老爷子知道了肯定高兴,这一高兴啊,说不定就好了。
  二姨陈金鸽本来说让二姨夫徐有才留下来给他做个伴儿,沈伯谦连说不用,几番保证说他一个人没问题。
  又想起来刘家送的东西,打开一看,一包是四五十斤的精米,另一包里面杂七杂八的放了许多东西——
  最上面压的是一罐白糖,有四五斤的样子,下面是几包点心,几块尺头,几件半新的衣裳,还有油纸包着的两个十斤左右的猪肉礼条儿。
  沈伯谦看了看,伸手把第二包东西分成两份,一份是一包点心,几件半新的衣裳,还有一个礼条儿,余下的分成一堆儿。
  “大姨、二姨,这包点心,这几件衣裳,还有这包米我留下,足够我用一阵子了。余下的你们帮我给姥爷姥姥送去吧,也算是我的孝心。
  东西不多,就先不孝敬你们了,等我把这个家撑起来再说。”
  沈伯谦边说边把东西交到两个姨夫手里,陈家姐妹和两个姨夫都有些愣住了。
  自从陈家小妹陈金凤看上李家坪的沈千川,哭着喊着要嫁给他,最后几乎什么聘礼都没要嫁到沈家之后,这还是沈家的人第一次给陈家人送这么厚的礼。
  陈家姐妹刚要推辞,沈伯谦死死按着两人的手,眼里充满期望。
  陈大姐忍不住又哭了,“沈家那两个杀才,多好的孩子,被他们管了这么些年,我那个妹子也是个没用的,她不敢孝敬爹娘,还不许孩子孝敬他姥姥姥爷呀!”
  “大姐你别说了,谦儿懂事儿,这是好事儿,你还哭啥呀。”
  “我能不哭吗?好好的孩子以前被管成那样,我还以为谦儿这孩子跟他姥姥姥爷、跟他姨跟他姨夫都不亲的,原来。。。。。。多懂事儿的孩子,唉,小凤也是不像话!”
  “算了,大姐,天儿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爹娘知道谦儿回来了,还这么孝顺,肯定高兴。”
  两个姨夫倒是都没说话,但眼中也都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话说开了,陈大姐她们也不推辞,麻利儿的把东西装上车。
  沈伯谦也没闲着,帮着搬东西,套车,虽然实际没帮上什么忙,但的确有了个支撑家业的样子。
  俩姨看的满意,跟俩姨父商量了一下,帮着沈伯谦检查了一遍孝服什么的没失利的地方,又帮他做了顿饭放好。
  本来还说带他去沈母坟上祭拜一下,但沈伯谦信誓旦旦的说他自己去就行。
  俩姨本来还想坚持,马大姨夫说了两句,他们一想也对:
  毕竟他们刚跟李家坪的闹了一场,现在带着沈伯谦去上坟,倒不如让他自己去,也算是缓和一下。
  而且,沈家的事儿毕竟他才是正主儿,总归是要他最后出面的。
  几个人又担心陈老爷子,帮着他做好了饭,带着东西赶着架子牛车就走了。
  临走还交代沈伯谦三天后是沈母的三七,他们会提前过来帮忙。
  看着俩姨和俩姨夫头脸都包住,坐在敞篷架子车上晃晃悠悠的消失在村口,沈伯谦才回家。
  一路上也遇到几个认识的人,他都点头致意。
  之前眼看沈家要绝户了,李家坪族老硬逼着人家迁坟,也没人说什么,但现在看到正主儿回来了,还跟他们打招呼,几个人反而有点儿不好意思。
  看着沈伯谦的背影,几个人就议论开了:“你说这沈家人回来了,坟还迁的了吗?”
  “迁什么呀,原本就不占理儿,也就是看不上以前沈家的做派,不然哪会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我爹都说三老太爷这事儿办的不地道。”
  “这个沈伯谦以前倒是少出来,没怎么见过,也不知道这人怎么样?”
  “我看比那俩强!以前沈家那两位眼睛都长到脑门上了,从来不正眼儿瞧人,刚才那位起码还跟我们打招呼。”
  “也就是点个头,算什么打招呼呀。”
  “你还想怎么样啊,对你点头哈腰的?人家可是读书人,这就算不错了,况且人还带着孝呢,反正啊,我觉得这沈家就剩下一个小的,未必是坏事。”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早些年三爷他们还想在村里办个私塾,可跟沈家人谈不拢没成,看现在沈家这位,说不定倒是有戏。”
  “要真能这样就好了,我得回去跟我爹说说去。”
  村里人的议论沈伯谦并不知道,他回到家烤着火慢慢搜索梳理原主儿的记忆,顺便想着以后的事儿。
  记忆中沈家的情况,远比外人看到的要好的多。
  凭着沈家父子吃喝享受的水平,三十亩地是根本供不起的,但偏偏他们俩吃喝了这许多年也没见家业败掉。
  为什么?很简单,沈家父子有私房,他们手里有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李家坪这三十亩地只不过是个幌子,只是为了给他们花钱找个由来,他们似乎很不希望有人知道他们手里有钱,也不太敢表现出来。
  这笔私房钱沈伯谦只是听沈父喝醉时无意中提过,至于这笔钱在哪儿,有多少,他是一无所知。
  比他更一无所知的是沈母。
  想到沈母,沈伯谦就真是彻底看不起沈家那两个男人了。
  陈老爷子虽然没有儿子,但三个女儿个顶个的水灵能干,沈母虽然家务上比不上两个姐姐,但那在陈家坳也是响当当的一枝花。
  上她家说媒的那真是把门槛儿都要踏破了。
  可就是在镇上无意中见了沈父一次,一下子看上了。
  沈家父子本来就要找个人照顾他俩,又担心雇人不安全,见过陈金凤之后,顺水推舟的就把人娶了过来。
  只是,沈家父子心底并不想承认娶了这么个没见识的农村媳妇,
  所以,无论是送聘礼还是迎亲,沈家都没当回事儿,花钱少不说还办的糊里糊涂的。
  当时陈老爷子还好一阵子生气。
  后来沈老爷子解释说,他们两个男人不懂得这些事儿,才办的不好,至于钱呢,那是为了攒下钱来好供后代读书支撑门户,陈老爷子才算是消气。
  而实际上,自打沈母嫁到沈家,就承担了管家、老妈子、通房丫头多项职责。
  从沈伯谦的记忆来看,沈母在沈家父子心中的地位顶多是个通房大丫头,到生了沈伯谦,身材走样儿之后,那在沈家父子心中的地位就真跟个粗使婆子差不多。
  所以,沈家的事儿,沈母知道的是最少的。

☆、第7章 喜中秀才

  06…喜中秀才
  沈家的事儿沈母知道的是最少的,或者说她根本不了解沈家。
  她一直以为沈家没钱,时不时的就去娘家求助。
  沈伯谦跪坐在堂屋草团子上,替沈母烧了一叠值钱,心里默默说着:下辈子别再遇到沈家父子这种渣渣了。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我会替你好好孝敬陈老爷子和陈老太太的,放心去吧。
  沈伯谦守灵到半夜倒在草团子上睡着了,天没亮火盆子灭了,他一早上是被冻醒的。
  醒过来的时候天才蒙蒙亮,他想了想,去厨房洗了把脸,找了个篮子,拿了些上坟用的东西就出门了。
  去山上转了一圈,给沈父沈母上了个坟,在心里说了说他们换了个新儿子的事情,顺带着锻炼了一下身体就回来了。
  刚进门,就听到外面有人叫他,出门一看,居然是昨天刚回县上的赵福。
  “赵福大哥,你怎么一大早来了?快进来,这大冷的天儿。”
  “我当然要来呀!我是来给你报喜的,你中了!中啦!”
  “中?中什么了?”
  “嗨,还能中什么!中了秀才呗!你是秀才公啦!还是什么廪生?”
  。。。。。。
  “你说我中秀才了!还是廪生?真的。”沈伯谦脑子空白了一下,随即激动的确认道。
  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他现在的处境实在是太需要这个身份了!
  “真的,真的,刘管家亲自派人去看的,真真儿的!而且其实昨天就出榜了,咱们不知道,还是咱们俩昨天回来的时候,我们老爷想起来,让刘管家派人去看的。”
  知道自己中了秀才,沈伯谦心里一块大石落地。
  “有劳赵大哥,也请替我谢过刘老爷、刘管家。”
  “不用,不用,我也就是跑跑腿儿,还是你厉害,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听说每月还有公粮吃,每年还有银子拿呢!”
  “这个待会儿再说,外面冷,赵大哥先进来烤烤火,暖和一下,没吃饭吧还?”
  “吃了,揣了两个饼子在路上吃了,不过起来就没喝水,先给我拿碗水给我喝吧。”
  “行行行,先进来。”
  “哎,等一下,老爷说你现在家里就一个人,中了秀才怕也是没时间办东西,特地让我又捎了点儿东西过来,你先用着。”
  “这怎么好意思,这。。。。。。”沈伯谦还是觉得刘老爷对自己太过热情了,但人是好意,也不能就这么拒绝,还是先收着,以后再回礼给他。
  原本他以为赵福说又带了点儿东西,估计也就跟之前差不多,两包东西俩人一趟就搬完了。
  挑开车帘子一看,沈伯谦os了一句:刘老爷你肯定是对我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呀!
  因为赵福这次带了满满一车的东西,还有一份非常正式的大红礼单。
  打开礼单一看,五十斤精米,五十斤精面,五十斤粳米,两个整个的猪后臀尖,二十斤上好的咸酱肉,还有五十斤上等银丝碳;
  两身新衣服,十块绸缎的尺头,十块上好麻布,一大包棉花,还有一整匹的油布;
  除了装在五个精美三层食盒里的各色点心外,还有各色干果,各类蜜饯,果脯,糖果,甚至还有一罐茶叶;
  当然还有四套文房四宝;
  大概是从赵福哪里知道沈伯谦姥姥、姥爷年事已高,还特地送了两件老人款的皮袄。
  最后,也是最让沈伯谦吃惊的——赵福把所有东西搬到屋里,关上门,小心翼翼的从怀里又拿出一包东西,打开来,里面竟然是十个十两的银锭子和五吊铜钱。
  这太贵重了!沈伯谦都心虚的不敢收了,难不成刘老爷真看上我了?没道理呀!这细胳膊细腿儿的,没看头的呀!
  还是说这个时代读书人真就这么吃香?但怎么吃香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秀才,有必要这么大手笔吗?
  “这是我们老爷专门带给沈小哥的,银子先留着用,这几串零钱是让小哥留着赏人的。”
  “这,这礼实在太贵重了,我受之有愧啊!赵大哥,是不是弄错了?”
  “不会不会,这可是刘管家亲口/交代我的。”赵福“咕咚咕咚”连喝了两碗水,“你家里有事儿,我就不停了。等你闲下来,到县里上学咱们再说。”
  说着也不顾沈伯谦的阻拦,开门赶着车扬长而去。
  搞的沈伯谦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唉,算了,连穿越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发生了,这点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