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贵女谋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间之贵女谋略-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新年,宗室各家请吃酒,木槿初二虽然没出门,但这之后各家请吃酒,自然还是去了的。
    这天木槿夫妻便在赵垚的堂哥新平郡王家吃饭。
    这新平郡王府,也是从平王府分出来的。
    赵垚的父亲虽然没有同父同母的兄弟,所以没有做郡王的叔叔,但赵垚的祖父,却是有亲兄弟的,就像平王跟赵垚一样,由于不是嫡长子,只是嫡子,所以只封了个郡王,也就是新平郡王。
    如今当家的新平郡王,跟平王一样,也比赵垚大不少,可以称一声堂哥,由于他跟赵垚没什么过节,再加上算是郡王里关系最近的了,所以这过年,自是请了他们夫妻过来吃酒。
    不过同样也请了平王夫妻,于是木槿这会儿还碰到了个耳熟的人——平王妃的侄女,静安侯府的刘彤。
    当年平王妃给赵垚介绍娘家侄女的事,赵垚曾跟她提起过,所以她对刘彤虽没见过,却是听过的。
    当年平王妃给刘彤说赵垚这门亲事的时候,刘彤还只有十二岁,现在三年一过,她却是有十五了。
    只是刘彤当年自感被赵垚侮辱了,所以一直想找个比赵垚更好的人嫁了,但能比赵垚这个郡王条件还好的,这选择范围就很有限了,而且不少是她看上了人家,人家不见得看上她了,于是拖到现在十五岁了,也没订下门亲事。
    京中贵女,炙手可热的,一般十二三岁就有人抢着要,将亲事订下了,不那么炙手可热的,十三四岁也将亲事订下了,像刘彤这样,到十五岁还没订下亲事的,可就不多了,多是有这样那样原因才没订亲。
    这会儿跟着平王妃来到了新平郡王府上,也是为了亲事,想跟着姑姑多接触接触贵人,看看能不能找到个比赵垚更好的亲事。
    因年纪不小了,还没订下一门比赵垚更好的亲事,刘彤这会儿心情自然不好,及至看到了木槿,那心情就更不好了——虽然她不认识木槿,但一听别人介绍,说这是临江王妃,自然就知道是谁了——毕竟当初赵垚没要自己,要的就是这死女人,这让刘彤有一种羞辱感,所以见了木槿,心情怎么可能好的起来呢?
    平王妃看侄女脸色难看地看着木槿,心中不由高兴,前两年她突然被人告到宗人府,赔了那么多钱,都心疼死了,而一想到当时木槿夫妻不见她、不帮她的忙的情况,她对赵垚和木槿就恨死了,要不是对方有昌平王爷这个靠山,她早想找他们的麻烦了。
    这会儿既然不能直接找木槿的麻烦,那借刀杀人也挺不错的,而刘彤这个侄女,显然是把不错的刀——当年被人嫌弃,现在又一直没订到好亲事,心中怨气横生,这样一个人,想来对木槿那肯定是恨死了,这样一来,要是找木槿的麻烦,也算帮她出了口气了,这也是她今天听说木槿会来赴宴,便打着要帮刘彤找门亲事,所以将她也带着的原因了。
    这会儿看刘彤果然气坏了,心中不由高兴,想着看来自己借刀杀人还是做对了。
    其实以前她也曾想让李兰对付周木槿的,可惜李兰太没用了,知道自己斗不过有昌平王府和临江王府做靠山的木槿,所以虽然对木槿一肚子怨气,却没敢做任何行动,让平王妃看的太气人了,所以这会儿平王妃便另换了个人来斗木槿。
    她侄女身为静安侯的女儿,身份不低,将来嫁的人肯定也不差,而又对木槿心怀怨恨,想来将来是能找木槿点麻烦的。
    刘彤自然不知道她姑姑带她来新平王府是有目的的,只高兴于她姑姑肯带她来这种场合,帮她寻门好姻缘。
    不过,虽然刘彤看到木槿当着王妃就不高兴,但今天也没对木槿做什么。
    虽然刘彤没做什么,但平王妃也没失望,因为她也没指望她侄女今天就找木槿的麻烦,毕竟她侄女现在还没什么能耐,能怎么找木槿的麻烦,况且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也不好对木槿怎么样啊,她能理解,所以自然不会失望。

  ☆、第二六零章 立储之争

虽然木槿看刘彤用恶意的眼神看着自己,但因人家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她不好因为人家的眼神就找对方的麻烦,所以只在心中对刘彤提高了警惕,并未做什么。
    就在平王妃破了许多财,仍不吸取教训,还想折腾的时候,宫里罢朝了许久的永和帝上朝了。
    永和帝看自己唯一的皇子,因卫紫想害人搞没了,受挫不小,整整罢朝了两个月,众人也都知道他心情不好,所以没哪个敢触那个霉头,跑去催永和帝上朝。
    等永和帝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已是翻过了年,出了正月,大家发现,永和帝似乎老了十岁还不止,精气神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很显然,这唯一的皇子丧生,对永和帝的打击是多大。
    虽然再次上朝了,但永和帝也只是草草走了个过场,便退朝了。
    虽然什么事都没做,但永和帝既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就说明他的心情已经慢慢恢复了,况且不恢复也不行——永和帝发现这次的打击实在太大,伤心过度之后,他的身体已经有些不太好了。
    不管怎么说,他现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立储之事自然要提上日程了,总不能他哪天不行了,立储大事没定下来,等他驾崩了,天下大乱,到时他去了九泉之下,还怎么见列祖列宗呢?再说了,如果是由于他没立储导致的天下大乱,一向想当个好皇帝的他也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个昏君的名声啊。
    虽然经过了两个月,永和帝的心情还是很沉重,但他到底不是昏君,国家大事他还是知道轻重的,所以哪怕心情再没恢复过来,该提的事还是要提的。
    也许自己还会有子嗣,但储君还是要先立一个再说了,如果自己将来有子嗣了,再废储,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不迟。
    于是这天永和帝便召了重臣,私下商议这事。
    这种事不好在朝堂上公开征求意见,所以永和帝是私下商议的。
    说是商议,但永和帝在提起这事之前,其实早就将宗室子弟扒拉过一遍,大致上有个腹案了,要是没个腹案,永和帝也不会毫无准备,就提出这种事,毕竟,万一大臣们要提出个跟自己想法不合的宗室来,岂不是闹心?
    当下永和帝便道:“朕年逾四十,膝下尚无子嗣,想从宗室中选拔一人,立为东宫,不知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建议?”
    当下首辅张大人道:“不知陛下可有什么要求?”
    总要挑个合皇帝心意的啊,要不然这么多宗室,陛下不划个范围,他们也不好挑啊,贸然说一个人,别陛下还以为自己早有这方面的打算,推的这个人是早就选好的,将来好落个从龙之功呢,那可就不好了。
    永和帝算得上是个明君,但做皇帝的疑心病都是很重的,所以他可不敢皇帝一问,他立马就推出什么人。
    永和帝道:“事关大周江山社稷,自然是选拔贤良美玉之辈,那些整日只知道斗鸡走狗或沉迷美色之辈,是万万不能选的,朕没为祖宗诞下一二子嗣,已是深感对不起列祖列宗,可不想连挑个继承人都挑错了,毁了江山社稷。”
    张大人等人听永和帝这样自我批评,一个两个的吓的赶紧跪到了地上,吏部尚书莫大人道:“陛下!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臣等一定会为陛下挑出良材美质,以解陛下之忧。”
    永和帝听了他的话,欣慰地点了点头,而后道:“除了要是贤材,另外,最好家里人口简单些,如果有孤儿,那是再好不过了,朕不想将来的太子,由于家里人口太多,处处受到掣肘。”
    要是之前永和帝说的话,众人还摸不清永和帝是怎么想的,这会儿永和帝这样一说,要是再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
    既不能人品太差,还要是孤儿,那不就是那个临江郡王吗?
    要是临江郡王只是个普通郡王,可能大家伙儿还不是很了解,但因为对方是简在帝心的昌平郡王的外孙女婿,所以大家还是知道的,知道对方父母双亡,跟长兄家关系也很不好,算得上是孤家寡人一个了,而且关键是,听说也不乱搞,跟妻子两人,整天在家不知道在忙什么,老实的很。
    原来陛下属意临江郡王,众人交换了个眼色后,首辅张大人便试探地道:“要按陛下的要求来说,临江郡王倒是挺适合的,就是这人虽然不斗鸡走狗,但整天呆在府里,似乎也没什么大志向。”
    他怕永和帝属意的不是临江郡王,所以提出来后,又进行了一下批评,这样一来,永和帝要是不喜欢这人,他说过了批评之语,永和帝应该也不会觉得他是属意这个人的,而永和帝要属意这个人的话,应该会马上反驳,维护临江郡王,这样一来,自己就知道皇帝是不是属意这个人了。
    张大人想的不错,永和帝在宗室中扒拉了一阵后,的确属意临江郡王,没办法,皇室怕宗室造反,所以宗室大多被朝廷当猪养,这样一来,大多数子弟都不成材,都属于那种过着猪一样吃着睡睡着吃混吃等死的人,少数有能耐的,又是亲戚成群,将来当了皇帝,有的烦,也就赵垚一人,还算有朝气,另外,父母双亡,哥嫂不亲,是相当好的人选,所以永和帝一看,就相中了赵垚,想立赵垚为东宫。
    这会儿永和帝听了张大人的话,果然维护赵垚道:“他以前只是宗室,需要什么大志向,但他品性还是好的,等立为东宫后,稍微培养培养,想来应该有长进的。”
    众人听着永和帝的话,不由长吁了口气,暗道能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那是再好不过了,总比让他们玩你猜我猜猜猜猜好,这种你猜我猜猜猜猜一个没玩好,可是会玩掉乌纱帽的。
    当下张大人便道:“还是陛下考虑得周到。”
    永和帝笑道:“要是你们还有更好的人选,不妨说一说,宗室太多,朕也是挑花了眼。”
    张大人等人道:“臣等并无其他更好的人选。”
    永和帝达到了明为商议暗为通知大臣,他要立东宫的目标,便让众人下去了。
    永和帝要立东宫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在赵垚通过消息渠道得到消息的同时,郑太后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而且外人只知道永和帝要立东宫,到底想立谁,大家还不知道,因为永和帝没让参加讨论这事的大臣们说出去,但郑太后作为永和帝的母亲,还是听儿子透了下话风,知道是谁的。
    不过她一听说永和帝想立赵垚为太子,她就不太满意。
    不说这个赵垚当初拒绝了自己娘家侄女的求亲让人不喜了,单是一想到赵垚的王妃,就是当初闹的自己娘家侄女赔了一万两银子的木槿时,立马就不乐意了。
    当初流言的事闹的京城沸沸扬扬的,自己娘家人还曾求到宫里过,让她帮忙撑场面,结果皇帝脑子不好了,不帮着自己人却帮着外人,批评了自家侄女,让郑太后当时就非常不满,这时听说永和帝要立赵垚为太子,将来木槿有可能变成皇后,她就更不乐意了。
    那样一个贱丫头,怎么能成皇后呢,要真成了皇后,以后想起跟自己的过节,还不要找自己的麻烦啊?所以当下郑太后便想着要怎么说服永和帝改变主意。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当下承恩公夫人和郑秀秀来宫中作客时,郑太后便屏退左右,说了这事,想咨询一下两人有什么意见。
    和离回家的郑秀秀一听说陛下有意立赵垚为太子,就不由立刻炸了毛,道:“姑妈,这个周木槿,跟咱们家可是有仇的,这以后要是成了皇后,那就要没咱们家的立锥之地了,便是姑妈到时可能都会不大自在,所以,可千万不能让陛下立临江郡王为太子啊!”
    她混的这样惨,周木槿那个下等人成了王妃不说,现在还要有可能成为皇后,她怎么忍受得了呢,所以这时自然这样说了。
    再说了,当年赵垚拒绝了自己的亲事,当年她就对打了她脸的赵垚恨之入骨,这时自然不想看到他能当皇帝。
    更重要的是,她当初造谣,得罪过周木槿,所以自然不想看到周木槿成为皇后,将来找自己的麻烦,所以她比郑太后,更不希望赵垚成为太子。
    郑太后听了她的话,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道:“这话不用你提醒,哀家自然是知道的,所以现在便是问你们,怎么说服陛下改变主意。”
    暗道都是这个丫头不好,要不是当时为了维护她,跟周木槿对上了,要不然这会儿她也不用这么担心,毕竟要是跟她没矛盾,想来她也不会为难她一个将来的太皇太后的,那样一来,她这会儿也不用劳心劳力,还要找皇帝谈这个只怕会引起皇帝反感的话题。
    郑秀秀不明白地道:“姑妈,陛下是您的儿子,这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吗?毕竟陛下可是以孝治天下啊。”
    郑太后听了她傻冒的话,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