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娇有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娇有福-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屋里很冷,没烧炭盆,但烧了炕。坐上炕,人便暖和起来。屋里摆设虽然简单,但干净得一尘不染。看来,这些军士还是比较照顾陈世英的,他的确没有遭罪。
  坐定,陈世英问陈阿福道,“你奶,你娘,还有弟弟妹妹,他们都好吗?”
  陈阿福直接忽略“你奶”的问题,说道,“母亲还好,就是惦记爹,经常流泪。弟弟妹妹也还好,他们都望着爹早些回家团聚。还有朝儿,胖胖的,模样跟爹很像……”
  陈世英听了极是欣慰,点点头,又问,“我姐还好吗?”
  陈阿福说道,“还好,我娘也希望爹能早日洗脱罪名。”
  楚令宣又告诉他,已经派人去江南找证人了……现在北部雪灾严重,还不知道这灾情什么时候会结束,皇上和朝臣的心思都用在赈灾上,他的事情又要往后拖了……
  陈世英道,“我这点事算什么,救灾才是重中之重。皇上,仁慈啊……”
  说皇上仁慈的时候,陈世英的声音都有些哽咽,还向北拱了拱手。
  几人谈了一刻多钟,厅屋里传来林将军的声音,“楚大人,陈大人,探视的时间到了。”
  三个人下炕,陈阿福的眼泪又流出来,陈世英也红了眼圈。
  陈阿福搂着他的胳膊说道,“爹要放宽心思,你本就没犯什么大事,还有那么大的功绩,你女婿也在外面帮忙,爹会无事的。”
  陈世英拍拍她的手说道,“人在做,天在看。你祖母做的那些事,一直压在爹的心头。这么多年,爹惶惶不安,生怕被人揭露出来,名声坏了,官位也坐不稳。现在好了,都说出来,爹的心反倒轻松了。不当官就不当官吧,这是报应,女婿也不要太为难。哎,只是委屈我姐和福儿了,若不是丁氏想贪图更多的银子,若不是我姐机智隐忍,姐真的被卖去山里了,还不知你们娘俩能不能活下来。若那样,爹这辈子都会寝食难安。”
  陈阿福又道,“爹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官啊,名声啊,这些都是身外之物。爹要保重身体,你是家里的天,若你倒下了,家里怎么办。”
  “好,爹会的。”陈世英说道。
  林将军的声音又传进来,“到时间了。”
  陈阿福和楚令宣给陈世英行了礼,他们都走到门口了,陈世英又道,“福儿,不要太怪你奶。不管如何,她都生养了爹爹,不容易。”
  这句话陈阿福装作没到,回头对陈世英说道,“我母亲非常不容易,她是好妻子和好母亲。爹放心,我会安慰她的。”
  马车上,陈阿福郁闷地跟楚令宣说道,“我爹太感情用事了。那恶婆子把他害成这样,还护着她。”
  楚令宣笑道,“岳父的确有些妇人之仁。不过,他应该猜到你会把赵氏的恶行传给陈家族老,在变相替赵氏求情呢。”
  陈阿福冷哼道,“那恶老太婆作恶多端,害了多少人,早就该受到严惩。”
  楚令宣说道,“这话就在我面前说说,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说,特别是不能跟长辈们说。许多人都是岳父的想法,父母长辈再恶,都不能说他们恶,否则就是大不孝。”
  两人回到侯府,已经暮色四合。楚令宣被人直接请去了外书房。
  陈阿福回到竹轩,刚走进院门,就能听到小哥俩的哭声,他们一定饿坏了。
  陈阿福急步走进去,在厅屋的炭盆前把寒气驱散,才进了东侧屋,两个小子正被妈妈抱着哄。
  她对小哥俩说道,“好宝贝,等等,娘亲净完手就喂你们。”
  小哥俩听到娘亲的声音,却见娘亲还不来喂他们,哭声更大了,似乎要把屋顶掀翻。今天他们满三个月,上午过了称,羽哥儿十五斤,明哥儿十四斤半,长得非常好。而且,小家伙已经能笑出声了,还能抬头。楚侯爷说,他还从来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楚令宣都差得远……
  陈阿福去净了面和手,又用热帕子把奶瓶擦了擦,才去喂了孩子们的奶。


第417章 赈灾
  晚饭后,陈阿福开始给楚令宣收拾东西,还分别给王氏、江氏、曾双、大宝和楚含嫣各写了一封信。特别是两个小东西的信,写得情真意切,又给他们带了许多礼物。自己食言了,没有早些回去,还不知道他们会哭成什么样。
  楚令宣半夜才回来。
  陈阿福正睡得沉,被楚令宣折腾醒了。她想着不知还要过多久才能跟他再见面,便非常配合他。
  陈阿福的脑海里又出现炸了毛的金燕子,唧唧骂道,“妈咪坏,知道今天要跟楚爹爹这个,也不拿杯水进来给人家去火,人家又流鼻血了,妈咪好讨厌……呀,呀,贝贝也上火了,都发红光了……”
  陈阿福臊得慌,推了推楚令宣道,“快点,别人听了要笑话。”
  楚令宣嘀咕道,“谁笑话就扣谁的月银……集中精力,你怎么不像刚才那样取悦夫君了呢……”
  陈阿福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就觉得自己刚刚睡着不久,便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楚令宣已经起床了。她也咬牙爬起来,服侍他吃完早饭,再把他关出院门,看着他消失在风雪交加的茫茫夜色中。
  这种天气要骑马跑二百多里路,陈阿福心疼不已。坐马车暖和,可楚令宣说太慢,他想早些赶回去。
  今天大年初二,穷人家难过,可这些不缺米粮柴炭的富贵人家还是该咋过咋过。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包括楚三夫人,几乎所有女眷都带着自己的男人儿女回娘家了。
  陈阿福的娘家不在这里,没处可回。楚华因为怀孕,也不敢在这种天气出门。所以偌大一个永安侯府,就内院的陈阿福母子三人,以及外院的老侯爷。
  陈阿福把小哥俩喂饱,穿上小红刻丝棉袄棉裤,放在暖烘烘的炕上玩,又派人把老爷子请到竹轩。
  正呆得不自在的老头也在想小重孙子。京城礼数较乡下严苛,做爷爷的不好去孙媳妇的院子。见陈阿福派人来请了,老头赶紧乐颠颠地来了。
  小哥俩已经会翻身抬头了,还能笑出声,不时逗得老爷子哈哈大笑。
  陈阿福则在西侧屋亲手做鱼火锅,虽然大厚棉门帘挡着,还是能隐隐听到老爷子的笑声。
  下晌,楚侯爷居然来了,被直接请到竹轩。
  他似乎是专程来看孙子的,还给他们带了礼物,两把小乌木令箭,说这是他无事刻的。
  陈阿福暗道,他在公主府里该是多无聊,才会自己刻这些东西。
  他来的时候,小哥俩非常不给面子地睡着了,却没有影响他观看的兴致,静静地坐在炕边无声地看着他们。
  陈阿福不好呆在这里,给他续了茶,便去西屋看书。老爷子更耐不住寂寞,在厅屋里逗鸟玩。
  楚侯爷看了一个时辰后,就起身告辞。
  之后,他几乎每天都会来竹轩看孩子,当然都会拉着老侯爷。只是时间很短,多则两刻钟,少则一刻钟,有一次居然只有半刻钟。而且,每次来都会给孩子带礼物,玩的用的看的,五花八门。
  随着暴风雪下得越来越久,灾民更多,冻死饿死的人畜无数,越往北越甚。粮铺的粮食价格越涨越高,因为交通不便,南方运来的粮食有限,许多粮铺也断了粮。正月六日之后,各地官府开始开仓放粮,还是不能解困。
  古代人一遭灾就开始往神灵方面想,弹劾荣昭公主的折子更多了。年前的大多折子是楚家有意让人做的,为的是禁荣昭的足。而现在,朝中大臣都慌了,许多人都是发自内心认为荣昭得罪了神灵。不仅弹劾荣昭,还有人开始弹劾跟荣昭有关系的楚侯爷和永安侯府。弹劾楚家的人里面,二皇子一党的人最多。
  十日,定州府的福运来商行及京城分行共向官府捐出六万斤粮食,又向老百姓放粮一万斤。
  因为福运来带头,许多还有存货的粮铺也开始捐粮,极大地缓解了朝庭的压力,也救了无数生命。
  这几家商行和粮铺都得到皇上的表彰和嘉奖。特别是福运来商行,皇上亲自提了一个大匾——义善可嘉,太后娘娘也下懿旨表彰陈阿福,说她是天下女子之楷模,还赐了两柄玉如意。
  陈阿福的这个义举,又为永安侯府争了不少面子回来,弹劾永安侯府的折子少了许多。
  十五日,华昌郡主楚三夫人又发起了“献温暖送爱心活动”,带头捐钱捐物,给灾民修缮房屋,买棉被棉袄。
  楚三夫人因为是带头人,捐了五百两银子。宫里的后妃公主,大宅门里的贵妇小姐也都积极响应起来。
  这个主意当然是陈阿福给三夫人出的。这种既出风头又救人命的好事,三夫人非常愿意去做,拿着由陈阿福代笔写的“倡议书”去宫里见皇上,得到皇上和太后的高度赞扬,还让皇家女人作出表率。
  王皇后和孙贵妃、马淑妃气得牙痒,心道这个好主意咋自己没想到。王皇后和孙贵妃是想为自己儿子博取好名声,马淑妃是想为闺女洗刷不好的名声。
  而且这主意是讨嫌的华昌提出来的,自己就是捐得再多,出风头的也是华昌。但又不敢不捐,还不敢捐少了。太后娘娘都捐了五百两银子,王皇后只得捐了三百两银子,马淑妃捐了二百两银子。
  荣昭听说了,派人进宫跟太后娘娘请示,她想进宫捐银子。太后便派了一个嬷嬷去荣昭公主府收银子,气得荣昭肝痛,也只得拿了一百两银子给那个嬷嬷。
  楚家,陈阿福最先响应倡议,自己捐了一百两银子,又代楚小姑娘捐了二十两银子。到了十六日,二房还没动静。楚三夫人知道是李氏捣鬼,便派了身边的嬷嬷去二房女眷院子挨个收。
  二奶奶宋氏是庶子媳妇,娘家也不富余,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这已经很不错了。三奶奶沈氏娘家也不富余,虽然父亲是个从五品官,却是翰林院的。但三爷楚令安是李氏的独子,应该有些家底。她也捐的二十两银子,还是不错。几位姑娘,二姑娘楚珍捐了十两银子,三姑娘楚琳和四姑娘楚碧各捐了二两银子,这也不错。
  可李氏说“倡议书”里说了尽力而为,不“逼捐”,她没有钱,一个子儿不捐。几十两银子她也没放在眼里,她就是不想给狂妄的三夫人锦上添花。
  楚三夫人冷笑两声,让人直接把楚家的”功德簿“交给老侯爷过目。


第418章 血祭
  老侯爷看了楚家的“功德簿”,把二老爷叫来大骂一顿。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永安侯府已经这么艰难了,好不容易家里的两个妇人出钱出力出主意为朝庭作贡献,自家人还不支持。若李氏这么不识大体,就把那些年贪墨内宅的银子统统吐出来。
  老爷子说得这么明明白白,让二老爷面红耳赤,他又去李氏院子把李氏大骂一顿。李氏无法,想捐五两,看到二老爷有了动手的冲动,只得比两个儿媳妇多捐十两,捐了三十两银子。
  陈阿福听说后,觉得李氏也真是不聪明。几十两银子买个面子情,既讨了老侯爷的欢心,说不定还能让她跟强势的三夫人关系有所缓和。还是楚二老爷精明,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该讨欢心的时候讨欢心,哪怕做了那么多不好的事,老侯爷和楚侯爷都不忍心不管他。其实,李氏贪墨的那么多银子,许多还不是都被二老爷拿去花天酒地养女人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天时间就募集到六千多两银子,上百车衣物被子。这么多财物,又会整救无数条生命。当然,贵妇小姐们的衣物不可能捐出来,捐出来的都是下人们的衣物被子。
  太后又下懿旨表彰华昌郡主,说她是天下女子楷模,是宗室女子典范。
  因为永安侯府两个女人都为赈灾做出了突出贡献,又受到皇上和太后的嘉奖,弹劾永安侯府的折子渐渐少了下来。
  三夫人高兴,送了陈阿福不少首饰摆件。那些东西可是内务府制的,有钱没处买。
  老侯爷和楚侯爷、三老爷更高兴,他们借口不能让陈阿福太吃亏,又各赏了她一千两银子。
  李氏听了,又气得不行,觉得自己一房出了那么多银子,反倒招了骂。陈阿福得了那么好的名声,不仅没吃亏,连多的银子都赚回来了。
  雪一直下着,皇上亲自带群臣去天坛祭天,还下了罪己诏,依然没有让这场巨大的雪灾停下来。
  到了二十日,陈阿福暗忖,月末,范围应该是二十日到三十日。若这十一天内雪能停,那也快了。若二月停,那可更糟心了。
  到了二十六日,大雪依然下着。下晌,陈阿福和花妈妈在小厨房做了些桂花饼干,派人给老侯爷和安荣堂各送了一盘,还留了一盘。楚家男人都喜甜,她现在每天会做些点心,主要是招待来看孙子的楚侯爷。哪怕他吃得再少,自己也尽心了。
  陈阿福现在非常同情这位爷爷。从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