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崩坏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崩坏年代-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可强求。”悟明依签文而言,康熙沉思了,丰离却是皱起了眉头,强求吗?她哪里强求了,她只是从来哪里来,回哪里去而已,谈何而来的强求?
    “多谢大师指点,朕,明白了!”康熙似乎豁然开朗,冲着悟明道谢,悟明岂敢受之,笑而避退几步。
    不过,转看丰离的神情,拿过丰离手中的签问道:“阿离刚刚,求的是什么?”
    “皇上求的,又是什么呢?”不答而反问。康熙也不以为怒,只丰离不说,他亦不过是那么一问,现下,并非追根问底的地方。
    “皇上与皇贵妃来了普济寺,当尝一尝普济寺的斋菜。老衲已命人备下了午饭,还请皇上与皇贵妃,都用上一些!”像是完全没有察觉康熙与丰离之间的明潮暗涌,悟明只是推销着自家的东西,比如,这人人称赞的斋菜。“好,多谢大师款待!”康熙笑着说话。
    “请皇上与皇贵妃,往厢房移驾!”悟明再次引着康熙和丰离往内院去。
    普济寺,真不愧是现下京城香火最旺的寺庙啊!不说里面的陈设,便是大殿的那樽金佛,就表现了普济寺的财力,再观大殿到内院的沿途摆设,精致,舒心,处处可闻到浓浓的檀香,其中又夹着香烛的味道,丰离并不信佛,是以对佛庙无感,从来不会说主动地进哪个庙,拜那个佛,那么浓的香烛味,她还是第一次的闻到,不论如何,这样的味道,让丰离感觉到一样安心舒心。
    “现下是冬天,万物枯谢,若是春天来的时候,普济寺又会是另外一种局面。前些日子朕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普济寺,阿离如果觉得普济寺的环境甚是喜欢,日后清明过后,朕再带阿离来普济寺。”感觉到丰离身上的气息变得十分的宁静,康熙开口提议着。
    丰离委婉地说道:“春有春的好,冬天有冬天的美,现在的普济寺挺好的,没有必要觉得,春天时候的普济寺,就一定比现在好。”
    丰离最想的,依然是悟明能有办法帮到她,让她可以找到回去的办法,回去她的世界了,普济寺的春天究竟如何,与她自是无关了。L

☆、第八十六章寻找办法(下)

“皇贵妃,请!”用完斋后,丰离使了法子将康熙支开,直接见了悟明,悟明似是早料到丰离会单独来寻他,竟早早地候着,见了丰离来,请丰离坐于他的对面。
    丰离也不与他讲那些个虚礼,盘膝坐下,转头吩咐余庆道:“去外面候着,别让任何人靠近。”
    余庆答应着退下,将门带上。悟明含笑望着丰离,“皇贵妃与皇上此来普济寺,想来,多是皇贵妃的意思,皇上,不过是陪皇贵妃走这一趟而已。”
    没有料到悟明一开口就说这样的话,丰离一怔,不过,还是如实地点了点头。“老衲,有些许问题问问皇贵妃,皇贵妃但请如实回答。”
    宇庙的宁静让丰离少了许多防备,听着外面轻拂的风声,丰离道,“大师但有所问,自当据实而答。”
    “恕老衲冒昧,皇上,待皇贵妃可好?”悟明慈祥地问,丰离却是料所不及,悟明会有如此一问,出家人四大皆空,情爱之事于他们而言,更是一场空,如此直白地问她,康熙等她可好?丰离低头沉思,答道:“若他不是皇帝,我并非出自科而沁,自是极好的。”
    因为他们彼此的身份,从顺治帝登基那一刻开始,博而济吉特氏在大清后宫称霸的时代便已然慢慢地消失,大清,绝不会允许博而济吉特氏的女人再生一个皇子来,登上那个皇帝的宝座。孝庄的死去,更是代表了博而济吉特氏的女人,在大清后宫称霸的时代的结束。
    这些事,却是整个蒙古的人都看不透的,从她成为皇贵妃开始。蒙古族人,每每在谈起她时,都拿她与孝庄相提并论,在噶尔丹出兵后,康熙亲征大败噶尔丹,那些人,都在商量着。如何让她早日生下皇子。然后,他们会想尽办法的支持这个孩子成为下一任的皇帝,一如当年的顺治帝。
    他们呐。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年,通过蒙古八旗的建立,满族人已经在一点点地渗入蒙古各地的核心。在他们开心欢喜朝廷待他们宽厚,好吃好喝好玩地待他们的时候。他们完全想不到,大清是在供着他们,却是要让他们完全丧失了马上征战的野心,而都将成为摆设。
    丰离看得十分的清楚。蒙古一族的人,都已经慢慢从一只凶狠的老虎,变成了只会张牙舞爪。却没有半点杀伤力的猫儿。所以,当孝庄要她为了蒙古族人喝下绝育汤时。她答应了。
    “皇贵妃,知道自己要什么吗?”悟明又如此一问,丰离却是听得越发地沉思了起来,她要什么,她要什么?
    一开始回到这个大清朝的时候,她是一点都不喜欢的,后来,因为端献,还有她的额娘,她慢慢接受了这个世界,开始学着融入这个世界,在科而沁时自由自在的日子,应该算是她活在大清最开活的日子。
    可进了北京城之后,踏入那座紫禁城,一切都不一样了。回想那些年来,她那么努力地让自己强大起来,只为了能够有足够的筹码为自己争取自由,可终究,她还是进了紫禁城里,成为了她最不想做的女人。皇贵妃?副后?自两位皇后死后一直再未立后,副后听着真是气派啊,可副,终究是副,终其一生,她丰离都只是康熙的一个妾,没有盛大的婚礼,连大红的衣服都不能穿,丰离自己是厌恶这样的自己的。
    “如果大师是问我,现在要的是什么,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师,我想回到我原来的世界。”一个时段一个时段所求的不同,丰离清清楚楚地告诉悟明,她现在,只想要回家。
    摇了摇头,悟明道:“皇贵妃,并没有明白老衲之意。依皇贵妃之言,皇上等皇贵妃是极好的,老衲虽是方外之人,却也知晓,自皇贵妃入宫之后,至今,皇上一直专宠于皇贵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丰离幽幽地望着悟明,“大师真觉得,居于皇上的位子,他这般待我好吗?”
    悟明念了佛语道:“阿弥陀佛。皇贵妃其实并不信任皇上。”
    “是的,这一点大师说得没错,我并不信他。”丰离也不回避,直视着悟明的双目,答之。悟明一笑,“皇贵妃可记得,老衲曾与皇贵妃说过,皇上,用了他半生的帝王功德,改变了皇贵妃与皇上的开始,难道,皇贵妃从来不曾放在心上吗?”
    丰离沉默了,半生的帝王功德,只为改变他们的开始。过了许久,丰离深吸了一口气,“大师,请你帮我,若是能让我回到我原来的世界,我自当感激不尽。”
    “老衲帮不了皇贵妃,皇贵妃若是此时离去,皇上定然龙颜大怒,彼时,大清江山危矣,天下百姓,也将受尽世间之苦,纵然皇贵妃不顾念皇上,亦当多念之那诸多无辜的百姓。”悟明一脸的慈悲痛心,丰离却是盯着悟明,“大师也未免太高看了我。”
    “并非老衲高看皇贵妃,而是皇贵妃,确有如此本事。想皇贵妃这些年来,救下的百姓孤儿无数,以皇贵妃的能力,能救了他们,自然,也能救更多的人。”悟明这么一脸笃定的样儿,真是让丰离再三望了悟明,她做下的事,她自己是当然清楚的,可是,悟明也这般了解,当真让她惊讶得很。
    “皇贵妃不必惊惶,皇贵妃的所作所为,老衲不过是根据皇贵妃身上的气运判断,并非查探而得知皇贵妃之所为。”悟明完全看破了丰离内心的想法,竟然给了解释。
    “大师当真就不能帮我吗?”悟明的话,丰离本就听不进多少,她只想达到她的目的。
    “老衲无能,皇贵妃的到来是天意,皇贵妃与皇上的缘份,亦是三生注定,逃不掉,避不了,其中如何纠葛,亦不过是上天给皇贵妃与皇上的考验。”
    听到那一句又一句的天意,注定,丰离却是冷哼一声,“大师口口声声说是天意,注定,可自来若是人人顺应天意,由生自死,终日食而睡之,睡而食之,不思上进,不暮前行,何来的锦衣绸缎,美味佳肴,更何来的,佛教?”
    “大师有自己的顾念,不想助我只管直言,我并非强人所难者,只因纵是大师不愿帮我,我也总会寻到一个愿意帮我的人,只因我不信命,不信天,只相信我人定胜天。”
    “纵是皇贵妃寻了旁人相助,时辰未到,皇贵妃是定然回不去的。”悟明无奈地提醒,“皇贵妃若相信老衲,且听老衲一劝,皇贵妃定能回到原来的世界的,只要皇贵妃好好地过完这一生,此生一结,皇贵妃必然会如愿以偿。”
    “那,若是我现下死了,我不就能回去了吗?”丰离丢下此问,直惊得悟明快要站了起来。“皇贵妃万万不可,若是皇贵妃自我了结,只怕要再生事端。老衲言之皇贵妃此生一结,必能如愿以偿,是指皇贵妃好好地过完此生方可。”
    回应悟明所言的,依然是丰离的一声冷哼,“都说出家人不打狂言。可大师之言,以大师那等护着皇上,心怀天下的心性,我不禁地想,究竟有多少是真的!”
    悟明一声佛语,“皇贵妃并不知晓自己要的是什么,就算皇贵妃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其实又有何差别,不过都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罢了。”
    这一句,却是丰离认可的,一个活着的人,连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可不是一具行尸走肉,丰离却是斩钉截铁地道:“大师却是说错了,那个世界的我,一开始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想的就是强大自己,守护我的家人。”
    “泽王爷,还有舞格格,皇上,现下也是皇贵妃的家人,皇贵妃为何不愿意守护他们呢?”悟明又是反问,丰离道:“大师说错了,皇上,从来不是我的家人。”
    悟明看着丰离那温和却透着坚定的脸庞,一声轻叹,“皇贵妃何必如此执着?”
    “大师刚刚问我,皇上待我可好,我倒是忘了补充一句,如果,我不曾与皇上计较他待我的防备,断了我的念想的话,他待我,自然是极好的。”丰离嘲讽十足地说来,“他是一国之君,心怀天下,心系万民,恰恰寻常人最该有的真情,于他而言,只要有用的人,他自是待他们一片真心的。”
    瞧着悟明还待要反驳,丰离皱起眉头地道:“大师一再与我强调他待我的好,难道在大师看来,我待他不好吗?只是不曾像那些愿意为他生,为他死的女人那般待他而已,除此之外,我自问待他,绝不比他待我的差,难道不是吗?”
    悟明再次被丰离咽得说不出话来,在丰离看来,想要得到一个人的真心,那就应该拿出真心来交换,她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不管是康熙,还是悟明这个出家人,都会觉得康熙待她真真是好,所以,她便应该对康熙死心踏地?难道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代沟太深?L

☆、第八十七章天降其人

与悟明谈崩了,丰离的心情自是低落的,一打开门,又恰遇同样来寻悟明的康熙,扫了一眼那被她下令支开康熙的太监,福身道:“皇上!”
    康熙看到丰离时并不意外,再见在丰离身后的悟明,越过丰离道:“大师,久闻悟明大师的师叔无禅大师医术高明,可能请他一见。”
    丰离拿眼看了康熙,宫中医术高明的太医自以李正为最,那是连余韵都曾夸赞过的人,丰离自然不会认为,李正所得的不过是一个虚名。康熙专门问起普济寺之位医名在外的无禅大师,她也曾了解过,只听闻这位大师最擅的是治女子的病,京城中多年无子的人,都会费尽心思前来求见无禅大师。
    “皇上稍候,老衲去请师叔前来。”悟明竟是连问都不曾问地提出,康熙极其自然地牵丰离的手,丰离已经习惯让自己忽略康熙的亲昵,待到悟明让人请来了一个比他还要年轻的俊俏和尚,丰离看了一眼,只觉得那人相比悟明的慈眉善眉来,却是更让人感觉到如沐春风。
    “皇上!”无禅大师目不斜视地见了个礼,康熙含笑道:“叨扰大师,还请无禅大师,为朕的皇贵妃诊一回脉。”
    虽然从康熙说要见无禅大师起,丰离便已经猜到康熙是要冲着她来的,可是,当初她既然把药喝了,如今,康熙怎么就会认为,她会听从他的安排,让无禅为她诊脉呢?
    “皇上许是忘了,我身边的余韵,医术虽说并非绝顶,却也有几分水平。我的脉象一直由她诊治,就不需劳烦无禅大师了。”从心底里,丰离非常厌恶康熙这样的做法,没有跟她商量便想要无禅为她号脉,也不知他这究竟是想确定她说的是真是假,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说来康熙派来的太医,她都十分大方的让他们号脉了。可事隔了这些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