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南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卢氏南唐-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次,卢群难得的点了梅娘去卢达那边,卢萦感觉,这里边有事儿!
    梅娘没有犹豫的答应了,卢群给的任务很简单,从今往后,保护卢二。
    温馨的日子是短暂的,卢萦跟崔颢两人日日泡在空间里面,除了修行的时间,两人都磨蹭在一起。
    卢群看不得两个人黏黏糊糊,干脆带着崔氏在府衙里面坐镇了,免得这两只不干正经事情的,误了公事!
    幸好,这两只还记得自己是有孩子的人,两个孩子有的时候也会被卢萦带到空间里面,待上一段时间,卢萦跟崔颢商量了,很快就会把家里的孩子们都接过来,让他们也慢慢的跟着他们修行。
    特别是卢义,铁蛋还有妮子,三个孩子已经离开卢萦一年多了,卢萦想的厉害。
    崔颢不反对,家里孩子多了才热闹啊!
    等卢群给崔颢准备好了所有的物资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崔颢再次披挂整齐的上路了。
    卢萦这次的伤感少了些,因为她的孩子们都来了。
    再次见到义儿,卢萦看到了一个英俊的少年,拉着小妮子,后面跟着黑黑的铁蛋。
    卢萦愧疚的抱着三个孩子,亲亲他们每个人的脸。
    铁蛋跟义儿被卢萦亲的满脸通红,“娘亲,儿子大了!”铁蛋最先跑掉了,义儿也紧随其后逃出了卢萦的魔掌。
    只有妮子眼泪汪汪的不停的“娘亲,娘亲”的叫着,依偎在卢萦的怀里。
    家里的其他的孩子们没有都来,王氏跟小郑氏不舍得,非得留下几个作伴。
    崔氏已经很满足了,晚饭的时候一群小萝卜头跟在崔氏还有卢萦的身旁,叽叽喳喳的说着这一年来的变化。
    卢群也笑眯眯的听着。
    从那以后,卢萦更加的忙碌了,要日以继夜的处理朝政,幸好空间可以作弊,时间大把。
    虽然要带孩子,也幸好家里有崔氏,所以孩子有时候崔氏给带着。
    卢萦自从正式的修行之后,精神非常的好,可以不睡觉几日几夜也没有问题,而且她发现她累的时候,功法就会自行运转,为自己吸取灵气。
    所以卢萦尽量的呆在空间里面处理公文,让自己可以在功法运转的同时,多多的吸收空间的灵气。
    孩子们还小,卢萦本来想让他们修行的心思又放下了,他们的心性不稳,不如先入世锻炼心智。
    崔颢又走了一趟北突厥跟高句丽之后,就再也没去了。
    他放不下自己的媳妇还有孩子。
    不过,这一次,他成功的联系到了高句丽的王,递上了卢萦的国书,两国建立的邦交。
    高句丽的国王听说了南北唐的事情,对卢萦这个女帝非常的好奇,不过他倒是非常欣赏崔颢,甚至还想把女儿嫁给他。
    崔颢吓得赶紧说出来,自己是南帝的人,不能再娶亲了。
    高句丽的国王非常可惜的看着这样一个优秀的将军,不能联姻。
    不过,他对崔颢的诚意也很满意,特别是崔颢带来的大量的生活用品,对他们这个小国非常的有用。
    他亲自立了国书,愿意与南朝建交。
    至于卢达哪里,崔颢回来以后非常暧昧的说了一下,特别卢达见到梅娘时的表情,还有梅娘从到了那里就真的跟在了卢达的身旁,‘贴身’照顾。
    卢萦恍然大悟,原来梅娘一直心里有人,而那个人是自己的二伯父?难怪,自己怎么劝,梅娘都没有动任何心思!
    不过,二伯父是不是也曾经有过这个心思呢?不然,他怎么离开卢家这么多年不曾娶妻,却在梅娘去了之后,两人就那啥呢?
    祖父,果然高明啊!这眼睛,贼亮贼亮的啊!
    卢群笑眯眯的接下了自家孙女崇拜的目光,‘小丫头,学着吧!’
    
    308.五年之约
    “话说南帝卢氏萦娘,一届女子,竟然带领所有的农家之人在南方建立起梯田,据说那山都被截成一段一段的,引水灌渠,然后在上面种水稻!”
    “这南帝也是个厉害的,愣是把全部土地收归国有,然后让百姓们租种,不过税赋很低,不过十之二三!”
    “南朝商税也低,如今不过十之三四,比之种地之人并不多多少!”
    “听说,咱们北唐的大将军尉迟恭一家如今都已经成为南朝的座上宾了!”
    “南朝,在经历了三年大旱一年大涝之后,南帝实行了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如今的百姓们安居乐业,百业兴旺!”一个说书的先生在长安城有名的天德楼里面说着南方的事情。
    底下的人听的“哇”“啊”的声音一片。
    程咬金坐在茶楼的二楼包间里面喝着茶水,听着如今的南朝*无*错*的情况。
    如同程咬金这般的,还有长孙无忌,甚至李靖,这两人也同时在茶楼里面包了房间,只是三家大人们互相都没有朝面,也没有打招呼。
    长孙无忌听的非常的气闷,他在卢萦手里吃了大亏,让他的人生添上了污点,成为了朝堂上的笑话。
    所以,他迫切的想知道南朝的变化,每次这个书生来说书的时候,他都会来听,而且每次听到南方越来越好的事情,他就更加的闹心了。
    李靖的情绪比较复杂,当年的战役。他几乎没有出过手,被卢家老六骚扰的够呛,加上自己没有粮草供应,这仗根本没法打!眼看着五年之约就要满了,也许自己还要出征的,这一次,不知道陛下会不会给自己调配充分的粮草呢?
    程咬金的脸色更是阴晴难定,南朝的繁荣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因为他相信卢家。
    卢家都是能人啊!卢家的三丫头更是能人中的至极!
    一个娘子,把偌大的南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分毫不差于如今的长安。唉,应该说比这边更好!你说,这个娘子是个无能的人,谁信?
    想起当年卢家三娘子精彩绝艳的金殿辩驳。老金点点头。好厉害的人物。
    不过老金今日的情绪很是不定。因为他终于听说了尉迟一家的消息。
    那年尉迟一家离开了长安,程咬金还在外面打仗,等他回来了。他的夫人说起过尉迟一家离开了,他才觉得有什么事情忽略了。
    更让他闹心的是,陛下竟然没有再理会尉迟恭这个战俘,由得他自生自灭的,所以才逼得尉迟一家远离京城吗?
    可是今日,听这说书的先生说起,尉迟恭一家已经投靠了卢家。
    程咬金心里不是滋味儿啊!
    嗨!都是陛下逼的,尉迟恭那么老实的一个人,愣是带着一家子反了。
    若是轮到自己呢?
    若是自己在战场上出了什么意外,自己的夫人孩子们该如何啊?
    想到家眷会因为自己受到的欺辱,程咬金的脸色青青绿绿的,也许自己也该给自己留条后路才是了!
    程咬金没有再听下去,起身给了茶水钱,带着家将离开了。
    长孙无忌还有李靖都看了一眼楼下离开的人的身影,脸色不一。
    第二日朝堂之上,长孙无忌果然开口了。
    “陛下,五年之约将近,臣请陛下早做准备,御驾亲征!”长孙无忌不说话还好,一句话差点没有噎死李世民。
    李靖还有程咬金也没有想到长孙无忌会想出这么一招,而且在大家提出各种建议之前,就直接摆出自己的牌底。
    所有文武百官都是浑身一抖,本来今日想提醒陛下一下,五年之约的事情的,都衡量了一下自己的身份,没敢出去跟长孙国舅比划。
    程咬金心里‘噗呲’的笑,脸上还是憨厚的看向长孙无忌,然后看看皇帝,一脸茫然,不过,他看到陛下一脸的青黑,憋的吧?
    好半晌,金殿上没人说话。
    李世民在宝座之上,运气在运气,‘我不生气,我不生气’!
    终于,感觉把火气压下去了,才朗声道,“国舅,五年之约为何要朕御驾亲征?”
    长孙无忌虽然知道他的建议会惊奇朝堂,但是也不至于一点反应都没有吧?
    他都等的都有些不耐烦了的时候,听到皇帝的问话,又上前一步,抬头直面皇帝,“五年之约,是南帝卢萦跟陛下之约,与其派人领兵,臣以为陛下亲自带兵出征,定然能给兵将们以士气,况且,南帝猖狂,陛下可以亲自给其教训,收复失地,重振我大唐神威!”
    李世民被长孙无忌说的有些心动,这些年让卢家给膈应的够呛的皇帝,卢家就是他心里的刺,如果能亲自去会会卢群,卢萦,也是他的心愿。
    他习惯性的看向底下的房乔,可惜那人始终一张脸低垂,看不出他的神色,李世民有些失望的收回视线,那一瞬间,房乔抬头,嘲讽的看了他一眼,可惜他没有看到。
    李世民看着殿下的群臣,“众位爱卿都有何看法?”
    殿下的群臣仿佛刚刚醒过来一般,凑近脑袋议论了起来。
    下面的议论倒是纷纷,可惜,没有人愿意出来解释个一二三,让李世民很是郁闷。
    杜如晦脸色平淡的走出班列,“陛下,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当居中调遣,以策万全!
    况且,我朝中能人不少,何必陛下亲征?”
    李世民觉得杜如晦说的也有些道理,这样确实不该。
    长孙无忌非常霸气的走出来,指着杜如晦道,“陛下,此人居心叵测,不堪听取!
    陛下与那南帝有口头之约,倘若陛下不去,徒增人笑话尔!”
    杜如晦老神在在的道,“陛下是一国之君,何人敢笑话陛下?”
    “南朝人皆会笑话陛下!”长孙无忌猖狂的语言,让李世民皱眉。
    杜如晦呵呵冷笑几声,“长孙国舅怎知南朝人都会笑话陛下呢?
    要说长孙国舅的用心不知道好在哪里?
    陛下亲征,危险重重,不知道何人得益?”
    杜如晦的话让李世民疑心大起,对啊,自己要是出了事情,最有好处的就是太子,他登基了,长孙无忌作为国舅,那就是一冲九天了!
    长孙无忌气的满脸通红,“放屁,放屁,某已经是当朝国舅,再高还能升到哪里去?某用得着这样费心思?
    陛下,大唐江山这些年,唯有对上卢家,咱们败了,陛下亲征可以为咱们鼓舞士气,这可是千金难求的啊!”
    ……
    长孙无忌跟杜如晦打嘴仗打的厉害,其他人,完全不参与。
    这样的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反正是陛下决断就好了!
    终于在退朝之前,李世民吼了一句,“行了,各部准备下去吧,朕要御驾亲征!”
    一句定乾坤!
    长孙无忌得意洋洋的称呼,“陛下圣明!”
    其他人附和!
    杜如晦看着远去的皇帝,又叹了一口气,唉,刚愎自用啊!
    看了一眼没有任何反应,转身出殿的房乔,心里不是滋味,没有了这只锦囊,陛下再没有了当年的智慧,可惜,可叹!
    李世民退了朝回了甘露殿,由着武媚娘给他退了朝靴龙袍,换了一身自在的常服,让武媚娘给他念今日的奏折。
    是的,武媚娘又回到甘露殿伺候了,还是侍读一职,没有任何升迁变化,这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武媚娘在偏远的宫殿里面过了整整三年,那三年的日子,日日都有人跟皇帝禀报,也有人跟长孙国舅报告。
    两个人对武媚娘的生活态度褒贬不一。
    李世民觉得武媚娘就是一个纯真的女子,天性朴实,没有心眼儿,也无所求。
    而长孙无忌却更加忌惮武瞾了,一个能如此忍耐的女人,定然是心韧且坚的,而且她年纪如此轻,就能坐到如此滴水不漏的地步,与那卢家的三娘不相上下啊!
    可以说,这武瞾,就是将来的卢萦!
    所以,李世民在一次无意的碰到武媚娘在花园里面玩儿的时候,又再次宠幸了她,且把人带回了甘露殿伺候了。
    而长孙无忌从那日起,日日算计,夜夜难安的想着如何才能除掉武媚娘,可惜,他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
    这一次,长孙无忌也算是用了心了,把陛下带走,这后宫之中还不是太子说了算?到时候,也许武瞾就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他想的好,也算计的好!
    可惜,武瞾怎么会由着他算计自己?
    早就已经翻脸的两个对立面,不可能有融洽的一日了!
    武瞾以前只是没有野心的活着,如今的武媚娘却是有野心的为了将来,她终于变了,变的心思越发深沉,变的越发狠厉!
    只是,她的对象却是另有其人!
    为了皇帝的御驾亲征,长安城,甚至整个北唐都动了起来。
    这几年,李世民真的以农为本,治理国家井井有条,虽然说他还是做不到南朝的各种开放改革,而且农耕制度还有局限性,可是对于一个不懂稼墙的皇帝,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所以,这一次,李世民有钱,有粮,有人!
    他能打得起这次得仗!
    他也要打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