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南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卢氏南唐-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招来所有的心腹大臣,共同商议如何解决当前的困难。可是大家都是无能为力啊,这一群文臣武将,虽然有几个会务农之人,可是都是小打小闹的,谁也说不出来个一二三,毕竟天不下雨,地上是种不出来东西的!
    无奈之下,长孙无忌建议,“陛下登记数载,不曾祭天,不如趁此机会,开坛祭天,请天上神明护佑我大唐百姓吧!”
    古人多迷信,相信天神存在!而李世民尤甚,想到自己登基这些年来,内忧外患的,不曾停歇,有的时候他都想是不是自己当年弑兄的报应?或者天神都不承认自己的皇位?而且李渊这些年在后宫之中,从不肯见自己,让他更是恼怒非常。成王败寇,凭什么父皇就还念念不忘他的那个长子,难道当初应该死的是自己吗?
    “好,钦天监择日,开坛祭天!”李世民终是无奈,答应了唯一的建议。
    九月初十,好日子,李世民斋戒三日之后,亲自登上了天坛,点上香烛,开始高声念祭文。
    这一日,天空晴朗无云,直到祭奠结束都没有飘来一丝云彩。
    接连几日,仍是如此。天上没有一丝要下雨的意思。
    而长安城,甚至地方上的百姓却都开始流传,当年李世民杀兄的桥段。大家都纷纷指责李世民抢夺前太子李建成的皇位,天神动怒,降下惩罚,才会从他登记以来,内忧外患,灾难不断的!
    李世民在祭天一个月以后也听到了流言,震怒之下,让人查找散播流言之人。只是他什么人都没有找到!这种背后有人时时刻刻算计自己的感觉很不好。李世民开始猜测,谁有能力做这种事情,又是为了什么呢?
    卢家?已经去了南方,断手断脚的无力可施。
    崔家?也到了清河了。在自己的监视之下。并无特殊的举动。
    王家?他的女儿在宫里。不应该跟自己唱反调才对。
    郑家?一个早就破败了的家族,不值一提了。
    那么,是什么人在损坏自己的根基。打击朕的声誉呢?关键是,为了什么呢?
    李世民猜不透,招来了长孙无忌甚至所有的谋臣,可惜大家都猜不透,唯一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这人的动作定然是有原因的,也许很快就会显露出来了!
    只是在李世民的身边还有一个人,始终不发一言,他等了这么久的机会,终于可以让李世民也尝尝被人诬陷,被人唾骂的感觉了,是不是很难受呢?还早呢,你还没有妻离子散呢!等着吧,慢慢的,你就会跟我一般,什么都没有了!
    ……
    荆州卢家,却是又在上演着每日一闹了。
    话说卢群到了荆州之后,才发现自己送去外面读书的几个孙子被人给教坏了,大郎二郎三郎四郎,早就离开了书院,自己有自己的府邸,而且还纳了多房美妾,生活滋润的不得了。
    而五郎六郎虽然还在书院里面,可是整日的不读书反而往烟花之地跑,不是赌博就是酗酒,或者押妓。
    可以说,都是一堆烂泥,扶不上墙了。
    卢群一怒之下,把所有的孙子都是一顿胖揍,打的人躺在床上三个月都没有能爬起来。
    几个儿媳妇也都是跪着求情,卢群才放过了他们。
    可惜,等这几个孙子身体养好之后,还是继续玩乐,不知悔改。
    卢家的戏码天天上演,卢群带着卢显举棒子揍人,卢家的媳妇们求情,地上是六个孙子趴在板凳上。
    监视卢家的人看的都腻歪了,唉,有这么样的孙子也真是气人啊!
    而皇宫里面收到消息的李世民却是喜笑颜开的,解恨哪!
    ……
    赵家庄,卢萦不可能日日带着六郎还有崔颢,巡视梧州各处的庄子,所以她尽可能的培养身边的农人,希望能再这旱天之中,给所有的田地找到更多的有效的培植方法,收获更多的粮食作物,给天下的老百姓一条活路。
    有的时候,卢萦也会去梧州各处的田地上验看成果,虽然天依旧干旱,滴雨不下,不过卢萦的深水井策略还是缓解了旱情,起码让梧州地界上的田地能持续种植,虽然收成照赵家庄差了些,但是总比农人们以前的种植方法好了,收上来的粮食跟蔬菜都是以前的两三倍呢!
    梧州的百姓们纷纷把萦娘子传的跟农神一般,这样糟糕的天气之下,萦娘子都能帮他们种出如此多的粮食,这不是神是什么?对比起长安城里面稳坐金殿的皇帝来讲,萦娘子才是梧州百姓心中最敬佩的人。
    就连几个小县城的县令也都听说了这个事情,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传言,消息还是不可控制了流传了出去。
    梧州以北的流民纷纷转向梧州,希望在梧州得到粮食,免得一家都饿死!
    结果梧州府衙接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官仓也存粮不多的,况且天都已经旱了一年多了,能吃的粮食更是所剩无几了。
    梧州知府向仁旭,此时正在书房里面领着自己的钱粮师爷还有几个梧州县令商议对流民的处理办法。
    几个县令也都没有好办法,因为他们的官仓里面也没有粮食,无法支援府衙。
    大家坐在一起。足足商量了两日了,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最后,襄阳县令献了一策,“向大人,下官有一策,只是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向仁旭现在是有办法就行,眼看着流民越来越多,可是向长安求粮的奏折却是分毫没有消息,他的心都凉了,任何顾忌都没有了。“赶紧说!”
    襄阳县令看了一眼大家。“想来大家都知道,襄阳县里面有一位萦娘子,善种植!”大家浑身都是一凛,“就咱们这梧州境内也是一年多没有下雨了!这萦娘子让自己的村子挖了深井。竟然保证了收成。还比原来收成多了两倍多!”
    所有的县令都不吱声了。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可是,萦娘子的家里都来打过招呼了。自己小小的一个县令,还是不要跟这样的大家族扭胳膊扭腿的好吧?卢家是什么人?他们心里清楚的很,这些年被人家养着,就要有被养着的自觉,如果惹了人家厌烦,估计明日自己一家就不存在了呢!
    向仁旭一听非常高兴,当场就要去招萦娘子来府衙说话。可是被襄阳县令给拦住了,“大人,礼贤下士的好啊!”咱们是求人家帮忙,要借人家的粮食,还是不要这么打官腔的好。
    向仁旭觉得也对,难得的同意了带着几位县令一起去赵家庄拜访。
    吃午饭的时候,几位县令都纷纷派出小厮到自己去报信,说自己要去赵家庄见萦娘子,晚饭就不会来吃了。府衙的人都以为就是为了跟县令的夫人说一声去向而已,所以没有阻拦,而这个消息迅速的从各个县令的家里传到了赵家庄。
    卢萦接到暗卫的消息,嘿嘿一乐,终于把向仁旭钓来了。
    等下午向仁旭到了赵家庄的时候,立刻受到了赵家庄热烈的招待,所有的随行人员都被村民请到家里吃饭去了,卢萦的院子里面只剩下了向仁旭还有下属的几个县令。
    院子里面摆着一桌酒席,向仁旭跟几位县令还有卢萦,六郎崔颢在座陪着。
    卢萦家的饭菜是外面比不上的,就不说菜式种类繁多,光说这一年多干旱以来,县衙里面都是靠着卢萦的粮食养活呢!府衙里面也穷的可怜了,向仁旭难得吃到这么丰盛的饭菜,赞赏的看了一眼襄阳县令,这个小子会办事,把行程安排的好。
    襄阳县令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心里得意至极,谋划了这么久,终于把你送到这里来了。
    向仁旭吃了几口饭,就开始询问卢萦的种植之法,卢萦简单介绍了几句。向仁旭是个清官,这些年为了南方的农耕也是多多做了钻研。如今听了卢萦的法子,情不自禁的就摆手赞叹,好法子!
    两方相谈甚欢,吃到后来,向仁旭也就没有再忍着,向卢萦提出借粮!
    卢萦不再说话了,冲着向仁旭一笑,笑的向仁旭莫名其妙。
    卢萦笑了一会儿,道,“向大人,借粮可以,可是您拿什么还呢?”
    向仁旭脸色一变,借粮不过是个好听的说法,哪有百姓敢跟官府要还粮的呢?而这萦娘子就这么明目张胆的问了出来。
    倘若自己发怒,这里是赵家庄,会不会影响不好呢 ?
    向仁旭脸色变了几变,问道,“萦娘子想要什么来还呢?”
    卢萦直白道,“我要梧州的所有土地!”
    向仁旭立时发作,大发雷霆道,“大胆,你以为你是什么人?敢跟本官讨价还价?我拉走你这里所有的粮食,你又能奈本官如何?不识抬举!”
    卢萦站起身来,不见动怒,反而笑眯眯的指着六郎道,“向大人,还没有为你介绍吧?这是我的六哥,姓卢名垠!范阳卢氏,嫡六孙!”
    向仁旭不明所以的看着卢萦,介绍你六哥做什么?卢垠?范阳卢氏?眼睛突然整的老大!瞪着眼睛在卢萦跟六郎之间来回瞅着,这是范阳卢氏的嫡系子孙!他们不是在荆州吗?难道?从来都是,一场烟幕?
    向仁旭在朝中有人,所以对朝中的局势变换还是非常清楚的,不然就以他一个外姓人,怎么年纪轻轻坐上梧州知府的位置呢?
    就是因为对朝中形势清楚,才会更加吃惊。
    他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愣了半晌不知如何回答,木然的看向旁边吃饭的几位县令,他们都没有任何表示,平静的继续喝酒吃菜,好像这介绍的不是什么特殊的人一般。向仁旭心里发冷,脑袋清明,这些人早就知道,他们故意把我诓来这里,就是为了把我杀掉?
    向仁旭满脸都是冷汗,仍旧冷静的问道,“你们卢家这是何意?”
    这话说的大家不爱听,卢垠看自己妹妹戏耍向仁旭,没有插嘴,不过看见向仁旭害怕的不行了,才张嘴道,“向大人,良禽择木而栖!你想借调我卢家的粮食,就该给报酬的,这梧州的土地就是代价!”这么明显的让他投靠卢家的用意,向仁旭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要投靠卢家吗?如今李家江山稳固,自己为何要投靠卢家?他们这是准备跟皇帝打擂台了?自己跟着折腾个什么劲儿?
    195.收梧州二
    向仁旭看着眼前的两个卢家嫡子嫡女,他从来不知道卢家已经渗透到这边来了,而且看起来已经很久了,见手底下几个县令的反应就知道了。
    想起两年前,他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卢家的嫡女三娘被皇帝逼迫跟房乔和离,并且离家远走,京城的人家都不知道卢家三娘去了哪里,没有想到,这卢家的三娘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两年了?
    而且这卢家的三娘就是襄阳县令说的善植之人,难道当年卢家善植的传言也是因为这个三娘传出来的?这么多年,长安城都都不知道卢家善植之人是谁,这些传言也一直都没有被证实过,如今这个人就在自己的眼前,向仁旭却是冷汗直冒。
    选还是不选?该如何选?
    卢萦不似六郎那般气势逼人,仍旧笑眯眯的对向仁旭道,“向大人刚刚来到赵家庄,对这里还不熟悉,不如就在这里住上几日吧!让阿萦有机会为向大人介绍赵家庄的风光!”
    向仁旭心里一冷,自己这是被软禁起来了?
    卢萦又冲着身边的几位县令道,“几位大人,也住下来吧,让阿萦有机会一尽东道主之仪,如何?”
    几位县令可不敢跟卢萦托大,他们早就认了卢家为主,如今卢家的萦娘子邀请他们留下来,他们巴不得的呢!纷纷起身,拱手道,“娘子客气了,某等当留下来,陪同向大人领略赵家庄的秀丽风光。也是一件幸事!”
    卢萦笑着派人给他们安排周围新建的院子里面去了,自家的院子,不方便住进外人。
    六郎等人走干净了,才‘啧’了一声,“跟他们这些人这么客气干什么?不识时务,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跟他们耗着!”
    六郎是天生的贵族,卢家的教育从小就教导卢家的男儿高人一等,他们是贵族,别人只有服从的份,别看李家坐了天下。可是在这些世家的心里。李家就是一个暴发户,没有底蕴,没有传承的家族,跟四大家族根本不能比拟。也没有效忠这一说法。
    可以说。这四大家族的人认为。这个皇帝都是几个家族扶持起来的,就连这大唐朝也是要靠着他们来打理的。
    其实,不光是四大家族这么想。天下的老百姓也这么想,他们已经习惯了四大家族的存在跟管制,就算如今皇帝换人了,可是这四大家族没有换,他们还在!他们也臣服于这四大家族,这也是为什么,李家从李渊,到李世民都一定要弄掉这四大家族的原因,只有取缔了这四大家族,他们才能再百姓心中战友绝对的地位跟影响,这唐朝也才真正是李家的天下。
    卢萦从小也受过这样的教育,当然知道六郎为何不屑自己的做法,“六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