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神道-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论农(下)
  黄俊明自从知道在《天工开物》上记载着江东犁,并且谈及江东犁的好处之后,就已经想过,这江东犁既然好,那为什么没有流通开来,要知道就算是因为战乱,要让一个好用的犁头名声不显,那也是不可能的。无论哪个军阀,哪个国家都是会重视农业的,毕竟没有农业那哪有粮草去打仗?所以,黄俊明便抛弃了原有的因为战乱使这江东犁无法传播开来的想法,而是转到了江东犁这一种农具可能存在的本身的问题上来。
  江东犁为什么会仅仅在江南一地有记载和使用呢?黄俊明相信就算是在此之前也会有人想到将这个简便高效的江东犁传播开的思想,既然没有传播开,那肯定就是江东犁在他本身上存在问题。可是在记载中又没有体现出江东犁的弊端在那里。让黄俊明不得不换一个眼光看问题。犁头是干嘛的?犁地的!可是这地却不一样,江南水田,关中旱地。这江东犁既然是在江南使用的,那肯定就是适用于水田的犁头。适用于水田的犁头不适用于旱地那是必须的,这也是为什么这江东犁名声不响的原因。
  要知道,这隋唐时期,社会的重心可全都是在北方,等统治者开始注意到南方,并将经济重心向南迁移的时候可是要等到宋代。况且,在唐代的饮食中,咱们所见的大米并不算是主流。这大多数民众嘴里吃的主食是粟米,和小麦。也就是咱们说的小米。和面食。所以。在唐代,适用于水田的稻米和他的耕种方式并不是被太多人关注的。这也造成了江东犁名声不响的原因。
  所以,江东犁就算找寻到了,也不可能照搬照抄。必须要经过改良,将江东犁改良成适用于关中旱地的犁头之后才能使用。
  黄俊明和李世民一番解释之下,终于让李世民知道,这江东犁是必须要经过改良之后才能使用的。这让李世民大感到时间的紧迫。从长安去江南一来一回小半个月,再加上那不定的改良时间,怎么能让李世民不急?情急之下的李世民连忙示意黄俊明稍等。并向着正在记录黄俊明谈话的李元亨要来了纸笔,连忙写了分口谕,盖上随身的印信之后。让随身前来的侍卫用最快速度,将这口谕传达出去。
  “仙师,还有其他的么?”李世民忙完了口谕,继续对着黄俊明问道。这时候,黄俊明想的越多,那明年蝗灾便能轻上些许,往来蝗灾都是逆来顺受的结局,而现在竟然有了提前准备让人民少受灾的办法。怎么能不让李世民急切呢?前人没能处理的蝗灾,在自己这一当政,有了预防和保障。使人民平安度过蝗灾。这可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大好事!
  “说过了庄家,那贫道再说说家禽家畜。”黄俊明见李世民问来,努力回忆起那些曾经在道观无聊上网的时候看过的穿越小说:“咱们大唐主要的家禽就是鸡、鸭、鹅三种。而家畜呢,则是牛、羊、狗三种。其中鸡、鸭、鹅在人们的意识中比较浪费粮食,所以家家户户养殖鸡鸭鹅的并不多。无非是一个借鸡生蛋。或者逢年过节宰杀了逞口腹之欲的想法。而牛,在咱们大唐的律法当中是不允许被宰杀的,因为这是农人耕作的必需品。而羊,可以产羊奶,也可以用作肉食。只是养殖羊的家庭太少。而狗呢?几乎家家都有,却是为了防范看家只用。所以说咱们大唐现在养殖的家畜局限性非常大。”
  “可是?仙师。这和蝗灾有什么关系呢?”李世民颇为不理解的问道。
  黄俊明心道,这李世民也太过急躁了些,自己的话还没说完,他当然不知道这蝗灾和家禽家畜的关系。“陛下勿急,容贫道慢慢说。要知道,鸡、鸭、鹅三种家禽,除了吃粮食之外,也是吃虫子的。而蝗虫又是什么?蝗虫归根结底不也还是虫子么?陛下您可以去这长安城外有家禽的农户家看一看,那些家禽,吃不吃蝗虫。既然家禽吃蝗虫,那么为什么不在今年大力养殖家禽呢?待到明年的时候,让家禽去扑杀蝗虫,最后蝗虫被消灭了,鸡、鸭、鹅也基本上长的壮了,可以宰杀了。而且鸡、鸭、鹅这三种家禽,实际上只需要在冬天喂粮食而已,其他时候的昆虫草籽什么的完全够家禽生活了。所以说花费并不是很大。”
  “按照仙师这么说,那家禽就是用来消灭蝗虫的武器?如此说来,也是十分的可行。鸡鸭鹅这些家禽吃的蝗虫越多,那蝗灾便能减弱不少。不过既然家禽是除蝗虫的武器,那家畜又是做什么的?”李世民在黄俊明的叙说下,早就将蝗灾看的没有以前那么神秘了。既然知道能预防,现在又知道能有解决的方法,哪能坐以待毙,甘心庄稼被蝗虫毁坏?
  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是如此,当人们知道以往对某些东西的畏惧是因为自己并不了解。而当自己了解后只要有希望,都会努力的去和这灾祸什么的争上一争。而这正是希望的力量。
  “家畜嘛,牛,狗依然是不能动的。至于羊,由于放养的难度稍大,也不适合推行开来。不过贫道看上了另一种家畜,豕!”黄俊明说起猪的时候,嘴角微微有些牵动,自从来了大唐虽然一直都吃的比较好,可是这猪肉却是少能见到。再者虽然养猪虽然和蝗灾没有太大干系,可是秉承着多吃一口菜就少吃一口饭的原则,黄俊明还是将他提了出来。
  “豕?”听了黄俊明的话,李世民微微皱了皱眉头:“为什么是豕?”在大唐人的饮食观念中,并不是说不吃猪肉,毕竟猪,身为五畜之一已经和华夏民族的餐桌密不可分了,但是这古代的猪也是又分别的,古人一般爱吃乳猪,这也是从周礼上研习下来的菜品。
  不过由于从古传下来的思想,养猪的猪圈往往是和厕所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猪的作用并不是食用,而是积肥供给农家的肥料,所以有了“君子不食圂腴”也就是说君子不能吃养在猪圈里的猪肉。而不是养在猪圈里的猪却是能吃的。不过由于放养的猪和养在猪圈中的猪不好区分,久而久之这猪肉也成了不怎么上餐桌的菜肴。
  “敢问陛下,您对这猪肉有什么看法?”黄俊明只是知道这唐人少食猪肉,但具体什么原因还真说不准。所以只是引着话题向下说道。
  “这猪肉味道肥腻却是不错,只是这猪都是养在厕所旁,积肥所用。是在是不洁,除了专门养殖的猪之外,谁也不会去吃那东西。”李世民虽然不知道黄俊明为什么问自己,但还是回答道。
  “陛下,您再想想,以后这肥料充足还用得到养猪积肥么?”黄俊明一听是这个理由,不由得暗乐。这积肥的一事刚说完没过半个时辰。就有用的上了。“以后猪不再是积肥所用,那何不像是放羊那样,将猪放牧养殖呢?要知道养羊需要一定的草场,养猪却不需要,而且猪是杂食性牲畜,也就是说猪是什么都吃的。您也知道猪肉的味道。以后这猪不在不洁,那以猪肉的鲜美,能不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菜么?在着一头猪成年之后往往能达到二三百斤的重量,也就变相的省下了一些粮食。甚至由于猪是杂食性动物,完全可以捕捉蝗虫,并将蝗虫混入猪的食料当中。按照贫道的预测,吃了混入蝗虫的食料的猪生长更为快速,肉质更为鲜美。”
  黄俊明本来就没准备这些话,完全是顺应着李世民对猪的看法一点一点顺下来罢了,在现代的时候黄俊明也曾听说,这牲畜的食料,蛋白质含量越高,牲畜的生长就越为迅速。再者这猪当做积肥的工具这个使命已经做完了,该是让他摆上餐桌更换一个使命了。
  “仙师,这养猪的事可以暂且放下了,民众们的生活习惯不好更改啊,蝗灾又如此急迫。只能先按照仙师您之前提到的那个试点的方式来一点一点的做……关于唐朝时大米、白面不被重视的原因:在《齐民要术》中,大麦、小麦被排在了谷(稷、粟)、黍、罚А⒘骸⒋蠖埂⑿《埂⒋舐榈戎螅恢媒鱿扔诒蓖敛惶室说乃尽L瞥跏敌械母乘罢咧泄娑ü宜笆盏闹饕魇斩韵袷撬冢挥小跋缤廖匏冢稍又殖洹保÷蟆⑺驹蚴粲凇霸又郑冢敝小H欢÷笕词怯晌鞣酱氲奈镏郑筇坪透鞴涣鞴惴海悦媸骋仓鸾フ镜谋戎丶哟蟆V钡教瞥衅诓虐谕蚜嗽又值男辛小7炊竺子捎诘赜虻脑蛞恢辈槐恢厥印#ㄎ赐甏!


227 这就是江东犁?

  ……这就是江东犁?
  黄俊明见李世民这么说,也知道事不可行。这几千年来的生活习惯可不是那么好更改的。鸡、鸭、鹅家家都有,平常也都是为了生蛋或是食用,而在日后的蝗灾中,又是灭蝗的主力大军。可猪这牲口地位本来就低,在蝗灾中能够凸显的亮点也几乎都没有。被李世民婉拒倒也正常。毕竟在李世民心里,这鸡鸭鹅吃蝗虫就已经足够了。这猪吃蝗虫还得让人将蝗虫打杀了之后,混入猪饲料中才可以实在太过麻烦。黄俊明本来也只是随口一说,用不上勉强,只是猪肉摆上餐桌已经成了历史必然的发展趋势,黄俊明也不用太过操心。
  “既然如此,那陛下还是将重心放在粪肥、和家禽上吧,那农具的事交给贫道就好。”黄俊明对着李世民说道:“对了,陛下,有件事贫道得跟你透个低。”
  “哦?仙师还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李世民连忙回答道。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黄俊明轻声对着李世民说道:“根据李淳风预测,下个月可能会有日食发生!”
  “什么?下个月会有日食?”李世民听了这话,神色立即一变。虽然李世民也隐约明白日食是天体运行的自然规律。可要知道他是天子,在他当政期间出现日食,那民众会怎么想?那些躲藏在人群中有二心的政敌会不会因为这日食攻讦他。这都是李世民要考虑的。再说自从玄武门事变起,李世民的声望也是下降了不少的。这时候再有别有用心的人一打击,没准还会生出什么大乱子。
  李世民咬着牙思索半晌,然后对着黄俊明问道:“这李淳风预测的这次日食可否准确?”
  “贫道认为,这事**不离十的事。”黄俊明将李世民的神色全都看在眼里,无奈的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现在大唐所用的历法疏漏甚多,陛下您也知道,李淳风这半年多一直都在贫道这天仙宫内编纂道藏。吸取知识极多。偶然之下,李淳风发现当下历法之中的谬误,几经计算算出了新的日月食计算方法。用这种方法试验以往发生过的日食、月食就没有不准的时候,只是没有实际过这么算出来的下一场日食。李淳风有些不敢下定论罢了。”
  “试验以往发生过的日食、月食无一不准?”李世民听到这话也明白,恐怕这李淳风预测的下月日食是真的了。“罢,吧,该来的总会来。。。”
  一想下个月就会出现日食。李世民就是一阵头疼,这免不了又是一场暗战了、
  正在这时。早已不用记录二人的话的李元亨,却听到外面有人的通报声,出去不到半分钟的功夫又走了回来,在李世民的耳边说道:“皇兄,您刚刚派出去的侍卫回来了。说有事情想和您商议一番。”
  “让他进来吧。”李世民现在正在烦恼当中,忘了自己还身在天仙宫,不耐烦的挥手示意道。
  李元亨却没想到李世民现在是这幅状态。直接将那门外的侍卫带了进来。“陛下,您要的江东犁已经带到!”那侍卫直径走到李世民眼前,单膝跪地言简意赅的说道。
  “什么?”李世民、黄俊明两人都是一愣,这江东犁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其实这也是这两人的思维出现了误区,虽然说江东犁的所在地是江南,可是又没有说在别的地方没有,这长安城是大唐的都城,来来往往什么地方的人没有?!只要找上几个江南人,问问他们是否知道江东犁这种东西并不算是什么费时间的事情。
  然而恰巧正好有人带有江东犁,这样一来不用去江南。直接便将江东犁送上了天仙宫,间接的省下了不少功夫。
  “那江东犁在何处?”李世民连忙问道。
  “陛下,那江东犁正放于殿外空地上!”这侍卫说话倒也干脆,没有半点废话。
  “仙师,朕没想到这犁头送来的这么快。走咱们去看看!”李世民连忙拽着黄俊明向外走去,这江东犁送来的时机也太好了,这下课时省下了去江南的小半个月的时间,有了这十多天的时间。黄俊明若是在抓紧些,没准还能赶在日食前将这新的犁头研究出来。到时候日食又有什么好怕的?
  黄俊明、李世民站在摆在百年殿外略显陈旧的江东犁前,反复打量着这个存在在《齐民要术》这本书上记载这的农具。李世民是看个新鲜,而黄俊明却是看的震惊。这江东犁和在黄俊明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