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备复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刘备复汉-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魂虾呢?”
  “此虾味美,足以令人回味无穷!”
  “不错,听着很好!那便每样来两份好了!”
  “好!好!客官稍作一会儿。”小二点头哈腰的答应着,一转身喊道:“十斤素酒,十斤牛肉,穿肠鸭两份,断肠鱼两盘,回魂虾两组。”
  小二离开侯成等人,忽然回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侯成等人只顾说话,竟无人注意。
  他们那里知道,这个酒肆里的人早已被郝昭和苏则给换了,都已经换成了军中的兵将。他们已经不知道捉住了多少人。
  只要是看到外来者,他们就会想办法抓了,然后牟些彩头。
  望着满桌子的酒肉,侯成等人甩开腮帮子便吃了起来。
  很快,众人吃饱喝足。
  “哈哈!众位,这酒菜还可口吗?”
  忽然,那掌柜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朗声笑着问道。
  “嗯?”
  侯成忽然有了一种不良的预感。
  就在这时,他便感觉到一股莫名的晕眩。
  “你们?”不等他把话说完,便倒了下去。
  “哈哈!吃了我们的迷药,你不倒下才怪!”那掌柜一脸不屑,又对小二说道,“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人,怕是真的探子!速速绑了,给苏大人送去。”
  “是!”小二带着几个伙计,便将侯成等人捆了起来。
  哎,出师未捷身先死,谋伐不成反遭擒!
  侯成就这样被捉了起来!
  苏则得知有擒拿了几个细作,心中大喜。
  来到牢中,他一看,为首之人五十余岁,瘦长脸目无表情没有一丝的畏惧,虽然被绑在牢中,却十分的镇定!
  咦?!
  这不似一般的商客呀!
  莫非?
  就在他迟疑的当口,郝昭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他过来,苏则遂问道:“伯道,此人容貌端庄,形态威仪,可不似一般的客商呀!”
  郝昭顺着他的指向看去,不由得一愣,旋即恢复正常。
  原来,他认出了侯成。他知道父亲与侯成的关系非同一般,又见苏则不认得侯成,是故也装作不认识。
  却听他对侯成问道:“这位老先生,汝因何到我关中?”
  “老夫一路行商过来,哪里去不得?”侯成一仰头,强硬的说道,“汝等乱抓无辜,莫非要行董卓之事?”
  “住嘴!汝相貌堂堂,形态威严,岂会是普通客商?”苏则厉声问道。
  “哼!”侯成把头一别,缄口不言。
  郝昭摇摇头,随即叹了一口气:“哎!文师兄,先关他一关,消磨消磨他的锐气再说!这老先生的态度太硬了!”说完,便朝着牢外走去。
  回到府中,郝昭暗自捉摸:侯成怎么到了这里呢?要不要告诉父亲呢?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老将军郝放却从旁人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原来,在郝昭身边有一个贴身的侍卫,乃是郝家的老家将。
  当日被郝放宽恕的几人中,便有此人。也就是说,当是侯成救下的人中,便有此人。所以,他一眼便认出了侯成。
  回到府中,他悄悄的跑到后院,将此事告诉了郝放。
  老爷子一听,什么?他们把侯成给抓了?!
  这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呀!
  一想到这里,郝放可就急了,“腾”的一声站了起来,便要前去救人。
  那侍卫赶紧拉住他,说道:“大人,切莫慌了阵脚!我们要好好合计一番才行呀!”
  “你可有好办法?”
  “办法吗?”侍卫偷偷看了郝放一眼,喃喃的说道,“我这正在想吗?”
  “你!?”郝放气得“啪”的一下子,给了他一个后脑勺。
  就这一下子,侍卫眼睛一亮,兴奋的叫道:“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快说。”
  “大人,您便说侯大人可能是您的远房亲戚。一会儿,您把少将军叫来”说着,他伏在老人家的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
  郝放不断地点头。
  等他说完,郝放吩咐道:“来人,将伯道给我叫来!”
  不一会儿,郝昭从外面进来。
  “父亲,您找我!”
  “哼!”老人家冷着脸子,瞪着郝昭。
  见这个情景,郝昭抬头又看到了那名侍卫,心中不由得苦笑不已。
  “父亲大人”郝昭赶紧强作笑容,要哄老人家。
  这个年代,推崇儒学,提倡孝道。
  所以,很多士人、名士都以孝为先。郝昭更是出了名的孝子。
  见老人家依然怒言在侧,郝昭只好说道:“父亲大人恼儿子,应该是因为侯家叔父一事吧!”
  “哼!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郝放斥责道。
  “哎!”郝昭叹了口气,说道,“父亲错怪儿子了!我要是忘恩负义,早在牢中便认出叔父了!”
  “你怎么还不放他出来?”
  “父亲莫急。你我父子初到此地,兵权尚弱,一个不小心便被苏则抓住把柄,落了人家的口实。此事当从长计议呀!”郝昭说道。
  郝放为人粗犷,却不知怎的生了一个如此聪慧的儿子。
  见郝昭说的有理,郝放言道:“不管如何,你都要把人给我揪出来!”
  郝昭看着父亲这副样子,只好点头答应。
  他知道侯成乃是刘备的人,救出来后怕是一个搞不好,便落得万劫不复。
  可是,他还不能说不救。如果不救的话,父亲肯定不会饶过自己。
  这可怎么办?
  
  忽然,他想到:侯成没有事情,跑这里来干嘛呢?
  难道
  “噌!”的一下子,他被自己吓得站了起来,感觉到后背发凉,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不行,我要到牢中见一见侯成叔父!”他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带着两名侍卫,趁着夜色直奔苏则府后面的牢狱。
  狱卒见他到来,赶紧上前施礼:“见过将军。”
  “我想进去见一见白天捉来的那几个人。”
  “将军请!”
  看来苏则并没有对他们特殊关照,郝昭心中多少还放下心来。
  来到牢中,他吩咐狱卒,打开了侯成的牢门。
  “你们先出去吧!”
  “是!”狱卒答应一声,转身便出去了。
  等狱卒走远,郝昭压低声音对着低头靠着墙的侯成说道:“叔父可认得郝昭否?”
  “孩子,我能猜到是你,只是你变了很多,让叔父不敢认了!你父亲还好?”侯成在白天便已经认出了郝昭。
  郝昭示意两名侍卫到外面把守,然后来到侯成面前,说道:“我父很好,只是挂念叔父。听说叔父在天子殿前供职,何故来此?”
  “天子欲讨伐曹孟德,为先帝报仇!遂使曲阳侯驱兵相助。然,汝在此守关,为叔特来寻你父子!”侯成倒是开诚布公的说道。
  “哎!”郝昭叹了口气,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第271章 郝伯道弃暗投明,苏文师驻守河关

  第271章郝伯道弃暗投明,苏文师驻守河关
  上文书讲到,郝昭郝伯道半夜进入牢房,来见侯成。
  看到这个数年未见过的世侄,侯成很清楚的猜到了他的来意。正如同郝昭已经猜到了他的来意一般。
  听到侯成开门见山的直白,郝昭不由得看了看身后几名亲卫,一脸苦笑的说道:“叔父当真以为小侄在这里有多大的权力呀!”
  “难道不是吗?”侯成反问道。毕竟,他看到那苏则见到郝昭也是一副十分客气的样子。
  郝昭摇摇头说道:“不敢欺瞒叔父,那苏则那是曹丞相近前的亲近,原本就是这里的守将。司马懿唯恐高干到此,交战不成,挥兵直接攻城,这才将小侄派遣过来。而城中的兵马调动,依然还是在苏则的手中呀!”
  听他这样说,侯成脸色渐冷。
  看到侯成脸色的变化,郝昭说道:“叔父,莫非你此番前来?”
  “你身边都是亲卫,想必是已经猜到为叔前来的意图了!”侯成白了一眼郝昭,站起身走到他近前,“曹贼弑君欺后,天下人无不唾骂!汝在此替他驻守门户,难道不怕背上骂名不成?”
  “这?”郝昭迟疑的看了看侯成,问道,“以叔父之能,在朝廷可当重用耶?”
  侯成宛然一笑,说道:“贤侄,朝廷人才广济,强将如云。以为叔之能,跟随天子南征北战,亦是只能官拜奋骑将军而已。”
  “也罢。叔父且听小侄一言。”郝昭挥手让几名亲卫出去,然后对侯成说道,“小侄自知,汝主圣明。小侄早有归顺之心,只待叔父引荐而已!只是今日,小侄不便将叔父接回家中呀!”
  侯成不解地看着他,问道:“莫非贤侄另有安排?”
  “城中兵马大部分在苏则手中,所以,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方可动手!”郝昭说道。
  在这个年代,人心都是不稳定的。
  如果谈到忠诚,真正忠诚的又有哪几个呢?
  身边的诸臣之中,曹操最器重、最仰仗的人便是荀彧。荀彧虽然对曹操马首是瞻,可是尊崇的还是汉室王朝。
  程昱弑君,被曹操说成了天子死于刘备之手。而曹操又立了伏皇后之子,使荀彧依旧埋在鼓里。
  便是欺瞒,荀彧又怎会得不到一丝消息呢?
  得到消息,荀彧又能怎么样?他自讨忠君忠国,眼下又是献帝之子即位,依然沿袭的是汉室朝廷。
  这样的人,你又能说他什么呢?
  而其他人则都是枭雄爪牙之辈。如程昱、荀彧的侄子荀攸等人,他们看中的是曹操的枭雄之心。如韩遂等人,他们依附的是曹操掌中的玉玺凭证。
  刘备便是称帝又如何?出身不好!有没有凭证!
  这些人之外,还有一批人。
  他们都听说了程昱弑君之事,但是在曹操所立的政府之中,还贪恋着那些权势或者受某些权势所限,不得不在曹操麾下供事。
  郝昭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在这个年代,谈不上那个是忠臣,哪个是奸臣!
  只要能够安居乐业,百姓们似乎对谁来当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意见!但是,那些已经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人来说,他们却需要有所选择。
  所以,有一部分人总是得陇望蜀。
  恰恰,郝昭便也是这种人。
  在这个年代,一个人不懂得分析形势,不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往往会成为罪人。董卓初灭时,大学者蔡邕便是如此,遭到王允的责惩;投奔刘备的吕布,亦是如此,死于白门楼下
  更多的能人志士,却都懂得低调行事,喜怒不形于色,得于在各种人物之间穿梭。他们受到了各个势力的推崇,得到各个势力的招引。
  郝昭又恰恰算的上是这种人里面的一个。
  其实,在看到侯成之后,他便在心中早有打算了!
  即使没有父亲那番说教,他也会救侯成等人。只是,他需要侯成明确态度。
  对,他要的就是侯成带来的信息——他能够融入刘备阵营的信息。
  他有能力,所以他需要出人头地。
  在箕关内,郝昭能够调动的兵马不会超过三千!
  而,这三千兵马还是在苏则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调动!一旦苏则得知情况,出面制止的话,恐怕只会剩下不足千人了!
  所以,郝昭十分谨慎。
  他麾下只有千余人的亲兵卫队,这些人是绝对服从他的命令。
  若是这次安排出现一丝纰漏,他郝昭便会沦落到无葬之地。所以,他很谨慎。
  他并没有直接救出侯成等人,而是从侯成那里得到了一件信物。
  然后,他便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牢狱。
  他离开之后,那牢头立刻吩咐人赶到苏则的府中,向苏则禀报。
  正在这个时候,郝昭来见苏则。
  “文师兄,今日那十余人到底什么来头?回到家中,我向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让我再次询问。依照父亲的方法,我又单独对他们进行了询问。没有和您打招呼,还望见谅!”郝昭一副为了公事的样子。
  本来还想怀疑他,苏则见他如此,却又挑不出什么毛病,偷眼瞅了瞅躲在屏风后面的牢头,嘻哈一笑,说道:“哪里哪里!汝亦是为了守关,某岂能怪罪?!”
  “既然如此,昭便放心了。”郝昭不失时机的接言说道,“兄台,愚弟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欧?贤弟请讲。”
  “城中往来客商皆被我等擒拿入狱,是否有些不好呀?要不,我们便毕城关门,不让外人进来如何?”
  听郝昭这么一讲,苏则低头沉思片刻,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待某好生寻思寻思。”
  “既然如此,昭便告辞了。”
  郝昭一面说着,一面起身告辞。
  
  回到府中,郝昭将这番经过向父亲禀报一番。
  郝放得知老友还在牢中,便有些担心的问道:“儿呀,你真的有把握引兵入城?”
  “父亲,如今我手下有亲兵千人,皆乃旧部。而苏则派给我的那两千人,名曰纳入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