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之门1619-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是幕僚秘书机构的内阁和司礼监,成了整个大明王朝一外一内的两个最高的权力机构了。

相比较完全是工作原因才能接触到皇帝的外朝文官,太监们因为和皇帝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所以往往太监们和皇帝的关系更加的亲近。而又因为太监这种阉人没有家族作为自己的利益依托对象,所以皇帝对太监们也更加的信任。

这样一来,同样作为皇帝秘书机构的完全由太监组成的司礼监的地位,就要相对于文官内阁更高一些。

事实上,因为太监身份对皇帝的依附性,使得太监们的一举一动更多的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代表着皇帝的意志。太监们和文官之间的政治斗争,实际上也就是皇权和文官之间的斗争。

太监们从来不可能脱离了皇帝而存在。太监的所有权势全都来自于皇帝。但是,也不是说,皇帝和太监之间的关系也只是简单的单方面的关系。太监,特别是司礼监的太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和皇帝的亲近关系,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皇帝。

比如说,每天都要交给皇帝过目的奏折批红方面。单是一个奏折摆放的位置上,司礼监的太监们就可以从中做出无数的文章来了。

就以魏忠贤为例吧。魏忠贤在给天启皇帝呈送经过司礼监整理过的奏折的时候,一般就会把他自己不怎么太在意,他自己不太看重的奏折放在上面。而那些他比较看重,非常想要贯彻自己的意志的事情的奏折,他一般都会放到底下。

关于这个问题,非常了解天启皇帝的魏忠贤是这么看的。天启皇爷本身是不喜欢朝政的,但是像当年喜欢炼丹嗑药的嘉靖皇爷一样,他对于朝政也是很关心的。但是呢,这种关心,也只是三分钟的热度。

大明朝的事情这么多,就是经过了内阁和司礼监的拣选之后,剩下的比较重要的奏折每天也是满满的一大摞子。天启皇帝往往就是看看摆在上面的十几个奏折,关心一下有关赋税和边事的奏折之后,就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自己去办了。

魏忠贤深知天启皇帝的秉性,所以他在奏折的摆放上,往往就会采取这样一种办法。

不过1626年的四月这一天,魏忠贤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把有关湖广方面的奏折放在最底下。有关弹劾王书辉的一大摞奏折,被魏忠贤放在了今天这摞奏折的最顶上。

魏忠贤这么做是有着极深的用意的。

五天前,司礼监先后收到了三份奏章。第一份奏章是承天府兴都留守司镇守太监穆楠的报急奏章。这份奏章的内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说承天卫的军户不安分,有部分军卫因为饷银待遇方面的问题闹事儿而已。

第二份奏章则是湖广巡抚姚宗文的。这份奏章的内容和穆楠的奏章相互响应。说的是湖广巡抚姚宗文已经命令总兵王书辉带领精兵强将前往承天府平息兵乱了。

这前面两份奏章倒是没让魏忠贤感到有什么不对头的。大明朝这么大个国家,别说是现如今这种到处是灾荒动乱的坏年头了,就是开国初期的时候,各地的民乱兵乱也从来没少过。所以,在现如今这种倒霉的时代里,每年出他十几起乃至于几十起的兵乱都不算什么大不了的。

在大明朝,巡抚最初原本就是主管地方军事的中央外派官员。到了大明中期之后,巡抚已经从中央外派官员转变成了地方色彩浓重的主管一省或者几省,或者某些要点地区的军政民政一把抓的封疆大吏了。

别说像承天府这种地方出了事情,地方巡抚有权直接处理。就是像凤阳,像南直隶这样的重要地区,一旦当地出了什么事情,管辖当地的巡抚大员也是有直接处理事件的权力的。

所以,姚宗文插手承天府方面的事情,那是要多正常有多正常。

关键是,第三份来自湖广的奏折让魏忠贤有点犯嘀咕了。这第三份奏折是湖广总兵王书辉上的。奏折的内容就是,承天卫发生了兵乱,巡抚姚宗文命令王书辉带兵镇抚。现在事情已经完满结束了。不过就是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承天府镇守太监穆楠和承天府知府不幸遇难了。

魏忠贤这个人对于政治真的是非常的敏感的。三份奏章前前后后,中间不过隔了半个月的时间。因为对于湖广巡抚姚宗文的一些疑惑,所以魏忠贤对于湖广的这几份奏折翻来覆去的琢磨了好几天。

地方兵乱,死了一个镇守太监和一个知府,这其实已经是非常大的事情了。可是魏忠贤却发现,无论是姚宗文方面还是穆楠方面,他们在奏折里都没把这场发生在承天府的重大事件太当成个什么事情。

第279章天启皇帝的表态1

当然了,穆楠这个老东西和魏忠贤也不怎么对付。两者在内廷其实是敌对的派系。可是,毕竟和别的文官武官不同,魏忠贤就是再怎么和穆楠不对付,可是穆楠代表的也是内廷的利益。在这一点上,魏忠贤和穆楠在天然上就是站在一起的。所以,穆楠的死,不能不让魏忠贤犯嘀咕。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魏忠贤本来就对湖广方面有疑问,现在这个疑问随着穆楠的死变得更加的严重了。

更主要的是,魏忠贤从这三份时间间隔完全一样,所叙内容承前启后的奏章里琢磨出了一些特别古怪的味道。

魏忠贤专门把湖广方面关于平定武昌兵乱的奏折拿出来对比研究了一下之后才发现。关于承天事变,湖广方面的奏折和武昌兵乱时的模式几乎是一模一样。

魏忠贤非常敏锐的发现,似乎湖广方面的所有事情的核心都是王书辉。王书辉是荆州卫指挥使的时候是这样的。王书辉当上了湖广总兵的时候,又是这样的。似乎王书辉在冥冥之中专门和各种规模各个地区的兵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过去荆州知府张宏对于武昌兵乱的报告是以王书辉为核心的。现在湖广巡抚姚宗文对于承天事变的报告也是以王书辉为核心的。

魏忠贤用他不太聪明的脑袋得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判断:过去王书辉只是荆州卫指挥使的时候就能能当荆州府的家。现在王书辉当上了湖广总兵之后,好像就能当整个湖广的家了。

虽然帮助王书辉处理文件的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都是大明朝的政治菜鸟,可是魏忠贤能够在距离湖广上万里地的京师,仅仅是通过查看奏折的方式就能拨开重重迷雾认清事实真相,这也说明魏忠贤这个大明朝现如今的掌柜的,是非常合格的。

魏忠贤现在也当了大明朝好几年的家了。他早就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出经验,知道地方官的报告里面全是水分,可信性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道理了。

魏忠贤通过对湖广方面的奏折的分析得出两个结论来。要不就是王书辉在湖广地区大权在握,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把湖广巡抚姚宗文都变成了他听话的小弟了。要不就是王书辉在湖广地区和姚宗文勾结在一起,全面把持了地方权力,现在已经到了排除异己,连镇守太监都不放在眼里的程度了。

对于魏忠贤来说,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他所不能容许的。

一个武官在地方上肆无忌惮的保把持权柄,这样的事情直接违背了大明朝的政治规矩。对于魏忠贤来说,王书辉就是再怎么在湖广胡作非为,对于他自身的利益来说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损害。只要湖广方面的贡税一直交的好好的,魏忠贤就不在乎是谁在湖广当家。

可是,魏忠贤考虑问题还要从另外一个方面进行。王书辉这个人,实际上是他一手提拔重用起来的。不管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他在内廷外朝的政治敌人,都把王书辉当成了魏忠贤的一党了。魏忠贤可以觉得武将把持地方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他的政治敌人们却可以把这件事情当成攻击他的一个炮弹,直接命中魏忠贤。

要知道,老朱家的皇帝们,实际上对于武将们是非常的忌惮的。

虽然地方卫所基本没有什么战力。可是在皇帝看来,一旦魏忠贤表现出了染指军权的意图,那么魏忠贤的政治生命就会进入倒计时的阶段了。

魏忠贤是个权力封建体系内的政治人物。权力封建体系内的政治人物把政治前途看成一切。就像很多现代的官员们不惜以杀人等极端手段保证自己的政治利益一样,魏忠贤也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的任何举动危害他的政治利益。

不管王书辉在湖广干了什么,是怎么干的。反正现在,他已经成了魏忠贤的一个政治敌人了。

人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话一听就是老百姓的道理。在权力封建体系内,政治人物对于政治对手的打击,从来都是从早到晚,从前到后,从大到小,从父到子的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的。

魏忠贤作为权力封建体系内的一个优秀的分子,他一旦发觉王书辉对于自己可能将会产生极大的威胁的时候,他立即就准备对王书辉开始进行全面的进攻和打击。

不过呢,魏忠贤非常明白自己的权力来源是什么地方。他也是在把王书辉放在敌对位置之后才突然发现,自己有点过于自我感觉良好,太过妄自尊大了。

过去,他一直觉得王书辉能够在湖广步步高升的原因,是凭借着枝江王府和自己的关系。可是在仔细的审视王书辉之后他才发现,王书辉的真正靠山并不是自己。王书辉的真正靠山,恰恰只是枝江王府。

枝江王府能够成为一个强大的靠山,可不仅仅因为枝江郡王朱术圳是天启皇帝的血缘亲戚。

人家枝江郡王朱术圳可是在万历皇帝时代开始,就和三代帝王建立了密切亲热的亲近关系的。泰昌皇帝当太子的时候,天启皇帝当皇孙的时候,人家朱术圳就和两代帝王关系极度的良好了。自己作为太监收到了第一笔大好处,还是枝江王府在天启皇帝当皇孙的时候送的呢。

这么一想,魏忠贤就觉得自己不能过于鲁莽的处置王书辉,他必须先通过隐晦的手段,试探一下天启皇帝陛下对于王书辉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就这样,魏忠贤搜集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他压下去的那些关于王书辉的弹劾上交给了皇帝。

魏忠贤没有想到的是,天启皇帝不仅知道和清楚王书辉是谁,而且对于这些弹劾王书辉的奏章,天启皇帝的态度极度的鲜明。

当时,天启皇帝可是刚刚完成一个木匠活,表现的非常的疲惫和烦躁的。可是当他看到那些对王书辉的弹劾奏折的时候,却一下子平静了下来。等到天启皇帝用非常细致的态度看完这些奏折之后,他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玩味态度,一言不发的盯住了魏忠贤,半晌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

直到魏忠贤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心里发虚冷汗直流的时候。天启皇帝才开口说了一番让魏忠贤难以置信的话。

这些话里,特别是天启皇帝针对那些王书辉的弹章说的一些话。那些话里的深意,真的让魏忠贤不寒而栗。

第280章天启皇帝的表态2

当时,天启皇帝对魏忠贤是这样说的:“朕看天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对朕好的人,一种是对朕不好的人。枝江王和王仪宾这样的人,当年在朕受委屈,没人管的时候,关心朕,维护朕。到了朕登基之后,又从来没有麻烦朕,求着朕。这就是对朕好的人。”

“就是现在,每到年节的时候,每到朕寿辰的时候,枝江王和王仪宾也都想着朕,念着朕。这么多年来,多少好东西都送进宫里来了!”

“天下难道只有枝江王和王仪宾才是朕的亲戚吗?不是的!朕的亲戚千千万万,可是他们都只顾着自己。他们自己捞的脑满肠肥,把封地搞的青天高三尺。可是呢,他们却还是向朕哭穷,向朕诉苦。从来就没想过朕当年有多苦,朕当年有多委屈。”

“大伴啊!其实皇祖当年对朕讲过的。文官不可信,因为文官贪!武官不可信,因为武官贪!内侍不可信,因为内侍也贪!天下人其实都贪。可是呢,贪,他老人家不怕,怕的就是贪而又没良心的人。皇祖当年可是和朕说了,这种人,遇到了就要狠狠的治!”

“当年皇祖对张阁老有多好,实录上可是记的明明白白的。可是皇祖发现了口口声声教导他老人家必须要勤俭自省的张阁老,自己过得却是**无度富贵无边的日子。这才有了后来皇祖治罪张阁老家的事情。”

“当年张阁老权倾天下,内廷里有李太后、冯保的帮衬,外朝里到处都是他的党羽。天下臣民畏惧张阁老胜过皇祖。连辽王都得给张阁老的父亲拜寿。可是呢,当年的时候,那一代的枝江王就敢和张阁老对着干了。”

“大伴啊,你说说,枝江王一脉是不是有良心的人。朕看就是嘛!”

“所以啊,不管王仪宾是不是真的干了这些事情,就算王仪宾真的这么干了,朕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王仪宾在湖广捞好处不假,那是因为贪心人人都有。可是王仪宾一直惦记着朕,什么好处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