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贤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贤妇-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有人喊冤,方知府脸都绿了。
    有人喊冤意味什么?意味着他这父母官不够称职,百姓信不过他,要不然为何不去知府衙门喊冤,而是越过无数级到御前来喊冤?
    “快,快去看看,是何人疯疯癫癫,惊扰圣驾?!”他压低了声音急急地吩咐着同知。
    那同知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忙带着几名府衙差役分开人群,朝喊冤的地方奔去。
    “冤枉,圣上,草民有天大的冤枉!”
    喊冤的人不遗余力地喊道,人群因此寂静下来,让萧正乾听得更加真切和清楚。
    有人告御状啊,想必很有意思。
    他摸着胡子掩饰自己发自内心的笑意,扬声吩咐道,“来人,将那喊冤之人带过来。”
    “圣上,这不合适。”那位耿直的御史立刻出声阻止,“谁知那告状之人是何身份,是何来历?万一他心怀不轨,对您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岂不让臣等和天下百姓抱憾?
    还是先让方知府去查问清楚,您再召见于他也不迟。”
    方知府感激地看了那御史一眼,“圣上,王大人说得很有道理,还是让微臣先……”
    “不必了,朕要亲审。”萧正乾一意孤行地说着,挥手叫大内侍卫去提人。
    一干亲贵大臣掩嘴的掩嘴,闭眼的闭眼,满心无奈,就差直接吼出来了,“圣上您确定您能审案子?您连《大梁律例》都背不下来好吗?”
    不是他们要小瞧自己的顶头上司,实在是萧家的遗传基因太强,就连他们圣上这样的一代明君也是文弱武强。你道他为啥爱传口谕?还不是因为字写得烂,又觉总让中书舍人代笔太没面子?
    他也知道自己文科弱。才重新启用了先帝废除的“知制诰”,属差事官,无实权,专司为圣上所拟诏书、祭文等一切文书查漏补缺以及矫枉纠正之职。说白了,他们是圣上的脑子,专门替圣上背书的。
    朝堂上有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还有知制诰伴随左右。若有必要。可以随时提醒他用《大梁律例》的哪一卷哪一条作为依据。朝臣们见怪不怪,也能够理解他被祖上的基因荼毒天生文弱。
    可眼下是在大街上,有成千上万的百姓目光如炬地盯着呢。身为“天底下最大的官儿”,他好意思审到一半儿拎个人来问问,“该给他定个啥罪名?怎么量刑,是打板子还是抽鞭子?”
    又审到一半儿。有人跳出来提醒他,“圣上。您弄错了,应该是这样或者那样,而不是那样或者这样。”
    会毁了文武百官千辛万苦为他塑造出来的“威严神武”的形象好吗?会让名为“百姓”的脑残们梦想破灭,变成黑米分的好吗?
    然君无戏言。圣上已经说了要亲审,他们也不好把圣上打晕带回去,只能先由着他。然后随机应变、舍脸相助了。
    那同知人到中年,挺着老大一个肚子。跑断了腿儿也赶不上训练有素的大内侍卫。他在那儿喊破喉咙吆喝着“让让,快让让”的时候,人家鹰目电眼地一扫,百姓们就自动让出一条道来,使得他们来去顺风,以最快的速度将喊冤者带到了萧正乾的面前。
    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衣着普通,皮色黝黑,生得浓眉大眼,身材很是魁梧。连萧正乾的脸都没有看清,便被侍卫按着跪在地上。
    “你是何人?为何喊冤?”萧正乾倒背双手,不怒自威地开了口。
    不等那人回话,人群之中又传来了喊冤之声,“民女有冤,请圣上为民女做主!”
    方知府的脸由绿转黑,险些咬碎了后槽牙。
    平日里到他手里的不是各级县衙送来复核的卷宗,就是上头委派下来的文书,十天半月有一两个去府衙击鼓鸣冤,由他升堂首审的就不错了。
    今天居然一而再地有人跑来喊冤,到底是他娘的谁存心跟他过不去?这是铁了心要让他在圣上和一群上官跟前丢脸啊!
    对兴致正浓的萧正乾来说,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没有理由只接“草民”的案子,不理“民女”的冤情,于是大手一挥,“带过来。”
    两位侍卫领命而去,不多时就带了一名年轻女子过来。
    这女子十七八岁的年纪,荆钗布裙,作农妇打扮。身姿窈窕,脸上遍布着狰狞丑陋的米分红色疤痕,却生了一双波光潋滟的眸子。想来容貌被毁之前,也是个有几分姿色的女子。
    这女子喊冤的时候,周瀚便觉她的声音有点儿耳熟,只是相隔太远,听得不甚真切。此时看清女子的身形样貌,直惊得瞪大了眼睛,“茗……茗眉?!”
    她不是已经死了吗?青天白日的,莫非见鬼了不成?
    与萧铮站在一处的周漱显然也认了出来,两道长眉高高扬起,一脸的不可思议。
    “怎么,你认识那喊冤的小妇人?”萧铮碰了他一下,小声地问道。
    周漱敛了惊讶之色,眸子却一分一分地沉了下去,“怎能不认识?她是我大哥的小妾。”
    “啊?!”萧铮夸张地叫了一声,见别人侧目看来,忙又压低了声音,“怎么回事?你大哥的小妾为何那样一副打扮?又为何会跑到御前来告状?”
    “说来话长。”周漱无心多作解释,一把握住萧铮的手腕,“金石,借你的人一用,给我娘子传个口信。”
    简莹要给孩子喂奶,也不愿陪在何皇后这只母老虎身边,便留在府里料理杂物。他虽能伴驾出行,却不够资格贴身带着随从,又不能亲自回去报信,只能跟萧铮借人了。
    萧铮不知见他面色严肃,也不多问。招手叫了一名侍卫过来,依着周漱的吩咐回王府报信。
    说话的工夫,萧正乾已经重新开始审问了。
    “你是何人?有何冤情?速速禀来。”他本着先来后到的原则,先对那年轻男子发问。
    “草民杜晋考,是陕西西安人氏。草民要告简家背信弃义,将草民的未婚妻许配他人,毁约另嫁。”
    这话不知在私下里演练过多少遍,说得又快又溜,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听到“简家”二字,在场的人无不变了脸色,连萧正乾都倒抽了一口凉气,忍不住跟杜晋考确认,“你状告是哪一个简家?”
    ——(未完待续)

  ☆、第397章 聪明人的想法

“草民状告的简家,正是出了位阁老的那个简家。”杜晋考掷地有声地答道,“草民的未婚妻,便是简家四房的记名嫡女,简兰简姑娘。”
    这话说完,立时在人群之中掀起了一阵议论的热潮。
    “听见了吗?听见了吗?他说他未婚妻是简家姑娘。”
    “我说‘杜晋考’这名字听着怎么如此耳熟,敢情是去年在拦花轿的那傻小子。”
    “他那婚书不是当众撕碎了吗?怎么又跑来告状了?”
    “敢告阁老家,他不想活了吗?”
    “嘿,这下热闹了!”
    ……
    此事牵扯到朝中大员,萧正乾收起了适才的玩心,面色肃正起来,“可有状纸?”
    “有。”杜晋考直起身子,伸手就往怀里摸去。
    虽然带过来之前已经细细地搜过身了,立在两旁的侍卫还是警惕起来,手按在剑柄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杜晋考的手。看那架势,一旦见他摸出的东西不对,就会立刻出手要了他的命。
    杜晋考也怕闹出误会,慢慢地从怀里摸了出一张折好的纸,双手举过头顶,“状纸在此。”
    侍卫收到萧正乾的示意,接了状纸,先拿给随行的太医验看过,确认不曾动过什么手脚,才交给裕德,再由裕德呈给萧正乾。
    萧正乾拿着状纸从头到尾看得极其认真,看完依旧交给裕德,将目光投向茗眉,“你又是何人?”
    “民女茗眉,是济安王世子的妾室……”
    她这边话音未落,人群就“嗡”地一声议论开了。“济安王世子的妾室”。再加上她落魄的装扮和那一脸丑陋的疤痕,足以让人们脑洞大开,想象出无数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亲贵大臣们也纷纷看向周瀚,露出八卦之色。
    “贤侄。”萧正乾一开口,就压过了所有的嘈杂,“此女所说是否熟识?”
    这“贤侄”喊的自然就是周瀚了,周瀚赶忙迈步上前。“回圣上。此女的确曾是臣侄的妾室。因她为妇不贤,挑拨生事,触犯家规。已被臣侄休弃。”
    他不知道茗眉为什么会死而复生,又为什么御前喊冤,唯恐有损济安王府的名声,当机立断跟她撇清关系。对她受刑而死一事只字不提。
    “圣上,民女是冤枉的。”茗眉的声音紧接着周瀚的话尾响起。因为急促听起来尖利刺耳,“并非民女不贤,挑拨生事,民女只是揭穿了二少夫人冒名替嫁的事实而已。”
    别人还没有琢磨出她这话的意思。萧铮就先变了脸色,一把抓住周漱的胳膊,“枕石。坏了,她是来状告嫂嫂的。”
    周漱没有言语。只在他手背上拍了一拍,以示安抚。
    王御史是负责监督与进谏的言官,对官员品行方面的事情最为敏感。听到“冒名替嫁”四个字,立时联想到简大老爷德行有亏,果断插嘴,“这位……姑娘,你方才所说乃是家事,俗语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便是圣上也不便插手。
    你既是来告状的,那么你最好说清楚要状告何人,所告何事。”
    “民女要告的就是济安王府的二少夫人,民女要告她以庶充嫡,冒名替嫁。民女偶然得知真相,向王爷、王妃举报揭发,却被她花言巧语蒙骗过去,反过来诬陷民女捏造陷害,挑拨是非,致使民女惨遭责罚,容颜尽毁,险些丧命。
    民女从棺材里爬出来,人不人鬼不鬼,苟延残喘于世,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洗刷民女所受冤屈。”
    茗眉字字含泪,句句泣血地说完,一个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圣上,望您明察秋毫,拨乱反正,还民女一个公道。”
    人群之中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议论狂潮:
    “济安王府的二少夫人不就是简家六小姐吗?”
    “冒名替嫁是个什么意思?济安王府的二少夫人是别人冒充的?”
    “听说简家有两个生得一模一样的女儿,哎呀呀,不会是把两个女儿弄混嫁错了吧?”
    “简家该不会还有一个跟那位六小姐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儿吧?难不成是三生女?”
    “说不准啊,那位二少夫人不就生了一双儿子吗?简家血脉里天生多子,一口气儿生仨也不足为奇。”
    “不知道简家还有没有未定亲的女儿,咱也去求一个来当媳妇儿,生上他一窝儿子。”
    ……
    百姓们天马行空,歪楼的,跑题的,灌水的,说什么的都有。涉及到同僚,亲贵大臣们不好像百姓那样肆意评说,只能用眼神交流着彼此的想法。他们都是大梁国最聪明的人,聪明人的想法总是复杂的。
    接连出现两个告御状的人,一个是告简家悔婚另嫁,一个是告简家已经出嫁的女儿冒名替嫁,看似巧合可又绝非巧合,这矛头好似直指阁中新贵简达。
    到底是谁要对简达不利?在礼部尚书竞争之中被简达pk下去的那位邹大人?还是一直看不惯简达年纪轻轻就靠拉方关系拍马屁当上阁老的那位裴大人?
    萧正乾此时已经半点儿不觉有人告御状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了。
    简达才领了祭天钦差一职,泰山就闹出了那档子事儿,他再怎么从轻处罚,都逃不掉一个“失察渎职”的罪名,这对一个刚入阁的官员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如今再加上“悔婚”和“冒名替嫁”的污点,这个礼部尚书恐怕就做不下去了。
    他不是不知道简达是靠什么入的阁,可朝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员哪一个不拉关系,又有哪一个不拍马屁?能拉到关系,能将他拍舒服了,那也是本事。
    对于简达本人,他还是十分欣赏的。这个人精明,能干,八面玲珑又懂得分寸,关键是年轻。
    为什么要将入阁的称作阁老呢?那个“老”字不仅仅是尊称,而是因为能够一层一层爬上来并最终入阁的,往往已经年过五旬,在那位子上坐不了几年就该乞骸致仕,告老还乡了。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已经告老的官员多有不甘,即便退出朝堂,也要通过往日培植下的人脉关系遥控朝堂,干涉政务,形成一个辞官不辞职、放位不放权的怪圈,对朝堂和地方的秩序和管理都极其不利。
    所以他一直倾向于培养年轻人迅速上位,简达是他提拔起来的第一人,如果这第一人跌了跟头,再想提拔第二个就难了。
    心念转罢,他当机立断地吩咐道:“将这两人带回济安王府,朕要详加审问。”
    ——(未完待续)

  ☆、第398章 打不死的小强

听到茗眉指控济安王府二少夫人冒名替嫁的时候,杜晋考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脑子就像不受控制一样,反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