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成功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造反成功后-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严舒锦面对着严帝,恭恭敬敬行礼,说道:“是,不过是没有隐田罢了。”
  隐田。
  这两个字一出,朝堂的不少人都觉得心惊胆战的,毕竟他们家中都是有隐田的,一时间竟然有些后悔没有拦住那户部的官员,让严舒锦把这件事戳出来。
  严舒锦看都不看在列的官员,只是说道:“地方志上都写着每个地方的田地有多少亩,而朝廷的赋税是按照这个来算的,有些人家明明有一千亩的田,偏偏隐藏起来了九百亩,只交一百亩的税,那么县里要收赋税的话,不就需要把这九百亩的税平摊到百姓身上了?明明家里只有十亩地,却要承担一百亩的税赋,百姓如何过日?”
  “更何况有资格甚至能让县里帮着隐藏的人家,占得都是上等的良田,而百姓手中的田地又能好到哪里?”严舒锦觉得既然这些人不想要脸了,那么她就丝毫不给这些人留:“百姓交不上赋税,朝廷自然是要问罪的,他们如何活?只能卖掉家中的田地,有些给那些豪强、世家干活,有些只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世家豪强几个字出来,不少人心中都是一颤,永福公主说了,她真的说了,而且直接指向了世家。
  严舒锦可不管这些人心中的想法:“再过不下去的人,只能落草为寇了,如此一来国家动荡,又要乱起来,朝廷缺粮食的根源,会有动乱的根源,都在于此,如果百姓有粮食,能活下去了,就算有人揪着让他们找事,他们也不会去做。”
  严帝神色不变,可是不少官员的脸色却变了起来。
  严舒锦扫了周围的官员一眼,说道:“福州为何富裕了?为何按时交税百姓还能安居乐业?因为没有隐田啊,多简单的问题,你们也不需要羡慕福州百姓富裕,因为只要解决了隐田的问题,这天下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的。”
  这话说的轻巧,可是牵扯到的利益却很多。
  严舒锦说道:“当时还有不少所谓的世家子弟去福州,强买土地,我给诸位面子没有赶尽杀绝,诸位不要给脸不要脸才好。”
  这是第一个敢在朝堂上指着诸多世家说不要给脸不要脸的人,但是不知道为何,在场的诸人竟然不觉得奇怪,好似严舒锦会说出这样的话,是理所当然的,也只有严舒锦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严舒锦正色道:“陛下,隐田之事,危害社稷。”
  严帝直言道:“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他们就算有意见此时也不好说,因为谁也不确定永福公主此时说隐田是不是早有准备,万一他们谁提了意见,永福公主就掏出他们家隐田的证据来,想来严帝是不介意直接当朝先收拾一两家人的。
  严舒锦说道:“陛下,我倒是有个建议。”
  严帝问道:“说。”
  严舒锦的语气有些轻飘飘的,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心惊胆战:“不如就从京城周边开始查起,毕竟天下脚下,想来比旁的地方要干净一些,总不好就在陛下眼皮子下面,就有人做这般伤天害理之事吧。”
  作者有话要说:  宝姐:总有人想要老虎尾巴上拔毛!


第238章 磐石包子的看法
  对比蜀郡的天灾; 明显隐田的事情对这些世家的影响更大一些; 而严舒锦把能说的不能说的都已经抖完了,就不再说话; 直到下朝她先去陪着严太后说了会话,又留在宫中吃了午饭; 这才回家。
  而下朝回家的诸多世家,还没等他们回家商量出个对策,就得了消息; 他们家的晚辈在书院或者出门的时候,都被套着麻袋打了一顿; 都伤的不轻,甚至有几个被打断了双腿。
  这些人闹的报官的报官; 要报仇的报仇,可是最后一查; 都指向了宣王府; 应该说是永福公主带回来的这些女兵,而且被打的这些人; 都是曾经欺负过严启瑜的,那时候因为外面的留言,严启瑜不方便和人起纷争。
  而这些人蹬鼻子上脸; 甚至在书院故意排挤和欺负了严启瑜; 那几个被打断腿的就是当面欺负过严启瑜的,而那些挨了打却没有断胳膊断腿的就是一起排挤严启瑜的。
  应该说是按照对严启瑜欺负的轻重来算账的,这态度嚣张的好似怕旁人不知道是谁做的一样。
  这样可以算是激起了众怒; 不过只是知道是谁也没有证据,而且就怕他们上门找严舒锦算账,严舒锦直接把隐田的证据往他们脸上砸,可是又不甘心,只能写折子只说原来京城的治安很好,京城中人都是知礼节的,可是这两天变得有人敢当街打人了,绝对不是京城的人,而且人数众多,请求陛下还京城一片安宁。
  就差直接指着严舒锦骂她了,只不过严舒锦根本不在意,而且又不是她想回来的,先撩者贱,贱了还贱不过,这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这些人忙着给家中的晚辈请大夫,因为受伤的人太多了,倒是使得京城的大夫格外抢手,有些没在医馆请到大夫的,就直接在请到大夫的人家外面等着,大夫一出来就被再次请走了。
  而此时的严舒锦却和严帝在书房中,谁也没想到严帝会微服出宫,还来的是宣王府。
  严舒锦发现,没有穿龙袍的严帝好像也瘦了许多,还多了不少白发。
  严帝态度温和问道:“宝姐去藏看过了吗?”
  “还没有。”严舒锦穿着一身常服,说道:“想着过两天就去瞧瞧。”
  严帝说道:“听闻福州也有。”
  严舒锦说道:“是啊,不仅蛮费钱的,书籍怕是也不如京城中的多。”
  没穿龙袍的严帝看起来整个人也和善了一些,更贴近严舒锦记忆中的大伯,只不过身上的气势变了许多,提醒着严舒锦,严帝是再也回不去了。
  严帝缓缓叹了口气说道:“当初你说的给驻军提供衣服、被褥这些,牵扯的太大了。”
  这算是给严舒锦解释当初拒绝的原因。
  严舒锦倒是没有在意,说道:“我也是后来仔细思索了,觉得自己当初想的太简单了。”
  此时书房只有严帝和严舒锦两个人,就连宣王都被赶了出去,严舒锦也拿不准严帝是想要问什么,很多回答都要现在心中思索一遍,就怕有什么不合适的话脱口而出。
  严帝像是看出来,更像是不在意,问道:“隐田的事情,若是换在福州,你会怎么做?”
  严舒锦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我会把人都杀了。”
  严帝看着严舒锦,没有说什么,只是等着她。
  严舒锦其实是思索过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是想来想去,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世家不仅隐田,还养着私兵,这都是不妥的。”
  严帝何尝不知道这些,所以他才一直犹豫不决。
  严舒锦眼神坚定,说道:“伯父,不破不立。”
  严帝神色变了变,问道:“如何破?”
  严舒锦想了下说道:“伯父快生辰了,何不宴请这些世家?不仅是京城之中的,还有别的地方的,到时候一网打尽。”
  严帝皱着眉,说道:“宝姐,你仔细说说。”
  严舒锦微微垂眸,其实她也是想严帝好的,如果这些忧患都解决了,严帝觉得皇位坐稳了,说不得他们之间就不会再这样了:“能来参加伯父生辰宴的都是家主和家中得意的子弟,趁机一网打尽,暗中安排了亲兵围攻那些人家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言下之意是那些人都给抓了,这样虽然会死不少人,可是以后的整顿也更方便一些。
  严舒锦抿了抿唇说道:“把人都给关了也可以,等把私兵这些都给清理干净,隐田也可以清查,这些世家没有了依靠,自然就服管教了。”
  严帝心神一颤,说道:“你可知这会死多少人?”
  严舒锦是知道的,更是知道杜先生当初的教导,世家子弟很多都是在朝为官,更多出众的人,他们也为了朝廷做了很多贡献:“总是要有取舍的,而且等隐田这些清查完了,可以把人再放了,他们的家产还是他们的,报上多少土地就给他们多少土地。”
  “伯父,那些被逼着活不下去的百姓也是人。”严舒锦说道:“驻守边城,为了抵抗蛮族的进犯也死了许多人。”
  严帝握着拳头,说道:“这不一样。”
  “是不一样,只是都是人命。”严舒锦咬牙说道:“而且伯父,前朝因何灭亡?您与父亲又是因为离开家乡走上了这条路,而如今虽然您有许多政策来帮助百姓,可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办法,肥的只是那些世家的库房,这般下去怕是……世家会越发的嚣张。”
  严帝沉默了许久说道:“你是想说,迟早会重蹈前朝的结局?”
  严舒锦没有否认,只是说道:“伯父不会,可是以后呢?”
  严帝看着严舒锦问道:“你知道按照你说的,怕是天下又要乱起来,那些世家会不会联手?”
  “起码京城的解决了,而外面的那些就算联手,又能联合多少?”严舒锦说道:“逐个击破就是了,而且世家之中有魄力的是不少,可是因为每个家族的人数众多,伯父觉得他们能真正一心吗?而且哪一家愿意屈居人下?是会乱,但是杀怕了就是。”
  严帝看着严舒锦,他没想到严舒锦会说出这些话,可是他知道这些话是因为严舒锦把他当成长辈才说的,要不然这些话传到那些世家耳中,怕是那些人不要命了也要把严舒锦给除掉的。
  只是严帝偏偏不由自主想起了郭道长说的那些预测。
  严舒锦却不知道严帝心中的想法,继续说道:“有多少武将休妻另娶世家女,可是伯父登基不久,哪怕那些世家想要渗透,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所有人都是听伯父的话,而且有些人家更是拒绝了休妻这件事,可是等他们的下一代呢?时间久了,那些世家会不会重新弄起了关系?”
  严帝听着严舒锦的话,心中也思量了起来,不用思索,他就敢肯定会的,只要给那些世家时间,那些姻亲师生各种关系都会牵连起来,到时候怕是更不好动了。
  严舒锦说道:“伯父……”
  “世家不乏出众的人。”严帝打断了严舒锦的话:“更多名声显赫之辈,若是都杀了,后世的人会如何评价我?”
  严舒锦没想到严帝会顾忌这些:“可是伯父做的是对的,为的是天下百姓的利益,而且史书如何去写,又不是绝对的。”
  说到底严舒锦和严帝想的不一样,她不在乎什么名声,活着不在乎,死后更不在乎,如果面对的不是严帝,怕是她就该直接说,死了就死了,谁管旁人如何去评价,反正自己又听不到的。
  严帝却摇了摇头,说道:“我想变法。”
  严舒锦看着严帝。
  严帝说道:“重新丈量土地只是其中之一,像是如今服役,是每户出一人,改成每户的壮丁五人出一人、八人出两人,以此类推,若是每户低于五人的话,就不用服役。”
  严舒锦愣了下,若是严帝这般,那么怕是那些世家不分家也要分家了,毕竟不分家的话,需要服役的人就太多了,这对普通百姓来说影响不大,甚至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对那些大家族、世家是很大的威胁,虽然不似严舒锦那样,可是真要是能实行的话,长久下来那些隐患也都解决了:“怕是不容易。”
  这可是比重新丈量土地更大的威胁,世家如何肯同意。
  严帝也没想到自己会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严舒锦:“只是初步的想法,还需要完善。”
  “还是伯父的办法好。”严舒锦说道:“而且对以后也有帮助。”
  严舒锦心中感叹,不管严帝旁的如何,对家人又如何,在当皇帝这方面确确实实是厉害的,而且是为百姓谋利的。
  严帝笑了下,说道:“很难。”
  严舒锦倒是洒脱说道:“再难也不会比当初伯父一步步走上皇位要难的。”
  严帝点了下头,不再提这件事,而是问起了海运上的一些事情。
  严舒锦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我觉得,伯父若是有合适的人,倒是可以再开个港口。”
  虽然只有福州港口的话,是对福州的发展最好的,可是对了的话,是对天下都有利的:“还有互市,要严控茶叶、盐和铁器这类的私下交易,怕就怕有人铤而走险,若是能多换些战马就好了。”
  严帝也是想过的,说道:“我知道的。”
  严舒锦笑了下说道:“是我多想了,伯父既然肯开互市,想来是有万全准备的。”
  严帝神色温和说道:“这世上哪里有万全的准备。”
  严舒锦笑了起来,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严帝看着严舒锦许久,不知道什么时候,当初那么大一点的小姑娘已经变得亭亭玉立了,若是家望没有死……
  “以后好好在福州经营,我会写下诏书,以后福州也交给你的后代。”严帝站起身,说道:“宝姐,多替家望看看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