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和-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系列变化,竟都是一支望远镜引起的,别说草原上的壮汉,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只能说,太聪明,想太多,在某些时候,并不是件好事。

值得高兴的是,从二月到五月,沈瑄都要留在大宁,接替孟清和和大宁都司,掌管大宁杂造局。

在沈瑄掌管杂造局期间,制造出单筒望远镜的工匠都被迁出户籍,另外造册。

孟清和知道,等沈瑄离开大宁,这些工匠也将一起离开。好在他们都带了徒弟,师傅走了,徒弟总能留下,也算是个安慰。

不想定国公却摇头,徒弟也要一起带走。

孟清和瞪眼,“国公爷,过分了点啊。”

沈瑄挑眉,“此为皇令,瑄亦无法。”

孟清和磨牙,朱家人不厚道!

沈瑄顺毛,在孟清和耳边低语几句,孟清和眼珠子转了转,嘿嘿一笑,突然挑了一下沈瑄的下巴,“子玉此计甚好。”

胆大包天,撩…拨…国公爷的后果,兴宁伯两天没去衙门,公务全部在家中办理,大部分都是定国公代笔,他的力气,仅够拿起官印,盖戳了事。

孟清和旷工期间,明朝边军昼夜巡逻,瓦剌和鞑靼在草原上调兵遣将,兀良哈和女真各卫随时准备捡便宜,边塞之地风起云涌。

与此同时,抵达南京的郑和船队,在入城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船队成员除外,跟随船队前来的番邦使团和海商,着实让京城百姓惊喜一把。

进献大明天子的大象,马匹,犀牛,豹子,孔雀,或被象奴牵引,或被装在精致的笼子里,招摇过市。穿着不同服饰的使者和商人,同样在被围观的行列。

初次来到大明,见识到南京的繁华,番邦之人无不惊叹。

宽敞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番邦的使臣和部分商人尚能自持,跟在队伍中的迪亚士却是瞪圆了眼睛,嘴巴成了圆形。

这就是黄金之国的京城?神啊!

路过出售丝绸的商铺,迪亚士差点扑上去膜拜。

能换来无数金币的丝绸,竟然就这样公然出售?神啊!

这个一惊一乍的红毛夷人引起了不少南京市民的注意,不是因为他奇特的发色和长相,只是他的表现,着实像在耍猴戏。

自洪武年间,几乎每年都有番邦使团到大明朝贡,也有远道而来的商队,其中不乏高鼻深目,肤色和发色不同的民族。大明的百姓见多识广,不过是个红毛的夷人,不算惊奇。

前宋的海上贸易发达,蒙古铁骑曾打到欧洲,洪武初年,边塞军队中仍有罗刹人的后裔。又有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明朝中后期,朝廷和民间对海外世界的了解远超后人想象。

明朝留下的史书中,不乏对欧罗巴各国的记载,这与几百后见到洋人都要当成妖怪的某历史时期,完全不同。

如此辉煌的王朝,在后世留下的黑…材料却远超当时的功绩。

着实令人难以想象。

苦思冥想,余下的,唯有一声叹息。

朝贡的使团被安排住进会同馆,同行的商队没这么好的待遇,只能自己找客栈安置。

鸿胪寺和行人司异常的忙碌,户部上下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朝贡的使团和进京的商人都带着大量的货物,光是进贡,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很明显,他们是到京城来做生意的。

户部尚书夏元吉主张,要做生意可以,必须交税。

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请,做生意之前,必须办理相关手续,不办手续,私自摆摊设位,定要加倍罚款。

刑部尚书郑赐握拳,不办手续不纳税的,罚款之外,还要按照法律严惩,扔大牢里去住一段时间。

兵部尚书刘俊举双手赞同,抓人时,兵部可以帮忙。

吏部尚書蹇义和工部尚书黄福站在一边,或点头或摇头,手挽手充背景打酱油。

“卿家所言甚是。”

永乐帝表扬了夏元吉和李至刚,拍板决定,办手续领牌子交费,做生意交税,不按规定办事罚款。到大明的地盘上,就要遵守大明的法律,没道理赚了钱不交税,拍拍…屁…股…走人。

换做一年之前,永乐帝绝不会做这样的决定。

现在,皇帝表示,朕不差钱,可送上门的金银也没往外推的道理。

促成朱棣这种转变,朱高煦和朱高燧居功至伟,连留在南京的朱高炽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两个弟弟都成了实干派,朱高炽也痛定思痛,开始转变思想。坚定立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奋勇向前。即便仍有拉后腿的,还是能让老爹看到了他的努力,对他改观。

只不过,令平王就藩的命令一直未下,朱高炽想同弟弟一样大展拳脚,还有待时日。

文官负责安排接见使团和向商队收税的各项工作,每日里忙得不可开交,说话都带着火气。

勋贵武官们却是整日笑口常开,排队到有司领钱。

金银香料,奇珍异兽,各地特产,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成国公朱能对一柄大食弯刀爱不释手,魏国公徐辉祖拎着两把倭刀互砍,断了也不心疼,武阳侯徐增寿拎起一只半大的豹子,丝毫不在意半空中扑腾的爪子。被调回京郑亨跟着张辅来凑了一回热闹。张辅很大方,直接出让两箱香料。

东西成箱的往家里扛,五军都督府上下,几乎像在过节一般。

有皇帝手中的小册子作为分配标准,领多领少,大家都心里有数。

不在京中的藩王,有专人看守随船的货物,上交三至五成之后,利润仍相当可观。

丁千户带回的货物足有两船,除了孟清和要求的工匠,还有各种粮食和作物种子以及一些当地的矿石,反倒是香料和金银一类带得少些。

起初,许多人对丁千户此举不以为然,后来,见郑和同王景弘也下令船员仿照行事,才隐约猜到这里面有文章。

无奈孟清和的信被郑和贴身收藏,知道内容的除了他自己,只有丁千户和王景弘。其他人想知道深层次的意义,只能开动脑筋,自己猜。

随着郑和船队归来,南京城热闹了整整一个月。

朱棣听闻了航行途中的详细回报,看到收入国库内库小金库的金银珍宝,心情大好。

从郑和口中得知安南的实际情况,也没能影响到他的好心情。下诏斥责安南胡氏时,脸上仍带着笑容。这让终于可以回国的安南使团成员心惊不已,有人当场吓得晕了过去。

人言明朝天子刀枪不入,乃真龙降世,闯万军之阵如同儿戏。

如今,明朝天子在笑,一定是决定对安南动兵了,而且有必胜的把握!如果情况属实,还抵抗什么,不跪地求饶就只能洗洗脖子等着挨宰!

安南使臣捧着诏书,对其他团员说道:“胡氏本为陈氏之婿,谋…国…篡…位,侵……犯……上国,实是自取灭亡。”

言下之意,胡氏就是条破船,不早点下来,还往前凑,肩膀上扛着的不是脑袋,是石头。

众人纷纷点头。

陈氏才是正统,大明才是靠山。回国之后必须眼睛放亮,为一家老小也不能行错一步。

安南使团启程归国时,丁千户也离京北上。

迪亚士跟在队伍之中,沿途被敲晕数次,才终于安静下来,不再叫嚷着要留在南京,觐见明朝皇帝。

对这个夷人提出的要求,军汉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天子是说见就能见的?番邦使臣都未必能见天颜,组队朝贡的大食商队是情况特殊,这个红毛以为自己是谁?

“这里明明写着!”

迪亚士又取出了从欧洲带来的游记,丁千户撇嘴,军汉们也不搭理他,全当他在说梦话。

能带他回大宁见兴宁伯就不错了,觐见天子?想再下海游一回?

得知丁千户带回个叫迪亚士的佛郎机人,孟清和十分惊讶。

思来想去,总觉得迪亚士这名字很熟悉。灵机一动,发现好望角的葡萄牙人似乎就叫这个名字。

不过年代对不上。

莫非是那个迪亚士的祖宗?

仔细想想,可能性不是没有。

一切,还等先见了人再说。

第一百五十章

丁千户的队伍在德州驿站换乘马匹,迪亚士直接被当成货物,同带回来的倭人工匠一起捆在大车上。

迪亚士抗…议,军汉们根本不理他,几次之后,通译都不再费事给他翻译。

翻来覆去几句话,耳朵已经磨出了茧子。

军汉不只能听懂,如丁千户这般,简单都能说出几句了。

离开德州,进入河北境内,人烟渐少,越往北,越见空旷。

平原草场,数里不见村屯。

官道上驰骋的快马却不见减少,马上骑士一身朱红袢袄,彪悍之气迎面扑来。

每当快马过处,成列的车队都避让一旁,等快马过去才继续前行。

车队多是商人组成,或一方豪商,或是几家搭伙,往来南北,做皮货和布帛香料生意。自沈x三被洪武帝送到云南体验生活之后,“炫富”成了商人们最忌讳的事。到了永乐朝,情况略有好转,小心谨慎仍为主流。无论行商还是巨贾,只要是商户,都不敢穿上丝绸招摇过市,除非想到县衙大牢住上一段时间。

近段时间,往开平宣府等地运粮以换取盐引的商人变得多了起来。

永乐三年初,北京户部定新例,运米至边卫,两斗五升即可换取一引,比往年足足减了五升。

在边塞屯田的商人纷纷传信给家人,尽快到粮食丰产之地收购稻谷,用最快的速度运往边塞。路上虽有损耗,换得盐引,利润仍相当可观。

此令得以实行,并非因粮价上涨。相反,因大宁和宣府等地开垦荒田数量增多,粮食丰产,粮价较往年还略有回落。只因河北某处盐井出盐达一万七千二百余斤,且北京行部门上报朝廷,发现了新的盐矿,只要朝廷许可开煎,北疆自此不差盐。

由此,才使得北疆粮价回落,换得的盐引却有增多。

这一切,都让被捆在车上的迪亚士大开眼界。每有商队过时,都看得目不转睛,好似恨不得将车上的油布扯下来,看个究竟。

商队之外,就是赶赴顺天赴任的文武,或是发往边塞充军的犯官罪人。

无论文官还是武官,都无人乘轿,一律车马从行。

丁千户见到曾在兵部共事的同僚,两人在马上打了招呼。

“丁兄一向可好?”

“托福。”

数年未见,彼此也没多少话可说。寒暄两句,拉…拉…关系,各自启程。

迪亚士仍在大呼小叫,军汉们实在不明白,这个红毛夷人为何会如此精力旺盛。

相比之下,车上的八名倭人工匠就显得过于沉默。

从南京出发,一路之上,极少听到他们出声,老实得不能再老实。只有在入住驿站,分发馒头和饼子时,他们才会露出不一样的表情,甚至是凶狠的一面。

军汉们的馒头和肉干,他们不敢觊觎,同车人手中的干粮是最好的下手目标。

胜利者能抢到更多的食物,被揍趴下的,只能饿着肚子等下一顿。

发现骑在马上的大人不会因此处罚自己,每到饭点,八个倭人工匠都要厮打一番,几乎人人鼻青脸肿,身上带伤。

看守倭人的总旗将此事上报给丁千户,丁千户摆摆手,愿意打就打,全当是看杂耍了。只要不出人命,手脚俱全能干活就行。到了大宁,这些倭人想起幺蛾子也不可能。

丁千户撒手不管,倭人工匠们继续每天为馒头干架。

迪亚士手里的馒头也曾被觊觎过,在被三个倭人工匠围住后,他的表现大出众人预料。

耍猴戏一般的情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凶恶的咆哮和要杀人的表情。他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凶徒,仗着身高的优势,狠狠教训了敢抢他食物的矮子。

丁千户很是惊奇,看着迪亚士的样子就像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这才是佛郎机人的真面目?

兴宁伯口中的…殖…民…者和掠…夺…者?

迪亚士对倭人工匠凶狠,在丁千户面前依旧耍猴戏,对曾多次砍晕他的军汉更是心有余悸。

他不是真正的傻子,恰恰相反,他很聪明,即使语言不通,也在想方设法取得丁千户等人的好感。为了想得到的东西,他必须这么做。

中世纪的欧洲完全可以用糟糕透顶来形容。

疾…病…瘟…疫…笼罩了整片大陆,英法两国打个没完没了,哈布斯堡家族忙着内部争权夺利,试图开展海上贸易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完全不是大食商人的对手。勉强出海,遇上横跨欧亚大陆,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仍要被收取重税和过路费,敢反抗,船只和货物都会被没收。

迪亚士用光了身上的所有银币,才搭上大食商人的海船,来到东方,

家族的土地被他卖了,栖身之地不复存在,最好的两件衣服都被换成了路费。

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迪亚士不能从东方获得他想要的一切,不需要别人帮忙,他自己就会跳进大海,去见上帝。

原本,他不该来东方。

在欧洲人发现开往东方的新航路之前,没有任何一部史书记载,有一个叫做迪亚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