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汉-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汉终于火起,厉声道:“这称谓乃是皇上钦定的,难道也需要改吗?”
    曾国华呃了一声,脸上的骄横之气终于收敛了一些,悻悻然去了。望着曾国华的背影,秦汉感到头痛不已,如果让这家伙真的留在湘楚军校,那对学员们的思想教育就别想开展,指不定什么时候会弄出事来!
    一定要将曾国华这家伙赶走!秦汉眉峰一跳,计上心来。
    ****
    这天晚上,曾国华久久难以入睡。
    虽然秦汉已经让人给他特别盖了一栋寓所,但比起家里条件还是太差,两房妻妾无论如何都不肯跟过来,这让曾国华很是难熬。曾国华虽是秀才出身,也算得上满腹经纶了,但却是个地道的色中饿鬼。
    家有两房妻妾尚不知足,还经常光顾花街柳巷,有时候色胆发作起来连良家妇女都敢勾引,为此还曾害得别人家破人亡,若非大哥曾国藩出面活动,他只怕早就被革掉功名了。
    曾国华的脑子里很快便浮起两张如花似玉的娇颜来,直挠得他心痒痒。老实说,本来他还真没打算在这鬼地方长呆,就是想打那两朵鲜花的主意,他才肯委屈自己留下来的。曾国华色胆包天,却也不敢打张雨涵的主意,毕竟秦汉是湖广提督、朝廷大员,权势比他大哥也弱不了多少。
    曾国华对自己骗女孩子芳心的能力还是颇有些自信的,加上长得也还算一表人才,在这之前,他在情场上还真的是无往不利。凭着满嘴的甜言蜜语还真的迷死过不少良家妇女、大家闺秀以及风尘女子。
    白天的时候,曾国华就趁机和萧嫱谈论了半天的诗词,看得出来,萧嫱对他的才学还是颇为倾倒的,想起萧嫱那娇艳欲滴的小嘴,曾国华这心里就跟猫抓子挠似的,馋得不行。越想越觉心痒、越想越觉难熬,最后曾国华索性翻身坐起,点亮油灯,开始披衣起床。
    萧嫱的寓所就在曾国华寓旁边不远,几步路就能走到。
    曾国华不敢打灯笼照明,只能摸黑凭着白天的记忆向萧嫱的寓所摸去,幸好军校是建在一片沙地上,平整得很,不会踩空摔倒。摸了半天,终于让他摸到了萧嫱的门前。
    壳、壳、壳。
    曾国华轻轻地敲响了萧嫱的房门,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黑暗中显得有些突兀,惊得曾国华头皮发麻,屏住呼息四处张望,微弱的星空下四周一片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响动,看来并没有惊动任何人。
    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曾国华不死心,伸手轻轻推了推萧嫱的房门,门居然是虚掩的,一推就开了一道缝!
    曾国华这兴奋,差点就一头栽倒在地,看来是襄王有意、神女也有情呀!敢情萧嫱这小美人白天已经被他的才学所打动,也从他的诗文里听出了撩拔之意,故意晚上不关门等他前来幽会呢……
    轻手轻脚地闪进门缝里,曾国华轻轻地将门从身后关上,顶死,然后兴奋得转过身来……
    曾国华转过身来,借着窗户里透进的淡淡的光线,猛然看到屋子里的横梁上垂下来一道白索,白索上赫然吊着一具披头散发的女鬼,曾国华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那女鬼嘴里伸出的长长的舌头,还有那黑洞洞的眼窝……
    曾国华这一惊,直惊得他魂飞魄散,差点当场就昏死过去!
    “鬼呀!”曾国华张嘴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一头撞开房门,慌忙跑到了院子里,厉声不断,“来人哪,有鬼呀!”
    萧嫱的寓所是靠近江边的,曾国华这一乱冲乱撞,一脚踩空顿时掉进了冰冷的江水里。
    猛听得江水发出哗啦一片声响,一具黑乎乎的东西已经从江水里突然冒了出来,借着星光,曾国华看得真切,赫然又是方才房中所见的女鬼,转眼间居然又从江水里冒了出来,而且还口吐人言:“曾国华,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还我命来……”
    曾国华猛然一惊,脑子里触电般浮起一个女人的影子来,顿时惊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向着学员的集体宿舍跑去,再不敢在江边逗留片刻。
    曾国华的鬼叫惊动了熟睡中的学员,等到大批学员举着火把赶到建在江边的教员寓所时,那里却静悄悄的,睡眼朦胧的萧嫱从寓所里开门出来,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吵吵嚷嚷的,还让不让人休息了?”
    曾国华看看萧嫱,又看看黑乎乎的江面,脑子里满是刚才看到的恐怖景象,又惊又冷、加上旦旦而伐已然掏空了身子,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曾国华大病一场,第二天便让人抬着搬离了湘楚军校,从此再不敢踏足月亮岛半步。
    ****
    1857年1月初,英法联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告急。
    咸丰皇帝急令闽浙总督塔齐布派兵救援上海,刚刚赶到温州的塔齐布不敢怠慢,马不停蹄率部北上、赶赴上海。
    在上海,浙江巡抚吴岷樵组织军民奋力抵抗,击退英法联军的第一次进攻,此后胜保和庞清的援军陆续抵达上海市效,对英法联军逐渐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1月上旬,已经完成合围的清军在胜保的统一指挥下对英法联军发动猛攻,却遭到联军火炮及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军舰舰炮的猛烈轰炸,死伤惨重,大败。中旬,上海陷落,满清王朝丢掉了沿海最大的通商口岸,丧失了最大的关税收入来源。
    咸丰皇帝龙颜大怒,朱笔一挥、淮军统帅胜保人头落地!经曾国藩推荐、咸丰御批,三千淮军残兵交由年轻的李鸿章统带。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当时刚刚二十出头,正是锐气进取的年龄,他仿照湘军的模式对淮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淮军气象顿时一新,逐渐有了劲旅的模样。
    上海之失、痛砌心肺!咸丰皇帝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回,他一面急令塔齐布尽起闽浙军兵赶赴上海,一面又以八百里加急,命令安庆外围的曾国藩也抽调湘军一部,加入上海战场,誓要将英法联军围歼在上海城内。
    曾国藩不敢抗旨,只得令左宗棠率两千湘军,从鼓泽起程前往上海。
    这时候的太平军,势力已经严重萎缩,退进了从镇江、天京至安庆段长江沿岸的一些大中城市里了,近三十万军民龟缩在十余座城市里,弹尽粮绝、处境艰难。但由于英法联军突然进攻上海,打乱了满清各部的部署,满清王朝对太平天国的围困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太平军期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
    安庆,府尊府,石达开再度召集各路太平军高级将领秘密军议。
    石达开的情绪很好,仅有的左眼眼神明亮、精力很充足,并没有被太平军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所影响,他天兴致勃勃地察看着墙上的巨幅军用地图,眉头时而舒展、时而拧紧,对纷纷进入密室的各路高级将领竟是毫无所觉。
    “殿下。”
    还是李秀成一声轻唤,将石达开从沉思中惊醒。
    “哦,秀胞啊,你们都来了,来,大家都坐吧。”石达开示意李秀成等人落座,接着说道,“俊胞的计划已经完成达成了,眼下清妖已经和洋人打得不可开交了,先是广州又是上海,咸丰妖头这回的决心似乎挺大呀,这仗没有三年两载怕是停不下来了。”
    李秀成点头道:“是啊,周围各省都在抽调清妖开赴上海,连曾妖头都坐不住了,派左妖从彭泽出发前往上海了。”
    “是呀,现在清妖对圣国的围困已经大为放松了。”石达开道,“除了曾妖头的湘军主力,江南、江北大营暂时没有调动,仍然保持对我安庆和天京的围困之外,其余各部都已经调离了原定的位置,尤其是塔妖头的闽浙绿营,几乎已经全部从安庆外围调往上海了。”
    “听说僧妖头的蒙古骑兵也已经离开了淮安北上了,却不知道咸丰妖头打的什么主意?”周国虞道,“莫非打算放弃对我圣国的围困了吗?”
    罗大纲笑道:“这并不奇怪,有了上次洋人放弃广州偷袭上海的教训,咸丰妖头自然要小心谨慎了!很难说洋人不会从上海突然撤走,然后顺海路北上进攻津京。调僧妖头的蒙古骑兵北上拱卫京师也在意料之中。”
    石达开道:“这样一来,在安庆周围,除了曾国荃的四万湘军主力外,仅在桐城驻有多隆阿的五千八旗军,在九江老巢驻有曾妖头五千亲兵,我圣军有六万众,在兵力上并不落于下风。塔妖头的闽浙绿营主力以及左妖的两千湘军先后从望江及彭泽调走,清妖多点式布置的战略格局已然瓦解,转成三点式布置,易于为我军各个击破。”
    李秀成心头一动,说道:“有湘军水师存在,我军奇兵突袭九江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桐城与安庆有陆路相通,如果我军能够迷惑住曾国荃的湘军,以奇兵出枞阳,从义津奇袭桐城,有可能赶在曾国荃援军到来之前解决掉多隆阿的五千八旗军。”
    石祥祯道:“对,八旗军最熊包,一打即跑,这仗赢面够大。”
    周国虞也说道:“听说多隆阿还是僧妖头的姻亲,一旦多隆阿被杀,僧妖头势必会怪罪曾妖头保护不周,如果能够挑起曾妖头和僧妖头之间的嫌隙仇恨,那我们圣军击破清妖围困的机会就更大了。”
    石达开微笑不语,将目光投向罗大纲,问道:“纲胞,你的想法呢?”
    罗大纲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曾妖头素来狡猾、诡计多端,他不可能看不到多隆阿这个弱点!卑将以为,塔妖的闽浙绿营以及左妖的湘军调走之后,必然会造成湘军防线上的漏洞,按常理,曾妖头理当重新部署对安庆的围困,以确保万无一失,可曾妖头却一反常态,根本就没有什么动静,这个现象值得怀疑,卑将猜测里面一定隐藏有文章。”
    石达开再问道:“那么曾妖头的文章会是什么呢?”
    罗大纲道:“自然是借机袭取安庆,但卑将一时间还想不出曾妖头凭什么来袭取安庆。”
    石达开淡然道:“本王也同样弄不清楚曾妖头打的什么主意,但可以确定一条,如果我军袭取九江,曾妖头肯定同样预料不到。”
    周国虞道:“袭取九江只怕不太可能!九江虽然只有曾妖头五千亲兵把守,可是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我军又缺乏攻城武器,如果去的人少了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去的人多了,安庆又有可能失守。而且,曾国荃的湘军主力从水路回援,几天可回九江,一旦我军久攻不下,将会陷于腹背受敌的绝境。”
    石达开道:“容胞出任九江府尊多年,曾挖出数条秘道贯通城墙内外,破城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迷惑安庆城外的曾国荃,让他难以判断我军的确切动向,不然,刚出城便被湘军追着屁股打,那就坏大事了。”
    ****
    九江城内,湘军大本营。
    部将罗泽南指着地图说出了自己的隐忧:“大帅,眼下闽浙绿营主力尽去,左大人的二千楚勇也离开了彭泽,原本布置于安庆西、南、北三面的多点式兵力配置已经瓦解,大人身在九江,九帅远在安庆,多隆阿将军又在桐城,三部相隔太远,首尾难顾呀。”
    “是啊,大帅,是不是考虑收缩防线?”部将彭玉鳞也劝道,“就近扎营以为犄角之势。”
    曾国藩淡淡一笑,摇头道:“两位不必担心,本部堂自有安排。发逆不出城便罢,如若出城定叫他根基沦丧,成为一支流寇。”
    罗泽南和彭玉鳞默然,但两人对曾国藩的话向来深信不疑,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事实上,曾国藩打的果然是恶毒无比的主意!他故意不对多隆阿的八旗军重新部署,听任其孤悬在桐城,就是想诱使太平军分兵前去袭击。而且曾国蕃也早料到了安庆城里的太平军已经弹尽粮绝。困境之下,太平军一定会选择出城进攻的,死守,对于太平军来说就是等死。
    曾国藩的如意算盘是,一旦长毛大军从安庆出发,便立即知会赶赴上海的闽浙绿营主力,到时候闽浙绿营主力便会立即半路折回,从东面将安庆彻底围死!然后无论是猛攻安庆,还是选择围点打援、消灭出安庆的长毛偏师,湘军都将占据战略上的主动。
    安庆一旦沦陷,沿长江直到江宁,长毛再也无险可守!到时候,江宁只剩下孤城一座,陷落便是早晚之事了。江宁克复,长发便像捻匪一样成了没有根基的流寇,无论他们流窜到哪里,再要想成气候就不太可能了!
    这就是曾国藩的通盘计划,在曾国藩眼里,洋人从来不是大问题,长毛才是满清的心腹大患!
    应该说曾国藩的计划还是比较阴险的,如果太平军真的分兵前去进攻桐城,安庆城内的兵力自然就会相应减少,到时候四面围住、猛攻猛打,攻克的可能性便要比现在大上许多,伤亡也会减小许多。
    既便太平军偏师最终攻下了桐城,消灭了多隆阿所部,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