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伐明-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刘宣四面围城的战术,刘勇也不敢随便分兵,害怕被刘宣发现漏洞突然袭城。他只能每一面城墙分配四百名边军,征集城中壮丁协助守城。

至于刘勇嫡系的上千家丁,都被他亲自率领,当做守城的拳头部队,准备随时给刘宣一个难忘的教训。

刘宣逼近延安府已经到了下午,整个一下午,刘宣也没有打算试探攻城,所部上万人也一直在建造营寨,看起来想要长期围困。

刘勇见刘宣防守森严,没有任何空子可钻,也没有白费力气出阵,就这样让刘宣有了一处立足之地。

深夜子时,刘宣入睡不久,忽然听见一阵阵吵杂之声,他匆匆披上铠甲,紧急的集合随身的亲兵。

刘宣点起篝火,仔细分辨声音的方向,发现声音传来的方向正是城东的第二营。

刘宣围城时,因为地形的不同,兵力的分布并不均匀。城南地形平坦,官军还在城外扎营,所以刘宣留下了战斗力最强的骑兵营。城东城北靠近延河水,也摆不开太多的兵力,所以只能留下一个营,分别是张虎成的第二营与白旺的第一营。

城西地形也比较平缓,是刘宣主力驻扎的地点,不仅驻扎着李旭中第三营,杨四宝第四营,张应金的第五营三个步兵营。就连李昭云的后备营,刘宣亲自兼任的炮兵营,还有刘宣麾下的老弱中军都驻扎在这里。

听见声音来自张虎成的第二营,刘宣马上招来传令兵,让他们亲自传令各营加强警戒,自己亲自率领麾下的三百亲兵,带着杨四宝一个哨的步卒,朝着第二营方向增援而去。

就在刘宣增援张虎成之时,第二营已经承受了极大地压力,这一次刘勇几乎倾巢而出,带着麾下所有的亲兵,连夜偷袭第二营。

第二营尽管也有所防备,对官军袭营有了几分准备,但是面对刘勇狠历的用兵,张虎成刚开始也失去了先手,情况也十分被动。

好在因为哨兵及时的报警,张虎成立刻有了警觉,他集中了两个哨的兵力,全力阻挡着刘勇的亲兵。

至于另外两个哨的步兵,已经出了很大的混乱,短时间内根本不能从新组织起来。所幸刘宣军中军法严厉,还用士卒的家小控制大军,才没有深夜溃散。

古代的军队,能够夜间打仗的都算是精锐部队,刘勇之所以不多带兵丁,也是不放心张应昌麾下的边军。

刘勇这支亲兵,虽然征集的时间不久,但是却并不算新兵。这些家丁亲兵,都是跟随刘勇作战多年的老兵,虽然已经卸甲几年,但是稍加训练,也算是一支强军。

因为将官士兵都是同乡同族,所以刘勇的这只家丁部队凝聚力很强,刘勇正是靠着这股强兵,才在榆林镇边军中闯下赫赫威名。也正因为刘勇麾下有如此强军,他才会被张应昌忌惮多年。

因为血脉相连,乡土相依,所以刘勇对他这支家丁队伍能做到如臂指使。有了这支凝聚力极强的家丁,刘勇才能组织了这次夜袭,打了张虎成一个措手不及。

所幸张虎成本人从军多年,反应相当果断快捷,他马上放弃了最混乱的一个步兵哨,然后靠着刘武的拼死抵抗,集中了剩余的两个哨的步兵,才能与刘勇形成对峙的局面。

因为刘宣重视队列训练,几乎每日一操,训练的强度也远超官军,所以能够迅速的排成严整的阵型,才能第一时间抵挡住刘勇麾下的大军。

深夜的喊杀声传的很远很远,听着城东方向的惨叫声,火铳发射的轰鸣声,刘宣心中的焦急也不由自主的表露出来。但是因为深夜行军的难度很大,虽然短短的二里路程,但是一时半刻却增援不上来。

今天周一,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明天时间宽裕,应该可以两更。

第七十九章结仇一

喊杀声还在继续,刘武站在队列的前面,奋力挥动着手中的长刀,精疲力尽的杀戮着前面的敌兵。

在刘勇率兵来袭之时,刘武为了给张虎成争取收拢士兵的时间,只带着两个队的士兵义无返顾的杀向敌军。所幸敌军将帅刘勇头脑比较清新,没有多与刘武纠缠,分出一部分兵力缠住了刘武,继续向张虎成中军杀去。

两军对垒的时间虽短,但是这场深夜的战斗却非常残酷,短短的一瞬间,双方死伤的士卒已经超过了上百人。

刘武长长吸了一口气,胸膛一鼓一鼓,喷出的气流还带着一股咸咸的血腥。他奋力挡开敌军刺来的长矛,高声大呼道:“刘将军听到营中响动,必赶来增援,大家加把力气,随我杀贼。”

刘勇的士兵,发现刘武就是贼军的指挥官,依靠着优势的兵力,争先恐后的朝着刘武杀来,刘武麾下的亲兵不顾牺牲,奋勇抵抗着刘勇官军,拼命保护着自己的将主。

张虎成下面的几个兄弟中,刘武虽然是一个万金油,什么都能干一干,但是论起武艺来,其实以刘武最差劲。他虽然在战斗中从来不惜力,也敢于冲锋陷阵,但是却并不以勇武闻名三军。

面对敌方士兵前仆后继的冲阵,刘武逐渐的感觉到有心无力,他拖着疲惫的步伐,手中的长刀也越加疲软。

因为刘勇的麾下人数众多,刘武麾下的士兵只能不断地后退,最后退无可退,被逼到营寨的壕沟前面。

这些壕沟足有八尺深,连通着延河水,算是营寨的护城河,保护着营寨的安全。

就是这营寨四周的壕沟,挡住了刘武的退路,让他只能够杀敌拼命,没有了后退的空间。况且刘武与张虎成感情很深,如果张虎成不能安全退下来,刘武也不可能独自逃命。

杀戮还在继续,城东的喊杀声越来越急,情况也越来越紧。

刘武身边的士卒也从一百余人减少到三十多人,剩下的士卒不是死于敌手,就是在黑暗中趁乱逃命。

刘武看着张虎成的中军大营,发现自己的大哥张虎成已经落在下风,他神色也有几分庄重,奋力格杀一名敌军,朝着官军的阵型杀去,麾下的士兵也不敢抛弃主将,只能奋起余勇,朝着官军中心杀来。

刘武形势危急,官军的情况也不好过。刘勇虽然已经高估了刘宣,但是却没想到敌人却是如此难缠,仅仅一营步兵,就扛住了自己的袭营。

“如果不是占着偷袭的便利,这一营敌兵未必不能击败自己麾下的亲兵。从刘秃子扎营的规模,看起来这样的步兵足有六个营,还有一支马队,一哨炮军,如果不能打败这一营步卒,自己这边野战远不是刘秃子对手,野战无力自然不可能守住城池。”

眼见刘宣随时都会赶来增援,但是自己还是不能击败敌人。敌人仿佛打不死的蟑螂,总能吊着一口气续命。

万不得已,刘勇狠了狠心,带着麾下的三十个披甲亲兵,只能亲自搏杀上阵。

刘勇已经是一方大员,朝廷的从二品武官,亲自杀敌的记忆已经非常遥远,但是这一次情况紧急,刘勇也只能亲自皮甲上阵。

刘勇作为二品武官,还要披甲上阵,这种身先士卒的勇气,更是鼓舞着官军的士气,官军的精神霎时间大为振奋。

面对士气大振的官军,只能以两个哨迎战官军主力的第二营顿时压力大增。

而作为刘武一边,虽然他奋起余勇,但是还是没有冲破官军的阵型,自己一方反而损失惨重,眼见追随自己的士兵只有十多人,刘武的脸上也有几分悲痛绝望之情。

刘武不住的后退,退到壕沟旁边,他对着剩下的士卒说道:“我们能坚持到现在,也算对得起刘将军恩养之恩,现在我命令大家分散突围,会游泳的军士跳入壕沟挣扎逃命,剩余之人随我缠住官军。张大哥胜败未知,我刘武一定不会苟全性命、弃他而逃。”

在刘武这个步兵哨中,刘武非常能得军心,他本来在炮兵哨充当哨长,因为张虎成身边缺乏亲近得利之人,才调入了步军。

因为刘武平时爱护士卒,为人大方爽快,能与士卒打成一片,所以在底层的士兵眼中,威望及其高大。

正因为刘武威望很高,所以才能第一个反应过来,率先收拢手中的半哨兵力,短暂的牵制住了刘勇的大军,为张虎成第二营的集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听见刘武的话如此悲壮,剩下的士卒也大为感动。除了少数的几人跳入延河水逃生外,剩余之人反而一往无前的杀向敌军。

刘武长时间的抵抗,让刘勇留下的这支偏师极为头疼。这支两百多人的官军,现在已经损失了七八十人。所幸这支军队都是由血缘纽带组成,才有保持住阵型不溃散的能力,但是已经元气大损。

随着刘武等人的自杀性冲锋,官军也一时间有些胆怯,反而让刘武一方冲出三四个散兵。

刘武看见有几个散兵冲了过去,看起来应该能保全性命,脸上带上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死死的抓紧手中的长刀,朝着一个勇武的官兵杀来。

“斩”

刘武大喝一声,手中的长刀刁钻的斩在官军勇士的身上,直接砍断了铠甲的背带,斩伤了这名敌人。

这名官军勇士也非常悍勇,居然用血肉之躯的双手抓住了刘武手中的白刃,差一定夺下了刘武的兵刃。

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官军一名长刀手迅速的一斩,立刻斩断了刘武的右手。

一阵剧烈的疼痛忽然传来,刘武只觉得手上一轻,就发现自己的手臂已经彻底跌落在地下,刘武的脑中还来不及多想,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官军的长矛手上前一步,手中的长矛刺向刘武的面门。条件反射之下,刘武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只觉得脚下一空,摔倒在壕沟之内。

官军见刘武落水,也没有多管这个为他们带来很烦的流贼骨干,反而迅速排好了阵型,向刘勇的主力增援而去。

第八十章结仇二

张虎成将己方的两哨士卒排成六排,中间是手持长矛刀盾的冷兵器肉搏部队,两翼则各自安排着两个队的火枪手,最后面还稀稀疏疏的排列着大约五十名弓箭手。

到了十七世纪之时,尽管火绳枪面对强弓硬弩还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一个火枪兵与一个弓箭手远距离决斗也处于略势,但是因为火枪的优点极多,在欧洲还是很快的取代了弓弩手。

火枪取代弓箭,最重要的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就是火枪的弹丸容易制造,成本远远比羽箭低廉。

第二就是火枪手非常容易培养,一个愚昧的农夫,只要经过两三月的训练,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火枪兵。而一个弓箭兵,需要长年累月的磨练,培养一个勉强合格的弓箭手,最少也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第三个原因最重要,因为火枪齐射的威力极大,作战效能远胜于弓箭。尽管这个时候的火绳枪做工粗糙,但是在火枪齐射之时,却能将弹丸发射到一个方向。而弓箭手因为每个士兵的射术能力的不同,根本不能形成这种杀伤力极大地弹雨。

再加上火枪发射的弹丸破甲能力很强,杀伤力也超过了弓弩。因为这种种原因,火绳枪迅速的取代了弓弩,成为这个时代最有效率的杀敌利器。

刘宣的军中,因为大部分士兵都是普通的陕北饥民,除了少数弓马娴熟之人外,大部分士兵没有任何军事能力。所以火绳枪这种简单易学的武器,更受到刘宣的欢迎重视。

在董家堡之时,刘宣就开始研制火器,制造出了简单的三眼铳,三眼铳是一种原始的火门枪,制造的难度不算很大,被刘宣打造出了不少装备骑兵。

至于威力不弱的鸟铳,因为能够打造鸟铳的工匠稀少,大部分还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所以尽管刘宣攻破了两个县城,但是还没有俘获一个会打造鸟铳的工匠。

因为缺乏熟练的工匠,所以刘宣军中研制鸟铳的速度非常缓慢,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成功的制造出几十支样品。这几十支鸟铳重量极重,达到了十五六斤,普通的士卒根本举不起来,只能带上一个支架使用。

尽管重量很重,但是这些鸟铳的威力远不如西方的重型火绳枪,只相当于官军使用的一般鸟铳。

虽然这种武器不算合格,但是刘宣也只能勉强使用,这支鸟新型铳部队,就被编制在张虎成营中。

张虎成排成的这个阵型,实际上已经与西方流行的莫里斯方阵有异曲同工之妙,莫里斯方阵与西班牙方阵一脉相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防守阵型,也是当时西方非常流行的一种野战方阵。

而刘勇一边的阵型,是非常传统的明军一般阵型。明兵的特点是,骑兵不是单一的兵种,他和步兵是混编的。

明军列阵,一般是骑兵分于两侧,步兵立于中央;步兵分三排,第一派,照例是盾牌和藤牌兵,第二排是长枪兵和刀兵,第三排是火枪手和火炮;两边的骑兵,基本装备火枪,弓箭,马刀。

敌人冲过来时,或者明军自己主动进攻时,就会以两翼骑兵冲锋。等两军快接近时,明军骑兵散向两翼再回撤,等两方中军交兵,两翼的明军骑兵就会回头,打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