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伐明-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营虽然不是最老的几个营头,但是战斗力却非常不错,算是刘宣军中最强悍的四个步兵营之一。

这支部队除了跟随李自成起兵的西川役卒之外,还包括一部分刘宣调入的精兵骨干。在李自成、刘宗敏先后两任营官的率领下,第八营养成了骁勇敢战的军中风气。

刘宣骑在马上,看了看第八营的操练。虽然第八营中的士卒也算是老兵,但是刘宣仍然觉得阵型还是不够整齐迅速。

尤其是刘宗敏的亲兵马队。这支兵马刚刚配备了战马,变成了骑兵。他们虽然马术娴熟。但是还不习惯骑马列队。

再加上战马新添,根本没有多少训练。既听不懂金鼓号角,也不会在马上排成阵列。

刘宣看了看,向刘宗敏招了招手。刘宗敏眼观六路,眼神一直关注着大将军刘宣。眼见刘宣有事召见,刘宗敏只能停下操练,快速赶来。

“捷轩,改天你去我的亲兵营,找王双喜调几个骑兵什长。你这队亲兵看起来还不熟悉骑战,让亲兵营的老兵好好教导一番。”

“另外。你麾下的士兵能熟练的使用几种阵法?”

刘宗敏敬了一个军礼,脸上带着自豪的答道:“除了圆阵、方阵之外,第八营还能使用长蛇阵、三叠阵、锥形阵、雁形阵这五种阵法。此外钩形阵、火铳连环阵这二种阵法也操练了一些,但是还算不上很纯熟,如果在接敌之时使用,可能会有些慌乱。”

“能使用五种阵法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战阵之时,士兵能够列阵不乱,挡住官军家丁的冲击。已经算是精兵了。”刘宣摸了摸蓄起的胡须,轻轻地对刘宗敏笑道。

“大将军,要不要末将改换阵型让你看看?”刘宗敏显然还想表现表现,跃跃欲试的问道。

“那就看看。一会儿你变成纵队,直接出营门沿着西面直接向前,我想看看士卒能不能遵守号令。”刘宣指了指西面的河流。对刘宗敏说道。

听了刘宣这番话,刘宗敏心中一苦。知道今天恐怕是要吃苦头了。大营西面正好有一条小河,河水超过一丈多深。现在听大将军的意思,显然想要考验士卒的胆魄与军纪。

但是刘宣的军令,他也不能不执行。于是刘宗敏连施号令,让麾下的第八营不停地变换军阵,希望能够让刘宣满意一些,一会儿不要给第八营难看。

将几种军阵来回变了几遍,刘宗敏眼见刘宣一直目无表情,于是令旗一挥,将横队变成纵队,带着麾下的士卒走出了营门外面。

中国的兵法向来重视谋略,阵法处一直在次要的位置。这是因为,中国的战争规模宏大,在动辄以“良将千员,带甲十万”的战争中,军队统帅主要进行战略和战役层的思考,战术还在其次。同时也因为尊崇儒术,重文轻武,对阵法研究不是很重视。

说到列阵,首先要治兵。要使士兵做到闻鼓出击,闻金退兵的概念。具体到列阵时的排列,直击还是迂回,由什长、哨长之类的下级军官看中军旗决定。

西门外沿着道路,是一条五丈宽的小河,尽管雨水稀少,小河的水深还是超过一丈。不熟悉水性的士卒,如果掉入河中,很容易溺水而亡。

金鼓声一直不断,在刘宗敏令旗指挥之下,第八营的士卒一直朝着小河向前。

眼见已经来到小河旁边,刘宗敏大喝一声:“鼓声不要断,继续向前。”

此时的军队,都是靠鼓号声指挥士卒。眼见鼓声不变,列阵于最前方的李过只能闭上眼睛,猛地跳入河水中间。

一些老兵眼见李过身先士卒跳入河中,这个时候也只能闭上眼睛奋力向前。

但是补充进来不久的新兵,这个时候却非常慌乱。他们互相张望,是不是回头观看。尽管鼓声不变,但是他们还是原地踏步,不敢跳入河水中间。

眼见军阵已经混乱,刘宗敏脸色一黑,大声下令道:“鼓号声停止。整队,请军法。”

随着刘宗敏一声令下,第八营的军法官马上蜂拥而上,指挥刘宗敏的亲兵将扰乱阵型,不敢入水的士卒拖出军阵。

刘宗敏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下令道:“行刑,扰乱军阵,战时处斩,训练时给予军棍五棍。饿饭两天。”

在刘宗敏严格的军令之下,刚才迟疑的士卒被狠狠地打了五军棍。然后在军法官的的押送之下,这些人被送回了大营,看压在关押违反军纪士卒的茅屋之中。

他们不仅屁股受损,还需要挨饿两天。对于这个时候的士兵来说,饿饭是这个世界上最惨无人道的军法,一些老兵正是因为知道饿饭的痛苦,所以哪怕刀子顶在脖子上,也不敢违背军法。

处理了这近百名违反军纪的士卒,刘宗敏厉声下令道:“整队。起鼓。继续向前。”(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练兵三

哪怕是刘宗敏的号令非常不近人情,但是碍于严酷的军法,第八营的士卒只能从新整队,一步步踏入冰冷的河水中。眼见河水已经漫过最前排的士卒的胸部,刘宗敏令旗一挥,下令将士改变队形。

随着鼓点的变化,只见一声声凄凉的唢呐声传来。李过听见后退的号令,在冰冷的河水中大声喊道:“全体都有,向后转,齐步走。”

第八营身为全军四个主力步兵营,装备当然非常不错。凡是肉搏的长矛手,几乎全部身披铁甲。身上穿着厚厚的铁甲,在水中行动自然就很不方便。

短短的一二丈距离,李过指挥的长矛手就跌倒十多人。但是号令不停,李过也不敢救援战友。眼见这些人因为河底的淤泥,一时之间站不起来,刘宣指了指身边的王双喜说道:“双喜,你带人将落水的弟兄捞出来,马上送归营中让军医处大夫诊治。”

“另外派人去营中传讯,让他们准备好柴火、姜汤,给回营的战士使用。”

随着士卒全部上岸,刘宗敏的号令又是一变,唢呐声马上停止,清脆的铜锣声富有节奏的响起。这正是横队变成纵队的号令,李过连声呵斥,将一排排横队先是变成十二路纵队,然后变成六路,最后慢慢变成三路纵队。

现在已经进入八月,气温也开始慢慢降低,刘宣也不想麾下的士卒大规模感染风寒。于是他轻轻踢了踢战马,大声对刘宗敏喊道:“今日操练到此为止,刘营官。让将士们全部回营,到时候我有话讲。”

刘宣的喊话刚刚说完。鼓点声就越发急促。而士卒的脚步基本上跟着鼓点声走动,鼓点声快。战士前进的速度既然就快。经过一刻钟的快速行军,第八营大队人马终于全部回营。

此时,营中的校场之上早已经准备好了篝火,伙房也开始熬起了姜汤。刘宗敏让下面的士卒脱下沉重的甲胄,快速回到营房,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被风寒所侵染。

等众多士卒全部做完了这项工作,从新集结在校场之上时。刘宣脸色严肃,快步走上点将台厉声说道:“刚才刘营官的号令有些不近人情。将弟兄们往死里整,有的人当然会心中不满。但是本将告诉你,刘将军的号令都是遵照老子的意见。你们谁要是心中不满,大可以拿着手中的火铳给老子来一枪吗!你们手中的家伙又不是烧火棍。”

“古来常胜之师,全靠节制号令。节制号令不严,如何能临敌取胜?”

“平时练兵,武艺、箭术这些都是次要,最重要的就是听从号令。人人听从号令,就能万众一心。这样才能够以少胜多,无坚不摧。”

“岳家军和戚家军就是因为人人听号令,所以临阵无敌。临敌作战时倘若鼓声不停,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得闭上眼睛死命往前冲。若是鸣锣不止,前面就是有金山银山,也要立刻给老子退回来。”

“在擂鼓前进时。若是有人回顾,战阵之上就得立刻斩首。什长、队官、哨长的回顾。就更加不可饶。为什么要立即斩首呢?因为正当杀声震天、矢石如雨的时候,有一人回顾。就会使众人疑惧,最容易动摇军心。”

“特别是充当骨干的军官,弟兄们的眼睛都看着你们,关系更为重要,所以非斩不可。”

“总之一句话,你们要练成习惯,在战场上只看旗号,只听金鼓。倘若旗号和战鼓催你们前进,就是老子亲口说要你们停止也不许依从。”

“大家肯依照旗号金鼓进退,就是大家共一双眼睛,共一双耳朵,共一个心。能够操练到这等地步,不论官军如何众多也将不是我们的敌手,纵然身陷重围,咱们也能轻易突破。”

“这样的精兵只要有三万人,咱们就能打下天下,开创一个安全、公道、公平的朗朗乾坤。”

听了刘宣这番话,小兵可能还会对刘宣有些不满。但是军中的骨干,比如队官、哨长之类的低阶军官,却对刘宣更是敬畏万分。他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刘宣的一举一动,眼神中更是带着一股强大的狂热、自信。

“今天操练的比较辛苦,我刚才已经吩咐后勤司,让他们送三十只肥羊过来,给大家改善伙食。”

“今天我这个大将军也沾一沾你们的光,跟着你们改善改善伙食。今日咱们吃炖羊肉,喝羊杂汤。”

“此外,刚才操练之时,前面的带兵的李过表现不错,明天就担任十七营营官。这个新编营马上就会编入第四旅,是五个新编营中第一个授予番号的营伍。”

“李朴之,提拔你当这个营官,你可要好好表现,不要让李旅长与老子这些提拔你的上官丢脸。”

听见刘宣当场给自己升了官,李过尽管身上还有些冷,但是心中却是一团火热。他脸色通红的站出来,用力抱了抱拳给刘宣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说道:“请大将军放心,末将就是死,也要带出一支英雄的部队。”

“哈哈哈”

刘宣听了李过这番话,顿时畅快的大笑道:“好、好、好!这话听着提气,希望李朴之你言出必行,不要给老子说大话放空炮。”

这时,只见第八营军法官闫元德悄悄地对着刘宣耳边问道:“大将军,那些犯错的士兵用不用稍作安抚一些。”

听了闫元德这番不知轻重的话,刘宣对他的评价也就更低一些。作为一个军法官,性格一定要心狠手辣。这个闫元德虽然是从陕北就跟着自己的老人,但是这个性子与工兵营田见秀一样太过和善。

对于这种心慈手软之人,实在不应该将他放在军法官这个位置上。尤其是第八营这种主力营,军法官的人选一定要慎重在慎重。

“犯错的士卒接受完军法之后,一部分调入临汾守备营当中,另一部分让他们去下面的县城担当衙役。至于第八营的缺额,从表现出众的新兵中挑选。”(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九章肃贪一

因为中午刘宣要在第八营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所以营中一直热闹非凡。◇↓頂◇↓点◇↓小◇↓说,刘宣本人在吃穿上一向非常随便,并没有多少穷讲究。哪怕当了五府四十九县的大将军,刘宣的生活习惯还是非常简朴的,远远比不上下面的司长、文官。

就在刘宣与第八营的哨长、队官闲聊扯淡时,远远地听见李过骂骂咧咧的进入了大营。他的后面,跟着两个士卒,他们赶着一群羊一同进入营门里面。

刘宣眼神非常敏锐,稍微数了数,就发现这些羊只有二十五只,其中还有一部分羔羊、老羊。

看着这个羊群,刘宣的脸色一片阴沉。他刚刚下令后勤司准备三十只肥羊,没想到后勤司就敢阳奉阴违。想道这里,刘宣冷冷的一笑,大声喊道:“李朴之,快过来。”

等李过快步跑来之时,刘宣劈头盖脸的骂道:“李朴之,老子让你去后勤司领三十只肥羊,你给老子领回来多少。你刚刚被提拔为营官,莫非就敢喝兵血不成。”

听了刘宣的痛骂,李过脖子一红,额头上露出一根根粗大的青筋。看了李过这个模样,刘宣故意轻佻的骂道:“怎么,不服气,莫非还想与老子动手不成。”

听了刘宣的调笑,李过猛地跪倒在地,狠狠地磕了几个头说道:“将军不嫌弃末将卑微,简拔与草莽之间,让末将担任一营之首,统领上千大军。大将军的恩德,末将无以为报。只能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末将刚刚担任营官,正是收拢军心的时候。那里敢喝兵血。况且末将已经是六品官员,每年的俸禄四百八十两。依末将的花销,也远远用不完。大将军刚才的责骂,末将万万消受不起。”李过梗着脖子,沉重的答道。

“既然你李朴之没有问题,那么我问你,我的条子给第八营批了三十只羊,你为何给我少领了五只。”

“末将将条子给了后勤司羊场的孙大头,但是后勤司的规矩就是如此,物资只能领取条子上的七成。即便是大将军亲自批准的条子。也只能领取八成。既然规矩如此,末将与孙大头虽然吵了一番,但是也毫无办法。”

听了李过这番话,刘宣厉声笑道:“好、好、好,这天下还没打下来。咱们刚刚稳定了半年,就忘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