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伐明-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岳托登上通州城头,看了看城外的杨鹤大军。

只见城外尘土飞扬,杨鹤大军正在安营扎寨。大军分为三股,分别扎下三处营寨,死死地围住了通州城。这三处营寨呈品字形,距离不超过五里,可以方便的互相支援,无论岳托攻打那一座营寨,都会三面受敌、难以建功。

杨鹤、满桂等文物将帅用兵沉稳,并没有给岳托留下空子。

对于这一点,岳托并没有疏忽大意,他少年时就屡经战阵,以英武善战闻名辽东。

外面的明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岳托并没有害怕。他亲自带着三千蒙古骑兵,一千满洲披甲兵,八百白甲兵大约五千人策马冲出了通州城。

岳托九岁时就跟随父祖进山打猎,在少年时代就以骁勇闻名八旗军。他虽然不被父亲代善喜欢,但是却很受祖父努尔哈赤喜爱。在他屡立战功之后,努尔哈赤还将镶红旗交在他手中。

此人现在虽然刚刚三十岁,但是战争经验已经超过二十年。早已经是一名久经战阵的将军。

此人因为少年时与皇太极交好,所以受到皇太极影响很大。寻常的时候并不歧视辽东汉人,反而在战场上非常愿意使用提拔汉将,让他们建立功勋。

岳托冲出了通州城,五千骑兵纵马奔腾,尘土飞起了三丈多高。在猎猎西风中看上去兵强马壮、声威赫赫,吓的安营扎寨的明军心惊肉跳。胆战心惊。

此时杨鹤麾下的五万大军,除了步兵修筑营寨之外。剩下的骑兵列阵为前后三阵。人数大约为三万人。统领这三万骑兵的将领,也是满桂、吴志勉,贺虎臣、候世禄等当朝名将,九边总兵。

杨鹤见岳托骑兵出城。慌忙下令鸣金擂鼓,让麾下的兵马快速列阵。杨鹤麾下的兵马都是九边精兵,尤其是骑兵人数众多,超过了三万余人。

但是这三万骑兵,面对岳托的六千人马,还是小心翼翼,不敢轻举妄动。

从万历末年开始,辽东大地几乎连年战乱。在这十多年的征战中,满洲八旗威名赫赫。歼灭了几十万的大明精兵。在多年的战争中,凡是敢于与八旗军野战的军队,基本上都被八旗军消灭干净。这里面还包括名震天下的戚家军。

面对满洲八旗这些年的赫赫战功。九边的明军早已经丧胆。胆气一失,十成的本事就只能发挥出三四成。

就这样一场场战斗打下来,边军越是不敢野战,士气就越低落,在战场上的表现就越不好。这样的恶性循坏,更造就了八旗军战无不胜的威风。

很快官军的步卒已经整顿完毕。而通州城也燃起了高高的黄色狼烟。

两军在二里之外对峙,面对列阵完毕的官军。岳托并没有让骑兵轻易冲阵。

在当年残酷的浑河血战中,岳托早已经学到了经验,千万不能冲击又准备的步兵阵型。这一场血战,到现在也让岳托心有余悸,这一仗八旗军战死甲喇额真以上的军官九人,死伤不下于六千旗丁。

这一场血战,虽然全歼了戚家军,打残了白杆兵,消灭了明王朝最后一支强军。但是八旗军也是元气大损,直到十多年后,旗丁的人数还没有超过六万人。

血的教训让岳托明白,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轻敌。他让旗手迅速传令,让城中的汉人辅兵迅速出城。

在一声声凄凉的号角声中,通州城的五千辅兵列阵出城。这五千辅兵虽然干一些押运粮草、修整器械的工作,但是并不是毫无战力的民夫。

他们生活在严酷混乱的辽东,本身也有一定的战争经验。他们虽然通常被满洲太君用来充当消耗的炮灰,但是后金严格的制度还是能给他们一定的上升空间。他们除了装备不行之外,无论是士气还是战斗力,不下于大明精兵。

这五千辅兵,除了一千八旗军列于阵后担任督战队外,当先列阵的两千人都是火铳兵。另外的两千人则是推着盾车的炮灰兵。

八旗军在攻城战中,从来不使用满洲骑兵去冲击有准备的步兵阵,以免折损太重。反而经常使用汉人辅兵推着盾车充当炮灰,后面跟着汉军火铳手,满洲重箭手等投射军队压制敌军。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使用身披三层铁甲的白甲兵跟在盾车后面突破步兵阵型。

尽管面对五万明军,但是岳托还是气势汹汹的发起了进攻。只见火铳手,盾车兵列于阵前,后面跟着一千满洲兵督阵。岳托这率领麾下的五千精骑,列阵于后阵,保护着前方步兵的侧翼。

此时,杨鹤也已经抽调大军增援东门。只见三万骑兵分为五队,分别由满桂、贺虎臣、吴志勉、候世禄、孙祖寿五人统帅,依次朝着岳托骑兵方向列阵。

此时、战马的嘶吼声,火炮的轰鸣声,士卒的怒吼声声声作响。

严酷的气氛让两军的士卒倍感压抑,一些胆小的士兵顿时噤若寒蝉,有一些甚至当场屎尿齐流,大小便**。

在战鼓声中,两军的距离越来越近。岳托经验丰富,迅速的占据了有利的风向,带着麾下的五千骑兵狠狠的杀向官军中军。

此时,杨鹤中军,兵马最为雄厚。除了杨鹤标营外,还有延绥、宁夏、大同、宣府、昌平五镇骑兵,总人数超过三万人。

面对凶狠狂暴的岳托,官军迅速做出了应对,只见兵马最多最骁勇的满桂、贺虎臣二将率兵出击,绕到侧翼攻击岳托的骑兵。(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岳托二

岳托见满桂、贺虎臣二部骑兵从侧翼冲来,脸色再无一丝轻松,反而带上了几分凝重。自从浑河血战之后,明军再无敢于野战之军。即便东江毛文龙最为骁勇,也不敢直面八旗强兵,只能偷袭老弱小股之军。

哪怕是军备最好,兵马最多的关宁军,也不敢面对八旗军的锋锐,只敢龟缩在坚城中靠着利炮守城。

眼见官军之中满、贺二面将旗迎风招展,在猎猎西风中高高扬起。

对于满桂此人,岳托也算有些了解。在天启七年的宁锦之战中,满桂的骁勇善战也给八旗军留下了深刻的映象。此人是宁远城的守军中,唯一敢于出城野战的将军,尽管当时后金已经开始退兵。

在这一战中,满桂带兵出城,追击退兵的八旗军,夺走了二百俱首级,取得了关宁军建军以来最大的胜利。

尽管满桂、贺虎臣都是明朝闻名天下的重将,满桂率兵在良乡、西直门成功击退了八旗军。但是在野战之下,岳托并不害怕满桂、贺虎臣的上万骑兵。

眼见满桂、贺虎臣从侧翼杀来,岳托连续传令,只见三丈高的巢车中令旗招展。一千名八旗铁骑在固山额真都类的率领下毫不畏惧的杀向上万明军。

都类为何和礼第五子,是努尔哈子长女之子,少年时初任牛录额真。在皇太极攻打朝鲜时,都类随军出征。在攻克汉城时率军先登,立下了入朝首功,被皇太极提拔为固山额真。

何合礼与费英东、额亦都、安费扬古、扈尔汉并称五大臣。都是努尔哈赤起兵时的左膀右臂。何合礼本是董鄂部的首领,努尔哈赤因为何合礼兵强马壮,亲自带人前来招揽,后来还将他的长女嫁给何合礼。两人不仅是翁婿,还是好友,何合礼病逝后,努尔哈赤还亲自哭灵。

都类因为是努尔哈赤长女之子。所以备受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汗王喜爱,手中的牛录多达七个。每个牛录人丁充实、成年的旗丁也超过二百人。

这一次皇太极征明,每牛录抽调披甲兵八十人,都类直辖的旗丁就大约六百余人。

都类虽然年少骁勇,但是能成为八旗军的统兵官。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莽夫。他看见满桂贺虎臣二阵从侧翼冲来马上带着一千八旗军绕过一道弧线,杀向左翼兵贺虎臣。

与此同时,岳托麾下的蒙古人也纷纷策马扬鞭,四散开来骚扰吴志勉、孙祖寿、候世禄等三总兵。

蒙古人虽然已经归顺了满洲,但是这个时候满洲人对蒙古兵的控制并不是很深。蒙古人跟随满洲,即是不得已臣服强者,也是为了破关之后抢掠财物女子。

所以在战阵之上,蒙古人并没有打硬仗的打算。面对这个局面,岳托也并没有强令蒙古人骑马冲阵。反而让他们分散游击,骚扰拖延吴志勉等官军。

这一点正是蒙古人非常擅长的,他们与九边的明军都是几百年来的老对手。尽管蒙古人只有三千人。但是一时间居然拖住了吴志勉、候世禄、孙祖寿的两万明军、

吴志勉三部人马中,宣大总兵候世禄兵马最多,足有一万一千人。但是候世禄已经被八旗军连续打败,损失十分惨重,这个时候候世禄虽然兵马最多,但是对八旗军的恐慌也最严重。

虽然这些蒙古人只是换上了八旗军的旗帜。但是候世禄大军还是畏畏缩缩,真正敢于杀敌的反而是昌平总兵孙祖寿的五千精兵。

至于延绥总兵吴志勉。所部的兵马最少,在山西围剿刘宣作战中也折损严重。尤其是他的精锐家丁,在平遥县被李旭升上万大军埋伏围攻,几乎损失了近半人马。而这一段时间,尽管吴志勉经历整补,但是因为事态紧急,吴志勉的兵力也没有多少补充。虽然吴志勉并没有畏战,但是还是有些有心无力,不能突破蒙古人的阻拦。

就在两军骑兵奋勇作战之时,八旗军步卒也在岳托的指挥下杀向了杨鹤中军。

这一股步兵五千余人,除了一千满洲兵督战之外,剩下的四千人都是汉军。其中满洲兵由摆牙喇章京谭泰统领,剩下的汉军分别有汉将石廷柱、马光远统兵。

马光远本是明朝建昌参将,在皇太极攻打永平时打开城门投降八旗军。因为满洲贵族看不起这个明国降将,所以皇太极特地将他调到最宽宏大度的岳托军中。

岳托此人无疑非常明智,是满洲贵族中除了皇太极之外的第二人。此人受皇太极影响,知道满洲丁壮稀少,根基不稳,只依靠满洲人根本不可能成绩大业。所以他非常注意拉拢蒙古人、辽东汉人等杂牌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石廷柱、马光远等汉将才愿意在他手下效命。

隆隆的战鼓声中,奔腾的马蹄声响成一团。

在谭泰的督阵下,马光远统帅他的旧部火铳手当先列阵,石廷柱指挥由包衣奴组成的汉军推着盾车缓缓跟进。最后面的则是谭泰麾下的八旗军。

这些八旗军装备精良,不仅身披铁甲,手持利刃,每一人还随身装备一张一石强弓,一袋羽箭。

眼见两军相距越来越近,已经进入了火炮的射程。因为岳托在杨鹤大军立足未稳之际就杀了上来,官军的重炮根本没有准备就绪,大部分重炮还在马车上没有装卸下来。

没有重炮依仗,官军只能使用威力较弱的虎蹲炮。眼见八旗兵进入虎蹲炮射程,军中的炮手纷纷点燃了火捻,只见一阵阵黑黄色的烟雾飘扬升起,成千上百枚散弹打向了阵前的马光远大军。

这一轮炮击,虽然因为逆风的关系,但是效果却非常不错。几乎其八门虎蹲炮击中了马光远汉军,只见五六十汉军火铳手顿时倒地不起,发出一声声痛哭流涕的嚎叫。

马光远所部本是明军,军阵本就不整,这一轮炮击,居然让马光远所部一阵骚乱。

谭泰在后方督阵,他的经验非常丰富,马上发现了马光远所部军心不稳。他连忙传令,让督阵的八旗军斩杀了十几名冲乱阵脚的乱兵,用来吓唬刚刚归降的马光远明军。

眼见后面的八旗军如此凶狠,马光远麾下的明军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向前冲锋。(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狼烟

就在岳托出城与明军大战之际,留守城中的几百包衣奴早已经燃放了狼烟。

狼烟刚刚燃起,就被距离岳托不远的东团堡八旗军看见。东团堡八旗军大约有旗丁五百人,包衣兵火铳手上千人。为首的军官为正红旗固山额真和硕图。

和硕图为何合礼第四子,是都类同父异母的兄长,因为满洲人落后愚昧的婚姻关系,此人的妻子却是代善的女儿。在皇太极即位后几次征战中,和硕图都立下了战功,被皇太极任命为正红旗固山额真,三等公爵。

历史上正是此人,在野战中斩杀了满桂、孙祖寿等明军大将,俘虏了黑云龙、麻登云。

尽管代善不喜欢岳托、硕讬兄弟,但是正红旗与镶红旗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经。和硕图眼见通州城燃放了狼烟,立刻下令麾下的兵马前往通州城增援。

他下令二百人把守东团堡,一并燃放狼烟,然后率领麾下的一千三百人快马加鞭的前往通州城增援。

八旗军出身辽东,战马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是现在他们已经控制了东部蒙古高原,就更不会缺少战马。一些精锐的部队,常常都是一人二马甚至一人三马,哪怕是下面的包衣奴,也都由一匹战马代步。

满洲八旗想来军法森严,接到和硕图的军令,东团堡的八旗军一刻也不敢怠慢。很快,在甲喇章京阿山的辅助下。东团堡八旗军就迅速拔营,朝着通州方向奔去。

东团堡在通州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