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保安-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官场上的老油条他可不想掺和到这种事之中,这事稍有不慎就会毁了自己的仕途。于是告密的人被严厉的斥退了,股票交易所只是贩卖一些纸片罢了,贩卖纸片不犯法,所以山东官府管不着,至于登莱地区有人违禁出海,那应该归登莱知府管辖,你们可以去登莱巡抚衙门那里去告状。

告密的人一听心说,让我到登莱巡抚衙门去状告登莱巡抚,自己还没有活腻味呢,到时登莱巡抚升堂一问:“堂下是什么人,状靠本老爷我?”那活着回来的机会也太少了。告密的人也只是为了给别人添堵,可不想自己没了命,所以也就老老实实不出声了。

通过这件事朱大典更加注意王继杰的公司和这个股票交易所了。

各种消息汇集到朱大典的案头,朱大典终于忍不住了,他派人将王继杰召到了山东巡抚衙门。

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发现了王继杰他们有多少违法犯罪的勾当,而是他发现王继杰赚钱的速度太快了,作为山东巡抚在自己的地盘上有人赚了这么多钱自己却什么也没有捞到,说明这个官当的也太无能了。

“给巡抚大人请安,巡抚大人好。"王继杰这两年的经历使他对官府少了许多敬畏之心,不过这表面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王老板这些日子在山东赚了不少的钱吧?”朱大典心说你也是大商家了,走南闯北的这基本的规矩还是懂的吧,在我的山东地盘赚钱连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这还得托大人您的洪福,山东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这些小商人才能平安的做一些小买卖。”王继杰继续装傻,因为张楚早就跟他说过,这个山东巡抚早晚要眼红银子,自己坐不住的时候。

“王老板你做的买卖可不小了,你们成立的保安公司,倒买倒卖虚耗人力,引得山东民众不事耕种,严重影响了百姓的民生,这本府可一定要管的。”朱大典见王继杰还在装傻,不得不先安个罪名将他逼到墙角再说。

“其实关于此事登莱巡抚谢大人早有意与大人谈谈。”王继杰按照张楚的安排,故意将谢琏讲了出来,张楚真的是想通过谢琏和朱大典建立起联系,最好双方能够合作。

不过朱大典错会了王继杰的意思,以为王继杰拿谢琏来压自己,心中有气,怒气冲冲的站起来说道:“我与谢大人同朝为官,没什么好谈的,要谈到朝堂之上谈吧。”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朱大人留步。”王继杰赶紧叫住了朱大典,见朱大典转身瞪着他等待下文他才说道:“您二位大人公事当然到朝堂上去谈,可这赚钱的事最好还是私下谈为好。”

第三百八十四章 谈判

朱大典眼红保安公司的巨大收益,派人将王继杰找来,本来想让他识相点儿主动拿出一些利益大家分享,可王继杰一点儿也不上道,还将谢琏抬了出来。朱大典很不爽,起身就要离开,要不是看着谢琏的面子,像王继杰这种低贱的商人他巡抚大人连见都不想见。

王继杰赶紧叫住朱大典,终于开口说出了谢琏要与朱大典一起赚钱的话。

朱大典回到座位上坐下,拿起桌子上的香茶慢慢品着,王继杰既然开了口他就不用着急了。

“朱大人,其实谢大人早就想与您一起合作赚钱,只是不知您的心思如何,不敢贸然和您谈起这种事。”王继杰见朱大典又回来了,也放下心来,张嘴开始了忽悠。

“谢大人什么时候学会了赚钱的本事了?“朱大典却不想跟他废话,直奔了主题。

“谢大人当初被围困在莱州之时,想明白了许多事,这为官不但要清正廉洁而且还要会赚钱,当然这个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治下的百姓赚钱,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光靠登莱一府之地还不行,需要大明有见识的官员联合起来,都将自己所辖之地建设好才能为皇帝分忧,具体之事我也不太明白,这还需要您与谢大人当面谈。”王继杰所说谢琏赚钱的想法,实际上是张楚对他讲的话,至于谢琏与朱大典见面,王继杰相信张楚会支持这个做法的。

“谢大人准备什么时候来见我?“朱大典的话很不客气,故意抬高了自己的身份。

“谢大人早就有与您相见之意,只是这两个地方大员会面会引起许多人不必要的猜测,谢大人的意思是双方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暗中相见。”王继杰没上朱大典的当,安排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那好吧,你去见谢巡抚,过些日子我会去青州巡查,到时希望谢巡抚也能在各处转转。”朱大典在自己管辖地区里找了一个靠东边的地方,这样谢琏向西边走动一下双方就可以暗中见面了。

“是,我这就赶回去禀明谢大人。”王继杰起身告辞出去了。

朱大典一个人在衙门的大堂之上又坐了很久,他在想这个谢琏难道真的在被困孤城里想明白了什么道理?说的好听为百姓赚钱,最后这钱进没进他自己的私囊谁知道。不过这个谢琏最近确实很有钱,先是忽悠皇帝重建登州,从朝廷那里拿了不少银子,后来这个王继杰开的公司根据情报应该也赚了不少钱。这次见面怎么也要和他说清楚,为人不能太吝啬,在山东的地盘赚钱,该拿出来还要拿出一些来。

王继杰急急忙忙的由济南回到了登州,他这么着急是要向张楚汇报济南的情况,这两年王继杰的胆子大了不少,但一下子牵扯到两个巡抚的事他也感到心里没底。

张楚听到事情的进展倒很高兴,有钱大家一起赚,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朱大典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生性贪婪,作官所到之处没有不拼命搜刮一番的。可他却也很有气节,在满清入关后坚守金华城而不降,最后全家坐于火药库中亲自引爆殉国。如果有钱赚朱大典很容易就会与张楚合作的。

现在唯一的难度是怎么说服谢琏同意与朱大典见面,谢琏有谢琏的弱点,他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是想怎样将登州的水师重建起来,然后反攻辽东,现在又多了一项任务收复旅顺。

张楚对他讲与朱大典的合作可以壮大反攻辽东的力量,可以改善山东百姓的生活,从而为辽东战场提供更好的支持,谢琏也就同意了。可他向来知道朱大典贪财的本性,以读书人的骄傲很不愿意与朱大典讨价还价谈钱的事情。所以与张楚商量好他只负责说一些场面上的话,具体的事务都由张楚与朱大典谈。

张楚对此当然是求之不得,现在能与朱大典搞好关系对保安军来说还是有利的。

在之后的几天,山东巡抚朱大典开始了对山东的巡视,到了青州地面找了个借口停了下来,登莱巡抚谢琏也活动到了登莱府的西边,离青州不远了。谢琏与张楚换上了便衣带着护卫潜入了青州,双方已经约好在青州城内一所偏僻的宅院内见面。

当张楚与谢琏到达时朱大曲已经等在了那里。

朱大典与谢琏作为同级官员见面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客套。张楚静静看着大明文官之间的各种繁文缛节,心想这些文官真无聊,光这些东西就烦死了。

寒暄过后,谢琏将张楚介绍给了朱大典。朱大典早已注意到了跟随谢琏来的这位武官,听谢琏的介绍朱大典忍不住又多看了张楚几眼,张楚现在在大明朝的官场上可是大大的有名,大家嘴上不说心里也知道这个皇帝亲自招安来的反贼确实能打。他打洪承畴只是传闻,而杀鞑靼却有实实在在的人头为证,这个做不得假。现在朝廷是多事之秋就缺少这样的人才。

朱大典甚至都有点儿羡慕谢琏了,手下有张楚这样的勇将,然后忽悠皇帝重建登州反攻辽东,皇帝还真拿了许多银子投到了登莱府,这件事要是自己操办,从中不定能克扣下多少好处呢。

张楚对朱大典施礼已毕,这没有办法大明朝中你武将的级别再高也得对文官小心翼翼。向朱大典说道:“谢大人洁身自好不愿意谈及这阿堵之物,所以委托我和您商量一下怎么共同赚钱的事,谢大人还是有点儿看不开,这赚钱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你代表谢大人谈,你有赚钱的办法吗?“朱大典知道张楚敢于出来跟他谈肯定不简单,不过他更在意的是怎么赚到钱的事。

“赚钱很容易,特别是以朱大人的身份,即便是做无本的生意也会有所收获。”

“胡说,老夫怎么会干无本的生意。”朱大典老脸一红,无本的生意除了贼人的抢劫就是官员的贪污受贿了。

“总说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我看这句话是错的。文官只有贪财才能开动脑筋想办法生财,武将怕死才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喜欢钱财和怕死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张楚乘机借题发挥。

“行,行。现在不是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你还是说说我们可以怎么合作吧。”朱大典制止张楚的胡说,心说我喜欢点儿银子能与你们这些武夫胆小怕死相提并论吗。

第三百八十五章 赚钱的门路

朱大典大老远的跑来可不是听张楚讲歪理的,他直接问道了张楚究竟想怎么合作。

“这合作有几中方式,就看朱大人怎么选择了,最简单对朱大人来说风险最小的就是朱大人什么也不管。也就是我们在山东开公司,朱大人不干涉,到时候我们以上税的名义向大人交一定量的银子,这样不管公司赔赚,朱大人都有银子拿,有保安公司在,朱大人大可不必为每年上缴朝廷的赋税发愁,而且通过保安公司的买卖,山东的百姓会富裕起来,能够孝敬大人的地方会更多当然这个法子朱大人获得的银子不会太多。如果朱大人愿意冒险的话,投些银子购买公司的股票到时给朱大人分红,这样朱大人也可以得可观的收入。”张楚给朱大典指出了几条赚钱的门路。

“就只有这些?如果只有这些我们根本没性格跑这么远的路来这里见面。”没想到朱大典对张楚的话十分不满意。张楚所说的办法能得到钱,可速度太慢了。

“朱大人如果对这个还不满意的话就要付出更多的金银冒更大的风险。这赚钱的方法我有,只是现在需要投入银子,我手头有点儿紧,急需一个有胆识、有银子的人一起合作。朱大人有银子吗?“张楚转向朱大典问道。

“银子我当然有。”朱大典说完这话感觉好像有点不对,自己有银子,如果不与张楚合作,自己就是没有胆识这没说什么呢,先将自己绕了过去了。

“有银子就好办,我们可以相互合作,我出机械技术,您出钱招募工人,在山东建立几个工厂、矿山,即改善了山东民众的生活,又可能使朱大人的银子生银子。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只是风险太大,朱大人是不敢参与进来的。”张楚说道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停下不说了。

朱大典知道张楚在故意引诱他,可他还是抗拒不了张楚所说一本万利的诱惑,赚钱是没有止境的。最后说道:“钱我有,冒险精神我更不缺乏,说说你的办法,好让我认为你不是是骗子。”

"朱大人应该听说过海上贸易这件事,我准备在烟台造船,向倭国贩卖商品,航线已经打通,有船队已在登州和倭国之间跑了两个来回,证明航道安全可靠。所获利润说一本万利肯定是夸张,却也有好几倍的收益。”

“真有几倍的收益?“对于海贸朱大典早有耳闻,朝廷虽没解除海禁,海上的走私活动就从未断绝过,听说其中的收益很是可观,张楚亲口证实其中有几倍的收益,这令朱大典很是吃惊。

“确实如此,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张楚希望朱大典对银子的渴望战胜对失败的恐惧。

“朝廷有令实行海禁,而且海上海盗横行,这海上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大明的海禁虽然没人遵守,可也没有明确的取消,作为官员朱大典还是要注意一下影响的。

“朝廷对于海禁这种事早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郑芝龙垄断了南方的海外贸易,朝廷不但没法干涉,还一个劲的封官、许愿。我们要建立的就是一只能够与郑芝龙相抗衡的船队,至于海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建造的商船都安装有小型火炮,遇到小股的海盗自保没有问题。同时还可以派出专门的船队护航,如今在登州正在建造大量战船准备反攻辽东,等战斗取得胜利后,这些船只就能加入到海贸的船队中来,这其中的利益足以让人眼红啊。”张楚的话打动了朱大典,特别是张楚提到了郑芝龙,郑芝龙现在可以说是富可敌国,有钱有到那种地部才是真正的成功。朱大典分析着其中的利害得失,还是有点不放心问道:“海贸确实很赚钱,可以我们朝廷官员的身份来作还是不太好吧?”

“这事全部由我来出头,过些时候我就带兵反攻辽东,皇帝即便知道了也拿我没有办法。他没把郑芝龙怎么样,也没办法对付我。朱大人您不必有太多的表示,只需要利用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