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保安-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了,孙先生,我们还要在天黑前赶到中阳呢。”护送他的士兵不明白孙元化为什么会对着城堡发愣,见他看了半天还是不动只好过来催促道。

“这城堡是什么人设计建造的?”孙元化知道明朝原先没有将城堡建成这样的先例,这中阳地区肯定是出了什么能人。

“能设计出这么厉害的城堡只有我们大帅张楚了,这只是个小城堡,你要是见过神木渡口的城堡和改造过的府谷城就会更惊叹了不起了,就会明白传说我们大帅是神仙转世不是乱讲了。”这个士兵跟着张楚到处征战去过不少地方,看见了官军在城堡下碰壁,所以对张楚更是奉若神明。

“你能不能代我传个话,我要求见你们的大帅,我有许多问题要向他求教。”孙元化参与过对后金防御工程的建设,宁远城的建造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后来的宁远大捷就是靠着坚固的城墙和犀利的火炮打伤了努尔哈赤。现在明军失去了对后金军野战的勇气和能力,只能靠固守坚城来消耗敌人,这更突现出来建造合理的城池的重要性。所以孙元化一见到棱堡这跨时代的产物真是激动不已,非要见一见这建堡之人。

“这我就帮不上你的忙了,我一个小兵怎么能见到大帅呢。”士兵在跟随张楚解救孙元化时张楚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现在张楚不在,更不能说破。所以找借口推脱着。

“你们那个带队的公子是不是官够大,他能不能见保安军的大帅?”孙元化还不死心,可他对中阳实在不熟悉,更没有什么认识的人,这让他很焦急,后来他想到了救自己出来的那个年轻人,没准他能使自己见到被士兵称为大帅的能人张楚。

士兵被孙元化这么一问忍不住想笑,控制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缓了一下才说道:“他的官当然够大,见到他肯定能见到大帅。”

“那就好,你记得他回来时一定要告诉我,我好求他带我去见你们的大帅,一定要记住了。”孙元化不放心的叮嘱着。

“好,他一回来我就向他禀报。”士兵心想这事还是比较容易的,就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在傍晚时分进了中阳县城,在城内孙元化见到了先期到达中阳的家人。孙元化的儿子见到自己的亲爹痛哭不已,父亲为了国家的利益常年东奔西走,练兵筑城,最终却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要不是被人营救没准就要死在监狱之中了。

孙元化见家人都很安全放下心来,安顿好家人,孙元化还要为大明的安全操心,顾不上休息自己躲进了房间中,用找来的纸笔,凭自己的印象勾画棱堡的样子,对照图纸他越看越觉得这城堡设计的精妙,整整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孙元化要出去再看一看中阳城的防御设施,却被士兵告知,为保障他的安全,他暂时不要到处走动。一切都要等救他的人回来再说,这更强化了他要见张楚的意识。

这几天来孙元化一真追着负责保卫的士兵问张楚什么时候回来。士兵不胜其烦,所以听说张楚回到中阳,立即就向张楚报告说是孙元化要见张楚。

“您对棱堡建造的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张楚听了孙元化讲述的理由大言不惭的包下了有关棱堡的所有问题。

“你也懂得建造那种奇怪的城堡,不是说这些城堡都是保安军大帅张楚设计的吗?”孙元化有点儿不太相信。

“您还没问过我叫什么名字呢。”张楚笑着说道。

“失礼,失礼,请问公子贵姓高名。”孙元化这才想起来,对面这个年轻人出生入死,远赴京师将自己解救了出来却没有问过人家名字。

“我姓张,名叫张楚。”张楚本来想摆一个漂亮的亮相造型,可看见对方是一个五十岁的老男人只好作罢。

第三百一十四章 狗骑兔子

“你是张楚?”孙元化真的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这张楚可是一方流贼的首领,还曾在京师大败过后金的骑兵,一个人干了这几件事就可以称的上传奇人物了。

后来张楚又反叛了许多朝臣还为朝廷失去了一员善战的将领而惋惜。

没想到他竟然亲自到镇抚司的大牢中将自己接了出来,这真可谓胆大包天。能在战场上杀敌,胆子又大,还会建造城堡,据说保安军中许多新奇的东西都是他设计的,并且还这么年青,这样一个人站在自己面前却没有认出来,自己这才叫眼拙呢。

“我是张楚,如假包换,先生对棱堡的建造感兴趣?”张楚看着孙元化桌上画的棱堡的图纸问道。

“是的,只是其中有许多不解之处,所以想找你来问问。我知道这涉及到军事秘密,可这对大明来说太重要了。如果在关外能建成如此坚城那防守后金无忧了。”孙元化在想着怎么守住大明的江山。

“这好办,一会儿我带您到处走走,你还会看到许多新奇的东西。但有一点我要跟您说,什么时候人都是最重要的,您招募的辽东子弟不可不谓勇猛,您新铸的火炮新制的火器都很犀利,可这些都成了危害大明江山的东西,好的武器还要看掌握在什么人的手中。”张楚对孙元化的经历也多感慨,孙元化为强化大明的武力下了不少功夫,可最后栽倒在用人不当上。中国军队进化的历程便这样被打断了。张楚之所以费这么大的力气将孙元化从京师抢回来,就是看重了他对明朝军队改革的贡献,不想让这个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行者在骂声中被砍头。

张楚下了命令卫士们下去准备了。等待的时间张楚和孙元化在屋内闲聊。

“先生是否还在想我那个神是举还是不举的问题。”张楚想看看以孙元化这样聪明的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想过了,这句问话里边存在着诡辩之术一类的东西,我虽然还没完全想明白,但它也证明不了我的信仰是错误的。”孙元化这些天还真思考过这些问题,他虽然有点儿感悟,却还不十分明白。

“这里边确实存在着诡辩的意思,不过它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任何事物不能说的太绝对。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边就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将什么说成唯一的万物之主,必不能自圆其说。信仰应是兼容并包的东西,不断的用心去感受。每个人心中的神是不一样的,同时也是不能完全能对外人表达的。我们的祖先有着许多先进的思想,只是后来被解释歪了。”张楚希望自己的话语能够对孙元化有些影响。

“我们祖先的东西确实很好,可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已经超过我们,我们再不改变就落后了。”孙元化属于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也是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大明朝正走向衰败的人。

“我们改变不等于抛弃中国传统,我们吸收外国的东西,不等于全盘接受他们。今天我就带您看看在中国的土地上也能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东西。”张楚决定还是用事实说话。孙元化等人信仰的改变多是被国外传入的先进技术所吸引,张楚想让孙元化见识见识更为超前的技术。

这时卫士已准备停当,连郭西园都赶了过来。

张楚介绍郭西园和孙元化认识后,郑重的对郭西园交待道:“孙先生可是我们的贵客,现在他的身份暂时不能对外公开,一定要保护好孙先生和他的家人。”

“请大帅放心,我们会将安全保卫工作做到最好。”郭西园对于张楚的吩咐十分重视,当面做了保证。

为照顾孙元化这次出行张楚专门命人准备了马车。刚一出门孙元化就被眼前的马车吸引了,这是一辆四轮马车,与中国传统的两轮马车完全不同。车体更加庞大,四个巨大的车轮架着高高的车身,使车子显得很是威武。

“这也是你制造的。”孙元化听说过张楚制造了许多新奇的东西,心想能造这么巨大的马车的肯定只有他了。

“是我设计的,制造还得靠工人们高超的技术,孙先生上车咱们体验一下坐这车的感觉。”张楚将孙元化请上了马车。

四轮马车在车辆的体积和载重量上比两轮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中国糟糕的道路限制了它的发展,至于说前轮转向什么的并不是难题,张楚打下中阳后安排工匠根据自己的印象没用多久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接下来车辆的减震却花费了很长时间。由于没有橡胶只能使用木制车轮,坚硬的木制车轮行走在道路上不停的颠簸,使得不管是两轮车还是四轮车对坐车的人来说都是煎熬。张楚这时灵光一闪,后世满街跑的柴油三轮车简单的减震系统给了他启发,人们管那种三轮车叫“三蹦子”,还有一个外号叫“狗骑兔子”,以此来形容其跑起来飞快。它的制作非常简单,后车厢就是用弹簧钢板架在车轴之上形成的悬挂系统,简单却很有效。

它们的做工十分简陋,整个系统都是裸露在外的,张楚在前世年幼时经常看它们从身边飞一样的驶过,后来才被各种各样的汽车所取代,所以对此印象深刻。

不过这么简单的系统要想复制到明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工匠们按照张楚的图纸很快就制出了样车,看着有模有样还不错,可没跑两圈就爬窝了,由于钢材的质量不过关,弹簧钢板被压弯了。张楚并不气馁,因为他知道这是正确的方向。

张楚一面找钢厂改进钢材的品质,另一方面继续支持工人们进行试验,没有办法进行精确的计算,张楚不惜耗费材料,让工人们做出了大小、长短、厚薄不一的样品,不断的试验,找出最佳的组合。幸运的是钢厂生产出来的钢材品质越来越好,弹簧钢板可以做的更加轻薄了。新的减震系统在测试中过了关,一辆辆新式四轮马车生产出来了,很快就以它的舒适性和载货量大受到欢迎。

张楚发现他解决了车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离能够生产出来“狗骑兔子”只差一个发动机了。

“如果我有了发动机就可以生产几千辆‘狗骑兔子’,然后在上面架上机关枪,让不可一世的后金骑兵领教一下现代化的厉害。”想象着数千“狗骑兔子”架着机关枪掠过草原的情景张楚不禁邪恶的笑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改变

孙元化当然没有张楚那么多邪恶的想法,他听了张楚的介绍后,再坐在四轮马车内感受着那种平稳舒适的感觉,心中大赞,这奇思妙想还真能改变人的生活。

作为既潜心研究又动手实干的能人,他很快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道:“这四轮马车要求路面平坦,可到哪里找那么多平坦的道路啊,这修路和维护都是个大工程。”

“这的确是个问题,所以现在这车大部分还只在城市之内使用。不过我已经找到了一种修路的方法,可以使修好的路不怕水浇雨淋,保持多年不坏。孙先生看看外边的路是不是有点儿与众不同。”张楚说完指了指车外。

“路是黑色的。”孙元化让车慢下来伸头在车外观察着,后来干脆跳下车来,在路面上跳了几下子,又不顾形象的用手扣了扣上面的石子,发现路面确实很结实。

“这路面是将路基碾压结实后上面铺了一层沥青和石子,路面非常结实,而且还平整。”张楚对这明朝的柏油路非常有信心,在路上跑超载车辆的日子还早着呢。

“那从何而来如此多的沥青?”孙元化的科学知识还是很丰富的,明白这沥青是什么。

“我们在延长打出了石油井,每天能够生产出上千斤的石油,经过提炼分离可以产生大量汽油和沥青。我们已在几个主要城市铺上了沥青路,今后还要铺成千上万里的这种路。”张楚想到后世村村通公路的壮举,感觉到自己任重而道远。

“每天有上千斤的石油产出,那你们得有多少猛火油啊。”孙元化最近经常参与战事,听到石油首先想到的就是猛火油。

“应该很多了吧,这几年都是一生产出来就装在铁皮桶中运到城堡之中了,具体的数字我也不太清楚。”张楚不想吓到孙元化,对具体生产出来的汽油数量打了埋伏。

“你们能不能拿出一部分猛火油来运到关外增强那里的防御力量。”孙元化是上过战场的人,知道大家正在拼命的乱砍之时,一股火焰喷过来的厉害。还在想着怎么加强关外城池的防守。

“我们倒是想,可皇帝却不见得同意,孙先生研究的许多火器都上不了战场啊。”张楚知道皇帝没挨过烧不知道这东西的厉害,自然不会重视石油的生产,更不会信他这个反贼的话。

“哎!”孙元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现在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份。

“走,上车,我们去钢铁厂看看孙先生喜欢的大炮,比这个厉害。”张楚见自己戳到了孙元化的痛处很不好意思,马上转换了话题。

坐在舒适的马车内听着张楚讲保安军地盘内的种种变化,孙元化心情复杂,大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可以解决这些困难的竟然是个反贼,虽然这反贼说要归顺朝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