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保安-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楚在运城打退了洪承畴的进攻却没有时间庆贺,这次战斗是保安军自成立以来所经历的最艰苦的一次,官军的火器和弓箭给保安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在随后的肉搏中双方的伤亡事实上差别并不大,只是保安军在气势下压倒了对手,官军随后崩溃被追杀才是造成官军死伤最多的时候。

战果确实很是辉煌,来攻运城的官军十几万人最少留下了一半,几乎所在的粮食辎重和火器都成了保安军的战利品,刀枪等冷兵器更是缴获了无数。张楚想这要是卖给其他的义军又可以发一笔大财了。

这一战也暴露出了保安军存在的缺陷,官军一开始建造的盾车和后来集中起来使用的火器都给保安军以巨大的威胁。保安军的火枪火炮虽然很厉害,官军却不是没有办法克制,这几战都是因为官军对火器不熟悉、不重视才使保安军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如果官军重视起来,集大明全国之力来攻,保安军还是很危险的。

在将洪承畴的人马赶远之后,张楚决定让保安军停下来休整,主要目的还是总结这一战的得失。各班排的小组讨论开展了起来,这一直是张楚所强调的,通过讨论可以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士兵中的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就会脱颖而出。如果在战场上表现的还很勇敢的话,这些人很快就会得到提拔,保安军的将领大多都是从低层一步步的升迁上来。即便是上军校也是在队伍中有优异表现的人才有机会去进修。只有保证了底层的上升渠道一个团体才能有活力。

很快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被收集了上来。张楚看后很有启发,决定和将领们商议后对保安军进行相应的改进。

现在要做的是扩张一下保安军在运城的地盘,运城虽然坚固,但在一座孤城中被人堵着门打必定有些不爽。

保安军的作战目标是运城周边的临猗、夏县、芮城、平陆和永济五县,如果拿下这五县派兵驻守的话就可以与运城形成犄角之势相互支援。

为了全面掌握周边的情况,方便对周围县城的攻打,张楚亲自带兵出发了。他一方面要过一过打仗的瘾,同时也了解一下运城周围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

大队的保安军开出了运城,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临猗县。临猗县地处运城的西北方向,是平原上的一个小城,对于火炮数量充足的保安军来说,攻下这样的一个小城不是难事。

临猗县城内早已人心惶惶,城里的人早就得到消息,在几天前官军在运城大败,据说贼人在运城大开杀戒,将十几万官军屠戮一空,运城城外血流成河,那贼首张楚更是掐诀念咒,引来天火将官军的士兵烧成了黑炭。

临猗的知县每日坐在县衙中唉声叹气,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非要上下运动到这临猗来任职。临猗靠近运城因盐运的存在十分富饶,是许多官员梦想的地方。没想到自己认为的福地如今却变成了死地。洪承畴带着大军败走了。这流贼要是来临猗抢掠可怎么办。

怕什么来什么,这天的一早,知县刚吃完早饭,正想着怎么熬过这一天,只见一个衙役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大喊道:“老爷!老爷!不好了,贼人向县城开来了。”

“快命人关城门。”知县立时就慌了手脚,不过还是下意识的命令关闭城门。多一层城门就像可以多一层安全感似的。

县衙内立时就乱了越来。班头、衙役们根本顾不上他们的大老爷,自己收拾东西开始逃跑。

知县的家人更是哭成一片,知县抬头看了看大堂的房梁,按照大明的法律,知县守土有责是应与县城共存亡的。

知县想着自己在房梁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感到不太舒服。

于是他来到大堂外对还没有来得及跑掉的衙役大喊道:“都不要跑了,立即随本老爷出城。”

“大人你疯了吧?”“您是嫌弃您和我们死的慢了?”都到了这步田地,衙役们也没有必要对知县客气。

“本老爷没疯,你们立即和我一起到城外迎接义军进城。”知县不为所动,大声的对衙役们说。

“高,实在是高。”这个大老爷就是与众不同,这么快就想到了投降,而且话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好像他早就是义军一样。不过这也是个好办法,没准还能保命。

知县带着衙役急匆匆的赶到了县城的东门,迎向了保安军来的方向。这时临猗县城门大开,在知县的带领下一大队的商人富户和普通百姓都跪在道路的两旁迎接保安军的到来,因为他们对保安军多少还是有些了解,据说这保安军还算仁义,没有干过屠城什么的事,东西没了可以再去挣,要是丢了性命什么都完了。

张楚带着大队人马来势汹汹,全军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可到了临猗却发现城门大开,张楚心想这谁还要给我摆个空城计怎么着。

派人过去打探,却原来是知县带着百姓出城来献城了。

张楚立即派人占领了城门,控制住了城内的街道,并将城里的衙役和官军全都集中在一起看管了起来。

最后张楚才带人向临猗城的东门走来。知县带人在城门口已经跪了很久,心中越来越急躁,看着保安军一队队进城却没有人搭理他们,他们也不敢起来,身体的痛苦还是次要的,主要是不知保安军将怎么处理自己。

第二百四十章 临猗的秩序

张楚带人来到临猗城的东门,临猗知县立即就看出了来人的不同。张楚和其他保安军战士一样穿着黑色的军服,从材料到制式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肩上扛着独一无二的大元帅肩章。知县当然看不明白保安军的军衔,但以他多年的官场经验,通过周围的人簇拥在张楚周围和对张楚尊敬的目光中判断出了张楚的不同。不要看这是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准就是可以决定大家生死的关键人物。

“恭迎大王进城。”知县不知应对张楚说些什么,甚至连对自己怎么称呼都没想好,但又不能不说话,只好先表示欢迎再说。其实他也知道,他欢不欢迎并不重要,保安军想来就会来的。

“你是什么人?”张楚看着知县的打扮已将他的身份猜的八九不离十。

“小人是原临猗县知县王国彬,现率临猗百姓向大王投降。”临猗知县王国彬恭敬的对张楚说道。

“不要叫我什么大王,我是保安军大帅张楚,你叫我大帅就可以了。”张楚对被人称为大王很不舒服,大王要不就是打家劫舍的山大王,要不就是派些小妖去巡山的老妖怪,总之不是什么上的了台面的人物。

“是大帅,小的记住了,我这就带您进城。”王国彬有心理准备,眼前之人肯定是保安军的一个首领,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就是保安军的大帅张楚,心中不免有些吃惊,说话更加恭敬了。

“王国彬,你是什么出身,来临猗几年了。”张楚命令士兵令迎接的人各自散去,然后跟随着王国彬向城内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

“我是崇祯元年的进士,来临猗已有四年的时间。”王国彬提到自己引以为傲的金榜题名都高兴不起来,甚至希望自己先前没有得中,那样自己现在还在家乡读书,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没有掉脑袋的危险。

张楚不由多看了王国彬几眼,没想到这位还是进士出身,这也是全国考试前几十名的学霸。看这王国彬已有了四十多岁的年纪,这在高中之前应在科场上努力了好多年。

一边走王国彬一边向张楚介绍着临猗县的人口地理情况。说的倒是条条是道,看来他这个知县对县内的情况还挺了解。

来到县衙只见保安军的士兵已将内外都控制了起来,一个带队的走过来向张楚报告县衙内的人员已全部被控制了起来,县衙安全。张楚这才带人走进县衙。

县衙内的衙役仆人都已被保安军集中在一起控制了起来,只剩下知县王国彬的家人躲在院子的角落里,满眼惊恐的看着来来往往的保安军。当张楚等人进来时见到陪同的王国彬似乎看到了救星,但又不出声,只是在那里紧张的观察着,他们还不明白现在是什么状况。

“这是你的家人?“张楚见房前院子里的男男女女一大堆的人问王国彬道。心想这王国彬还真能生,看样子这老老少少的要有不少于二十口子。这家伙应该都当爷爷了。

“这正是我的家人,还请大帅饶过他们。”王国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一路走过来张楚只是询问了他一些县内的情况,并没说要怎么处置他,这让他更紧张,这时只好上前哀求,先保住家人再说。

“这县衙你们是不能住了,先带他们到别处安置,至于你吗,念在你献城有功,可以饶你不死,如果你愿意可以带着你的家人,离开临猗。不过你要想好了,回去朝庭将怎么处置你,不但官位保不住了,而且脑袋留得住留不住都不好说。”张楚倒是真有点儿为王国彬的性命担忧。崇祯皇帝杀起这些丢城失地的底层小官来还是很坚决的。更别说这王国彬又多了一个投贼的罪名,这基本上已没什么活路了。

“还请大帅救我。”王国彬对明朝的官场还是熟悉的,知道自己面临的将是什么。

“要想活命你可以改个名字在我这里做事,不过这里可没有了以前锦衣玉食的生活。”张楚还是希望王国彬留下的,读书人中的坏人很多,按比例说肯定要超过没读书的百姓,可他们必定掌握了文字这种工具和一定的知识,不利用起来很是可惜。作为宅男的张楚以前并没有想过那么多问题,可当他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在他治理下有几十万的人口之时,他发现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是依靠底层的穷苦人来管理,还是依靠读书人和一些所谓的社会精英来治理,到现在张楚也没有确定的答案。

“我留下来,愿为大帅效劳。”在生和死面前王国彬先择了生,至于能够生多长时间这就要看张楚的实力了。张楚连三边总督带领的十几万官军都打败了,这个生应有很长时间了。并且投贼的罪名本就做实了,就不在乎多加一条为贼人做事了。

“好,那你就还在临猗做事,不过你要记住,保安军的规矩是与大明朝完全不同的,我会派人过来做临猗的知县,你做副手协助他,同时你也要认真的学习保安军的规矩,不要到时因为旧习惯丢了性命。”张楚耐心的叮嘱道。

“好!好。我一定按保安军的规矩办事。”虽然一下子由一言独断的县大老爷变成了别人的副手,但这时只要保住了性命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张楚这次远征是准备占据运城固守长期经营的,因此他不但带了庞大的部队,还从中阳各地抽调了许多行政管理人员随行。占领临猗后张楚立即将这些人调了过来成立了新的政府机构。虽然新机构留用了大量的旧衙门的人员但功能和行事方式却大为不同。

临猗的百姓很快就发现了在保安军管理下的不同。最先出现在街面上的是保安军维持秩序的部队。他们一队队的行走在临猗的大街小巷之中,队伍的前面都有原先县衙里的衙役带路,发现街上有形迹可疑的人立即上前盘查。有在街头欺行霸市和无故滋事的上去就用手中的木棍一通乱打,被打断腿打折了肋骨的街头混混不在少数,打个头破血流更是常事。

城内的一些老学究不由暗暗摇头,这贼人还是贼人,一点儿也不懂得圣人教化,哪有当街打人的道理。

不过在保安军一顿乱棍之下,临猗城内却也安静了下来,连市面上吵架拌嘴之人都少了。巡逻的保安军却乐得清闲,只每日里拿着棍子在城内走来走去,对于百姓的生活也很少骚扰。百姓由一开始的惊惧变得习已为常了。百姓终于明白,这棍子只是打向想要干坏事的人,安分守已的百姓离被棍子打还远着呢。

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服四城

在保安军的巡逻队用棍棒扫荡了整个临猗城之后,保安军的税务局又登场了。他们的衣服与保安军相差无几,只是颜色不是黑色而是蓝色,自称是保安税务局的税警,在临猗城里挨个商铺的收税,连街头摆摊的小贩都不放过。

抢钱就说抢钱罢了,还说收什么税,各个店铺敢怒不敢言,这总比整个商铺被抢了强。不过这些税警在抢钱时却很规矩,既不吵也不闹,叫出老板问明店铺的营业额,然后算出一个应交的数目,问老板是现在交还是自己到衙门里去交。百姓当然不敢到县衙里去交税,那是一般人可以去的地方吗?在当场收取了税金后,保安军的税警还给了老板一张印刷精美的纸条,上面写着已交的金额。告诉老板要好好保存,这是税票,证明已交过税的证据,丢了不补,还会引来麻烦的。

对于几个大的商家税警收完税后还留下了几本《保安税法》,说有关收税的规定都在上面。商家交了税虽然心痛可心里也宽慰了一些,看来这保安军抢东西还是有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