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绣路-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常宋一顿,忙离了身,不满道,“晦气。下次来了癸水早点说。”
    女子来月事总显得污秽,他不想多留,思来想去就回主卧了。进门见谢嫦娥在抱着孩子哄睡,多瞧了几眼,这一瞧问道,“你头上那根金钗呢?”
    她戴来戴去就那几件首饰,不像巧姨娘眼花缭乱的难记,顺口问她。
    “白日出门,不小心掉了。”谢嫦娥面不改色答着,实则……被她拿去典当了五十两银子,给碧绿了。她轻轻唱着曲儿哄女儿,心中平静,不起波澜。

☆、第43章 新官上任

第四十三章新官上任
    陆正禹已经几个月没有收到好友的来信,起先以为他忙于科举不得空回信,也就没在意。但如今已是六月,科举已经结束,快的,甚至连官职也该委派,去上任,总该有空的。他问了管家,管家说没有见着来信,心中更是奇怪。
    既然不见好友来信,也不见他来,觉得不安,生怕谢家生了什么变故。旦夕祸福的事,他再清楚不过,甚是担忧。于是便和徐老爷说想去元德镇看看。
    元德镇他是不想回的,甚至那整个县,他都不愿再踏步进去。只是久不见好友,寻他喝茶说说近事,问问他科举,也好……
    徐老爷一听他要亲自去,说道,“这长途跋涉的太辛苦,让几个身强体壮的家丁去吧。”
    “久未相见,我也想去叙叙旧。”
    徐老爷又怎会让他去,这一去,就露馅了。想了想说道,“那你去吧,一路小心,探望了好友,就回家吧。”
    字字叮咛,犹如父亲。不得不说陆正禹心有触动,也很是感激徐老爷。
    夜里婢女为他收拾好细软,临睡前他去徐老爷房中拜别。谁想徐老爷不见,问了两遍,管家才道,“老爷下午摔伤了腿,不想二公子知道。”
    陆正禹忙问道,“摔的可重?”
    管家弯身说道,“……不重。”
    见他说话迟疑,陆正禹等大夫过来,和他一起进去。说不重,却摔得大腿都折了,动弹不得,微微一动,就痛得面如白霜。徐老爷仍是说道,“这不碍事,你东西可收拾好了?马车我已经让管家给你备好了。”
    如今他这模样,陆正禹哪里能安心离去。管家也在旁说道,“就要月底了,那几间铺子的账得去收了,也得给工人算工钱。”
    徐老爷默了片刻,陆正禹说道,“若是徐伯伯放心,让我去吧。”
    “你还赶着去那,不要操心,去吧。”
    他越是这么说,陆正禹就越是走不了,想了片刻,不过是四五天的功夫,便说道,“我先帮您将账收了,再去吧。”
    徐老爷面色宽慰,“辛苦你了。”
    &&&&&
    太平县离元德镇来回不过三天路程,只是途中要经过一条险峻山道,比较费时。过了山道,路就平坦了。
    齐妙一手揽着陆芷,时而抬头看看对面奶娘抱着的女儿,今日倒乖,没有哭闹。低头见陆芷没有合眼睡觉,问道,“阿芷不睡一会么?昨晚没睡好吧?”
    陆芷浅眠,昨晚客栈外面更夫一敲铜锣,就将她惊醒了,早上早饭也没怎么吃。她低应一声,窝她怀里合了眼,却还是没睡。
    已是正午,快要入镇,谢崇华怕母亲妻女饿着,瞧见有个茶棚,旁边还灶头还放着六七层高笼屉,便让车夫停下,准备在这稍作休息,填饱肚子。
    安顿好家人,谢崇华让掌柜上了两壶茶和一斤肉,还有五笼包子。
    齐妙见陆芷什么也不拿,问道,“阿芷吃什么?”
    陆芷摇摇头。
    谢崇华说道,“阿芷喜欢吃甜的,就吃这以甜菜头做馅的包子吧。”
    说罢拿了一个给她,陆芷接过,默默吃了起来。看得沈秀皱眉,“这孩子怎么呆傻了一样。”
    “受了惊吓,也不认得几个人。”谢崇华又夹了肉给她,给什么,陆芷就吃什么,反正是不吭声。
    肚子填了个半饱,忽然就见有个衙役快马加鞭路过。似乎是瞧见这儿停了马车,又折回来,下马认了认,摇摇头走了。
    谢崇意瞧了一眼,说道,“难道是来捉贼的?”
    谢崇华细看过去,说道,“倒也不像,真查案的,就该上前盘问了。”
    一家人说着吃完了饭,稍作休息,就继续赶路了。
    太平县入城的大门已经聚了许多当地官吏豪绅,还有举人秀才,以及当地有名望的名流。将近百人顶着六月日头,都在等着新知县前来。身后是一支三十余人的队伍,挂着鼓、拿着唢呐,就等一声令下,锣鼓喧天。
    然而等了半天,都不见那先去打探的人报消息回来。说了是今天上任,迟了可是大罪,可为何等到如今都不见?
    又久等半天,倒是瞧见两辆马车缓缓驶来,一时惹得众目相望。只是那马车朴实无华,而且没仆人跟着,更无多少行囊,后头还跟了一条狗和羊,怎么看都是普通人家搬家而已,怎会是新知县。故而只看一眼,就收回视线,继续等。
    沈秀从车窗往外看,见了此景,说道,“真热闹,这么多人。”
    谢崇华和谢崇意在前面那辆车,这辆车坐的都是妇孺。闻言都往那边看去,不以为然。倒是齐妙心有所想,该不会是来接他们的吧……她正想叫停车夫,可又瞧见那些人旁边,正停了一辆八抬大轿,默了默没有吭声。
    朝廷三令五申不许新官上任以轿子相迎,只是有些地方陋习不改,如今看来太平县也是。她不好吱声,免得等会非坐不可,干脆当做没看见,便不提醒。
    那前去探路的衙役骑马回来,急停而下,说道,“还瞧不见新知县。”
    押司问道,“连一个像的都没见着?”
    衙役想了想,才说,“倒是瞧见一家子的,可他们当时在茶棚吃饭。桌上就一点肉,还有几笼包子,定不会是大人吧。”
    众人也深以为然——身为官吏怎么可能如此节俭,不等着进县里搜刮一顿就是怪事了,定不会是那谢大人,定不会的。
    如此一想,便继续安心等待。
    谢家马车进了太平县,因谢崇意在这里念过书,知晓衙门在何处,也没跟人问路,直接由他指路,很快就找到了衙门。
    衙门按私人和公事来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办差用的衙门正门,一个是供知县家眷住的内衙。内衙在衙门后半段,离前堂稍远,另设大门。
    他们去的就是那内衙大门。
    此时大门已开,门前打扫干净,还贴了新符,可见用了一番心思。
    沈秀由刑嬷嬷扶着下车,瞧见这里好不高兴。她哪里想得到,自己一个农妇,有朝一日竟然能住进这地儿。
    许是这里有动静,惊扰了里头的人。一个老婆子探头出来瞧,手里还拿着扫帚,眯眼瞧看,“做什么?知县家也敢乱瞧。”
    谢崇华说道,“我乃是太平县新上任的知县,姓谢,名崇华,今日赴任。”
    老婆子蹙眉瞧他,样貌是好,只是穿的却不像官老爷,不过是普通长衫,后面跟着的人也这样少,轻笑一声,“你知不知道冒认知县是多大的罪?”
    谢崇华一顿,这才想起来忘记拿牙牌给她瞧了,难怪要怀疑。便从怀中拿出牙牌给她瞧。
    老婆子懒懒接来一瞧,那象牙上所写官衔,正是知县,她这才说道,“是老奴有眼不识泰山,有所得罪还请大人不要见怪。”她迎他们一行人进去,又奇怪她在这做事五十年,从挺直的背到佝偻,从未见过这样朴实的知县。那十几任知县,哪个不是趾高气扬,一身锦缎缠身,身后跟着大大小小最少十二三人的奴仆?
    齐妙已将女儿抱回,边走边问道,“为何你方才这样惊讶?”
    老婆子恭敬答道,“听说押司他们一早就去城门口等您们了,还备了酒席,本以为会被众人簇拥而归,谁想却是自个来了,觉得新奇罢了。”
    齐妙听她谈吐不凡,而且话里的“簇拥”二字,在此刻听来是隐带嘲讽的,根本不像个下人说的话,笑问,“老婆婆是在这管事的么?”
    老婆子笑笑,“知县夫人客气了,老奴在这为奴五十年,用不着如此客气。因平日喜欢喝点酒,他们都叫我一声酒婆。”
    齐妙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我是知县夫人?”
    “方才你们进来,过门槛时,大人护了您一把。如果不是丈夫,怎敢大庭广众之下碰个女子的腰呢。”
    寥寥几句,已让齐妙觉得这酒婆不是个简单人。
    因衙门里的人都去城门迎接,衙门里没人。酒婆领他们进屋安顿,又过小半个时辰。谢崇华才道,“你让人将他们喊回来吧,酒宴也不用了。”
    酒婆看了看他,笑道,“老奴这就过去。”
    等她走了,沈秀才轻责,“为何不用,这不是得罪人么?”
    谢崇华轻摇了头,“刚才酒婆说的,应当就是我们进城时看见的那几百人。如今刚上任就这么大排场,太过扰民。我便是要告诉他们,我不喜这种排场,也免得他们以后再大动干戈。”
    沈秀不懂这些,也因难得出远门,有些累,就回房了。
    齐妙将女儿交给奶娘,让刑嬷嬷去给婆婆收拾屋子,自己收拾自己房间。刚开箱子就见丈夫也过来,笑问,“等会他们过来,你少不得要和他们说话。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可比我收拾东西累多了,你去坐坐吧。”
    “不累。”谢崇华弯身去拿衣服,又说道,“我来的时候合计了下,家里得多请个下人。”
    “我也正好有此意,不过……”齐妙转了转眼,“也得请个跟刑嬷嬷一样年纪的。”
    谢崇华知她又怕重蹈覆辙,笑道,“内宅的事都由你打点,我不插手。”
    齐妙这才安心,“嗯。”不过收拾了两件衣物,她就想起还没安顿陆芷。六岁的孩子总是不说话,好像恨不得将自己藏起来。一个不留神,就将她忘了,不得不说……果真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难以事事惦记。她急忙出去寻她,也不知一个人在屋里会不会害怕。
    陆芷此时没有在房里待着,一人抱膝坐在门口石阶上,盯着前面直勾勾发愣。
    谢崇意回房时瞧见她,本想当做没看见,他素来是不爱跟孩童打交道的,因为太闹腾,还不懂事。只是想到她爹娘不在了,又差点被人贩子拐了去,便停了步子,淡漠说道,“快回去,不然等会就被黑山老鬼抓走了。”
    陆芷心一揪,蓦地瞪大了眼,将膝头抱得更厉害。
    谢崇意又说一声,她仍不动,反倒发抖了,一张小脸半点血色不见。恰好齐妙过来,见她在这,疾步过来蹲身问道,“阿芷怎么不在里面呆着,外头多热。”她提帕为她拭去额头细汗,温声问着。
    陆芷这才低声开口,“屋里黑,就我一个,怕。”
    齐妙摸摸她的头,“不怕,等明天嫂子给你找个姐姐陪你睡,今晚让嬷嬷陪你睡。”
    她点点头,又一言不发。齐妙还要回去收拾屋子,给丈夫准备衣物。到底是新官上任,不可能真的连一顿接风洗尘的酒宴都不赴。左右想了想没合适的人,见小叔子已要走,忙喊住他,“三弟,你先帮着照看阿芷,嫂子忙完了就过来接她。”
    谢崇意脚步一僵,唯有回来。
    齐妙又对陆芷说道,“阿芷要乖乖跟着你谢三哥哥,不要自己乱跑,知道么?”
    陆芷点点头,抬手扯住谢崇意的衣角。
    谢崇意皱了皱眉,毕竟是个姑娘,又不能带她进屋里,只好和她一块坐在石阶上,一起发呆。
    &&&&&
    齐妙回到屋里,箱子已经空了大半,丈夫还在搬着剩余的行李。一见她就问道,“阿芷睡下了么?”
    “不肯一个人待屋里,怕鬼,宁可坐在外头熏。我让崇意照顾她了,明天多请两个下人吧,阿芷如今还什么都怕,得时刻守着。”齐妙将东西放进衣柜,又说道,“三哥不是那种做事不周全的人,怎么一句话都不留给你就走了?”
    谢崇华也担心这个,“就怕三哥又碰见什么麻烦事,只是我如今上任也不能离开,只能拜托多几个人去鹤州打听了。阿芷到底还是要在亲哥哥身边待着的好。”
    “嗯。”齐妙轻声,“我是怕阿芷待久了,娘亲觉得她烦,今日……”
    今日可不就是觉得她烦了。
    谢崇华也觉要赶紧找到好友,让他们团聚。
    那酒婆走得慢,到了城门口,已经快到未时,那等了一上午的人已快晒蔫了。她走到押司面前,语速突然就快了,拍着大腿说道,“哎哟,赵押司,知县大人已经到衙门了啊!你们这是怎么等的。”
    她在衙门几十年,虽为奴仆,可却因岁数大,办事稳妥,也得衙门的人敬重,说话随意许多。众人一听,顿受惊吓,“酒婆你这是什么话,我们几百人盯得这么牢,连只苍蝇过去都瞧得见,怎么可能不知道知县大人已经进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