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楚风-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丞相说笑了,我等都是秦王帐下的鹰犬!何来降服之说啊?来兄弟们,你我袍泽一场,也算是前世的缘分未了,干了!”孟说豪爽的说道。

    “干了!”众位将士一同将酒水,从碗里,头盔里倒入自己的喉咙中。

    这些粗犷的汉子,用喝酒这种方式来表达着自己对于孟说的尊敬,并没有过多的言辞,有的只是将内心的话语变成一碗碗的酒水,一饮而尽!大伙儿喝的高兴,自然就不管不顾了,一碗接着一碗。

    任鄙见秦王一直没有出现,担心一会儿还要和孟说饮酒,如果此时孟说喝醉了,待会秦王出来,岂不是要失礼了,任鄙赶紧站起来说道:

    “诸位!此行是为了护卫秦王,难道还要喝的酩酊大醉不成?”

    “末将该死!末将该死!险些误了大事!险些误了大事!弟兄们咱们的心意将军,已经知道了!咱们就不要再在这里胡闹了,赶紧下去站岗放哨吧!”射声校尉,越骑校尉开口说道。

    “诺!属下告退!属下告退!”所有的武士陆续的告辞退下。

    “孟说!好你个鹰犬啊?国之柱石,朝廷鹰犬。护国鹰犬啊!”甘茂调侃道,对于孟说经过一天的接触,觉得并不是什么极难相处的人,反倒是言辞诙谐,十分的有趣,根本就不像个将军,反倒有些山林枭雄的味道,这也难怪甘茂有如此的感觉,孟说本来就是墨家的执事。

    多年的墨家的修行,早就将自己的行为方式,根植在潜移默化之中,一旦养成的习惯,是无法在短期改变的。

    鹰犬这个词,现在多是贬义喻供驱使奔走的人,多指权贵豪门的爪牙,鹰犬也被称为走狗。其实不然《后汉书·陈龟传》中记录如下“臣龟蒙恩累世,驰骋边垂,虽展鹰犬之用,顿毙胡虏之庭。”

    同时期的《袁绍传》对于‘鹰犬’的论述也是如此:“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

    唐贞观年间,朝廷初建六部。为彻底解决隋末农民起义的残余势力和各地绿林豪强,刑部建立“六扇门”秘密训练基地,训练新锐少年,名为“鹰犬”。

    宋朝的时候,开国大将潘美屡立战功,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后,受到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攻灭南汉。后参与平南唐、灭北汉、雁门之战等重要战役,被封为韩国公。

    也就是这样一个功名显赫的国家柱石,才有资格被称为‘鹰犬’。

    雍熙三年(986年),因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全军覆没,潘美被削三任,降为检校太保。估计正是因为这次军事斗争的失败,后世的文人墨客,抓住不放,潘美关于杨业之死的责任,无限的艺术夸张、扩大化的结果。

    编排出《杨家将》的小说、戏曲将潘美的名字改为潘仁美(或虚构成潘洪,字仁美),进行了丑化,成为一代权奸,处处与杨家作对,并且勾结辽人,图谋夺取宋朝江山。

    也就是从宋代开始‘鹰犬’彻底沦落了,原本用来形容武将的至高荣耀,变成了用来骂人的粗俗词汇。

    像这样的事情有好多,就像现在称呼小姐一样。小姐那在前朝的时候,都是大家闺秀的标准称呼,不是一般人家可以随随便便就喊的,那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今天你再喊一喊试一试,八成会被骂的狗血淋头,搞不好被打也是极有可能的。如果对方不骂你的话,估计有戏,你们可以选择没人的地方,继续探讨人生的真谛了,不过不要忘了给钱,免得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丞相谬赞了!”孟说谦虚的说道:

    “丞相,不知今日秦王为何迟迟不见出来啊!?”

    “这个?”甘茂略显难为的表情,不过转念一想,孟说将来还要成为自己对抗樗里疾的盟友,如果太过遮掩的话,估计会引起孟说的不满,既然自己知道一些事情,倒也不妨拿出来,大伙儿讨论讨论对策。

    “秦王昨日被蛮牛所伤,今日又抵住从山上滚落的雪球,八成是受了些伤!”

    “从山上滚落的雪球?”孟说十分疑惑的看着甘茂。

    “也就是在你在山中警戒探路的时候,从山上滚落下来一个巨大的雪球,足足三丈宽!”甘茂说道。

    “还有这种事?”孟说好奇的问道。

    “还有更奇怪的,雪球被秦王抵住,破裂之后,里面居然还有一个人?”甘茂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孟说的变化,希望通过自己的描述,来发现孟说的变化,但是事与愿违,丝毫看不出,孟说与此事有何关联!说道这里甘茂故意停顿了一下,想要看看孟说的反应,孟说当然知道他的意思,但是继续装作,一无所知,任凭你说破了大天,我就是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看你能如何奈我。

    “是谁?”孟说十分好奇的询问道。对于骗人单单只是一无所知的样子,也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如此大事,如果没有一点反应的话,估计是说不过去的,要想骗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对方最希望看到的方式,来迷惑对方。既然我对此事一无所知,自然也是无比的好奇啊!

    看到孟说这个样子,甘茂也是无可奈何,心想‘看样子,这家伙是真不知道!’

    “乌获!”甘茂悄声的说道。

    乌获的名字一出现,立马佐证了自己最初的判断,看来秦武王赢荡的确是不信任自己啊,方才的一切都是早有预谋的试探啊,孟说赶紧惊讶的说道:

    “怪不得一直没有发现他的行踪!还以为回城了!”孟说四处打量了一番,装作寻找乌获的样子,也是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彻底的打消了甘茂的疑惑,如果孟说和此事有关的话,估计不会如此,但就目前的态势来看,孟说是不知情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是谁将乌获打伤扔下的悬崖,甘茂再次为这个问题推理了起来。

    “人怎么样啊?”孟说开口说道。

    见甘茂还在沉思,并没有搭话,任鄙开口说道:

    “还有气息,已经被太医送回咸阳抢救了,至于生死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看来这山里不太平啊!我们也是遭到了不明身份匪徒的袭击!孙副将就是这么死的!哎!”孟说叹息道:

    “行了!诸位大人喝着,我要去查岗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啊?”甘茂调侃道。

    “呵呵。。。丞相大人,这山里不安全,我不敢在这里再喝酒了,我要巡查一下哨位了,等回到咸阳,咱们再痛饮一番。”说着孟说将碗端起来,一饮而尽,而后起身前去巡查。

    甘茂不住的点头赞许,任鄙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今日如此功劳在身,还不忘自己的本来职守,的确是值得所有人学习啊。

    这边是灯火辉煌,饕鬄盛宴,山谷之中,也是开始了一番别样的晚餐,大伙儿将一部分麋鹿放生之后,只是将陷阱之中受伤的麋鹿带走了,至于其他的麋鹿,统统的留给了狼群。

    此时此刻狼群在下面尽情的大快朵颐,白狼王站在山岗之上,等待着孟说的出现,白狼王心里知道,那个魁梧的大汉,不会就此没有音信的,肯定会出现的!

    山野的风,清冷无比,一弯明月悄悄地挂上枝头,一个身影出现在雪地之中。

 第一百一十三章 能攻善守墨家军

    山谷恢复了往昔的静谧,一轮明月高挂枝头,冬夜里的风虽说不算强劲,寒气倒也十足,虽是如此,站岗的士兵,丝毫不敢懈怠。孟说也不愧为墨家的得力干将,将防守工作做的滴水不漏。

    外围警戒游骑兵,将警戒线布防在数里之外,隐蔽在暗处的弩兵,密切的关注着山顶山脚的一举一动。随行的车兵,将战车设置在险要的路段,充当鹿砦。说起车兵,在当年的确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兵种。

    车兵是春秋时期各国竞相发展的主力兵种,车兵的多寡,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准。

    称雄天下的诸侯国往往自称‘千乘之国’,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战车作为主要的重武器,在关乎国运的战役之中起到的作用,难以磨灭。

    牧野之战,西周之所以能够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突然发起进攻!多半就是趁着商朝的战车部队在外远征未归,自己占据战车优势。

    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而兵车情况有所不同。君王或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车右持戟,戈矛等长兵器,车右都是有勇力之士,任务是执干戈以御敌,并负责战争中的力役之事,如果遇到地势险阻需下车助推等。

    平丘会盟之中,车兵的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公元前529年(昭公13年)七月二十九日,作为当时的霸主晋国在邾国南部,搞了一次军事演习,旨在展示威严,震慑天下诸侯,动用兵车4000乘,按照周制一乘为甲士3人,徒兵72人。

    天下诸侯,闻之无不安分守己,不敢有越礼之举。

    前537年晋国共有战车四千九百乘,则此次会盟晋国倾国而出。羊舌鲋代理司马,子产、子大叔游吉担任郑定公相礼,参加会见。

    晋人驻扎于卫地,作为晋军司马的羊舌鲋向卫国索贿未果,放纵手下割草砍柴的人在卫国捣乱。卫国人派屠伯送给叔向羹汤和一箱锦缎。

    屠伯说道:

    “诸侯事奉晋国,不敢怀有二心;何况卫在君的房檐下,哪敢有异心?割草砍柴的人和过去相异,谨敢请求阻止他们。”

    叔向接受了羹汤退回了锦缎,勒令自己的弟弟羊舌鲋明肃军纪。

    晋国并未挑起针对卫国的军事斗争,只是依靠强大的车兵作为依托,就敢有恃无恐的欺凌卫国,如果不是屠伯机智,叔向深明大义的话,估计卫国就要沦陷在这千辆兵车之下。

    天底下有怕事的,自然就有不怕事的,别看你晋国威武,但是和齐国比起来,充其量也就算是后起之秀,作为率先崛起的第一代霸主,齐国的国君的身上,多少还是残留着齐桓公的热血。

    齐景公公开表示,对于晋国的行动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老子没空,不陪你玩了。

    齐景公的不合作,在诸侯之中,出现了连锁反应,大伙儿都觉得此次会盟,多半还是晋国炫耀自己的武力,以此来恐吓天下诸侯。

    ‘去也是担惊受怕,还是不去了吧!人家齐国都不去了,咱们跟着凑什么热闹啊。’

    ‘也对!这些年晋国老是吓唬咱们,动不动就摆出几千辆兵车,有齐国挑头,咱们有什么好怕的’

    ‘就是啊!天下还是周天子的天下,他晋昭公也不过是天子的臣子,按理说跟咱们有什么区别!不就仗着有兵车吗!不去了,看他能咋的!’

    ‘今非昔比了,晋国也大不如前了!’各个诸侯国纷纷发出自己的主张,不参加会盟。

    晋昭公一看心想,‘不好!这苗头不对啊。我作为天下的霸主,请大家来开个会,研究研究为天子进贡的事情,怎么没人搭理我啊?这要是不把这个苗头压下去,以后还不反了天啊!’晋昭公也不是善类,既然今天我是代表天子发出的号召,自然也要听听周天子的意思啊!‘尊王攘夷’才能师出有名。

    古人讲究师出有名,不出无名之师,说白了就是为打仗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跟今天的某些大国的做法如出一辙,某某国家私藏生化武器,某某国家资助恐怖主义,某某国家破坏人权。说白了都是一些借口。

    晋昭公派叔向告诉周天子派去结盟的代表献公刘挚说:“齐人不肯结盟,怎么办?”

    刘献公回答道:

    “结盟是用来表示信用的,君如果有信用,诸侯又没有二心,担什么心?用文辞向它报告,用武力对它监督,虽然齐国不同意,君的功绩很多。天子之老请帅王师,‘元戎十乘,冲锋开道’,时间迟早唯君是从。”

    有了天子方面的明确支持,叔向又亲自跑了趟齐国,再次向齐景公发出邀请道:

    “诸侯们都请求与您结盟,都已经集合好了,现在只有您没到,晋昭公想知道您的理由。”

    景公命人答复道:

    “只有当惩处叛离的国家,诸侯们才需要寻盟。现在并没有人背叛,大家很和谐啊,这个盟有什么好寻的?”

    叔向道:

    “国家之败坏,就在于有事业而没有贡赋,这样事业便缺乏支持;有支持而没有礼仪,支持就缺乏秩序;有秩序而没有威严,秩序就缺乏敬畏;有威严而不昭示,敬畏就难以章显。不能章显,敬畏就会被的抛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