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人生赢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人生赢家-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关系,我中饭吃得饱,肚子还不饿。齐晏哥他们大老远飞到这里,还没吃过什么东西呢。”罗伊人边吃边说。

不过,见越祈烤鸡翅的动作不是一般的熟练,就让贤地退到一边,却也没离开,而是站在旁边,不时给他递个盐罐子、辣酱胡椒什么的。

偶尔回头,往齐晏等人所在的方向望了眼,见几个大男生正和越龙拼生啤,齐子暄则陪着母亲在聊天。无论她俩聊的话题内容是什么,至少母亲这会儿看上去非常愉悦。

偏着头想了想,罗伊人拿肩膀轻轻碰了碰越祈,“越祈哥,刚才暄暄姐找我说了一个事……”

她把齐子暄想和她签署《海外代理权协议》的事,挑重点说给了越祈听,末了,征询他的意见:“这个事,你怎么看?”

越祈闻言,晦明莫测地看了她一眼,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又添了好几串蔬菜、海鲜,反复刷烤,直到香味飘得老远,勾得齐晏几个连声追问“烤好没”、“饿死了”,才挑出几串烤翅和年糕之类的,往那几个死党跟前一丢,撂了句“还饿就自己动手”,然后带着半扎生啤和一杯鲜榨的杨桃菠萝汁回来了,把余下的烤串全张罗到一个干净的不锈钢盘里,带着罗伊人来到秋千架旁。

不用猜,鲜榨果汁是给她的。

罗伊人谢过之后,拿起杯子小啜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

“如果你以后不想分心海外市场,齐子暄倒确实是个好人选。”

越祈没头没脑的一句,罗伊人却听懂了。

“你也赞成我把海外代理权放给她是吗?”

“我说了,前提是你自己不想管。否则,还是抓在自己手里最稳妥。目前或许还看不出什么,但我相信,要不了几年,国际贸易将会成为业务输出的主流。”

越祈言之凿凿的预测,让罗伊人不由多看了他一眼。这家伙!还真是天生的生意人,居然有着如此敏锐的市场洞悉力。

即便是前世未曾接触过国际贸易的她,也知道再过八年,也就是2001年,华国将加入世贸组织,此后,国际贸易一飞冲天,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但凡和进出口业务沾点关系的国内企业,或多或少都能赚到老外的钱。就连大学里的国贸专业,也一度成为热门中的热门。

但她并没打算报考国贸专业,和人打交道从来都不是她的长处。

她喜欢安静、喜欢静物胜过和人打交道。

前世因为想帮那个人,所以压抑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头来却还是被各种嫌弃,甚至被抛弃。

重生一世,她有敏感的嗅觉异能和随身实验室相助,凭此赚得了一笔又一笔不菲的收入,她和母亲的生活,早已不再是问题。所以,接下来,她想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越祈哥,我想好了,高中毕业后,我想报考京华大学的化学专业,将来做一名出色的调香师。”

“好,那其他的事,交由我来解决。”越祈像是早就知道她的答案似的,丝毫不做考虑地应下了。

过了年,他已经十六岁了,等十六岁的生日一过,从事各项民事活动,就不再需要代理人了。有些事,处理起来也会方便许多。

罗伊人不知道越祈是怎么和齐子暄谈的,总之,没过几日,齐子暄就拿来了一式三份的《海外市场独家代理权协议》,协议内容对双方都很公道,协议有效期暂定三年,三年后,若是双方仍有意向,可视市场情况约定续签。

因罗伊人未满十六岁,所以,该份协议仍是由罗秀珍代理签署。自此,“伊人”品牌的花草制品,踏上了国际之旅。

另外,齐子暄念念不忘找罗秀珍签“伊绣”女装的海外独家代理权。可因为“伊绣”是罗秀珍和陆均的合伙产业,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的,所以,在罗伊人一行人结束南沙洲之旅返家之际,齐子暄得知罗秀珍的合伙人陆均,此刻不在广城而是在余县,也包袱款款地跟着他们去余县了。

齐子暄的目的很明确:找陆均,并说服他出让“伊绣”女装的海外独家代理权。

对于齐子暄说一不二、风风火火的处事风格,罗伊人哭笑不得。

然而,更令她想不到的是,齐子暄此行,不仅收获了“伊绣”的海外独家代理权,还赚到了一个才艺双全的二十四孝好老公。当然,这是后话了。

……

在南沙洲一直住到初七,一行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各回各家。

罗伊人回到余县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行李,准备搬家去海城了。

不过在这之前,她没忘记履行承诺:带骆芸去碧霞镇参观花卉基地和护肤品公司,并由她挑选中意的护肤用品。

两人在皑皑白雪的群山间,击掌定下了“京华大学不见不散”的约定。

正月十一,是罗秀珍根据老黄历挑选出来的搬家吉日。

这一天,左邻右舍只要在家的,都出来送行了。特别是楼上的方奶奶,不仅带着儿子媳妇下来帮他们搬家,还执意塞了枚翠绿色的玉佩给罗伊人,说是她媳妇回南城娘家带来的。

看着这玉佩的玉质,罗伊人心知定不便宜,于是摇头摆手不肯收。

“你要不收,我就回家取钱去,把你们娘俩这半年来送我们的东西折成钱还给你们。”方奶奶故意虎下脸。

罗伊人只得收下了。

“方奶奶,这是我和妈妈在海城的住址,你们以后要是去了海城,记得来找我们,我给你们当导游,带你们去玩。”罗伊人抄了个地址给方奶奶。电话号码仍旧是原来那个手机号,方奶奶是知道的。

“好好好,乖孩子。”方奶奶慈祥地摸摸罗伊人的头,心里感慨万千: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这么温婉顾家的媳妇,居然还有人家嫌弃,真不知那些人的脑袋瓜子里都塞了什么东西!草包也不见这么笨的……

那厢,罗秀珍已经把事先准备好的伴手礼,一一分赠给了左邻右舍。余下两份,她是留给袁律师的。

袁律师工作忙,家里又有女儿要照顾,所以平时和她们娘俩的往来并不多,但一有空,也会带着女儿来找她们玩。彼此间的关系,早就从最初的律师和委托人,转成了交情甚好的朋友。

这次搬家,袁律师因为有个案子要跑外县,没能来送,但在前一天的电话里约好了,日后有机会,一定带着女儿去海城看望她们。

罗秀珍把这两份伴手礼,寄放在了方奶奶家,让袁律师得空来取。

这些伴手礼,是她们娘俩在南沙洲精挑细选的,回来后,又添了几份手工护肤品和花草茶,拿出去送人还是非常有面子的。

趁着母亲拉着方奶奶说话,罗伊人又回屋转了一圈。

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可带。院子里栽种的花花草草,前阵子就被她移栽到了陶土盆里,分赠给了骆芸、朱晓玲和左邻右舍。

至于其他,她们娘俩当初搬进来的时候,只带来了随身软物,后来添的那几件家具,在出发去南沙洲时,就被她收到了实验室。

两辆从罗家带出来的凤凰牌自行车,在过去的半年间,先后被偷了。

这个年代偷自行车的很多,而且专挑女式自行车下手,真的是防不胜防。

两辆自行车都被偷了以后,因为学校、菜场都离家挺近,母女俩平时外出的机会也不多,罗秀珍就没再买新车。倒是为这次搬家省了事儿——保镖君开来用于搬家的休旅车,很难放自行车。

海城的新家是精装修的,楼上楼下都铺着实木地板,楼梯也是实木扶梯,厨房、卫生间里则是镶着淡雅花纹的白底瓷砖、地砖,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想来是用不着这些旧家具了。而随身实验室虽小,挤一挤还是能放下的。反正都是橱柜、书架一类的,本身就有收纳功能,倒也省的她把一些花花草草、瓶瓶罐罐搁地上了。

反倒是隔壁的101,折腾了两个月装修一新,结果才住半年就要搬离了,倒是便宜了房东,罗伊人很不厚道地笑了。

第92章 有独立空间了

谁知,越祈朝她晃了晃手里的两份文件。

罗伊人抢过来一看,好嘛!这厮居然把101、102都给买下来了。

说起来,如果手头有余钱的话,她也想多置几套房子。反正钱存银行也没多少利息,买房子的话,放不了几年就会大涨。

可惜,海城的新家一买,手头积蓄所剩无几,再想想这套小公寓熬到拆迁或是大涨,至少还得等上七八个年头,还是算了。

被越祈刺激地精神恹恹,可一想到搬去新家后,她就有个独立空间了,马上又恢复了先前的兴奋。

新家是排屋性质。考虑到罗秀珍日后需要请帮工、助手,可能还需要给帮工、助手提供住宿,越龙和罗秀珍商量后,索性把楼下两户也一并买了下来。

也就是说,如今这栋四层楼的四户连体别墅,房主就他们两家。楼梯口的电子门一锁,和独门独户没什么区别,安全多了许多保障。

而且这么一来,一楼对出去的庭院也属于他们的了。

本来,选了三四两层,虽然附赠一个楼顶花园,但地面庭院和地窖就享用不到了。如今可好,整一栋都是他们的地盘了,想怎么改造怎么改造。

越龙买下之后,第一时间就让人把两家庭院之间的栅栏给拆了,两座庭院合成了一座,并在院子里安了把秋千椅,天气好的时候,坐在上面,晃晃悠悠地翻翻书、喝喝茶,不失为一件浪漫的事。

更让罗伊人兴奋的是,一口气买了两套房,母亲的工作室解决了,她也将有一个完全属于她的独立空间了。

排屋的上下两层,不像公寓跃层,楼上面积通常都要矮小点。排屋的每层面积,都是差不多大的,当然,格局可以不同。

所以,她的独立空间是顶楼一整层,约莫一百二十来方,分别是卧室、书房、卫生间、起居室,原先的客房,被改造成了专属她使用的实验室。

起居室和封闭式阳台相通,阳台一侧,有道木质扶梯,直通楼顶花园。楼顶花园是半敞开式的。半敞开式的好处就是,雨雪台风天不容易漏水;天好时,又能在花园中央支个架子晒晒被褥、衣物什么的。

楼顶花园和对门是相通的。恰好,对门住的是越龙父子俩,除了安全有保障,还能在天热的时候,吃过晚饭,相邀在楼顶聊天吃水果。

罗秀珍的卧室安在楼下,因为工作室就在一二层,所以她本来没想要在家里布置书房,而是想留出个客房,日后骆芸或是方奶奶他们来海城了可以住。

不过经越龙一说,最终还是把书房安在了家里。

越龙的理由很简单,却又很中肯:书房是工作重地,放在工作室总归不安心。至于客房,完全不用考虑,他不是也买了两套吗?楼下那套暂时不用,就专程用来招待客人。譬如越祈那帮子死党,再譬如两家在余县的亲朋好友。当然,来的客人要实在多了,就直接住酒店去,犯不着为这点小事纠结。

于是,母女俩就没在家里留客房。楼上完全成了罗伊人的天地,楼下除了客厅、厨房、洗衣房共享,其他房间都由罗秀珍支配。

哦,还得留个储藏室。

自从和越龙父子俩做了邻居,又和陆均成了生意上的伙伴后,家里陆陆续续多出许多吃的用的东西。哪怕母女俩时常送人,也消耗不完。

再加上罗伊人为“伊绣”做代言,四季服饰很快就填满了她的衣柜,随时有淘汰下来的衣服,可虽然是淘汰下来的,这些衣服也还都很新,放到外面,都是时新货,扔掉未免可惜,就先收在储藏室里,等哪里有捐衣活动了再拿出去捐掉。

再看罗秀珍的工作室,和住房一模一样的面积,楼上的房间改成了衣样展厅、布匹仓库和日后助手帮工们的宿舍。楼下则是设计裁剪室、挂烫室和来客接待室。

厨房和卫生间当然不能少。这个年头,外卖生意还不流行,这一片又是高档住宅区,街头小吃摊很少能见到。出去吃还不如自己烧方便。

好在菜场离得还算近。可能相看房子之前,越龙专程考察过。

出了小区门,对面就是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隔壁,还有个综合性小商品市场。做衣样时,要是临时想到用什么小装饰,还能随时去小商品市场里淘一淘。

考虑到四套房子都是大户型,两家四口人又都有自己的产业,压根没多少时间收拾房子,于是,越龙让下属帮忙请了个四十来岁、手脚勤快的大妈,每天过来搞卫生,并在工作室做顿中饭。

这么一来,越龙出门上班、越祈和罗伊人各自上学,也不必担心罗秀珍忙到忘时不吃饭了。

何况,陆均已经在为罗秀珍找助手了,到时助手一来,也是要吃饭的,总不能让罗秀珍这个老板给助手做饭吧。

总而言之,母女俩对这新家再满意没有了。

不过,好不容易积蓄下来的存款大缩水也是事实。

两套海城近市中心的精装修排屋,即便是九二、九三年房价低迷期,也是极不便宜的。

罗秀珍又不喜欢按揭,觉得按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