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海人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泥海人尘-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苟部长笑了笑说:“现在不是要你表态的时候,而是想征询你个人对工作岗位的想法。”

“这……!”

苟部长说:“说吧,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组织上会统筹考虑的。”

“我真的没什么别的考虑,如果组织上允许的话,我还是希望回许家乡工作,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如果能够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要将我的设想变为现实。”

苟部长笑了笑说:“我可以很坦率地和你说,回许家乡已经没这个可能了,你要有承担更大责任的思想准备。”说完后,他看了看余副书记,又说:“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说了,我想问问你,如果组织上安排你担任县里的主要领导,你如何考虑干部缺口的问题?”

“……!”如此直率的问话,让魏明感到很突兀,他不敢轻易地说,再说他也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一时间他不知道是该回答,还是不该回答,抑或是怎么回答。

见他很犹豫,苟部长笑了笑说:“我说的是如果,并不是说一定安排你担任主要领导,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什么说什么吧!”

一边的余副书记也鼓励他说:“随便谈谈吧,也就是苟部长刚才说的,如果让你担任主要领导,你如何来解决干部缺口的问题。”

既然他们都让他说,魏明想了想还是应该实话实说,他思索了一下说:“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目前我们县出现这样大面积干部落水的状况,很大因素是在选用和提拔干部上的不严谨所致,而且这种干部缺口过大,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位置的空缺,势必影响到全县经济发展的步伐,当务之急是稳定干部情绪,抓紧时间配备好各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以保障我们临海县的经济工作,不受影响的持续性发展。”

“那如何在很短的时间里选用和提拔干部,并且能保证这种选用和提拔准确无误,或者说是不是能够真正的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出来呢?”苟部长说。

“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并不是很难解决的,过去组织部门都有一个干部梯次培养的计划,每个单位都有干部梯队培养的人选,如果县里的主要领导到位后,联合组织和纪检部门很好的考察,县委领导最后把关,应该还是能够把握尺度和标准的,另一个,可以由组织部门把需要设置的位置和要求予以公示,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鼓励和号召那些符合条件的干部竞争上岗,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后再任命,这样也就可以保证竞争者的质量,还有通过现在实行的干部任免公示制度,让群众来评价被选用的干部,也能检验要选拔的干部是否具备群众基础,这样通过组织部门审查、群众监督、县委领导最后抉择,多层次的对每一个即将选用的干部全方位的考察,应该能够保证选用干部的质量。”

余副书记面带笑容的看着他,问:“那你的选用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这……!”魏明不明就里的一时不太好回答了。

“随便说说,有什么就说什么?”余副书记鼓励着。

“要是以我个人的看法,可能更注重政治品质,以及干部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层次,并不很看重资历和阅历,更偏重于选拔年轻人,虽然他们可能实践经验少一点,但是只要是可塑之才,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是应该能够担纲重任。”

苟部长听了后问:“那你看许家乡的班子配备,如果让于钢做党委书记田恬做乡长的配备设想可行吗?”

魏明听了后很意外,于钢当党委书记多少还能接受,而田恬做乡长委实有点出乎他的意料,思索片刻说:“应该说这两个人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是同龄人中比较优秀的,从两人的配合上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虽然都年轻一点,但给了他们压力后会成长得更快一点,过去红军时期十七八岁当师长军长的不是也很多吗,现在部队上三十多岁当团长政委的也很多,如今县里的情况摆在那里,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当用非常之士。”

“嗯,说得好,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当用非常之士啊!”余副书记说完后又说:“这样吧,今天就谈到这里,你先回去,具体今后做什么工作,听候组织的安排吧!但是有一点,不管组织上如何安排,都希望你不要辜负市委对你的期望。”

他这样一说,魏明马上站了起来,说:“这点请组织上放心,无论组织如何安排,我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市委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余副书记站起身,走到魏明的面前,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手说:“好,我们相信你不会让市委失望的,具体如何安排,等待组织的最后决定吧!”

魏明感受到了余副书记目光里的那种信任和期待,尽管无法知晓组织上会如何安排他,但已经意识到未来的职务,将是一份重担子,他有点忐忑不安了。

出门后,脑海里依然思索和揣测着自己将会承担什么样的重担?

人的一生是复杂的,也是很难预测的,作为一个生活在变革时期的人而言,谁也无法预测自己的人生之路会出现什么样的转折,谁也不能准确地预知生活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也可能一次偶然的机遇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乃至毁灭一个人的一生。可是当事人却不一定能够认识和感知到这一点,因为,这样能够改变命运的机遇和转折来临时,当事人往往只会沉浸在对突然发生的事情的回味,却忽视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许还是那句话说的对:当事者迷。

紧接着县里就风传魏明当县长的消息。而且传得很快,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魏明尽管也能从市委工作组一干人的谈话中,分析出工作变动很可能与提升有关,但对一下子越级成为县长却不敢奢望,也觉得不大可能。

已经是小年夜了,虽然校长说过有事可以不去,但魏明想着年前还是应该去看看。于是他依旧按正常上班时间来到了党校。老远就看到校长站在大门口,满脸堆笑的问候着:“老魏,你来了?”

魏明来党校前与他接触的并不多,到党校后才陆陆续续得知,他原先在县委政策研究室当主任,据说得罪了许书记才安排做的校长。他感到费解的是最近几天,他似乎很有情绪的每天都在门口迎接他。分析来分析去,估计可能是他当县长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缘故。尽管校长每次都笑脸相迎的很热情,可却很难接受他这样的做法。即便是传闻成为现实,他毕竟也是一把子年龄的人了,没必要那么俗的和他拉扯关系。

看着校长那张充满笑意甚至有点谄媚的样子,他很矜持的和他打了声招呼,进了办公楼又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打开办公室的门走进去后,却发现校长竟然一直跟着他。他本想打扫卫生,见校长进来了也不好打扫,只好强装出笑脸招呼校长坐。

校长并不说话,而是用眼睛看着他。他很奇怪的看看自己的身上,以为衣服穿得不整齐,或者是裤子拉链没拉上,等看到一切都找不出什么破绽抬起头时,看到校长依然很专注的看着他。他有点诧异的问:“校长找我有什么事吗?”

“啊…,不不,没什么,我就是随便坐坐。”说完,校长的脸上涌着笑容又说:“魏…魏校长,你来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一天忙到晚,事情太多了,也没有很好的照顾你。”

魏明很平淡的说:“你负责全面工作一定很忙,再说,这里的条件很好,又没有给我安排具体工作,不需要校长照顾什么。”

“那倒也是,那倒也是,我们这里平时如果不办培训班,一般没什么事,你在这看书也好,回家看书或者不来都行。”

“……”魏明听了这话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党校的实际情况也确实是清闲了点,但总不能不上班吧!而且他也无法理解校长开始说的他‘很忙’是什么含义?

正在他狐疑时,校长说:“魏校长,你最近听说什么了吗?”

“听说什么呢?”魏明不解的问。

“关于你个人的事情。”

“我个人的事情?”

“外面都在传说你要当县长了。”

“哦,是这个事啊!听说是听说了,但是传说就一定是真的吗?”

“什么事情都是无风不起浪啊!有传说就有七八分是真的。”

“我不这样看,很多传说也许都是捕风捉影!”

校长有点尴尬的说:“那是,那是,什么都要等红头文件下来后才能说是真的。”说完后,他站了起来又说:“那你忙吧,我还有点事!”说完匆匆忙忙的出了门。

魏明觉得很奇怪,校长那样子并不像是为了问这几句话而跟进来的,为什么自己说了两句他就莫名其妙的扭头走了呢?也许是刚才的态度比较冷淡,让他觉得没必要继续说话才走的吧?想了想觉得很没劲,都是什么事啊!八字没一撇的事传得和真的一样。那天于钢来电话也说得有鼻子有眼。他当时什么也没说,而是让于钢好好主持乡里的工作,并告诉他准备抽时间和他聊聊,过去因为调到这里后自己尚未实施的那些改革计划,希望他能够重视并且代替他实施。于钢听了后说,好啊,欢迎老领导来指导工作。

这时,两个和他同办公室的副校长先后走了进来。这几天也怪了,平时见不到他们的人,最近好像上班很准时,基本都是踩着点进办公室,而且破天荒的一直待到下班时才离开办公室。对他的态度也变得热情了许多,有事没事的找话说。

自从工作组谈话后,魏明觉得书也看不大进去了。说是坦然接受组织的安排,可一旦有了这种变换的可能,思想上还是多少产生了点波动。尽管他不想多费心思,迫使自己静下心来看书和学习。可是,想是这样想,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说实话,他心里其实很着急。那些原著刚开始看时有点晦涩难懂,可看着看着,已经慢慢的看进去了。而且越看越觉得过去没有系统的读理论书是个遗憾,尤其是没有系统的读导师们的理论专著,更是最大的遗憾。很多一百多年前马克思设想和预测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前景等,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都被现在的社会现实所证实和慢慢实践着。他很佩服这些导师们的高瞻远瞩,更从心眼里感到很多经济问题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计划经济下指导生产和发展生产在相对不富裕的新中国有一定的必然性,可是,社会发展不能超越现实,更不能忽略原有的基础,尤其是不能忽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是邓大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点是正确的,而且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定义为‘初级阶段’也很确切。而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同步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该按照导师们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并指导经济工作,否则将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正当他准备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时,却因思想上的波动,而很难静下心来继续学习研究。

坐在办公室里,他有点发呆。猛然间,想起了施小宝,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一想到施小宝,他就有点放心不下了,觉得应该去看看施小宝,最起码给他带点吃的或者生活用品东西。虽然他知道逮捕的人在案子没有完全审理完之前可能不让探望,可一旦想到应该去看看就有点按捺不住了。去看他显然不是和施小宝有什么深的交往和感情,而是觉得一个人身陷囹圄没有自由的时候,需要和渴望别人的关心。

想到这里,他马上给王达诚打电话。电话接通后,王达诚第一句话就问他什么时候上任?他说,上你个头!王达诚戏谑的说,是上头啊!听说你要当县头了。他说,我还听说我当国家主席呢,可能吗?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又说,你帮我在看守所找个关系,我想看个人。王达诚问,看谁?他说,你罗嗦什么,让你找人就找人,找到后给我回电话,我想尽快去看。说完就放了电话。

此时,他发现其他两个人都竖着耳朵听他打电话,见他看他们,都有些尴尬的赶紧转过了头。魏明心里很好笑,明白那些传闻他们肯定也听到了,而且很相信这些传闻。他淡淡的一笑,觉得人就是很奇怪。即便是某个人得到提拔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更没有必要改掉不按时上班的习惯。别说他是否当县长还两可呢,即便是真的当县长,也不可能因为他们这几天按时上班就另眼相看了。

没多长时间,王达诚就打电话过来告诉他安排好了,他已经在看守所等他。他听了后放下电话就站起身,对那两个副校长说:“我去看个人,万一有人找可以打我手机。”说完急匆匆出了门。

骑着车子来到了大街上,路过超市他进去看了看,准备给施小宝买点东西,可转了一圈也不知该买点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