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血- 第1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在大将军赵石身边,可能晋国公会视他为眼线,如果他不能把赵大将军一言一行报回去,那么,张大将军也会视他为叛徒。

他到现在其实也不太明白,怎么突然间,自己就落到了如此地步。

但在那两双高高在上的目光的注视下,他真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小心翼翼的陪着晋国公来来去去。

今天,晋国公好像兴致不错,想要去看看位于洛阳城西的国武监分院。

洛阳国武监分院。。。。。。鲍勇一想就头疼,一把大火,将那里烧了个七七八八,他现在还兼着国武监重建的监工之职。

如果说长安国武监是晋国公的脸面的话,那么洛阳国武监,对于大将军张培贤而言,意味上也差不多。

如今晋国公的脸面保存的很好,张大将军的脸面则被弄的乱七八糟。

而晋国公想要去那里瞧瞧,这不是明摆着打张大将军的脸吗?

这事他直接报了上去,没听到回信,只能心怀忐忑的领着晋国公往洛阳城西而来。

实际上,他这番担心有些多余。

像赵石和张培贤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必要的话,不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彻底撕开脸皮。

现在就是这般,自从两人初见相谈至今,他们再未单独见面深谈。

赵石知道,这是张培贤还有所对于张培贤如此左右旁顾,拖延不决,让赵石越来越是厌烦。

就像现在,这就是张培贤抛过来的一个难题,赵石不知道,张培贤是想让他帮助洛阳国武监重建,还是在朝廷上,为此事美言几句,给张大将军弄块遮羞布出来。

但张大将军将此事摆了出来,赵石还是耐住性子,接了下来。

不过这种感觉实在不怎么舒服,赵石在给张培贤回话的时候,也透露出了不满。

实际上,张培贤也属于老来糊涂,在这样一件事上,引起赵石极大的不满,这几乎是没有必要的,而在之后很多事情上,他再也没得到过赵石的支持,可谓是得不偿失。

但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尊严所在,还是为了试探,甚至是为了给自己留出更多的考量时间,张培贤就这么做了。

两位大将军的明争暗斗,外人无从知晓,鲍勇这样的品级,更是半点也感觉不出来,只能自己瞎琢磨。

很快,洛阳国武监分院的石碑,就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

对于洛阳国武监分院,赵石并非一无所知,相反,他一直时不时的能听到关于洛阳国武监分院的消息,对这里比很多人都要熟悉。

在赵石看来,洛阳国武监分院,更像是一间书院,只不过挂了个国武监的名头而已。

这里招收的生员,大多来自秦军将领的子侄,当然,张大将军为了安抚河洛大族,将河洛大族子弟,也都弄了进来,这也是去年时,洛阳国武监分院内乱的主因。

一片好心,被当做了驴肝肺,张培贤的脸都快被打肿了,不过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事情。

赵石差不多能够理解张培贤的难堪,但理解是一回事,收拾烂摊子又是一回事。

张培贤好名,建立洛阳国武监分院的初衷,其实就不太对头。

而之后所收生员的来历,也看不到多少亮眼的地方。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洛阳国武监分院,只是作为大将军张培贤的脸面存在的,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很多年轻人在这里习文练武,但从这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只能说是一群会耍刀弄枪的读书人罢了。

当初长安国武监来了一些人,建起了洛阳国武监分院,但说实话,这里却带着浓厚的国子监的色彩,张大将军借此,算是在国子监文人中,搏了个好名声。

当然,洛阳国武监分院在河洛还是享有盛名的,毕竟,这里有一位大将军做山长,在这一点上,和长安国武监很像,许多人送子侄入监,图的恐怕也就是一个大将军门生的虚名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不管洛阳国武监分院办成什么德性,当初却还有着赵石的影子在里面,只不过,这次他没有亲力亲为而已。

洛阳国武监分院的出现,在赵石看来,是为日后做准备,也只有同为大将军的张培贤,有这个动机,也有着权势,将洛阳国武监分院办起来。

事实证明,差强人意,不过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赵石自己办的国武监,别看红红火火,但终归也有着不少巧合在里面,如果没有猛虎武胜军的出现,长安国武监,也不定能比洛阳国武监强到哪里去。

其实不用张培贤开口,赵石也不会让洛阳国武监的牌子就此倒。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笑话

洛阳国武监分院在规模上自然比不上长安国武监,而且。。。。。。它还经历了一场。

不过,洛阳国武监分院选址不错,依山傍水,景色别致,环境清幽。

这是在一处佛寺旧址上修建起来的,中心处,便是当年佛寺的大雄宝殿,只是里面没了佛像,变成了洛阳国武监分院的讲武堂。

有讲武堂,有校场,有马场,有生员宿处等等等等,虽然大火烧了一小半儿,但还是留下了几个还算完整的建筑群。

赵石一行人略略转了一圈,清幽冷落,给赵石的感觉就像是如今的河洛,满是战火燃烧之后留下的痕迹。

不过,也不算太萧条,春天到了,这里一直在重建,虽然匠工不多,进度很慢,但还是给这里增添了几分人气。

“生员们都还在吗?”赵石问道。

满脑门儿官司的鲍勇赶紧答道:“还在,只是现在这个样子,也没办法主人,好像都在洛阳城里呆着。。。。。。有些,重新补入军伍,有些,进了衙门,有些听说正在备考文举。。。。。。”

不过很快,鲍勇后悔了。

离着分院讲武堂还很远,就已经听见了朗朗的读书声。

鲍勇当时就懵了,但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绝对不是个笨人,一想就已经明白,今日晋国公巡查洛阳国武监分院,不管旁人怎么想,国武监分院这里。定然会摆出一个样子来才对。

但入监至今。也没看到分院人等出现。还道是都躲起来了,以免触了晋国公霉头,原来,却是把门面活儿摆在了这里。

鲍勇哭笑不得,根本不知道该埋怨有些人太聪明,还是该埋怨自己太笨。

事情办的这么不地道,他到也能理解,现在河洛太乱了。上上下下心惊胆战不说,还有无数事情都在等着,而这等颜面工夫,不定是哪个人自作聪明的决定呢。

不过,来的可是晋国公,就算张大将军自己不上心,底下的难道就没明白人了?

他这里讪讪的不知该说些什么,随行在赵石身边的一群护卫可不管那么多,咧开嘴,就都乐了。

好在这里还有赵石在。也没让这位鲍将军太过下不来台。

不过,在这些家伙眼中。河洛这地界在张大将军治下,可是乐子频出,也怨不得去年的时候,仗打的那么窝囊呢。

赵石瞅了鲍勇一眼,也没说什么,带着人来到讲武堂左近便停了下来。

读书声清晰入耳,赵石等人略微一听,就知道里面正在讲孙子兵法。

走的也是教书的老套路,学生先一遍遍的念诵,然后由夫子讲解析理。

赵石驻足听了半晌,终于里面一个略微苍老的声音出现,开始讲解兵法要义。

始计篇,孙子兵法第一篇。

即便是讲解,之乎者也的,也让赵石听着有点费劲儿,再听一会,便兴致索然了。

赵石招了招手,“赵葵,吴绿蓑。”

两个年轻人立即排众而出,来到赵石身前行下军礼。

赵石摆手让他们不必多礼,然后便问:“听听这位先生的讲解,和你们在国武监中所学有何不同?”

赵葵略一思索,便答道:“回国公,孙子兵法太过艰深,涵盖也广,依学生之见,精研孙子兵法者,无以为将,此又乃春秋时著述,相隔几有千载,有些地方,早已不合”

他的话头顿住,旁边吴小妹则接着道:“我长安国武监,也教授孙子兵法,却只其中四篇有详解,其余略略,始计篇学生等皆能背诵,也知其义,但从不曾深究其理,只因其于学生等无用尔。。。。。”

两个年轻人说的不同,但意思却大致一样,这么逐字逐句的讲解始计篇,或是孙子兵法全篇,徒费工夫罢了。

赵石点了点头,孙子兵法和春秋战国时其他著述其实没什么分别,更多的则是专注于人心和行为,却疏于细节,这就是华夏古代著述的老毛病了,不需赘述,所以,可以将之看做是一门哲学。

真正对于中下级军官有用的地方并不算多,起码在赵石看来是如此。

就像孙子兵法中的行军篇,读过之后,确实会觉着大有道理,但它不会告诉你,行军路途上,那些细节工夫,比如说一个壮年汉子,该负重几何,气候差异,又该准备怎样的衣物,粮草走多远,才会来到驮马负重的

高大上的东西,从来不注重这些细节,而这些细节,才是初入军旅的家伙们所必须知道的东西。

孙子兵法,其实不是给中下级军官读的,他是给一军统帅准备的,始计篇,作战篇,反间篇等,对于中下级军官根本没多大用处,读了也是白读,你没那个权力和视野,去实现孙子的谋略。

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本正经的学始计篇,除了耗费大好光阴之外,看不出什么用处。

就像赵葵所言,精研孙子兵法的人,没那个时间去当什么将军,上了战阵,估计比赵括还赵括。

两个年轻人的回答,让赵石很满意,到底没在长安国武监白呆,对兵法的认识,皆都偏于实用。

实际上,他这个对孙子兵法一知半解的人,领兵作战,却也能百战不殆。

当然,这并不能说兵法无用,这些前人智慧的结晶,无疑是留给后来人最可珍贵的宝藏。

而你当三年兵,经历一场场的恶战,其实不用读什么孙子兵法,便能晓得行军打仗的一切,但兵法韬略,却可以让你大大缩短这个时间,其实这就是读过书的人和没读过书本的人的本质区别了。

两个年轻人的回答,之所以让赵石满意,只在于读书无用,和读什么样的书无用,这两者微妙的区别之间了。

其实,连他自己,也不很清楚这里面的差异,只是觉得,两个年轻人的回答,很符合他的心意。

当然,他来到洛阳国武监分院,并不是只为了挑刺来的,随后他便问道:“你们也应该知道这些的情形,那我问你们,若你们掌管了这里,又该怎么做呢?”

两个年轻人有些发愣,也就是胡烈不在这里,不然的话一定心里嘀咕,大帅对这两个年轻人真的是不同寻常,之前可没听说谁有过如此际遇,能时不时得大帅亲自指点。

其他的护卫,不管是赵石亲兵,还是张培贤派来的人,注意力都不在这里,他们注重的,还是晋国公的安危。

只有鲍勇,听的有点目瞪口呆,心想,这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也不知什么来历,竟然能得晋国公如此看重。

先开口的还是赵葵,略一沉吟便道:“国武监最重要的还是生员,依学生之见,只要有了合适的生员,加以教导,不难维持下去,至于其他的,皆外在工夫罢了。”

吴小妹却比他想的更多一些,这处国武监分院,没什么好瞧的地方,又刚刚经了战火,更好笑的是,还有个老头儿在里面教一群人读孙子兵法,也不知给谁看呢。

现在山长大人却又问起重建之事,别是想让自己两人在这里教书吧?

这个差事,吴小妹还是觉着敬谢不敏的好,瞧瞧这个破地方就知道,河洛上下,对这里没怎么上心,他们这些过客,何必替人家操这个闲心?

当然,这话她是断然不敢出口的,等到赵葵说完,她才做沉思状,半晌才道:“学生以为,生员重要,教授其实更不可河洛战火方熄,不如仿效当年长安国武监初立之时,于河洛军中伤病者,选其一二能者,来此教授生员,再辅之以兵法之学,假以时日,不难让这里重换光彩。”

一个说生员,一个说教授,其实都是以人为本,谁也没将建筑什么的放在心上。

鲍勇琢磨了一下,终于琢磨出点味道,于是有些恼火儿,这两个小崽子不是在说,大家伙儿舍本逐末,光想着表面光鲜吧?

赵石笑了笑,摆了摆手,让两个年轻人退下。

瞅着眼前这座讲武堂沉默半晌,也不知在想什么,过后,也没再说话,转身带着人就此离开。

直过了盏茶工夫,堂内声音渐渐小了起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大袖飘飘的从里面迈步走出。

先左右故作不在意的左右张望了一下,才眨巴着眼睛,愣神儿的想,就这么走了?连进来瞅瞅,给生员们说两句的表面工夫都不愿做吗?

想到此处,老头儿不由有些气闷,大袖一甩,哼声连连,闷头儿走了。

接下来,里面好像开了锅,一群年轻人鱼贯而出,大多神思不属,低声议论着,纷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