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枇杷花开-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经打发回去两个了,这两个与别人家不同,说什么也要将帖子送到夫人面前。”刘嬷嬷看了一下枇杷,吞吞吐吐地说:“夫人先听一下说的是哪一家吧。”
    枇杷知刘嬷因自己在不方便说,但也不肯躲开,只是大方地问:“即是给我说亲,我听听出无妨,到底是哪一家?”
    见杨夫人了也点头示意,刘嬷嬷便说:“一家是齐国公曲家派来的官媒,说的是曲家七郎君;一家是田家,说的是田家过继的儿子。”
    曲七大家都知道的,这些日子他没少上玉家的门,只是总也见不到人,在外面一等就是一天,后来他想来是明白了,才不再上门。而田家是哪一家呢?
    杨夫人想了一下惊道:“田家?过继的儿子?难道是田令攸家?”
    刘嬷嬷郑重地点头,“正是他家。”
    曲七一直缠着自己固然令枇杷非常讨厌,但是比起田令攸突然为了继子来求娶,还真要算是好的了。枇杷只觉得一股怒火从心中升起,真想将那张拜帖一撕粉碎再摔到官媒的脸上,但她还是压下了心里的火气,向娘道:“前两天魏国公王泽就提醒我要小心田家,我原以为他们会在外面动些手脚,没想到却是提亲?”
    杨夫人想到这两天枇杷一再提醒大家出门小心,才知原委,现在也不责怪她没有早对自己说,只道:“只有千日做贼的,却没有千日防贼的。既然田家上了门,我们只管不应就是。天子家尚且没有强娶的,田家难道还敢来抢亲不成?”
    “正是,”枇杷镇静地道:“我们只回了田家,看他家还能如何?光天化日之下,我就不信他还敢做出什么事来?”
    杨夫人想了想道:“也只能先如此了,你回房去吧,我来回绝田家的媒婆。至于曲家,也一样回了,想来齐国公夫人也不会怪我们的。”
    虽然杨夫人将两家媒婆都婉转回绝了,曲家也就罢了,可田家的媒婆依旧每日拿着帖子上门,又对外面放了风说田玉两家的亲事成了。

  ☆、第122章 曲家兄妹

玉家人虽然对亲戚朋友是要解释的,但总不能到大街上对每个人都说自家没有答应田家的求亲,爹气得恨不得打到田家去,可是被大家拦住了,田家可能就在等着玉家沉不住气闹出事来,那样田令攸反倒可以动手了。
    “今天我一上衙就有几个人过来向我道喜,我怎么解释,他们也不肯信,只说田玉两家的喜事人人尽知了,”爹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我真想揍他们一顿,守义硬是把我拉回来了。”
    三哥这两天也没有上衙办事,一直陪着爹、娘和枇杷,现在道:“爹,这两天你别上衙了,明天我替你报个病假。”
    杨夫人叹道:“由着他们说下去,枇杷的名声可怎么办?”
    爹颓着坐了下来,过了半晌说:“都怪爹没用,惹不起田家,我们一家人又都在京城,也不能硬碰硬。不如我们回营州吧。就是在营州城内过不下去,还可以去朝廷管不到的城傍羁糜州。到了那里谁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怎么能怪爹呢,都是田家太不讲理!再者我们凭什么走?”枇杷不肯,爹用了一辈子的努力升到四品官,现在如果弃官回营州,那么一生的辛苦都白费了,“我们没有错,就不必要躲。我还不信田家难道会把我绑过去吗?就让他们动手试试!至于名声什么的,我才不在乎!”
    “对,京城毕竟是朝廷的天下,又不是田令攸家的天下,我们为什么要躲呢?”三哥也说:“我们要想出办法,让田家不能得逞!”
    可是,以玉家的地位和权势,想对付田令攸实在是力所不及,况且枇杷又是女孩,在街头巷议声中最为吃亏,就是一向多智的三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两天我左想右想,只有这么一个主意,”杨夫人道:“当年则天皇后生了公主后,吐蕃来求和亲,皇上和皇后遂送公主入道门,号为太平,后来便就是有名的太平公主。此后公主贵女们自请修道的也不知凡几,我们不如也送枇杷进道观带发修行两年,等事情冷了下来再重新接回来。”
    枇杷一听,马上便赞同道:“娘的办法真好!我既然进道观修行,便与家里无干,田令攸也不能以此来找我们家的麻烦了。更何况我一直不愿意嫁人,就是当一辈子女道士也没关系!”
    其实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杨夫人怎么会愿意枇杷进道观修行呢?但现在只有把枇杷送入道门,方能挡住田令攸的无耻行径。
    好在修行的女冠随时可以回到家中嫁人,当年太平公主就是如此,她一经成年,皇上和皇后便将她从道观里接回来,为她选了驸马成亲。
    杨夫人打的就是这样的主意,便向枇杷又道:“哪有一辈子当女道士的?只不过用这个办法来挡田家的亲事。这两年你只管在道观修行,娘每年都会去道观陪你住些日子,两年时间就很快过去了,到时候我们就接你回家。”
    爹和三哥其实是不愿意的,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便也只得点头答应。一家人正商量着,门上传话,曲家郎君和小姐前来拜访。
    娘奇怪地道:“曲家的亲事不是已经回绝了吗?他们又是来做什么的呢?”
    枇杷一向与曲瑞华交好,也信任她,便笑着道:“先请进来吧。”
    曲瑞华走进玉家,端庄地给玉将军杨夫人行礼,又与三哥打过招呼,坐在枇杷身边。然后向曲七道:“七哥,正好玉家伯父伯母都在家中,你赶紧过来行礼,然后把你想说的话一并说了,再听伯父伯母处置。”
    比起落落大方的曲瑞华,曲七看起来越发畏缩,他来过玉家很多次,但这是第一次走进玉家内院。听妹妹叫自己,他赶紧上前行了礼,看了枇杷一眼,又胀红了脸,期期艾艾了几声,才说:“我,我是想说,不如让玉小姐和我订亲。不,我的意思不是真订亲,不,也是真订亲!”
    枇杷先前听过曲七说话,就是这样语无伦次的,所以倒没有什么,可是父母和三哥都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
    曲瑞华只得站起来说:“我七哥平时不是这样的,但听到枇杷的事一着急就不会说话了。”
    “他的意思是,可以让枇杷先与他订亲,为的是防止田家继续造谣逼亲。等这件事情平息了,这亲事就可以退了,所以并不是真订亲。”
    “是,是的,到时候退亲就说是我的错,”曲七又急切地说:“我也可以真犯个大错,让人都说是我的错!”虽然还是混乱颠倒,但总算大家都听懂了。
    “这孩子还真实在!”玉将军叹道,娘也跟着点了点头,“曲郎君,谢谢你的好意。”
    只是玉家是不会采用这个办法的,就是真采用也不会是曲家。因为王家早在刚知道风声时就提出让王淳和枇杷订亲,毕竟枇杷遭遇此事正是因为王淳和王十六娘。
    爹娘当时曾心动了,只是枇杷说什么也不同意,她的理由还不少,首先是担心王老大人再受影响,毕竟田令攸手握重权,很容易就会对王大人不利。老大人奔波一生,现在回京任京兆府尹,在京中声望正高,又兼老夫人在京城中养病、王十六娘说亲、王淳科举等种种事情,维持现状本是最好的情形。
    再者就是青河对王淳一往情深,如果自己与王淳定亲,她一定会伤心欲绝,枇杷不忍好朋友受到伤害。
    还有就是,枇杷根本没想成亲,为什么要订亲呢?
    总之,玉家最后决定不能急切地为枇杷定一门亲,毕竟订亲毁亲也不是什么好事,不能害人害已。
    不过曲七的心意确实令人非常温暖。
    三哥冷峻的脸也展开了一丝笑意,“谢谢你这么关心枇杷,只是我们不能牵连齐国公府。”
    “虽然是我七哥的意思,但是我父母亲都同意了。”曲瑞华笑道:“先前我们府上来求亲被拒了,这次让我陪七哥过来,就是要把话说明白。我们家不怕田家!枇杷与我七哥订亲也就不用再担心田家逼婚了。”
    “而且这件事永平公主也是知道的,她也赞同。”
    枇杷一笑,“我也不怕田家!而且我们家已经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所以就不用麻烦你们了。”
    曲瑞华赶紧问:“什么办法?”
    “我要出家修行,这样田家就没有办法再逼婚了!”枇杷看曲瑞华瞪大眼睛张着嘴巴,便笑道:“正好我本就不愿意嫁人,出家修行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平时也曾听枇杷说过不想成亲,但曲瑞华终究还是没有确实当真,现在她终于信了,不过还是多说了一句,“进道观修行不难,但是如果你要还俗回家,田令攸一定会继续逼亲的。”
    枇杷并不以为然,“还不还俗也不要紧,另外我们家是到京城戍卫的,也许一两年就会重新调回营州,到时候我就离开京城了,难不成田家还会跟着我去看?而且,就田令攸这样的小人,我就不信他一直能如此横行霸道!”
    “枇杷,你能这样想就好了。”曲瑞华笑道:“这两天我一直很担心你,现在看来根本不用的,你的心还真宽。”
    枇杷笑了,“我知道你们大家都对我很好。”不只曲瑞华,还有不少的朋友来,帮忙想办法的,或者没有能力帮忙,只是安慰安慰枇杷的,都让枇杷万分感动。至于见玉家遇到事情就躲开的,枇杷也不在意,就如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真朋友!
    玉家人都是一样的思路,玉将军哈哈笑着拍拍曲七,“小伙子,今天中午留下来跟我喝两盅!”
    曲七没有防备,玉进忠的力气又大,差一点被拍得倒向一边,赶紧站直了身子,说:“我现在正在练武呢,每天还读书,真的!”
    大家都笑了起来,就连杨夫人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转眼间,大家都没有了愁容,杨夫人到后厨安排整治午饭,玉将军和玉守义陪着曲七说话喝酒,枇杷带了曲瑞华到自己的耳房去玩。
    曲瑞华进了枇杷的屋子,枇杷自然要把自己的各种玩意儿拿出来给她看,又给她讲了很多营州的风情,曲瑞华便笑道:“我来之前以为你一定在家里愁眉不展的,本想着怎么才能安慰你,结果倒是什么忙也没帮上,你还是一切如常。”
    “其实我也生气,但除了气倒也没别的,反正我也不想嫁人,所以根本不怕名声不好,只是我爹和我娘特别担心。”
    “看来你说不想嫁人竟是真的,”曲瑞华道:“那天听你说了后,我也想了很久,还真觉得你的话很有道理呢。”
    枇杷每说不嫁人总会被人斥责、怀疑或者不以为然,现在听了曲瑞华的话不由得引为知已,“我自有我的道理,别人不懂,只有你能明白我。”
    “正是,我想着就如我姐姐和我姐夫,在京城中也是有名的琴瑟和谐的一对了,但尚免不了有一大堆不如意的事,怎么也比不了先前在娘家时的肆意快乐。将来我恐不会有我姐姐一般的福气,还真不如就不嫁了呢!”
    枇杷听曲瑞华的神情带了些无奈,不由得担忧,“曲姐姐是有什么事了吗?”
    “可不是,姐夫有一个妾室是落魄的士族女,识得几个字,又有些文采,不安于室,姐姐将她逐出赵国公府,结果姐夫虽没在意,但赵国公太夫人却因此训斥了姐姐,竟然动了胎气。”
    枇杷赶紧问:“不要紧吧?”
    “倒是不要紧,姐姐身子一向很好,只是昨天我去看她,见她正与姐夫怄气呢。”曲瑞华道:“就连姐姐和姐夫也不过如此,我还真有些灰心了。”
    枇杷一向对于京城权贵家中姬妾成群,争宠嫉妒之类的事情看不惯,撇撇嘴道:“所以我就觉得嫁人没什么好的,尤其是你们京城之中,风气尤差。”
    曲瑞华突然道:“枇杷,不如我陪你一起出家修行吧。”
    “我们还是不同的,”枇杷却反对道:“而且,你们家一定不许吧?”
    齐国公府自然不会轻易答应女儿不嫁人出家修行,曲瑞华低下了头,但她又很快与枇杷笑道:
    “你等着,我肯定有办法的。”
    枇杷并不相信,只把曲瑞华的话当成一时之兴起随口之说,陪着她吃了午饭,又送了曲家兄妹离开。

  ☆、第123章 等你回来

曲家兄妹回去没多久,永平公主便得知消息,派了个内侍过来,送了些冬日少见的新鲜果子,又说:“公主听说玉小姐要出家修行,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公主会与玉真观的观主交待,玉小姐就到那里修行,过上一两年再还俗就是。”
    杨夫人既然有了送女儿修行的想法,自然会在心中盘算送枇杷去京城中的哪个道观为好。本朝皇家自称是老子的后人,特别信奉道教,道观比比皆是,但真正合意又能放心让枇杷去的并不多。
    永平公主所提的玉真观本是玄宗为一母同胞的妹妹玉真公主修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