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9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平明德,是他率军于天都山下大胜党项,立了历史上岳飞的功,感受到了岳飞那为天下之民愿意付出一切的赤诚之心。最终功业未成,亡于中途,对天下终将沦丧的那一声叹息。感受到了临终前写下“天命昭昭”,对这天命的愤怒与不满,看向天下苍生那满心不甘与遗憾的最后一眼。岳飞立的言,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功业未竟,其德未成,最终连半壁江山也守不住。

    存天理,灭人欲,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表达出来的都是一个意思。教导天下之民,为了这个天下,要勇于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性命。性命不仅是生命,还包括人性,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要献出去。

    徐平是个假人,他明的是个假德,但那个道德天地却是真切感受到了。假人的本能反应就是作伪,回头再看儒家典籍,满篇都是伪。跟道德合起来,就明白了儒就是伪,文就是伪。周德是文德,其德文过而饰非,全天下都在装着扮演这一个道德。

    补天的七色石,到了唐宋道理,用伪就炼不成了。可一,可二,不可三。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再三就是亵渎,自家大人讲道理,但也不允许孩子亵渎自己。

    徐平其实并没有兴趣去给张载、刘敞这些人讲《道德经》,讲儒家就是伪君子,他只是要通自己的道理。先要给天下之民,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说清楚儒是伪。大人回家问了,治天下的道理不通,大人就在家里看着不走。对徐平来说,就是把家里的大人哄走大家好过日子。但其他人不是假人,得认真接受这道理,大人不在管好家。

    这家的大人是真地回来了,这些真人一旦放开胸怀感受天下,就感觉到大人在家。感受到大人在家,就知道徐平讲那些经不是假的,天下的制度、法律等等一切规矩,都可以按着徐平要通的道理来。道、德面前,一切都不是不能改的天条,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只要徐平把自己的理通下来,形成新的制度、法律、道德,形成天下的新规矩。孩子们自己琢磨出来的理论、主义、经典,在大人眼里一点用处没有,要按大人认可的道理来。


………………………………

第112章 行者徐平

    上一章的章节名《以伪收假》

    玩弄着手里的银叶,徐平道:“我名为平,不明其来由,明德知道,才知其为欲天下平也。我姓徐,不明其来由,明德知道,才知其当徐徐平也。我字云行,不明其来由,明德知道,才知当云行雨施,和风细雨,安天下万民之心。我父名正,不明其来由,我明德知道,才知当为政,为政当正。我母人称张三娘,不明其来由,我明德知道,才知天下万事为三,以三通这天下之理。我母人称铁面,不明其来由,我明德知道,才知母于这天下之政不满,当家管政。我本天地所生,不知所来,不知所往,我为天地之间一过者。过客为行者,人皆有号,自今我号行者。我于这世间只有一世,世人皆求富贵,我便于这天下求一世富贵。天下与我富贵,我立言、言功、言德,以谢天地。”

    “我本一凡人,不求成圣,不求成仙,不求成神,不求成佛,不为怪吓世人,不为异谑世人,不为灵惊世人。我当让世人心安,心安而理得,理得而天下自平。我一凡人,天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不失我真性情。人家恼我,骂我,欺我,骗我,我心不平,自与人家斗,斗而不胜,各守其家。家业稳固,人家没有办法,心虽不平,天下平,此为伪平。自家人骂我,欺我,骗我,打我,战我,我也不与自家人斗,天下平。天下虽平,我自心中不平,此为伪平。对外以人为伪,对自家人伪我之心,我以这天下为家。”

    “天下为家,天为我父,地为我母,我尊称父母大人。父母伪也,我尊称亦伪,为这天下,为这天下之民而伪。天地视天下之民为子女,我本一假人,以假伪真,我于这天下就是一伪徐平。为伪,则就是这天下一凡人,凡人俱是天地之子女,我与凡人一般尊天地为大人。我为贤,为圣,俱是伪贤,伪圣。我遵这天下之圣贤之道,尊大人。我于这天下一理贯之,天下平,大人心安,头顶天,脚立地,大人去我之伪,只求为一真人。于这世间我只有一真心,其身为假,我之心与大人齐。去我之伪,大人便不再是大人,与我一样俱是真人。我有真性情,自有我真心,古往今来,宇宙内外,并无我大人。我心真心,人为真人。我入大人之天地,天地自有主,我自与民一般,尊大人之道而言而行。天地有神灵,我也与民一般,尊神之道而言而行。客随主便,天地何道,我遵何道,而通其理。道是主人的道,理是我真心的理,天下道需通何理,我便遵主人之道而通我真心之理。”

    “此为我徐平之道,在这天地之间就是伪道。我以伪代文,在周之文德上贴一个大大的伪字,为这天下易周德。周德不易,人心不知其母,有天而无地,天下不得合,人心不安。大人若是真心爱其子女,怜其子女,视他们一般无二,不嫌贫爱富,不重男轻女,不以士抑商,不以内求外,诸如此类,请允我徐平于这天下间通此理。”

    说完,徐平闭上眼睛,手中拿着那一片落叶,身心俱疲。

    过了好一会,徐平才睁开眼睛,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有气无力地问:“大人同意吗?”

    张载等人茫然地摇头:“相公所说,我等只觉得惊世骇俗,心神俱震!——真有大人?”

    徐平笑道:“你们家大人,你们问我一伪人,我要如何回答?”

    刘敞道:“相公既然见了大人,何不自去问一句,同不同意相公于天下通此理?”

    “打交道,讲道理,我的道与大人不同,只有讲理。他的道理在你们心中,不在我徐平心中。只有你们心中有了我的道理,我才能去问一问大人,说一说话。”

    黄金彪大声道:“相公何必信那些神仙鬼怪!相公适才所言,我黄金彪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只觉得昏昏欲睡,便如听那和尚们念经,心烦不耐!等相公说完,我便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可算不用听这些大道理。相公若问我大人同意不同意,那一定是同意!相公于国于民有功,一片赤诚,谁人看不出来?相公说的,总是对的!”

    徐平笑着对黄金彪摇头:“你呀,就是一真小人,从不改心里贪财的本性,别人想听什么就说什么。如此,也正合了我徐平的伪道。你说同意,大人就是同意了。”

    把手中金黄的银杏叶随手一扔,看着那片落叶飘荡在风中,徐平又对张载和刘敞两人道:“你们心中还是有惑,还有天条,还有金科玉律,不明白世间道理最大。你们的天条就是天下之父的道理,现在这个家规矩变了,大地之母要与父亲一起管家,那些天条俱都可以废弃。你们用理把那些天条一条一条废去,解开父亲在你们心里下的镇符,自可以知母心,母心良苦。母亲的心,就是要天下之民知道,周之德为文,文即伪。天下间文人最善作伪,我们做人的学问,就是在学着做伪。周德不散,文人的这个本性不变。只要不用理破除心中所有迷信,朝廷立的规章、制度、法律、道德、文化,等等一切,都会被文人用伪的办法所废掉,忘其初心。要想还守文德,就要不忘初心,永远记住道理。你心里永远有道理,则一切天条皆伪,时移事易,不合于时,便可改掉。”

    说到这里,徐平面带笑意,有些向往地道:“这天地之间,本有两个世界,天人别时一分为二。先人记之传给后人,一部《道德经》,一部《山海经》。《道德经》便是天地的道理,以治天下,为父经。一切成德之理,皆不离此经,离之不成。《山海经》便是天下之民的性情世界,母亲做来供子女游玩,随你所欲,顺你性情,为母经。在那个世界里,你欲成仙,法力无边;你欲做魔,随心所欲;你欲为邪,魅惑众生;你欲为灵,众生皆信;你欲为怪,众生皆奇。在那里你想什么,便有什么。两个世界合一,谓之大同。道崩绝天地通,道德世界与山海世界不相往来,天下德成,各自偶露一角。这个世界以德成,偶窥山海之间。那个世界如何观此世界?我也不明。或者,绝天地通时,留在那个世界的人,一直在看着你们呢?理不通,就只有天知道。只有天知道的事情,我们先不管他。”

    “我一行者,入此天地之中,本无欲无求。只要在这天地有一世,感其性情。不求成圣成神,不求膜拜,一切不求,只求人有真性情。这天地之道,人自猿猴而来,我便穿衣戴帽学人形,沐猴而冠。学人言,与人语,学人礼,与人揖,遵道守礼。行者的故事,便是游记,留给这世间,便是神话传说。我徐平的故事,便是一世富贵游记。我以为我已经有了一生,将要有一生,却没想到这故事刚刚开始。这游记,上一世传之后人,天条终还是盖过了我的伪道。不得不来一次,这一次就没有真经,只有伪道。”


………………………………

第113章 赤子与行者

    “我一行者入此天地,本心已昧。道是你们的道,德是你们的德,经是你们的经,史是你们的史,传说是你们的传说,我只通其理而已。”

    “过往有没有行者?我心已昧,不知也。只于你们的传说中,看到两位行者,我不明他们与我是不是为一。天知道的事情,何必去解。经、史、传说当中,能够感动无数世人的故事,以我性情而知,一为赤子,二为行者。赤子让你们看到了自己,这一家都是自己人,当舍私为公,此为父德。行者让你们感到可以随心所欲,不忘本心,此为母心。”

    “你们的经,我读之心烦,欲通这天下道理,不得不读。你们的史,我观之心乱,欲把这理通于人心,不得不读。你们的传说让我心驰神往,读之不够,实向往之。向往那一个山海世界,想看一看山是何山,海是何海,就不得不在这一个道德世界解经通理。”

    “人由父母所生,其心有父心,有母心,此为性情。辨人之性情,有人解之善心、恶心,有人解着本我、真我,有人解之神性、人性,有人解之社会性、个人性,有人解之群体性、个体性,我不知其是其非,存而不论。我只知此天下有天有地,人有父有母,其心有天心、地心,也是父心、母心。父心天下一心,为公,母心随心所欲,为私。公心、私心便是朝廷欲辨之心,为学者欲辨之性情。知人有父母,知民有天地,父母不可离,天地不可绝,为政当公心、私心同存。绝其一心,大道不存,天塌地陷,大人不可见。必有赤子,绝其私欲,登高一呼而天下应,补天裂,挽天倾。有赤子,有行者,行者来此天地告天下赤子之心也。天地之经我不耐烦去读,经中有多少赤子?我不知,当有智者仁者。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此山为山海之山,此水为山海之水。智者、仁者,无非感母心,并无聪明愚蠢,亦无异于常人之处。史中有多少赤子?我随手而翻,随眼而览,知二人其心一片赤诚,当为赤子。一为诸葛武侯,其心一片赤诚,其能经天纬地,欲挽天倾,救汉之昭昭天命。一为岳飞,字鹏举,其人一片纯朴,其心赤之血滴,欲救唐宋天理之命。两人初谥来自于父命,周之文德于父命为伪,其谥不足论,终并谥忠武。何为武?父命文德,母心反之,是以为武。忠,忠于母心,忠于本心,忠于这天下万民之心。”

    “诸葛武侯星陨五丈原,人心终不能由王莽这一个伪君子,而察汉天命之伪。天下乱世千百年间,有行者禀母意而行,演传说于天下。此行者性情不肯遵这天下的道理,是以终是猴形,没个正形。其战天斗地,破地府,闹天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为父命所演三界,天庭为父命之必遵天条,地府为违父命天条之罚。此三界为父命即是天命之三界,行者以母意破之,告世人天命之伪,不必景从。天理之命绝母心,儒者经典为全遵父亲之经典,只知天命,不知母心,是故要取真经。何为真经?母心之经也。真经所在即母心所在,母心在西,是故要取西经。”

    “母西,德金,色白,象虎。对内慈爱无边,对己之子女爱而溺之,母亲的爱,就是溺爱。对外一片肃杀,犯之则死,显于外犯汉者虽远必诛!父东,德木,色青,象龙,对外彬彬有礼,对内一片严肃,不容子女玩闹,违其意则严加管教。此东西为德根本,是故我们说一个人不好,骂之为不是东西,此人无父母之德。道本父之命、母之心,集于人身为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