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9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国天下,不是阶梯,而是天下人的互动。以家为单位,组成国,家齐国治,两者同时而成天下。家不齐,国不治,则天下不稳。不以家为单位成国,就成另一种天下。国也可以是以人为单位组成,也可以是以族为单位组成,也可以是以部落为单位组成,还可以是以地域为单位组成。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道,有不同的理。

    天下的道有很多种,可以有主,也可以无主。有主之天下可以是神的天下,可以是人的天下。是人的天下,还可以是一个人的天下,或者一部分人的天下,或者是所有人的天下,甚至可以是外人的天下。

    守天下的理,更是数不胜数,不断地出现,不断地消失。

    这些道和理组合起来,便就是璀璨如繁星般的文明,这些文明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化。有道理,凡事讲道理的人群,就是文明,否则就是蒙昧。

    各自文明繁盛,德理皆俱,人类相安无事。一旦失去文明,就会面临战争动荡。毕意强者吞并弱者,弱肉强食也是道理。

    文明吞并新的人群,便就是化,用道理教化。认可了你的道理,成为自己人,文明就完成了扩张。如果化不了,早晚都要吐出来。

    野蛮是不是文明?拳头大就是要做人上人,一样是道理。这个道理在广大的人群中一以贯之,照样可以形成野蛮文明。自己的文明撑不起天地,天下缺德,一样受欺负。大宋军队的德一直缺着,北方起来一个强权,就被欺负一次,一直欺负到死。

    徐平前世军队的德有了,文化上一群小鬼装神弄鬼跳大神,便就不行,跪在洋人面前起不来。有道理,才有道德,有了道德才有文化。从被洋人打破家门,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天下危亡,冒着枪林弹雨迎着敌人的刺刀走了上去,以自己的头颅,漓淋鲜血,挽天下于将倾。他们的精神,便就是这个天下面临外敌入侵时的武德。

    当天下危亡的时候,武要战斗,文化上要大破大立。武上最终打赢了,文化上一直破不完,立看不见影子。当最早破除旧文化迷信的时候,破的是英雄。当要立的时候,还执着于破的,人民会认可吗?没有人民的认同,没有自己的道理,算什么文化人?

    文人的心中,两种诱惑必须要去除。一个是巫,看了两本书自以为得了天命,就要指点天下了,就要让百姓膜拜了。一个是鬼,以为自己有法力,涂脂抹粉一番就要去做阎王。

    司马光就是这个年代的巫,后来的蔡京等人就是历史上的鬼,这巫和鬼,是徐平要想办法断他们掌权之路的挑战。破山伐庙,伟人让人们去砸的是庙,而不是里面的神像。不是让后人把神像砸了,留着庙自己打扮一番坐上去。你坐上去,不讲道理,谁会服?理论争论,不又成了小鬼打架跳大神。

    人怕鬼,鬼更怕人,一说人话小鬼们便就吓得半死,恨得咬牙切齿。徐平说御史台是阎王殿,就只是一句简单的人话,但不能当着贾昌朝、孔道辅等人的面说。他们会以为徐平是在骂他们,心里记恨的。不敢讲人话,所以在朝廷里做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徐平抓住一叶飘下来的银杏叶,看着那一片金黄,淡淡地道:“我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六个字,伪君子,真性情。伪君子当朝治国,真性情留在民间过日子。伪君子们在朝廷里且扮且演,维持住天下民心如一,渡过争而不止的小康时代,走向大同。凡是要在朝廷里找君子小人的,都到民间去,写成文字尽管骂。骂有什么,让他们骂就好了,真性情本来就该想骂就骂想哭就哭。知道自己是伪君子,不要矫情,穿上公服好好扮演君子治理天下。脱下公服,就是平民百姓,百姓对错自有国法,不能用私事来弹劾官员。”


………………………………

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

    指着脑袋,徐平道:“人最难的,是这里。人的脑子里啊,有许多小鬼,求学就是杀脑子里的小鬼,而去求真,做真人。君子是很久远时代的事了,时代变了,按照古人的君子要求,天下哪里有君子?是以君子于士大夫如北辰,且看且行,不必强求。在朝廷里扮演君子治国,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能在私事上也如此要求。人当有真性情,有欲才是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做人。儒的关键就在伪,孟轲、荀卿皆是认为人不当伪,而去求真,反失了儒的方向。伪有什么?拆开来,就是为人吗,做官不为人,为自己啊?一切都为自己就不要做官了,农、工、商,什么不好,都可以啊。穿上公服,这个人就成了伪君子,按照道理来做君子该做的事。脱下公服,就跟百姓一样,有什么不好呢?公私要分明,公就是公,私就是私,公德公事,私德私事,不要搀在一起论。伪君子治理国政,怎么看是为公为私呢?按照道理看,道理最大。合道理,就是扮得像,演得真,官就做得好。”

    张载和刘敞两人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刘敞才小声道:“其实伪字于上古之世,并无善恶。只是后人求真,以伪为非,以至到现在人人厌恶。”

    “是啊,本来就是如此。伪本是从天而行,遵天命有什么错?到了现在,天命已经没有了,还认为有天命的,都是假装。——定陵勤政爱民,一生之失,最重莫过于得天书而东封西祀,举国上下如狂。又有什么用呢?天命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没了,没了!”

    说到这里,徐平摇头叹气:“总有人哪,脑子里的天命去不掉,非要去找。这样不是做学问,是为巫,学儒家的典籍就是儒巫。从浩瀚的典籍里挑出来几条,自己添几条,视之为天条,照着做是天命。犯了天条,那可是了不得,他觉得天就要塌下来了!”

    “脑子里有天命的人也可以做学问,可以在家里编他的天条吗,但不要来做官。天命没有了,古时的天命现在到了哪里?在人心,在天下人的人心。我们做伪君子,就是以民心为天命,以民心之道代天道,以民心之德代天德,以民心之理代天理。所以一切学问皆要从天下之民做起,合了民心就合了道理,明了民心就明了道理。你们这些人,修采风所来的小曲、杂剧,就是让你们知民心。求学的路上,这比读典籍还重要。从民心得来的道理与典籍不合怎么办?有什么关系,我们编现在的典籍吗。合着道理写出自己的史,就是我们留给后人的典籍。你自己在家里瞎编,又有多大用处?学问不是显示自己高明的,而是去求道理的。世间的知识有的是。种田要不要知识?经商要不要知识?制车、制兵器要不要知识?都是知识。但那不是做官的知识,做官的知识称学问,就是只有学和问。做官就是做学问,向天下之民学,向天下之民问,去通理。为县则通一县的理,为州则通这一州的理,治天下则通天下的理。所以世间知识里,做官的知识最简单,会做官,一点不比别人高明。百姓敬重,是敬重这一身公服,这个身份。因为天下之所以而为天下,就是最早由穿着这身公服的人,禀天命而凝聚人心,从一家一家而聚集起来的。”

    “世间为什么敬重读书人?不是你读两本书就比别人高明了,也不是你学了两句圣贤的话就了不起了,而是读书可以找出道理来。人家敬你,你要知道回敬,要把这天下治理得花团锦簇,来报答敬你的天下之民。”

    “知道、明德、通理,做官的学问就是这么简单,治理天下的学问就是这么简单。不懂经商怎么办?自有懂经商的人,客客气气请过来,向他们请教。你的道理通,人家说的到底对天下有利有害,你自然就会懂。不通道理,就或巫或鬼,朝政就成了小鬼打架,或是巫师斗法,巫鬼互斗,巫巫鬼鬼打成一团。遇到了不懂的事情,去请教就成了要么小鬼请神上身,要么巫问天命。百姓看见,就会无所适从,哪来道德?哪来礼仪?”

    “天下之人皆是一样的,没有人可以规定别人怎么活,怎么想。规、法、律,都要按着道理来,百姓认可了,民间自然成礼。想给天下定礼,什么三纲五常,让别人看着你定的法则来活,凭什么?你比别人高明啊!我的道理,就是简单,当官的做伪君子,百性留真性情。唯其百姓有真性情,伪君子们才能知民心,才能通道理,才能治天下。觉得我的道理不对,等到你总结出道理来,行于天下,可以用你的道理吗。但不能你没有道理,装神弄鬼,扯什么天条天律来愚弄百姓。”

    “为学者欲出仕,当要知道。什么是这天下的道?天下非一人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就是我们的道。这道要天下人皆知,做官的要牢记于心,时时遵道而行。”

    张载和刘敞慢慢有点明白徐平的意思,道是天下人定下来的,不可改。德是天下人的人心,无处可改。理是守天下的,只要在天下人中通,守住天下,谁的道理都可以用。理最要紧的是通,是人民认可,而不是从哪里弄来什么天条,不问人民认不认自己来。

    张载道:“离京之前,圣上亲书‘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为大内之额,原来如此。”

    “是啊。我禀圣上,不要挂于大内,要挂在学士院和御史台,圣上执意不肯。想来是怕吓着他们吧,读书越多,心中旧鬼没去,倒是多了许多新鬼和天条。”

    总有人不通道理,不按道理做事,公私分不清,穿上公服不好好扮演。扮得不像和演得不真,都是公服里套个小鬼,就由御史台这个阎王殿镇着吧。只要天下的学问,还没有一理贯之,做官的不是每个人通道理,便就把那些巫鬼都弄到御史台和谏院去。他们的嘴是最厉害的,表现欲是最强的,也是最烦人的,给他们充分发挥的舞台。

    天下之道要明明白说出来,让天下的人都知道,知道这个词天天说无数遍,不能不知意思不去做啊。明德就是深入人民当中,在人民中学习,在人民中成长,终有一天你会看见天下,明白天下之德。明德,则就知道做事要通天下之理,且学且行。

    道和理很简单,人人皆知,就看明不明,通不通。徐平前世的道小孩都知道,人民共和国,人民当家作主。理是那九个字,为人民服务、造反有理。道理简单而且明白,当官的把握住这九个字就可以,其他知识都可以问可以学吗,请人顾问吗。比如闹出无数事端的强拆,你为人民服务,人民不同意就造反有理。按照制度该怎么拆怎么拆,该怎么补偿怎么补偿,被拆的觉得不满意,扯个造反的旗子在自己家的屋顶上。写明白自己为什么造反,大家来看,觉得你造反有理,大家一起扯旗子。家里面插着造反的旗,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不违法不犯罪,正常的社会行为,你又何必管他。等到天下一片反旗,自己也该知道拍拍屁股滚蛋了。官谁都可以当,当腻了就回去做老百姓,只要政事合道理。

    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公事,人民造反有理同样是公事。公私要分明,不要公私不分,大家都无所适从。公私分明,不管是官还是民,皆两得其便。政治没有那么神圣,也没有那么严肃,本来就该轻松随便一些。


………………………………

第105章 各有道理

    读书人都觉得很聪明,比别人明白。其实关于人的学问,到最后就是归于平淡,学到头发现自己一点也不比别人知道得多。人与自然,农业、商业、工业诸此种种,经验都可以积累,懂得多就是懂得多。关于人的学问则不同,是逐渐去除自我意识,从而在心灵上拥抱全体人民的过程,最后就是化为平凡。

    每个文明都在通自己的理,都有无数的文化成果,不同的文明可以相互借鉴。当你知道、明德、通理,到世界去游历,看别人的书籍,这一个一个文明的果实便如同宝石一般放在那里。你可以一个一个捡起来,回到自己的天下,丰富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点缀自己文明上方的那一片天空。人民懂道理,事事按道理来,文明就越发璀璨。

    文化是无私的,但也是最自私的。你有道理,则别人的一切成果都无私地给予你,你没有道理,这些成果摆在你的面前,你也不知道哪些是宝石,哪些是砂砾。

    从五四运动起大破旧传统,文化人中巫和鬼的思想一直去不掉,自己的文化也就无法成长。学习洋人的制度、法律、历史等等关于人的学问,就把一些东西拿回来做天条,自己或者做巫师或者装大神,就是不肯通道理。道理最大,制度、法律、管理方法,等等一切,都是从属于道理之下的。有了自己的道理,别人的成果才能为你所用,没有道理就没有用处。强行去用,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