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正是看到了这些,李力才最终下定了决心。宋军进城如此克制,那必定是心里无底,存着得些便宜就走的心思。心里笃定了这一点,那就一切都好就,还有把交趾国王掳走更大的便宜吗?

    李力没想到的是,徐平约束军队不动城里的平民,目的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他只是不想用暴力,而是要用一种很文明的方式,收一次入城税而已。
………………………………

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

南正门外,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来,徐平和桑怿两人便来到这里,看看昨晚轰了一夜的城门变成了什么模样。

    守在这里的张荣过来见了礼,对徐平道:“官人,昨晚轰了一夜,这门已经有了裂缝。原来这门外面裹有铁皮,中间还有铁板,夹着上好木材,怪不得用小炮打了这么久,还是不烂!”

    徐平点点头,问道:“还有多少火药?能用多久?”

    “照样用下去,到今天晚上就用光了,却是难办。”

    徐平道:“既然这样,那就不用这样密集了,每次只用两门小炮,而且把时间也拉长一些,只要动静不停就好。”

    张荣知道已经有快马回去取火药,便点头答应。

    徐平看看城头,吩咐桑怿:“你可要让那一边观察城头的兵士看好了,只要一有交趾兵士上城头,便用小炮齐轰!让这些交趾人老老实实呆在内城里好好听着,不要没事出来乱看!”

    桑怿答应,自去组织攻城人手和布置。今夜新的火药就能运到,徐平已经没有耐心等下去了,火药一到,便就在门洞里堆上,把整个城楼带着瓮城一起炸翻。桑怿要预作布置,到时一举拿下整个升龙府。

    离开了内城南正门,徐平带着谭虎施施然到了已经被占住的升龙府衙门。

    衙门官厅里早已经站满了本地头面人物,见到徐平进来,纷纷行礼。这些人中倒是大多都会说汉话,只有几个土人磕磕绊绊说不利索。

    徐平到案后主位上坐下,看了看众人,带着笑容说道:“自大军入城,到今天是第三天了,我军中杂事缠身,也没时间过问城中事务。今天找大家到衙门里来,就是问一问。这些天城中可还平安?有没有兵士不守约束,骚扰商铺民户,祸害街坊。如果有,大家尽管跟我说。必严惩不贷!”

    下面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一会,才有个米市行头站出来向徐平拱手:“回上官的话,自大宋军兵入城。军纪肃然,市井有序,实在是我们这些小民之福!这两天一切如常,并没有什么纷争。”

    这行头也是乖巧,专挑徐平爱听的说。实际上一两万人进城来,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发生?强买强卖抢东西的,夜入民宅睡人家妻女的,甚至街上见了年轻女子美貌抢了不知去向的,这种事情也有几十起了。不过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这种都是小事。平时交趾军营附近这种事情也不少,若是向徐平说起来反而显得这些交趾大户小气。

    徐平点头道:“听你们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升龙府这里,也不是化外蛮地,千百年来都是朝廷地方。官兵入城,自然要守本分,不能扰乱民间。”

    行头见徐平一边说着,一边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想了一下,心头雪亮。急忙拱手道:“官兵远来辛苦,我们这些商户凑了些银钱,买些猪羊酒水犒赏三军,还请上官允许。”

    “折现吧!”徐平摆了摆手。“现在内城未破,兵士都抽不出身来,又不好拂了你们的心意,不如全部算成银钱,等仗打完了回去分给兵士们!”

    说到这里,徐平对身边的谭虎道:“去军里找几十个书手来。随着这位——”说到这里,徐平才想起来转身问那行头:“你是——”

    行头拱手:“小的洪安平。”

    “哦,”徐平点点头,“让书手随着这位洪安平,把商户们凑的银钱都收起来,记得让他们记账造册。等我们回去,再发给兵士们。”

    听见徐平这话,下面站着的众人都面现苦色,心里头不由埋怨洪安平多嘴,没事提什么犒军啊。这下徐平顺杆向上爬,一句折现,那可就不是弄点猪羊酒水能够糊弄事了。

    洪安平倒是面色如常,以徐平的身份,这必然是早就想好的了,怎么可能临时起意耍无赖。不过让大家自己掏钱,总好过放手让大兵进门去抢。

    想想也是,一两万大军好不容易打进城来,怎么可能空着手回去?徐平同意,手下的将士也不同意啊。

    徐平今天来的目的,就是从这些商铺富户手里收第一道钱,自己亲自出面,当然客客气气,说完正事,还请大家吃了一顿酒筵。

    这第一道钱收过,数额必然不会让人满意,到时候还有第二道。那时候就要有人出来扮恶人,徐平就不出面了。他一大宋坐镇一方的大员,怎么会做没格调的事情?要钱也得别人捧着送过来求着自己收下。

    徐平并不住在衙门里,那里还关着原交趾升龙府没来得及逃进内城去的中下级官员呢,这几天兵士们正在给他们颜色看,日后还有用的地方。

    离衙门不远,靠着西湖胜景,有一处花木扶疏,清静优雅的院子。原是一个富户的家宅,宋军进城,这富户把这宅子献给徐平居住,自己搬了出去。

    当然这献是真情还是假意,那就难说得很,反正自有谭虎带着亲兵去跟他们交谈,徐平也懒得操心。几百里路打到交趾来,他也没那个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的觉悟,临走还想着给蔗糖务大捞一笔补今年的亏空呢,哪里有心思管这种小事。就连手下的亲兵,这几天也偷偷顺了不少屋里的小物件。

    回到住处,在花厅里喝了会茶,徐平琢磨着现在的局势。

    等到晚上火药运来,内城必然会被宋军攻破。这次火药带得多,哪里打不下来就炸哪里,一路炸到李佛玛的王宫去,看还有谁还能挡。

    火药不是万能的,李佛玛倒霉在失去了反击能力,像乌龟一样凭着龟壳硬抗,就连城墙城门都无力防守,徐平拿着火药还不是想炸哪炸哪。

    攻下内城,就要考虑撤走和善后的事情。

    撤走的难处是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地从升龙府榨出油水来,怎么来怎么走那亏就吃大了,把李佛玛的王宫搬空徐平也觉得不满意,这座大城里的财富怎么也得捊一遍,回去了才能让大家觉得这仗不白打。

    善后就让人头痛,既要除掉交趾对大宋的威胁,还得保留着对付占城和大理的能力,给大宋挡枪。尤其重要的,还得留下后手,等到大宋准备好了,能够轻松地把交趾一口吞掉,这里面的门道要好好拿捏。

    喝了杯茶,徐平正闭目养神的时候,谭虎进来禀报:“官人,外面有人求见,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与官人商议。”

    徐平慢吞吞地问:“什么人?闲杂人等就不要放进来了!”

    谭虎笑道:“这人自称名叫李明信,是交趾王宫里的内侍,曾经到谅州那里做过监军,应该不是闲杂人等吧。”
………………………………

第208章 进城走正门

阳光穿过花树,透过窗格子射进来,洒在地上斑斑驳驳。经过这重重阻隔,暑气都被挡在了外面,屋里透着清凉。

    徐平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站着的白面无须的中年人,说道:“原来就是你任谅州的监军,那仗交趾打得可不好。”

    李明信心里五味杂陈,不久以前,在谅州前线,他还意气风发,想着一战下谅州,再战下渌州,把宋重新赶回山北去。这才多少时间,当时对面的这位少年主帅已经到了交趾王城里,自己只卑躬屈膝。

    面上陪着笑,李明信道:“提举官人说笑,小的见识浅薄,如何是官人的对手?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现在想想真是无地自容。”

    如今这个时候,徐平也就免了那些俗礼,对一个即将成为自己阶下囚的人,什么上茶看座都免了。

    手扶着桌子,徐平问道:“你乔装易服,到我这里来,是有什么事要商量?看你的样子,也不是李佛玛派来的。”

    李明信左右看看,小声问道:“小的前来,自然是有重要事情与官人商量。不知官人这里,说话方不方便?”

    “当然方便,有话你就直说。”

    “这次前来,我是受了义父的嘱托――”

    徐平却不知道他那些拐弯的亲戚,问道:“你义父是哪个?”

    “当今交趾第一重臣,姓李讳仁义。”

    “原来是他,――你接着说。”

    李明信说他义父是交趾第一重臣,倒不算夸张,而且简单明了,比抛出一大堆各种头衔来明白多了,徐平一听就懂。这种大人物,徐平自然早已打听得明白,也知道李仁义如今在李佛玛面前失势,心里对李明信来意猜到了几分。

    李明信道:“如今大宋重兵围城,只要稍具理智的人。都明白此次大宋对交趾王城志在必得。只有交趾王李佛玛,冥顽不灵,心存侥幸,依然负隅顽抗。如果官人带宋军强行攻城。必然杀伤众多,官民受苦。我们都是吃斋念佛的人,如何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李佛玛如此作死!”

    徐平笑笑,没有说话。

    交趾重佛法,从上到下。大多都信佛念佛。尤其到了李朝,太祖李公蕴能够上位,多亏了半神仙一样的万行老和尚,对佛家特别优待。至于李明信说的什么吃斋念佛,或许是真,但心善却就未必了。

    说起万行老和尚,那也是位奇人,能掐会算,真是神仙一样,前看五百年后看五百年。李公蕴上位后被封为国师。不过这人的事迹听在徐平耳朵里,却别有一番味道,怎么听怎么觉得是交趾人和这和尚抄了宋太祖和陈抟的故事。

    这个地方在徐平前世自称小中华,对中原王朝那是亦步亦趋,听到什么就学来什么。李公蕴上位简直就是宋太祖的翻版,再学个陈抟也没什么。

    李明信偷眼看着徐平,见他态度温和,心里安定一些,理理思绪道:“我义父和城里的几位王公大臣眼看李佛玛如此倒行逆施,冥顽不灵。徒令百姓受苦,于心何忍?命小的出来与官人商量,废了李佛玛,迎宋军入城!”

    说到这里。李明信心里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地偷眼看徐平。

    徐平挥挥手:“有这想法好啊,你接着说。”

    李明信犹豫了一会,加倍陪着小心,问徐平:“小的斗胆问一句,官人占了升龙府后。是要把交趾郡县其地呢,还是别立新蕃?”

    徐平看着李明义,嘴角翘起来:“你们想的还真多,交趾是大宋天子亲封的蕃国,就是李佛玛,也有朝廷亲封的官爵在身。若不是他倒行逆施,不守臣礼,屡次三番地侵犯大宋属地,我怎么会来到这里?”

    “官人还是明言告诉小的,会不会撤蕃立郡县,不然我没法回去回话。”

    太祖太宗两朝,自然是想把交趾郡县其地的,最少也要如同岭南一般,为此太宗还征过一次交趾。但到了真宗朝,尤其是澶州之战后,便没了开疆拓土的雄心,没了这心思。刘太后当政,基本延续真守朝政策。

    现在的大宋朝堂上,完全没有撤交趾藩王,在交趾行郡县制的心思。徐平作为一个地方官,这种事更加作不了主,他打到这里,哪怕把交趾全灭了,怎么处理还是要听朝廷的意见。实际上徐平也没实力占着这地方等到哪一天,撤兵之后交趾依然是大宋的蕃国,只是留下一个什么样的蕃国能让徐平选择。

    不过这是徐平手上的筹码,可不能随便就给李明信什么承诺。

    看着李明信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徐平微微一笑:“交趾这里,千百年前就是朝廷故地,不管是设蕃国,还是立郡县,总还是天子属下。至于以后――要如何还是看你们交趾人,如果后续再如李佛玛一般,不修臣礼,扰得大宋境内不得安宁,怎么立藩国?所谓屏藩,自然当为天子藩屏,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可能还立藩国?”

    听着徐平这模棱两可的话,李明信只觉得头晕。说起来都是道理,但没有个确切的结果,他回去怎么交待?东征王和开国王就凭这句话就与李佛玛闹翻,开城门迎徐平的大宋进城?

    傻愣愣地站了一会,李明信道:“官人这话说了,小的心里还是没底,回去无法交待啊!小的不懂这些道理,但事情不就看官人一句话吗?”

    “怎么可能看我一句话?当然是要看交趾这里什么样子!若要论说得好听,李佛玛也多次派使节到汴梁,不一样说得天花乱坠?结果邕州这里他闹成什么样子?这还是屏藩吗?”

    李明信就是来谈判的,哪里想到徐平跟他讲什么道理,心中想一下,再说下去只怕还是没结果。讲道理有用,有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