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道成骑在马上,听着穷奇河水响着低沉的声音,向西方流去。

    已经到了月底,天上没有月亮,满天星星眨啊眨地再努力,也只是洒下一层银辉,给大地罩上奇幻的色彩,却照不清地面上的景物。

    对面静悄悄的,没有光亮,也没有声音,不知道白天来回巡视的甲峒土兵到了晚上还会不会忠于职守。

    “这带能涉水过河?”韩道成沉声问身边的李庆成。

    李庆成道:“指挥使放心,今年一进十月,雨水就不多了,渌州那里来的水比往年都少,骑在马上肯定能过去!”

    “那有没有人能徒步过去的地方?”

    “那真没有!穷奇河不是小溪流,常年能行船的,怎么能徒步涉水?”

    韩道成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李庆成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回答能不能让这位骑兵首领满意。自己可是在徐平面前夸过了海口,一定要让官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江去。

    韩道成来回走了两圈,估计了地形,叫了军使曹洋过来,吩咐他几句。

    “知州,我们到前面去看。”

    韩道成叫上李庆成,两人继续沿着穷奇河向前行去。

    以南北谅州两个州城连线为中心,两人向东西各走出了三四里路,李庆成指出了三个可以骑马涉水而过的地方,韩道成都让人守住了。

    回到中心位置,韩道成问道:“知州,这一段河流哪里合适架桥?”

    “当然是越窄的地方越合适,一处在上游,离这里有五里路左右。不过那里两岸都是巨石,崎岖不平,不利于通行。还有一处在下游,也是两块大石在两岸相对,形成个小狭谷。不过那两块大石都没有耸起,只是平平地伸到河里去。两岸通行无碍,应该是最合适架桥的地方。”

    “好,我们就去那里。”

    一到附近,明显就听到了水声与其他地方不同。明显地响亮很多,还有冲刷两岸石壁的声音。

    韩道成见李庆居说得老实,还是没有说话,依然叫了个手下来,吩咐几句。也不知说了什么。依然带着李庆成回了中间位置。

    到了半夜,月亮依然没有起来,天上星星明显多了,愈发明亮。

    韩道成下了马,站在河边看着河对岸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李庆成不敢随便问话,只好老老实实站在他的身边。

    远处传来马蹄声,两盏煤油灯挑在前面,像是一条巨龙的眼睛,在夜色里进着穷奇河蜿蜒而来。

    “官人来了!”

    韩道成转过身来。快步向那条黑夜中的游龙迎去。

    李庆成一听徐平过来,心里吃了惊,紧紧跟在韩道成身后。

    迎到徐平,韩道成叉手行礼:“见过军使!”

    到了河边,徐平下马,看着黑暗中的穷奇河,问道:“怎么样?选好架桥的地方没有?有没有哪里能够涉水?”

    “禀官人,涉水有三处地方,我已经派人探查了。至于架桥――”

    说到这里,韩道成看了看李庆成。

    李庆成乖巧。知道韩道成不想让自己听见,开口道:“今天晚饭也不知吃了什么,肚子有些难受。官人,你们谈着。我去去就来。”

    徐平头也没抬,平静地道:“你晚上没吃东西,从衙门一出来就来这里了。韩指挥,接着说,既然让李知州领着找地方,就不怕他知道。”

    李庆成尴尬地笑笑。灯光下也没人能够看清。

    有了徐平的话,韩道成也不再忌讳:“至于架桥,李知州在离这里三里多远的下游指了一处地方,河道较窄。我已经派人下水探查了,一会回来就知道那里行不行。其队两处桥址,我想还是就选在这里,分左右两道桥梁,能够保证两三千步骑迅速过河。”

    徐平看看河的方向,再回身看看来的州城,点头道:“这里就这里吧,张荣一会就带架桥的人过来,你要先把水情探明白了。”

    韩道成应诺,并没有其他动作。

    李庆成看到这里哪还不明白,刚才每到一地韩道成都吩咐人做事,必然是让水性好的手下到河里看水情了。这种大事,当然不能凭他一句话就定下来。

    等不了多久,下河查看水情的人都聚到徐平所在的地方来,一一禀报了河水和两岸的情况,与李庆成说的基本一致。

    听几个人讲完,李庆成出了口气,对徐平道:“下官还算不辱使命,不过官人,这几处地方的水情对面甲峒的人也一清二楚,只怕他们会防范。”

    徐平问刚才下水的人:“你们有没有上对面的岸?”

    “都上去查看过了。”

    “有没有发现人在那几处地方特别防守?”

    “没有!河对岸巡逻的人是有的,不过都是一两里路才有三五人,防守并不严密。如果我们带得有利刃,结果他们也不难!”

    徐平点点头,对李庆成道:“李知州多虑了,我看对面甲峒根本就没想到我们会在今夜过河,并没有加强防范。”

    “今夜就过河?”

    李庆成吓了一跳,他还以为今天只是做一下准备,选好地方。大军要过河就要架桥,穷奇河虽不宽广,也有二三十丈宽,这桥怎么可能一夜架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李庆成这样想,甲峒那里的人必然也是这样想,如果徐平这里真能一夜把桥架好,那还真是出其不意。

    过了半夜,东边终于一弯月牙羞羞怯怯地升了起来。这月牙看起来娇弱不堪,光芒却一下就压过了满天群星。

    月牙爬上了山顶,洒下的月光照在河面上,水波不时闪现出银光。

    到了这时,寒气已经重了,李庆成缩着身子,看着河水,再看看周围的人,怎么也想不清楚就凭这些人手,凭什么能在天亮时架起桥来。

    突然李庆成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轻微颤动。吓了一跳,回身一抬头,就看见从州城方向一大片黑影正向这里行来。

    徐平看看天空,口中道:“谭虎来得正是时候。但愿一切顺利!”

    地面抖得愈发厉害,耳中还有隆隆声传来,走得近了,李庆成才发现来的黑影是一大群不知多少牛车。

    到了岸边,谭虎吩咐人停下。到徐平面前叉手行礼:“官人,蔗糖务架桥的桥道第二指挥已经到了,恭请军令!”

    “且令他们准备!”徐平摆了摆手,“韩指挥,你再派水性好的人,到对岸对去把甲峒巡逻的士卒除了。你手下再出两都人马,分别从上下游涉水过河,到对岸守住,让桥道指挥专心架桥。”

    韩道成应诺转身去分派手下。

    桥道是宋军厢军中的专用番号,专指修侨铺道的厢军。凡是位于交通要道上的州府都有设立,蔗糖务的乡兵一样沿用这番号。

    来的桥道指挥得了军令,分成两拨,一左一右分开,在岸边忙碌起来。

    凡是有条件,都不会只架一座桥梁。军情不等人,容不得任何意外,两道桥梁可以互为备份,应付各种想不到的意外。

    李庆成只见一众兵士把拉车的牛从车上卸下来,并不让它们离开。而是从车上取下一块块木制的构件,就在岸边拼凑起来。用不了多少时间,拼成一个巨大的转轮,顺便把牛套上。改成拉动这转轮的动力。

    巨大的牛车被推到岸边,用楔子塞住,上面盖的油布才被掀起来。

    原来车上是巨大的竹排,大约两尺一幅,整整齐齐地排在车上。

    李庆成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碍于身份,他也不好问别人,只好做个闷头葫芦,等时候到了揭晓。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上下游都有人来报,就是对岸都料理妥当。

    徐平抬头看看,天上弯弯的月牙已到了到了半空。估算时候,再有半个多时辰就该到黎明天亮的时候了,对谭虎道:“开始吧!”

    谭虎得令,跑着去吩咐了两边的桥道指挥,回来复命。

    徐平又道:“派人回去通知要进军甲峒的各指挥,立即准备,天一亮就渡河,打下甲峒之后吃早饭!”

    谭虎应诺,吩咐几个亲兵,带了徐平的信物,分头去通知各部。

    李庆成站在一边,一直注意着架桥的桥道指挥。只见他们挥起鞭子,赶着牛走起来,那巨大的木轮开始缓缓转动。随着木轮的转动,牛车上的竹排便被绳子拉着向河里伸去。

    竹排伸到尽头,啪地搭到岸上,说也奇怪,还是那样平平伸着,并不栽下去。而第二块竹排就沿前一声上边继续伸去,到了尽头依然是搭在前一块上。

    随着牛拉着木轮不断转动,竹排一块一块地伸向河面,要不了多少时候就看不到尽头。直到对面便传来一声嘹亮的鸟啊,这边才停了,一个桥道指挥的兵士飞身爬上这搭好的窄窄浮桥,也不知做了什么,桥很快就稳了下来。

    一道架好,兵士们移到牛车,挨着第一道架第二道,然后把两道绑到一起,又开始架第三道。

    就这样一道一道伸下去,到了十几道的时候,一座宽广的桥梁已经出现在了穷奇河上。一左一右,两道桥梁已经成形。

    李庆成当然想不通,这是徐平从他前世学来的经验,这种临时桥梁看起来简单,代价可是不小,这些人马更是久经训练,才应付得来。

    临时桥梁当然不耐久,但徐平也不需要耐久,只要能用上一二十天的时间,他有的是其他的办法来弥补。

    两道桥梁架好,东方才露出一抹鱼肚白,天上的月牙变得淡得看不清了。

    此时数千人马从北谅州城外汹涌而来,奔向刚刚架好的桥梁。
………………………………

第153章 攻城(上)

“衙内,宋军大队人马已经过河了!”

    听见家丁惊慌失措地禀报,甲继荣只觉得天旋地转,抬起头,用尽力气缓缓问道:“我们派出去巡河的人呢?去支援的人呢?”

    “没了,都没了!天还没亮的时候,宋军已经在河的下游狭窄处架了一座小架,等我们发现宋军架桥的时候,那里已经过来一两千骑兵了。我们的人什么时候跟骑兵大队交手过?被他们一冲就散了!”

    甲继荣有气无力地道:“出去吧,有事立即禀报。”

    此时红日初升,房外红光满天,夜晚的寒冷被一扫而空,本该让人觉得温暖,甲继荣却觉得浑身冰冷。

    甲承贵衣衫不整地从后面转出来,问木头一样坐着的甲继荣:“怎么回事?我听说宋军过河了?”

    “是,今天凌晨已经有马步数千渡过了穷奇河――”

    “你怎么回事?我把大权交给你,你就给我这种结果?”

    听见阿爹怒吼,甲继荣无奈地叹了口气:“阿爹,我不是推脱,可谁能想到能出这种事?宋军主力从广源州回来,刚到七源州,怎么也要三天之后才到门州。他们奔袭数百里,破广源州,擒侬存福,怎么也得休养半个月吧?”

    “我有错吗?按照这个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守住。就是守不住,也不可能让宋不费一兵一卒就过穷奇河。我有错吗?!”

    甲继荣抬头看着甲承贵,眼里已经闪着泪光。

    “算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还是想想怎么守住州城吧。”甲承贵咳嗽了一声,到椅子上坐下。“到了这个地步,先前来的援军已经靠不住了,还是要派人去升龙府求救兵。宋军主力没到,我们已经无力招架,等他们也赶到这里来,岂不是只有开城投降?”

    “升龙府?上次就不相信我们。说是虚言恫吓。恫吓?我现在城下近万宋国大军,他们怎么就是不信呢?难道真要让宋军兵临升龙府,那些圣上身边的奸佞小人才能接受事实?”

    “儿啊,现在不是呕气的时候。赶紧派人去求援才是。如果拖延,一旦被宋军铁壁围城,那可是想派人也派不出去了!”

    甲继荣两眼发直,过了一会才一下清醒过来,从椅上站起。口中道:“阿爹说的是,宋军主力并没有到,我们总不可能连大宋的乡兵攻城都守不住!我这就安排人去升龙府,只要来一万大军,谅州还是固若金汤!”

    说完,急匆匆地出了房门。

    甲承贵看着儿子出去,一时病情上来,咳嗽个不停。

    从几年前徐平来到邕州,他们一家只是眼红徐平在邕州创造的财富,无时无刻不想着上去咬一块肉。哪里会想到。那个以前在他们眼里可以任意鱼肉的少年进士,几年之后会兵临城下,把他们逼上绝路。

    日上半空,徐平骑着马跨过竹桥,一到岸边,正迎上从前面赶回来的张荣。张荣见过礼,徐平问道:“前面战况如何?”

    “禀官人,韩指挥使过河之后,带着骑兵分略左右,城外的据点已经大部拔除。只剩下两处小军寨,我正着人围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