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现在的交趾也不是后世的样子,内部藩镇林立,北方更是土官为主,利于各个击破。只要时间拿捏得好,等交趾反应过来,桑怿已经从广源州返回。双方在谅州一带对峙,背靠蔗糖务的徐平实力还是占优势的。如果徐平前出会面临交通不便粮草不济的状况,到谅州来的交趾也一样,来两三万军队就是极限了。

    至于攻下之后的广源州,自然有跟侬家作对的其他大族暂时管治,并不需要在那里驻扎军队。侬家没了,原来依附于他们的其他土州自然各寻出路,新的广源州之主没了这些附庸,就像没了爪牙的老虎,就没什么威胁。等谅州门州一带完全稳定下来,再慢慢收拾那里不迟。

    以蔗糖务为根本,打一场时间短、纵深浅、速战速决的边境战争,徐平很想用这样一场战争来发泄这几年郁积在胸间的闷气。他有一种感觉,自己呆在岭南的日子不会太长了,不管面临什么后果,就用这样一场战争来给自己岭南的游宦生涯划上一个句号,让这片土地留下自己永不磨灭的印迹。

    朝廷严禁边境地方官擅起边衅,说是这样说,其实也不绝对,最关键的其实还是不要打败仗,丢了朝廷脸面。如果战线只到谅州,包括广源州在内,名义上这还都是大宋邕州管下地盘,只要一举成功,就是邕州处理地方事务,朝廷内不管什么人也挑不出毛病来。

    实际上徐平与其他地方官相比还是比较克制的,只不过他下的手狠,一下就绝了周围无数土官的根。旁边钦州叫得比他还凶,知州自上任就叫嚣修战船平交趾,不过那里只是叫,没能力付诸行动罢了。

    徐平显得跟周围几州不同的就是自己手上有力量,眼一闭心一黑,真能让这一带天翻地覆,而其他地方官只是叫着从朝廷要援助。

    正在这时,兵士来报甲峒来人,求见徐平。

    徐平与桑怿对视一眼,冷冷一笑:“终于还是来了!已经八月,我还以为他们真想等到雨季过去,直接刀兵相见呢!”

    吩咐兵士把人带到长官厅,徐平对桑怿道:“你留在这里,我去看看。”

    雨水不多的年景,九月下旬邕州就进入旱季,离现在不过一个多月了。当然真正的军事行动,大多都是从十月下旬开始,三月结束,五六个月的时间。

    回到住处换了衣服,徐平来到长官厅,一进门就见到里面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衣饰考究,面容白净,静静站在那里看壁上的字画。

    徐平轻咳一声,那人转过身来。看徐平身上官服,急忙行礼:“在下长州刺史甲继荣,见过提举官人。”

    徐平道:“不必多礼,看座。”

    甲承贵是当令交趾国王李佛玛的姐夫,甲继荣为其长子。娶的又是李佛玛的女儿,一家子的皇亲国戚。这也是交趾的一贯政策,对地方实力派联姻拉拢。

    分宾主坐下,徐平吩咐上了茶,问甲继荣:“衙内前来,有何事见教?”

    甲继荣道:“我甲峒与左江道近邻,山水相连,你我都是守土之官,自该多多走动。今日得闲,来看看提举官人。”

    徐平笑道:“如此甚好。只是你能来我这里。我到你那里却去不得,倒不是我怠慢衙内一家。”

    “官人说笑了,你要去甲峒,我们自然倒履相迎!”

    徐平笑着摇头,举起茶杯:“喝茶!”

    喝口茶,两人又闲聊几句,甲继荣道:“自我出了甲峒,一直到这附近,都听见人纷纷攘攘地说什么括丁法,地方很不安定的样子。官人。这扩丁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那里最近走失丁口不少,听说也是受了扩丁法连累?”

    “哪里的话!括丁法不过小事一件,原是朝廷怜这附近民生多艰,邕州钱粮又有了富余。便让周围地方编户齐民,减免钱粮,是当今圣上爱民之举。”

    听徐平漫无边际的话,甲继荣皮笑肉不笑地道:“怎么我听来的不是这样?因为不愿行括丁法,左江道数十土官,都被官人发配远方牢城。扰动不小。”

    “衙内不过是走了一路,话可是真听了不少啊!我治下百姓,都是这么爱说话的吗?还专门说给衙内听!怎么我这里如此清静?”

    “官人兵马压境,哪个敢到你这里来说?也就我这些闲人面前,才有人敢随便说上两句,我也就随便听听。”

    徐平把茶杯放下,随口道:“闲人的话随便听听就是了,衙内不用往心里去。”

    “我怎么能够不往心里去?听他们话里的意思,甲峒治下人口逃亡,一是因为左江道行了括丁法,再一个就是官人的蔗糖务招人无度!”

    “括丁法括的是我大宋治下的丁,你甲峒跟这有什么关系?难不成甲峒那里一直窝藏我大宋丁口,这次被括出来了?”

    看着徐平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甲继荣道:“官人这话说的可没意思,你这里编户齐民,免数年钱粮,那些小民贪图便宜,越境逃亡不是常事吗?”

    徐平淡淡地道:“有吗?我怎么没听说?”

    甲继荣看着徐平,顿了一下没有说话。他倒是没想到徐平会当面耍赖,这样语言游戏就继续不下去了。

    想了一下,甲继荣吸了口气道:“这话是我问得唐突了,人户逃户,我那里加派人手搜捕就是,你这里编户不问来历,自然说不清。”

    顿了一下,又道:“但是蔗糖务招人,我这里证据确凿,官人可要查清楚!”

    “查什么?蔗糖务册籍齐全,每个人都有名有姓,来历清白。我那里几百吏员,你以为是吃干饭的吗?”

    甲继荣阴着脸道:“徐提举,你这样说话就是不讲道理了,我那里的丁口现在入蔗糖务的数以百计,你以为没有人认识吗?”

    “嗯,人招的多了,冒籍的也有可能。这样吧,你把甲峒治下的版籍送到我这里,蔗糖务招人的时候可以比照,有你的人就送回去。”

    “什么?!”甲继荣腾地站了起来,“收我的版籍,你不如直接说要吞并我甲峒!你吃得下吗?”

    收版籍算是纳入治下的文明说法,徐平的坦白倒是吓了甲继荣一吓。

    徐平道:“我的胃口一向好,有什么吃下吃不下的。不过你不愿意,也就算了。没版籍对照,蔗糖务招人也没什么办法。”

    甲继荣恨恨地道:“我今天来,是跟你讲道理!你不讲理,以后不要后悔!”

    徐平冷笑道:“跟我讲道理?当年黄从贵意图谋反,是谁收留的?带去的人我要了几年要不回来,现在来跟我讲道理!我一万多兵马养在这里,是听你讲这种道理的?我大宋的兵马就是道理!”

    说到这里,徐平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明白告诉你,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人再不送回来,我自己去接!后悔?我到时让你知道什么是后悔!”

    (晚上还有一章,从今天起恢复两更。还有,本书群号5…3…5…8…9…4…6…7…0,地图等资料我会上传到里面,欢迎读者加群。)
………………………………

第129章 山雨欲来

雨还没有落下来,天却已经黑得像锅底一样,乌压压地吓得人心慌。风已经停了,路边的柳枝有气无力,一动不动,整个世界都寂静得不正常。

    甲继荣出了走出提举司衙门,看了看天,脸跟天一样阴沉。

    等候在外面的仆人过牵过马来,侍候着甲继荣上了马,低声问道:“衙内,天阴成这个样子,我们要不要在这里住一夜再走?”

    “不是自己家的地方,我睡不安稳!走!”

    甲继荣沉着脸说了一句,一催马,当先上路。仆人摇了摇头,只好跟上。

    自凭祥向南到镇南关和门州的路已经封了,除了军队和蔗糖务人员,其他闲杂人等一律禁止通行。甲继荣要回谅州,也只好绕到石西州去渌州,从那里再转回去,相当于兜了一个圈子。

    阴沉沉的天气,阴沉沉的心情,甲继荣把马打得飞快。结果快到石西州的时候碰上了行军,生生被堵在了那里半个多时辰,还被一个队将一通盘问。

    看着军队离去带起的灰尘,甲继荣脸色阴得要滴出水来,眼睛发红。

    聚到凭祥、渌州一线的兵马越来越多,徐平的那句“大宋的兵马就是我的道理”依然在他耳边回响。甲继荣不知道徐平会不会把自己的话付诸行动,但这成千上万的兵马实实在在地已经成了压在甲峒头上的石头。

    作为地头蛇,甲峒自然早就打听清楚了目前边境的宋军数量,成建制的七指挥厢军,这一带已经有数百年没有集中如此庞大的军队了。如果再加上杂七杂八的散兵,就有四千多人,甲峒怎么会不感到紧张。

    分散在山中的一块块小盆地根本养不起大军,超过一千人的都是了不起的大势力,甲峒自己控制的直属军队也不超过两千人,加上各种附庸势力最多也只能凑到五千人。可人跟人不一样,这些部落军队对上朝廷的正规军。二比一都是高看自己,甲峒拿什么跟徐平硬抗。

    更不要说,部落军队在内线还有点战斗力,一旦出了自己地盘。就只能打顺风仗,一次小败就会引发大溃逃。

    在甲继荣站着的地方不远处,立着一块白壁,上面贴着提举司最新布告。这几年来,两国边境发生的各种纠纷几乎被徐平全挖了出来。今天丢只鸡,明天少头猪,全是大宋治下民众被交趾抢掠的消息。

    这倒不是徐平栽赃,这些本就是事实。奶龋呙衩蝗顺叛趺纯赡苷医恢旱穆榉场O喾醇揍甲魑镜氐牡赝飞撸欢系叵蛩尉臣费梗刖吵邮羌页1惴埂V徊还衷诒呔车男问埔丫淞耍炱桨颜庑┦虑榉隼础R恢杭揍妓阕苷恕?

    这些消息利用立在乡间路口的一块块白壁,几个月间已经传遍了左江道治下的各个村峒,就连放牛的小孩都感觉到了形势的紧张。不断向附近集中的军队向每一个人宣示着,今年的边境不会平静。

    甲继荣看着天,乌云好像就要压到自己头顶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要想不向徐平低头,只好找交趾撑腰了,甲峒挡不住,交趾一样承担不起谅州丢失,升龙府门户大开的后果。

    衙门后衙的凉亭里。徐平和桑怿两个闲坐。天阴下来,就是没有风也凉爽了不少,刚好到外面来换换气。

    听着徐平说了甲继荣来的事情,桑怿道:“云行。你真想打谅州?”

    “就看甲峒如何做了,如果不低头,这一仗就无法避免。有的事情,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几个月前,我初来凭祥峒的时候,打与不打还在两可之间。但到了现在,兵马已动,人情汹汹,已经不是谁一句话就能让事情归于平静。就像人一口气提了起来,没有事情发泄自己会憋出内伤。如果这次不能压服周边,以后蔗糖务在这一带的发展就没了气势,很容易出事的。”

    桑怿奇道:“现在蔗糖务气势如虹,会出什么事?”

    徐平微微摇了摇头:“你不参与蔗糖务的事务,自然是感觉不到。这几年发展太快,五湖四海的人都涌进来,蔗糖务的根基还不牢啊。”

    说到这里,徐平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细说,桑怿也没有再问。

    蔗糖务人员分成三大部分,主力是退役厢军,次之是福建路移民,但人数后来居上的却是本地土民。再加上地域乡党这些因素掺合其中,如此巨大的利益之下,怎么可能是一团和气?不过是这两年发展快,徐平做事又小心,分岐都被压在了水面下,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现在蔗糖务扩展到了凭祥这里来,一旦受了挫折,就很容易发生内乱。相反如果这次打掉甲峒,蔗糖务的扩展就再没障碍,内部也会稳固下来。

    歇了一会,桑怿换过一个话题:“奇怪的是,直到现在门州那里也没有动静,按说不应该啊!镇南关的路都封了两三个月了,那里交通断绝,黄家怎么会如此沉得住气?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门州夹在大宋和交趾之间,左右逢源,让他们做决定,可不容易。这就像墙头草,你看着它是随着风左摇右摆,可实际上根扎得牢,让它动可不容易。我估计,让门州下决心,恐怕还得有人帮我们推一把。”

    “谁帮我们?”

    徐平笑道:“要么甲峒,要么广源州,我想十之**是广源州。甲峒不管怎样后边还有个交趾可以倚靠,广源州没有根,门州就是他们的命。”

    说到这里,徐平又道:“对了,前天我派人回太平县,把周德明带来,这两天也该到了。这位七源州的小衙内,吃了不少苦头,太平县待上一年,他也不想回去做什么知州了。不过他全家都死在交趾人和广源州侬家手里,血海深仇不能不报,向我说过多次,要为朝廷征讨广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