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上娇-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光同脸上隐有笑意,只是想想近来发生的事情,他又委实笑不出来了。

    崔旻悻悻的收住了所有的话,目光重又放回到刘光同身上:“你来的时候说有三件事,前面两件说了,且一件比一件厉害,这第三件……又是如何?”

    刘光同的眼睛在崔旻身上打量了半天。

    不知是从门缝里漏进来的风,还是因窗户没关严实了,总之蜡烛的火苗窜了窜,屋子里的光也跟着摆动了一阵。

    风停了,火苗也竖直了,像是从没动过。

    可崔旻的心,却跳的更快了。

    刘光同终于别开了眼,不再看崔旻。

    他悠悠然看向高孝礼:“来之前刚收到应天府的信。”

    高孝礼藏在袖下的手,不自觉就握紧了:“应天府……崔家吗?”

    刘光同重重的点头:“这大约是我入宫前,给你们送来的最后一个消息了。”

    “究竟如何?”高孝礼咬重了话音。

    能让刘光同这样跑来一趟,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的。

    应天府如今算得上是崔家的地盘,他隐隐的能够感觉到,姐夫一定是有所动作了。

    现如今京城里谈家处境尴尬,又刚被徐士颉参了,姐夫他……想做什么!

    “崔润封了八百里加急的急递送往京师,这封疏,最晚明天,就会到内阁了。”

    八百里加急……

    高孝礼便有些坐不住了,连崔旻鬓边也冒出冷汗来。

    崔旻待要说话,高孝礼却瞪了他一眼:“你出去。”

    他心下一顿,不解的看向高孝礼:“舅舅?”

    刘光同大抵明白过来高孝礼的意思,只是一味地吃茶,好整以暇的看着这甥舅二人,端的一言不发的看戏姿态。

    高孝礼却并不容崔旻再多说:“我有话要细问刘公,你出去等着。”

    “我……”崔旻显然是还要反驳。

    事关他亲姐姐,事关他们崔家,怎么就不叫他听了!

    而且高孝礼越是这样,崔旻几乎越是笃定,他们一定知道些什么。

    至少那封急递上的内容,刘光同应该是知道的。

    而他来时,鬓边冷汗未退,很可能就是因为急递上的内容!

    刘光同眼见崔旻不大服气,显然是不愿意退出去,可他在宫外停留的时间有限,今夜就须入宫当值,此时看一看天色,掐指算了一阵:“你还是先出去吧,真有要紧的,你回头再问高大人。我没那么多时间耗着,过会儿就得立刻进宫了。”

    一番话就堵住了崔旻所有的话。

    再纠缠下去,刘光同就要动身进宫了,别说是他,就连舅舅,也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于是他不再耽搁,站起身来,同二人各自礼罢,端的沉重的出了书房去,可是迈出门槛,随手带上书房的门,就站在门口不肯再走远。

    高孝礼也知道他就站在门外,虽然眯了眼隐有不悦,却也不再说他什么。

    那头刘光同手里的小盏又搁置回去,似笑非笑的看了高孝礼一眼:“看样子,高大人猜得出来,急递上写了什么?”

    高孝礼却摇了摇头:“我并不知道。”

    刘光同侧身放茶杯的手僵了下:“那怎么要撵出去他?”

    “因为事关崔家和他姐姐,他就不能再听下去。”高孝礼下巴微扬了扬,“你与他相交,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再听下去,我怕谁也拦不住他要做糊涂事,真的触怒圣颜,谁也救不了他。”

    刘光同心下感叹,这位尚书大人,果然与十年前是不同了。

    他一番感叹还没落到底儿,那头高孝礼已经又问出声来:“急递先不忙说,我想问问你,适才说陛下去你的权没个说头,是骗他的吧?”

    刘光同眉心微挑:“何以见得?”

    高孝礼掩唇笑了一声:“你说这话时稍有迟疑,且下意识的看了他一眼。我想来,这里头许是和他有关。而且如今除了其素就数着你了,没道理把你从应天府调任回京,才拿掉王芳,就把你也卸下来,这不是陛下会做的事。所以这里头,是一定有个契机在的。”

    听了这番话,刘光同嘴角就扬的更厉害了:“以往听人说高大人冒进,今次看来,传言也不可尽信。”

    他这样说,高孝礼便知道自个儿是猜对了的,于是撇了下嘴:“究竟是为了什么?”

    刘光同神色微变了变:“为了那封家书,还有我最后附的那句话。其素应该都告诉陛下了,陛下也许觉得我权力大了些,能瞒着他老人家做这样的事。说穿了不值一提,可往深处想,有数年前孟朝的例子在,陛下就不会叫我身兼东西两厂的职务了。”

    果然,还是为了崔旻……

    高孝礼想来,这个后果,刘光同当日应该是考虑到了的。

    内监们行事总是比外人多留了几个心眼,尤其是刘光同这样的人。

    当日其素过府来,说话行事都是一点儿点儿斟酌过的,更不要说刘光同这种外放了几年的。

    可他还是做了,家书还是送回来了……

    高孝礼深吸了一口气:“该叫崔旻好好拜谢你一次。”

    如果不是刘光同,这道圣意,还不知究竟落到谁家去啊。

 433 谁来担罪

    刘光同把手一扬,兜帽随着动了动,扇出风来,连高孝礼都能感受到那阵风。

    “我知道你做这些不是为了叫他谢你,”高孝礼啧了两声,“人都说刘公是个做事必求报的人,今次看来,传言不可尽信呐。”

    他话音落下去,刘光同一顿,旋即就笑了起来。

    高孝礼把这话还到刘光同身上去,便与他一起笑了起来。

    等笑声落了,刘光同才稍稍正了神色:“我还有一盏茶的时间,高大人不想问问,那封急递?”

    高孝礼略眯眼,盯着他看了会儿:“你就不怕陛下再与你秋后算账?”

    刘光同摇头:“急递如何,大人心里知道了,难道今夜就会入宫面圣吗?左右要先送到内阁,内阁看过了,到底是该报陛下知晓,还是该淹了,又或者如何报给陛下面前,都有内阁自己斟酌……”

    他一面说,到了此处,又稍稍顿了顿,抬眼觑高孝礼:“我听说高大人近来和李大人关系还不错,自然了,在万阁老面前也说得上话。”

    高孝礼心里咯噔一声。

    自从公孙睿华出事之后,万云阳就坐上了内阁的第一把交椅。

    内阁首辅啊,这样的年纪,坐到了这个位置上,万云阳也是前途无限的一个人……

    按刘光同话里的意思……

    高孝礼不自觉的就眯了眼:“你叫我左右内阁的想法?”

    刘光同失笑,连道了三个不字:“左右内阁有什么下场,高大人比我清楚。况且,内阁又岂是你一人能够左右的?”

    “那你……”高孝礼眉头紧锁,“还是先把急递内容告诉我的好。诚然如你所说,我纵然知道了,也不会声张出去。你今夜来的目的,最主要的应该还是在这封急递上吧?”

    “不错。”刘光同不假思索的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回答,“刚得到消息时,我也是急坏了,我想,崔润大约是疯了。”

    高孝礼心里就又是一顿,仿佛被重物狠狠地击打下去。

    可他没说话,他在等刘光同说。

    那封急递,刘光同显然是知道内容的——无怪陛下要去了他的职,手握东西两厂的人,连崔润送来的这种急递都能先一探究竟,这样事情,一旦传到陛下耳朵里,刘光同就是一死,都不为过了。

    怪不得他自己都说,这是他送来的最后一个消息了。

    刘光同做的,委实是多了些。

    高孝礼此时心里便又升起一丝疑惑来。

    崔家如何,高家如何,或者说崔旻、薛成娇、崔琼等等,他们这些人如何,与刘光同又有何干系?

    如果不是刘光同一头扎进来,帮了崔旻那样多,帮了他们那样多,他现在还是那个风光的提督太监,何至于被卸了职弄回宫里去?

    可他这头心里还在犯着嘀咕,那边刘光同已经点了点小桌。

    大约是看出来高孝礼的心不在焉,刘光同刻意敲重了些:“高大人在想什么?”

    高孝礼回过神来,下意识的先摇了头:“你先说你的。”

    刘光同多么精明的一个人,高孝礼心里分明有事儿,可他这会儿不愿意说。

    自然了,他能在高府待的时间也不多,没那个功夫去计较高孝礼究竟在想什么。

    于是刘光同顿了顿,把思绪整理了一番,才沉声开口:“崔润上疏参谈家,怨怼君上。”他说完了,敲着小桌的手也就停下了,侧目看高孝礼,“怨怼这两个字,可轻可重,高大人比我清楚吧?”

    君君臣臣……自古以来便是君为臣纲,古人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是这么个道理。

    皇帝能问罪谈家,没缘由的问罪,御史可以替他们开脱,替他们求情,可是谈家人不能有怨怼之言……荣升、斥责,一切皆是皇恩。

    这个道理,高孝礼懂,谈家人不会不懂……

    “是如何的怨怼之言……我姐夫又是从哪里……”高孝礼本来想问,崔润是如何得知的,可后话没说出来,一时之间想起了崔琼,就一个字也问不下去了。

    他眼中有震惊一闪而过。

    刘光同一直在看他,自然这样的震惊没能逃过刘光同的眼睛。

    “看来高大人想明白了。”刘光同一面摇头,一面笑语,“最开始我也在想,谈家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本来就是自己关起门的事儿,崔润一个外人如何能得知?可后来我就想明白了,高大人也许不知道,可我这儿却没少听到消息。谈昶旭下大牢的这段日子,崔家和崔琼没少通书信……诚然,崔家这位姑奶奶,也许并不是存心的告谈家人恶状,却不想,她书信上那些再家常不过的话,全都是崔润和章老夫人想听到的!”

    是崔琼……高孝礼也知道,从谈昶旭下大牢后,崔琼怀着身子,在谈家日子过得也并不如何好。

    可崔琼怎么就这样没计较,难道家书里,真的什么都敢告诉家里吗?

    还是说,她本就是有意为之……

    “那封急递,扣不下来了吗?”高孝礼这会儿从头到脚都是寒意浸骨的。

    皇帝至今还没动谈家,也许就是在等这样一个契机。

    崔润的急递一旦呈送皇帝面前,谈家就完了。

    他不必再问下去,也大概能猜到,所谓的怨怼之言指的是什么。

    其实谈家未必做错了,谈昶旭下大牢,本来就是不清不楚。

    都察院虽然有铁证,可这个证据,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没人说得清楚,可能连都察院自己都说不清楚。

    这样的情形下,谈家要是会服气才出了奇,不然不会连谈皇后都要插手进来,管上一管。

    但是这些抱怨的话,自己家里头说一说,无伤大雅。

    而今传了出去,还被崔润有心拿住,一道急递送进了京城来……

    “不行!这封急递不能送到御前去!”高孝礼的拳头重重的砸在小案上,“他想趁这个机会在陛下面前站稳脚跟,给陛下送一个由头除掉谈家,但是琼姐儿怎么办!谈家人不必细细的问,就会知道,这些话全是从她那里漏出去的,她还怀着身子!”

    “高大人!”高孝礼显然是有些急了,说出的话叫刘光同脸色立时铁青,于是咬重了话音,叫了他一声,“昌肃侯是可以直接进京来面圣的,你把他的急递淹了,明儿他就动身上京,到时候出了事,是你来担待,还是让东厂担待?又或者,你想让万阁老替你担罪呢?”

 434 去谈家

    刘光同的一番话,让高孝礼彻底的颓败下去。

    是了,崔润是有勋爵的人,内阁能不能淹了他的疏?当然是能的。

    不要说内阁,刘光同此时都有本事把这封急递扣下来。

    可是那然后呢?

    崔润已经动了这个心思,想从这件事上咬死谈家,叫皇帝高看他一眼,那就做什么补救都没用了。

    这封急递两日就能进京,由内阁呈送御前,朱批下来,再回复应天府,来来回回的,总共也就不会超过五六日。

    过了这五六日,崔润还是得不到回复,他也是久经官场的人,自然会想到,要不是皇帝未予理会,那就是这封急递压根没送到御前去。

    按现在的情形来看,皇帝会不会不予理会?

    当然不会!

    皇帝处置了甄家,手段不算强硬,甚至可以说和软的很,只不过是圈禁二字,连抄家都不曾。

    不管是不是为了已故的贞妃,总之是手下留了情的。

    可是对谈家呢?

    像他们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