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上娇-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燕翕也站的正了些:“这是要做甚么?”

    太子白了他一眼:“去点五十个人,一会儿出发,咱们去青茫山。”

    “殿下!”

    “不去!”

    崔旻和燕翕几乎是同时开的口,话音落下,二人又面面相觑。

    太子一挑眉,看向燕翕:“你再说一遍?”

    燕翕轻咳了一声:“刘光同刚才不是说的很明白了?你也说了不去,这会儿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万一他回到京城,真的到陛下面前告你一状呢?”

    “他不会。”太子这话说的笃定,他勾了勾唇,“他要是不想叫我去,就不会跟崔大人说这些话,”说着,他目光放到了崔旻的身上去,“如果我所料不错,他让你告诉我的吧?”

    崔旻下意识的咦了一声。

    他还没做出回应,太子却像是已然心知肚明似的。

    “你们去点齐了人等我,有个事情,我得去问一问刘光同。”

    说着他就要往门外走。

    燕翕见势不对,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两步上前,就拦在了他身前:“不行,你到底要干什么?”

    太子撇撇嘴:“做什么,我心里有数,有的事情,我得弄明白了,才能告诉你,”他左臂微抬,拍了拍燕翕肩膀,“如果我猜错了,就再也不动青茫山的心思了。”

    崔旻在旁边儿看着,心头的怪异感越发浓重起来。

    太子仿佛真的知道点儿什么,他的样子也不像是开玩笑的。

    于是崔旻轻拉了燕翕一把。

    燕翕感受到一股子外力,就回头瞪了他一眼。

    他回头的功夫,太子已经绕开他,出门去了。

    燕翕一时气结,怒视崔旻:“你拉我做什么!”

    崔旻知道他跟太子一起长大,可在他看来,终归是君臣有别的,只是这个话……还是不大好同燕翕说。

    “殿下不是个莽撞的人,他既然这样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你一定要拦着他,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对你而言。”

    燕翕锁了锁眉,没再说话。

 391:他竟没死

    房门被推开的时候,刘光同眼中全是平静。

    太子看着他,将长袍下摆一撩,抬腿进屋:“看来我猜的不错,你在等我。”

    刘光同这时才站起身来,施施然一礼。

    太子手一扬,绕着小圆桌走了一圈儿,扫视了一眼他这屋内,才坐下去。

    他手指在桌案上点着:“有几个问题。”

    刘光同嘴角始终噙着笑:“奴才便知道,殿下是个极聪敏的人。”

    “你也不差,”太子这话说的半是赞许半是讽刺,“不过,你就不怕父皇治你的罪?”

    刘光同的笑还挂着,欠了欠身:“殿下发现了青茫山的秘密,本着爱民的一颗心,要以身犯险,进山一探究竟,奴才苦拦不下,这陛下也要治奴才的罪吗?”

    太子呵了一声:“你果然是故意的。”

    “如殿下所想一般,”刘光同站直身子,眉眼弯弯的看着太子,“如果不是奴才方才态度强硬的拦着,而后又同崔旻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殿下还会非查不可吗?再说了——”他刻意的拖长了声音,往门口走两步,手一扬,将房门紧闭,再回过头来定睛看着太子,“那处府邸和谁有关,殿下若没猜到,也不会过来了。”

    太子脸色一变:“果真是他吗?!”

    刘光同站在门口的地方:“他确实没死。”

    太子倒吸一口冷气,浑身一个激灵,立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孟——朝。

    怪不得,其素曾经几次暗示,说什么,守不住秘密就不配做御前的人。

    刘光同今次,也算是兵行险着。

    他希望自己去查这件事,更希望自己能明白,扬州水深,深在孟朝。

    太子呼吸有些急促,合了合眼睛:“他为什么没死。我依稀记得……”

    一句依稀记得,思绪便拉长了,可是记得什么,太子此时竟什么也想不起来。

    他认真的回想了一番,孟朝出事的那年,他还懵懵懂懂,只知道宫里出了好大的变故,父皇杀了一批宫人,撵出去一批太监。

    太监不比宫女,宫女们出了宫还能谋个出路,太监出了宫,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可是父皇却这样做了……

    “他是怎么跑的?”

    刘光同失笑摇头:“陛下雷霆之威下,他能跑的了吗?”

    太子呼吸一窒:“放走的?”

    刘光同点点头,又摇摇头。

    太子眉头紧锁:“这是什么意思?”

    刘光同长叹一声:“陛下当年对外是宣了斩立决的旨,殿下如今大约也能想明白。孟朝势力大,不杀,朝堂必然不稳,只有他死了,才能在前朝清理他的余党,诚然那个时候人心惶惶,可奴才也不得不说,陛下权衡有道,孟党倒台之势快的让人惊讶,几乎不过一夜之间罢了。”

    “这个我知道,”太子眉心未能舒展,“可实际上呢?为什么不杀他?我后来了解过,孟朝他确实是想反的。”

    “是,他野心大,的确想反,”刘光同并不否认,踱步近前去,“可是孟朝也是随着陛下一起长起来的人,殿下可能也听人说过,他救过陛下的命。人嘛,越爬越高,才会得意忘形,可陛下为什么会容他那么多年,不过是为了这个救命之恩罢了。”刘光同吸了口气,有些讪讪的摸了摸鼻头,“要不是他自己找死,这么多年,哪里有我出头的机会。”

    救命之恩?

    小太子一时语塞。

    这个恩情,是换了谁都不能不承的。

    天子纵然是天命所授,可也不能做个忘恩负义的人。

    看看如今对忠烈公的死后追尊,太子便多少能了解皇帝当年在处置孟朝时的那种纠结。

    太子沉默了许久:“因为这个救命之恩,父皇把他放了?”

    “倒也不是放了,”刘光同无奈的叹息,还带着些难以察觉的苦涩,“本来是要把他弄出宫,建一处院子,圈起来,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听到这里,太子就都明白了。

    他眼神倏尔变冷:“他跑了,是吧?”

    刘光同抿唇不语。

    太子盯着他打量了许久:“在你眼皮子底下跑的?”

    刘光同咳了两声,也不承认,可也没否认。

    太子讥笑了一声:“父皇没把你砍了,可真是奇哉怪也。”

    刘光同吞了口口水,这个话他不打算再接下去。

    当年他没被陛下赐死,算是他这辈子运气最大的一件事,所以这些年来,他暗地里查了孟朝的下落这么久。

    这一次,对他来说,也是个意外收获。

    实际上,江南一行,本来还是陛下自己得了信儿,正巧了崔易等人入京,这才寻了个由头,把他打发出来查。

    太子看他许久不语,啧舌几声:“我这有个问题想问问你。”

    刘光同稍一躬身:“殿下请问。”

    “这件事情,你自己不是不能查,为什么要做这套形容与我看?”

    刘光同扬唇笑了:“若殿下去了青茫山,就算看见了那处孟府,会想起孟朝吗?”

    太子一顿,旋即摇头。

    “可我做了这套形容出来,这个事儿,算是给殿下点透了。”刘光同顿了顿话音,“我说给崔旻的话,后头可还有一宗。”

    太子双眼一眯。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刘光同的算计不错。

    孟朝的事情,对他来说,如果做得好,绝对是在父皇面前表现的绝好机会。

    刘光同之前拦着,是因为怕牵连进来,回了京里父皇饶不了他。

    可是这个机会,他情愿送到自己面前来,所为的,不过是将来罢了。

    “你要什么。”太子似笑非笑,眼底有些发冷。

    刘光同似乎是察觉到了小太子的情绪不大对,心头咯噔一声:“奴才不敢贪天之功,所求不过安身立命而已。”

    太子没说话,手指抬了抬,又落下去。

    许久后,他扫了刘光同一眼:“我且问你,这个案子,怎么查,才能叫父皇对我不罚反赏。”

    刘光同起先是愣了一把,这位太子的话锋转的委实有些快。

    然则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活捉孟朝,秘密处决,上表青茫山事,问责戴融,回到京城后,再把孟朝的事情报到陛下面前。”

 392:别去

    太子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孟朝的事情,不能再让外人得知。

    这次如果真的在江南找到了他,直接砍了,回京交差就是。

    可是数年前,孟朝反心最重的时候,父皇都为了这个救命之恩,没对他下杀手,现如今……

    “杀了他,我只怕更不好交差了吧?”

    刘光同愣了下,旋即便笑了:“殿下也太小心了。”

    太子挑眉不语,示意他继续说。

    刘光同偏头想了想:“您是知道陛下的,当年开恩,是念旧情,如果孟朝安分些,在陛下替他选好的地方安安生生的待着,便一辈子也就这样,就算他罪恶滔天,也能寿终正寝。可他跑了——”他拖长了尾音,“这对陛下而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太子沉沉的哦了一声,低吟了半天。

    换句话说,孟朝这一跑,可能是为了保命,但也可能是为了蛰伏待机,等到将来伺机而动。

    这对天子的威严,就是一种挑衅了。

    “那你呢?”太子环着胸,“这原本是你的差事,落到了我的头上,你就不怕父皇责你办事不利?”

    没想到刘光同却摇了摇头:“这个功劳,是奴才心甘情愿给殿下的。”

    “就为了将来安身立命?”太子呵了一声,“这可不像你。”

    是了,这可不像刘光同。

    他不是个怕死的,如果他怕,这么些年来,他就不会这样出风头。

    刘光同抖抖肩膀,笑着摸了摸鼻头:“这只是其一。”

    太子便没再说话,点了点桌案,等着他后面的话。

    可刘光同却并没有说下去,反倒是往旁边让了让,拉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殿下不去青茫山吗?”

    太子眼一眯,盯着他看了会儿:“你是不打算说了?”

    “殿下有所问,按理奴才不敢不答话,可……”刘光同顿了声,噙着笑看太子,后话旧事不提。

    太子啧的咂舌,不多时站起身来,往门口的方向挪动了几步:“随你吧,我对这些,兴趣也不是多大。”

    他一边说着,一边要抬腿出门去。

    可是一只脚刚踏过门槛,便又收住了,回过头来看刘光同:“这回去青茫山,你也一起。”

    刘光同呼吸顿了一把,立时颔首:“奴才知道了。”

    小太子心里有了定论,肯带上他一起,就是叫他回京后在陛下面前好有个说法。

    至少这青茫山,他是一起去了的。

    眼前这位毕竟是储君,他拦不下是正常的事儿。

    对他而言,扬州此处的传闻,可谓是老天帮他。

    不过他也没想到,戴融竟敢办下这样的事儿。

    如果那处果真是孟朝的府邸,当年那些出事的百姓,就多半是死于戴融之手。

    戴融为了帮孟朝,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

    刘光同不由的眯起眼来。

    孟朝这个人啊,能力是果然不浅的,没想到他“死”了这么多年,还能叫人这样掏心掏肺不要命的护着帮着。

    再说崔旻那里,因燕翕得了太子的话,下去点人去了,他便想着这一去,还不定要闹到什么时候,看太子的意思,是要在今天就惊动戴融的。

    于是他拐了道儿,便往薛成娇屋子里去了。

    他敲门半晌,是燕桑来开的门,他往屋里四下扫视了一圈儿,问燕桑:“姑娘还好吗?”

    燕桑让了让,撇撇嘴:“姑娘为了那里的事,担心了好半天,奴婢才劝好了一些。”

    崔旻哦了一声,绕过燕桑,径直入了内。

    薛成娇见他来,脸上挂了浅浅的笑:“表哥怎么这会儿过来?”

    说着就要叫燕桑给他去倒茶。

    崔旻道了一声不必,连坐也不坐,仍站在那处瞧着薛成娇。

    薛成娇见他一直盯着自己看,有些不知所以,便问道:“这是怎么了?”

    崔旻其实在心头过了好几过。

    燕桑说她担心了半天,这好容易才好了一些,他此时再说起他们一行人要去青茫山,估计她又要担忧操心。

    他好半天没开口,薛成娇就又催了一声。

    崔旻咬咬牙,横了心告诉她:“过会儿我们要陪太子殿下去青茫山走一遭,你和燕桑留在客栈里,不要四处乱跑,等我们忙完了,自然来接你们。”

    果然,薛成娇的脸色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