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上娇-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崔瑜嗯了一声:“阿瑛将来要找什么人家的不能够?祖母怎么会冒这个险?况且临江府山高水长,祖母也不可能舍得。”

    那就奇了怪了。

    难不成,崔瑛出嫁,真的是崔溥的意思?

    那崔溥又是图什么?

    如果陆秉均是甄氏一党,那他们注定会是这场政斗的牺牲品。

    崔溥在官场多年,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怎么会答应这门婚事呢?

    二人正沉思,不远处燕桑疾步而来,说是高家来人,催她们回去。

    薛成娇愣了愣,难道又出事了吗?

    脚下也不敢耽误,匆匆与崔瑜告辞。

    只是她临走时,崔瑜又拉了她一把:“成娇,阿瑛还小,也不比你懂事。陆靖淇名头太盛,甚至比大哥哥还要厉害些,我怕阿瑛会乱了心神错了主意,如果有机会,你要劝她。”

    薛成娇脚步一滞,看了崔瑜半天,终于是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径直离开了。

    崔瑜对崔瑛,是掏心掏肺的好啊。

    薛成娇带着燕桑走得很快,一路往顺安堂那边去。

    只是在顺安堂外大约一箭之地的竹林旁,又碰上了崔昱。

    此时的崔昱脸色也不好看,人也消瘦了不少。

    薛成娇乍然见他这样,吓了一跳。

    在她的印象里,崔昱一直都是个风。流倜傥的俊秀少年郎,如何有这样狼狈的时候?

    她停下脚步来,稍稍礼了礼:“表哥看起来不太好,是病了吗?”

    崔昱其实就是来堵她的。

    可是真的见到了人,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她比他想象中,要过得好。

    她还能言笑晏晏的站在他面前,问他是不是生病了。

    仿佛过去的种种,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而已。

    她将来要嫁给谁,那个人是不是他,对她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崔昱深吸了一口气,有些艰难的扯出一抹笑:“这两天是不太舒服,听说你回府,想来看看你。”说完了好像又觉得不合适,忙添了几句,“舅舅家一切都还好吗?有没有不顺心或是不称意的地方?”

    “表哥既然不舒服,就该好好休息,好好养身体,若是做下病根,岂不是要姨妈伤心死了吗?”薛成娇稍稍退开了一步,“舅舅那里一切都很好,我也很习惯,”她说完了,又礼了一把,“舅妈还在里面等我,我就不陪表哥说话了。”

    话音落下,她绕了两步,绕过崔昱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还有什么好纠。缠的呢?

    他不是要娶慧真姐姐了吗?

    其实真的没什么,她把他当表哥看待,也诚心诚意的祝他和慧真姐姐能举案齐眉。

    他实在不该突然出现在这里,半路上堵着她,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这让她想起了崔易。

    那一日,阳光还很好,崔易把她堵在去四房的甬道上。

    是他和崔旻突然出现,训斥了崔易一顿。

    他手里有个纸鸢,脸上隐有怒色。

    崔旻……当时旻表哥是什么样的呢?

    气定神闲,端的是长兄的架子,可其实现在想来,也许,高子璋的话,是对的。

    她竟从不知道,自己何时成了香饽饽,真的如纪岳君所说的那样,这么能招惹人吗?

    崔旻、崔昱,还有已经不在了的袁文湘。

    薛成娇下意识的抚上自己的脸蛋,还是因为这张脸吗?

    她脸上不由的挂了一抹自嘲的笑。(未完待续。)

 194:事发

    一直到回到高家,薛成娇才明白了。

    不是崔溥不谙世事,而是他在此时,未能料到,甄真的会有一败涂地的一天。

    这是贞宁十一年十二月初七,宫中陛下谕旨告天下,将中宫废黜,改立为贞妃,迁居幽门殿思过。

    因废后所犯的事涉及当朝太后,朝臣一时无人敢替她分辨求情,这件事情陛下办的也是雷厉风行,据说早在颁诏的三天前,就已经收回了册后的诏书,和皇后的金印,让甄皇后迁了宫了。

    而同时传到应天府来的,还有谈贵妃代掌六宫,迁居坤宁殿的消息。

    后面这道消息,自然是刘光同送来的。

    贞妃还是皇后时,住的也并不是坤宁殿。

    陛下可能从一开始,就有意让她和谈贵妃互相牵制。

    所以当年谈贵妃住在福宁宫以西的明仁殿,而原本该入住坤宁的贞妃,只是久居在福宁以东的明慈殿中。

    如今皇后被废,谈贵妃却摇身一变,住进了坤宁殿,成了坤宁之主。

    这仿佛在向世人昭告,下一位皇后,势必要出自谈家了。

    而贞妃和甄氏一族呢?

    这次没有被一撸到底,难免会以为,将来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吧?

    其实,他们也可能已经料想到,陛下是要动手了的,只是垂死挣扎,总是要做一番的。

    而至于崔溥,没有刘光同的帮助,可能更要选错了路,深以为甄氏仍然可靠,毕竟给太后下药这样的事,贞妃都只是被废黜而已。

    实际上薛成娇清楚。

    不可能了。

    如果甄家还能稳如泰山,前世陆秉均就不会出事。

    如果谈家还能呼风唤雨,前世谈昶旭就不可能被下了大牢。

    现在的这一切,都不过是表象而已。

    而到了三天后,也就是初九这一日,京城中风云又起。

    废后事件尚未彻底的平息,严竞的死讯就已经被公布了出来。

    陛下在朝会之上龙颜大怒,下令彻查,又因这件事情,罢免了一众官员共计一十二人。

    到了十二月十三,仅仅过去四天时间。

    中书省旨意再发,调令应天府兵部尚书高孝礼回京,入职兵部,仍领尚书衔。

    而先前授予崔旻的户部提举一职,却被暂且罢免掉了,只是职位虽然没了,陛下的旨意却很清楚,还是要他进京去,并未将他放回应天府中。

    这一日,高孝礼的书房里,多出了刘光同的身影。

    刘光同坐在红木太师椅上,似笑非笑的看他:“高大人是高升了。”

    高孝礼可笑不出来,眯眼看他:“旻哥儿确定不会有事?陛下把他罢免了,可还是让他进京,这算什么?”

    “其实大人心里清楚,陛下这是权宜之计而已。”刘光同点了点扶手,“你们甥舅二人,一个升,一个落,在外人眼里,才不会显得太过招摇。崔旻啊,早晚是要出人头地的。”

    高孝礼不由的咂舌:“若按你说的,成娇的请封,此时还能上折子?她是我的外甥女……”

    “这不一样。”刘光同摇了摇头,开口就打断了他后面的话,“陛下就算封她个郡主又能怎么样?不过是做给人看的而已,她将来能干什么大事吗?这可跟崔旻的官儿不一样。”

    他既然这样说了,高孝礼自然不会再多问,只是心中有了计较,也知道自己该好好盘算,着手准备入京的事情了。

    一转眼就到了十二月十九这一天。

    冯氏,终于还是到了应天府。

    薛家在应天府的宅子,早被收拾好了,只等她到了之后就可以住进去。

    冯氏是在第二天清早,到高家来拜访的。

    郑氏果然也没给她好脸色,说话也丝毫不客气。

    若按照冯氏以往的脾气,只怕也是要恶言相向的。

    可是如今薛万贺的事情难以收场,她的靠山也没了,冯家虽然出了个驸马,可是那都不顶用,如今在郑氏面前,她实在是硬气不起来。

    那一日打发了冯氏离开后,高孝礼就写了折子,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还有十一天。

    希望事情,能够如刘光同所说,在年前有个了结。

    这一团团黑雾压下来,已经让人快要喘不过气来了,希望成娇的这个封赏,能够来的顺利些。

    折子送出去后,高孝礼让人去找了薛成娇,一路把她带进了书房里。

    薛成娇住下来这么多天,显然已经没有初来时候那样扭捏。

    这些日子以来,高孝礼很少露出笑脸,她看在眼里,也知道舅舅担心什么。

    眼下进了书房,却意外地发现,舅舅的脸上有了释怀的笑。

    高孝礼见她来,就招了招手:“给你请封的折子,我已经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了。”

    薛成娇一愣:“这么快吗?”

    “要赶在年前,不然出了年后,你二叔的事情先闹出来,就不好在开口了。”高孝礼叹了一声,“所以说,旻哥儿这个算计,实在是高明。时间扣的刚刚好,冯氏来应天府闹一场,我送折子入京请封,顺理成章。”

    “舅舅说什么?”薛成娇怔了一下。

    这事儿跟崔旻有关吗?

    难道不是那日她说了之后,舅妈和姨妈她们商量出来的法子,让舅舅送折子进京?

    高孝礼也并不瞒着她:“这原本就是旻哥儿算计好了的,要给你请个封赏,将来你无论身处何方,都可立足,不必再依托薛家的名声。我听刘太监说了,本来你二叔这件事,他也是怀着给你出气的心态,才下了这么个绊子的。”

    薛成娇觉得自己可能是听错了。

    那个让人如沐春风的崔旻,会干出这种事情吗?

    就为了给她出一口气?算计了这么多?

    从参奏薛万贺,到冯氏进应天府,再到让舅舅上折子请封,而后让刘光同安排京城里的势力,适时的把薛万贺的事情闹出来……

    这可真可谓是环环相扣的连环计,有一点儿出了岔子,都很可能满盘皆输。

    如果冯氏没来应天府呢?如果陛下真的恼了呢?

    薛成娇有些难以置信。

    崔旻这个人,为什么分明用了十成的心,却只表一成的意呢?

    这半个月以来,他送到高家的书信不下十封,从没有一封是指名给她的,可是每一封落款处都有一句“成娇安否”。

    原本以为,这已经很难得了。

    可他却还做了,更加难得的事情。

    为了薛成娇,是为了她,薛成娇啊。(未完待续。)

 195:听天由命

    因是到了年底,各家各户便都忙碌起来。

    整个应天府内也是张灯结彩,挂红铺带,上了街看一眼,就觉得满眼都是喜庆。

    原本薛成娇想接崔瑛来高家玩的,但是之前的事情耽搁了,眼下府上又忙碌起来,她便也不好再开这个口。

    直到这一日的下午时分。

    燕桑踏进屋子里,往薛成娇身边凑了凑:“姑娘,陆大人前半天就到应天府了。”

    薛成娇提笔的手一顿,笔尖也微微怔了一下,好好的一幅字,立时多出一块浓墨来。

    手中狼毫许久未落。

    这是之前她交代燕桑的。

    如今出来住了,好多事儿就能自己留意了。

    当时把燕桑的弟弟放在外头,原本也就是这个用意。

    陆秉均要到应天府来,只要留心打听,就一定能得到消息。

    “燕怀怎么才把消息送来?”薛成娇手里的笔,终于放了下去。

    她稍稍回了头,看向燕桑。

    既然前半天就到了应天府,怎么过了这么久,才把消息送进来?

    燕桑顿了下:“晌午的时候,陆大人进了崔府,他才知道的……”

    果然,薛成娇的眉头立时拧在了一起:“已经去过崔家了?”

    “是,”燕桑点了点头,“现在已经离开了。”

    “走的时候,是崔溥出来送的吗?”

    燕桑又点了点头,倒没有再多说话。

    这样看来,陆秉均在崔家四房没有吃上闭门羹,崔溥果然,还是想结这门亲的。

    那老恭人呢?就撒开手不管了吗?

    “舅舅是不是在家呢?”

    薛成娇有些急了。

    她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能破坏这门亲事。

    她还是需要外援和支持。

    而眼下看来,最适合帮她的,就只有高孝礼了。

    她知道,自从调令下来之后,舅舅在部里交了职,最近一直在家歇着,一边应酬旧友,一边打理收拾东西,打算过了元宵后再动身赴京。

    燕桑那里又点了点头,还很懂事的往旁边儿让了让。

    薛成娇迈开步子,从书桌后绕出来:“我去找舅舅,你把写坏了的字收了吧。”

    燕桑嗳了一声应下,送了她出门,便不复赘言。

    往书房去的路上,薛成娇一直都在想,要怎么跟高孝礼开这个口呢?

    崔瑛的婚事,说到底还是崔家的家事,就算是章老夫人和姨妈,也并不是那么好插手管的。

    而且她要怎么跟舅舅说,这是一门不能结的亲事?

    这样想着,人已经到了书房外。

    外面自有服侍的人,见了她来,忙进去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