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阶辞-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妃休息了一会,觉得精神好些了,便让优莲拿来凭几靠着,与她闲话。

优莲见左右无人了才问:“贤妃虽蒙至尊宠爱,但论起地位尊贵却远不及娘子,娘子如此折节下交,岂不辱没?”

德妃笑笑:“这几年你都跟着贵妃,也难怪你看不出。你不是说了么,她有至尊宠爱,这就是一切。”

“可是贵妃当年也……”

“贵妃?”德妃笑容冷淡,“贵妃是什么性子?贤妃又是什么性子?这两人岂可同日而语?贤妃自幼长于宫闱,平日里小心谨慎,该出手时却是当机立断、毫不手软,比你我都深谙后宫之道。现在至尊对她另眼相看,再加上她有了身孕……若她此胎为男,后面可有得瞧了。”

“那娘子可要早日为两位皇子打算。”优莲有些担心。

“打算?怎么打算?我虽出身兰陵,父兄却无一人在朝中掌有实权,我现在又是这样一个身子,连想争宠都是有心无力。根基如此,你说我还能怎么做?”

“太妃的母亲不是娘子祖姑母么?”优莲道,“至尊对太妃一向尊敬,也许她能有办法?”

说起太妃,德妃反而更加忧虑:“太妃虽是亲族,却向来明哲保身。你也瞧见了,咱们和太妃的关系未必就比贤妃更亲近。你别看宫中人背后对贤妃指指点点,似乎她现在处于下风,她手上的筹码可比我们强得多。她长于宫禁,宫中旧人多与她相熟;舅父苏牧曾官至侍中,朝中显要有不少是苏家旧交。她两个表兄现在官职虽不高,却早在朝中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听说郑公也欣赏提携他们。郑公为国朝柱石,只要再有一两场大战,苏家兄弟必然平步青云。贤妃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你说我能不与她相交么?”

“那两位皇子就没有出路了么?”

德妃沉吟着说:“出路不是没有……苏家兄弟将来或许权倾朝野,现在却还未够火侯,朝中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只是这两个孩子资质并非上佳,若真为他们谋划了,却不知他们能不能走稳?目下沈氏已去,宫中没了不稳的因素。赵修仪和孙修媛都是性子柔顺之人,不足为患。贤妃虽然颇有城府,却不是个会主动挑事的人。只要我们不与她冲突,她暂时不会对我们有所动作。我们现在只要多与人交好,自保当可无虞。将来一步步小心谋划便是万全之策了。在宫中,广结善缘才能走得长远。沈氏若明白这道理,下场也不致如此。”

优莲细细思量,不得不佩服德妃的见识。宫中人都道德妃是老好人,其实德妃见事极明白。若不是生子以后病痛在身,恐怕她的地位不会仅止于此。或许这正是因为德妃的清醒,虽然现今已极少承宠,却还能得到皇帝敬重的原因吧。不过优莲也好奇,德妃的谋划意指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朝中措这一章写了很多遍,始终不太满意。先这样吧,以后修改。

本章有很多过渡的内容,所以没法像前面一样快速展开情节,大家稍安勿躁,过渡完了会更精彩:)

☆、过继

光耀十年七月,绮素平安产下一子。

皇帝为这个男婴命名崇谊,又亲自给他起了“长寿”的乳名,显然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极大的希望。自绮素有孕,皇帝便赏赐不断,远远超过赵修仪。宫中传闻,皇帝打算近日册封这小皇子为王。

这些传言都通过琴女与杜宫正之口传到了绮素耳朵里。皇帝来淑香殿时也隐约提过此事,看来传言不虚。绮素一向谨慎,听见这消息不喜反忧。赵修仪之子尚未册封,德妃的二子也都是前年才被封为亲王。皇帝若果真先于赵修依之子册封长寿,只怕要起波澜。

果然,不出数日,宰相宋遥上疏请立太子,以定国本。皇帝仍在盛年,立储原不必急在一时,可宋遥上疏,份量非同小可,尤其奏疏中一句“国赖长君”更是耐人寻味。朝中大臣无不心下雪亮,宋遥倾向于德妃所出的皇子,于是纷纷附议。

皇帝对此不置可否。散朝以后,皇帝便到淑香殿探视儿子。

长寿哺乳刚过,绮素正哼着歌哄他入睡。虽然宫中有乳母、侍婢,她却不肯假手他人,一定要亲自养育长寿。长寿很快睡着了,绮素将他放入摇篮,微笑看着儿子,偶然回头见皇帝不知什么时候到了她身后,不由一惊,方要起身,却见皇帝摆了摆手,让她不必行礼。他俯下身,含笑看了一会摇篮里的长寿,才让绮素随他到外间榻上就座。

琴女机灵,见皇帝过来便准备了酪浆,此时为两人送上,然后便体贴的退了出去。

皇帝这才开口:“朕这里有份奏疏,你看看。”一边说他一边从袖中抽出宋遥的上疏。

“后宫不涉政事,这恐怕不太妥当。”绮素有些迟疑。

“朕让你看的,不妨事。”

绮素听了,只得双手接了,展开看了起来。奏疏的内容她在皇帝来前已经知晓,不过她仍仔细看了一遍,才向皇帝笑道:“都说宋相文采过人,果然名不虚传。”

皇帝失笑:“你就只留心到他的文采了么?”

绮素想了一会,放下奏疏正色道:“宋相公所言不无道理,立储事关社稷,愿至尊三思。”

“那你说说,朕立谁才好?”

“这……国家大事,妾不敢置喙。”

“但讲无妨。”

“自古立嫡以长……”

皇帝淡淡打断她:“朕并无嫡子。”

“那便是立长了。”绮素笑着接道。

皇帝看了她一眼,说:“你倒答得爽快,难道你就没为长寿打算?”

绮素低着头,一时没有回答。皇帝这话,是意在试探还是真的为长寿着想?若是前者,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她知道自己不能犹豫,便浅浅一笑:“为人父母,岂有不为自己孩子打算的?”

皇帝点头:“这是实话。”

“可是……”绮素婉言道,“立嫡立长乃是宗法,长寿不合适。”

皇帝盯着她,问:“你这是真心话?”

绮素一叹:“妾知道自己的身份。”

“朕从无轻视之意……”

“妾明白,”绮素语气柔和,“所以妾更不能给至尊添麻烦。”

皇帝一时没有言语。

绮素拿不准他的心思,便也不说话。屏风后的摇篮轻轻响了一声,绮素入内,原来是长寿无意中踢了一下。她替长寿掖了被子,终于有了决断,返回后并不入座,而是郑重向皇帝下拜:“妾有一事,恳请至尊答应。”

“这可奇了,你一向很少开口向朕要求什么。说吧,只要朕做得到,一定答应。”皇帝一边端起酪浆一边温和道。

“妾……”绮素心一横,“妾请至尊将长寿过继给哀孝王为嗣。”

“哀孝王?”皇帝愣了一会后似乎才记起他是谁。

“是。”

皇帝的手指划过金盏平滑的边缘,缓缓道:“你要将朕的儿子过继给哀孝王?”他语气很平静,却让人倍感压力。

绮素依旧伏着身子,用一贯温婉柔和的语气道:“至尊容禀:数月前妾拜见太后,太后一直遗憾哀孝王未曾留下子嗣。太后年事已高,唯有此事为憾。因此妾恳请至尊将这孩子过继到哀孝王名下,一来哀孝王后继有人,二来对太后也是个安慰。”

“只是这样么?”皇帝冷冷问。

绮素额上冷汗微冒,却慢慢坐直了身子,不疾不徐道:“妾曾为哀孝王之妻,这是无法抹杀的事实。妾与哀孝王毕竟夫妻一场。他身后凄凉,妾若无动于衷,岂非成了无情之人?此情出自不忍,无关私情,愿陛下察之。”

皇帝没有说话,却忽然将手中的酪浆重重往案上一放。盏中酪浆剧荡,白色汁液在几案上漫延开去。然后他一言不发的走了。

皇帝离去后,绮素仍伏在地上,安静的听着酪浆一滴滴从案上滑落。

此后二十余日,皇帝未再踏足淑香殿。不过长寿满月那天,皇帝下诏,赵修仪所出三皇子李崇诫,进位越王,领豫州刺史;四子崇谊出为哀孝王嗣,袭封宁王,领晋州刺史。

诏书一下,内宫反应未知,已身为秉笔的宋遥却在闻讯后长舒了一口气。贤妃之子过继给哀孝王为嗣,等同于剥夺了他将来问鼎皇位的资格。即使皇帝对立储之事暂时未有回应,宋遥已经不再担心。只要不立贤妃之子,他并无坚持之意。

和程谨对弈时谈起此事,宋遥不免显得十分愉悦。

程谨一直眼观棋盘,低着头道:“宋兄一向不管宫闱之事,怎么这次倒针对起淑香殿了?依某看,那位倒是一直谨慎,从来没有差错。”

“正是找不出差错才可怕,”宋遥道,“可见她处心机虑。现下她已是贤妃,再往上就该谋夺后位了。国朝若出了这么一位皇后,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宋兄过虑了吧?”程谨觉得宋遥说得有点过了。贤妃一介女流,既不在后宫兴风作浪,也未干涉朝政,宋遥未免把人想得太险恶了。

宋遥见程谨神情,知他不以为然,想要解释却又觉无从开口,良久才道:“慎之,陛下当年不过是个庶出的皇子,论起身份之尊贵,哀孝王远甚陛下,你可知我为何追随于他?”

程谨斟酌着回答。“自然是为陛下才能所折服。”

“不错,”宋遥道,“不怕你笑话,我确实热衷于名利。这些年为了往上爬,钻营之事也没少做。虽然如此,我却并非没有报国之大志。某辅佐明主、为天下开创治世之心从未变过。当年我正是在陛下身上看到了希望。所以……我不会允许陛下栽在一个女人手上,哪怕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可能……”

程谨大为震动。他虽是受宋遥赏识而平步青云,但心底一直觉得此人虽有才具,却过于迎合圣意,故并不与他交心。此时看来,宋遥虽然圆滑,却还不失宰相风范。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向宋遥作一长揖:“宋兄大志,某今日始知。宋兄放心,立储一事上,程某必与宋兄共同进退。”

宋遥扶起程谨,两人相对,只觉胸中浩然之气激荡,一起大笑起来。多年以后,当宋遥与程谨反目之时,仍会想起这一日的畅快。可惜这样毫无芥蒂一起共事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有话要说:

☆、长寿

绮素一直等到皇帝颁下了长寿出嗣哀孝王为后的诏旨,才带着长寿来拜见太后。

太后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几乎闭门不出,嫔妃来探望多半拒之门外,就连绮素也不是次次都能见着。不过太后此时已得知了过继的消息,听染香说绮素带着小宁王求见,急忙让人请入。

太后年过六十,愈发显得苍老。花白的头发并未盘髻,任发丝垂于肩上,额上又生了不少皱纹。她倚在几上,默默看着绮素行了礼。她有些混浊的目光落到绮素身后,那里正站着怀抱长寿的琴女。

“这就是……”太后缓缓张口。

“是长寿。”绮素低声回答。

“就是那个孩子?”太后向琴女道,“走近些,让我好好看看他。”

绮素接过了长寿,抱他走到太后跟前。太后半眯着眼看了一会长寿。长寿睁着一双眼睛,好奇的打量着她。她伸手在他脸上碰了一碰,几不可闻的叹息一声:“真像那个孩子……”

绮素知道她必是又想起了那个早逝的孩子,微笑着说:“也许上天垂怜,又把他还给了咱们。”

太后点了点头,向染香道:“把咱们前几天备下的小衣服、小玩物都拿出来吧。”

染香领命去了。

绮素垂目:“我还道母亲会怨我……”

太后慈爱的拍了拍她的手,温和道:“我怎么会怨你?别人或许不明白,难道我还不明白?好好带大这个孩子,他才是你以后的依傍。”

绮素红着眼圈,应了声是。

太后又仔细看了看长寿,叹息道:“只是可惜,以后这孩子没机会了……”

绮素自然知道太后说的是什么机会,她低着看着怀里的长寿,轻轻道:“除了两位表兄,朝臣中几乎没有人站在我这边。他二人立足未稳,难以扭转局势。陛下……似乎对我又起了疑心,我不得不出此下策。其他东西再重要,也及不上长寿的平安。”

太后赞同道:“这话倒是不错。这一招釜底抽薪,朝臣们固然再没话说,以后这孩子在宫中也不会遭忌……”

正说着话,外面忽传皇帝来了。太后闭了口,又整了整衣衫,才见皇帝出现在门口。

皇帝事太后至孝,经常过来探视,即使国事繁忙,也从未耽误。绮素抱着长寿起身迎驾。皇帝见了她,只是淡淡道:“你也在。”

早有宫人移了坐榻过来,入座后皇帝笑问:“母亲大人今天可好些了?”

“今天见着长寿,觉得精神好了许多。”太后含笑回答。

皇帝这才又看了绮素母子一眼,笑着道:“母亲大人若喜欢这孩子,便让他们母子常过来陪伴就是。”

他陪太后说了一会闲话。绮素抱着长寿在旁听着,直到长寿哺乳的时间将至,她才起身辞了太后。出了太后殿,琴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