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耀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显耀大唐-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妻生子,令汝子好好读书,未必没有出人头地之机,届时如若武后不再当权,自可为为父平反。”

“可是父亲……”

“不必再说,吾意已决。”上官仪见儿子再劝,连忙沉下脸喝道:“汝若不听我言,便是不孝,我上官家能否复兴,借仰仗于汝两位,汝肩负此重任,便是忍辱偷生,亦要活下去。可听明白了?”

“诺,孩儿答应便是。孩儿不孝,父亲多珍重。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完成复兴我上官家族之重任。”上官庭芝泪如雨下,但见父亲态度甚为坚决,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下来,又向上官仪叩了一个头,这才在李显的引导下找到了地道口,然后一步一回头的离开。

第41章远赴重洋之议

大唐麟德元年十二月丙戌,也就是废后事件失败后的第三天,上官仪因为与废太子李忠谋反的罪名,被杀于长安,本来随上官仪一道被杀的,应该还有其子上官庭芝,可是在头天夜里,罪犯上官仪首告,其子上官庭芝突然暴毙身亡,武后闻报,生怕上官庭芝装死避难,于是命详刑寺派遣仵作前来验尸,探明上官庭芝的死因。后来经过检验,证明上官庭芝确系暴病身亡,至此武后才放下心来。下令司刑寺派出专人,将上官庭芝的尸首拉到长安郊外一座无名的乱葬岗中进行掩埋。

在上官仪被杀死之后的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大唐麟德元年的十二月丁亥日凌晨,李显施展轻功,悄悄来到自己在长安买下的一所密宅,并在其中的地下室中秘密会见了一人,此人虽然看上去蓬头垢面,可依然难掩俊秀的面容,若是司刑寺大牢负责看押上官仪父子的狱卒看到此人,一定会震惊的合不拢嘴,因为李显今日所见之人,正是那个在行刑之前突然暴毙身亡的上官庭芝!

那狱卒自然不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李显捣的鬼,原来那日李显在将上官庭芝救出牢狱之前,早已将刚刚盗出的一具新死之人的尸首扔到了上官庭芝所在的牢房中,而这具尸体经过一番处理,看上去与上官庭芝差不了多少,其实就算不怎么处理,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人行此李代桃僵之计从而怀疑死者是否就是上官庭芝,而那亲自接触尸体的仵作也根本不认识上官庭芝,所以在从验尸到掩埋这一系列的过程之中,根本没有任何人发现其中的丝毫破绽。

当上官庭芝听到自己“死去”的消息之后,不由得对李显深深感激,发誓自己这一生一定不敢忘记李显的大恩大德,并求李显帮忙照顾自己那已经被籍没汝掖庭宫的妻女。

李显做这一切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上官婉儿,所以自然是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上官庭芝的要求,这自然又换得了对方一堆感激的话。

“不知先生今后有何打算?”见上官庭芝经过此事之后,整个人变得消沉了不少,李显很是同情得开口问道。

只见上官庭芝一脸苦笑,摇了摇头说道:“下官,不,小人乃是已死之人,连户籍都没有,以后还能如何?只是寻找一个荒山野林,苟且偷安也就是了,何劳大王费心?”

李显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都怪小王无能,无法替汝父子翻案,致令先生遭遇这等厄运,先生日后生路,小王自有义不容辞之责。小王倒是有一生路,只是不知先生可愿忍受辛苦?”

“有劳大王劳神费力,小人感恩不尽,小人既已死过一回,又有何苦难吃不得?是何去处,还请大王指教,小人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上官庭芝对这一切也想开了,自己能够捡得一命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现在还能有一条谋生的路,更是庆幸不已,如何还会对李显的安排有所异议?

却听得李显轻轻叹道:“赴汤蹈火自然不需先生为之,然则先生却需做一件与赴汤类似之事,当然,这‘汤’并非是热的,而是凉的。”

“大王这是何意?”上官庭芝闻言不由得糊涂起来,连忙疑惑地问道。

“呵呵,先生应当知晓,以先生如今之身份,便是有了户籍,亦难出来见人,毕竟上官相公名满天下,而先生亦有不少人识得,是故小王想来,先生莫如远涉重洋,到倭国去讨生活。”

“原来如此,倒是令大王费心思了,小人唯大王之命是从便是。”上官庭芝听说让自己前往蛮荒落后的倭国,心中还是有一丝丝的失望,不过他却没有表现在脸上,因为李显能够救自己一命,就已经是冒着天大的风险,给自己一份天大的人情了,自己又有何理由能够向恩人苛求什么呢?

而对面的李显自然能够体会到上官庭芝的心思,缓缓解释道:“先生不要误会,小王如此也是权宜之计,对于先生到倭国之后,小王已有了初步之安排。过些时日,小王将会为先生谋得一商籍,然后先生以显唐商号二掌柜之身份赴倭国展开贸易。”

“二掌柜?这,小人身无分文,如何能够做得?”上官庭芝闻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刚想开口,却被李显用手势制止。

上官庭芝无奈,只听得李显继续说道:“先生日后只需稍作运营安排便可,其余时间完全由先生自便,在此期间,先生可用胸中之学收徒授学,相信以先生家学渊源,定能在倭国崭露头角,甚至被授予官职亦非难事,届时只望先生勿要拒绝,引导倭国皇室进行汉化改革,并尽力扩大在倭之影响,再适当于朝堂间挑拨些矛盾,令倭无暇他顾,并削弱自身实力,先生只需如此,便是为我大唐立下不世功勋,将来若有那么一日,小王定将计先生为首功,保证先生将来之地位不下于令尊。如此一来,上官家族何止于家业尽复,便是成为关陇贵族那般的门阀士族亦非难事。”

“啊?这,这,真没想到大王竟为臣下如此深谋远虑,大王放心,臣下便是舍弃这一条性命,亦当完成大王所托。”上官庭芝自然知道想要完成李显的安排该是多么的艰难,可是他却知道,自己做的越是艰难,日后李显越是忘不了自己,自己家族复兴的机会就越大,尤其是最后那一句让自己家族成为关陇贵族一般的存在的保证,更是令他热血沸腾,感觉到自己终于可以完成父亲的遗命了,所以这才向李显深深一躬,坚定而坚决的答应了下来。

“先生不必多礼。”李显轻轻扶起上官庭芝,郑重地说道:“日后我大唐安定,华夏繁荣,尚要多多依仗先生妙手,小王日后也会多加安排人手前往倭国,务必保证先生安全,并且全力配合先生完成定倭大计,呵呵,先生既为显唐商团二掌柜,自可全权支用商团在倭国之所有资财,若是支用有何不敷,仍可再专门向小王下书请求调拨。自今往后,小王便将整个倭国事务拜托先生了,还望先生万勿推辞。”

“大王放心,大王之命,小人万不敢辞,今日听大王一席话,小人自觉热血沸腾,今生有了奔头,小人定然竭尽全力,为大王大业略尽绵薄之力。”这时候上官庭芝自然也知道李显为了那份至尊之位做出了许多的秘密准备工作,虽然这看起来和谋反没有任何不同,不过他既然已经谋反过一回了,如今又被李显所救,自然没有任何其他的路可选了,所以,自是一番豪情在胸,决定也做一回大事,立那从龙之功,成为一代名臣,为后世所敬仰。

“父亲大人,你在天之灵听到否?虽然大人含冤被杀,然则周王已许了孩儿一场泼天富贵,儿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周王,待得将来功成名就之日,便是儿为我上官氏含冤昭雪之时。”

上官庭芝在高兴之余,仍不忘了新死的父亲,顿时向着天空叩拜,轻轻哭泣道。

看到上官庭芝这幅形象,李显不由得有些酸楚,待得上官庭芝哭声稍稍停下之后,轻轻劝解道:“小王亦知道,令尊新死,先生现在便离开我大唐实在有些违背人伦,故可以允许先生守孝三年,之后再前往倭国可也。”

却见上官庭芝只是略一犹豫,便苦笑道:“多谢大王厚恩,只是大王心意,小人心领了。家父乃是谋逆之身,便是死了亦无埋葬处,即便是有埋葬处,小人这个已死之人又如何能够在父墓前结庐守孝?小人闻知佛门中人死后喜用火葬,若是大王开恩,便请暗中收敛吾父尸骨,将其焚化,小人只需带着父亲骨灰前往倭国,朝夕供奉,如此一来,小人便深感大王恩德矣。”

却见李显淡淡笑道:“先生勿忧,小王有一计可为先生解忧,先生可曾记得先生是如何‘暴病身亡’哉?”

“大王是说用另一具尸体代替家父?此事不可为也,家父生前耿直善良,如何肯用他人尸首来替代自身哉?正所谓死者为大,事死如事生,即便是对于死者,恐家父亦不愿也。大王美意,小人替家父感激,然则此事大违家父意愿,小人亦不愿为也,尚请大王谅解。”

“唉,上官仪未死矣,汝父子如此正直厚道,真可谓正人君子,只可惜当今圣上……咳咳,既如此,小王亦不勉强。请先生静等,今夜晚间小王便如先生所言,将上官相公尸首盗来焚化并收敛,送于先生手上,小王亦会请高僧念诵经咒为上官相公超度,愿其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李显对于上官庭芝所说的话感到十分敬重,对其拱了拱手,这才离开,安排盗取并焚化上官仪尸首之事。

第42章抚慰特使

上官庭芝正如当初向李显所许诺的那样,在收敛了上官仪的骨灰之后并没有多做停留,只是偷偷地在李显为他安排的那所宅院中守了七七四十九天孝,然后就手捧骨灰盒,悄悄的离开长安,来到扬州,然后随着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商队离开了故土大唐,前往倭国而去。

由于扬州是二哥李贤的势力范围,再加上在高宗武后眼皮子底下根本难以脱身,所以李显并没有到那里去送上官庭芝,其实两人之间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没有必要再为了一个形式而千里奔波到扬州了。

不过在上官庭芝离开后,李显也不会忘记照顾被籍没宫中为奴的上官婉儿母女,不过由于上官仪新死,武后对她们母女盯的还是比较紧的,以李显目前的身份,想要进入掖庭宫明目张胆的直接照顾她们母女还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李显也不想这么做,因为根据后世的历史,他知道正是由于掖庭宫的苦难生活,方才造就了后来称量天下的上官婉儿,所以他并不想对这对母女的生活有太多的干涉。

虽然这样对这对母女来说比较残忍,但李显却要我只能采取这种残忍的方式。

不过这并不代表李显对这对母女完全不管不问。

其实他早就为这一天而做准备了,也正是因为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他已经提前将自己手下训练的一个新罗婢和几个侍女送到了这里,在这对母女刚刚被关进掖庭的时候,就已经暗中传令这些人对这对母女予以照拂,当然这种照拂也不难太过明显,以免被触觉灵敏的武后感觉到什么,所以这些所谓照拂只不过是不让这对母女受到太过分的欺凌,比如吃不到食物,受到其他女奴们的虐待等等。

除此之外,她们还悄悄给上官婉儿之母郑氏夫人送来一些补品,以保证小婉儿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不致于因为营养不良而落下病根。

当然,为了保密起见,她们并没有说这一切是周王让她们做的。

眼见这一对母女在掖庭中的生活日渐稳定下去,李显的心也慢慢地放下来。

可是没想到还没等他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在他身边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转眼已是麟德二年二月初三,这一天天气阴暗,北风吹得刺骨,李显在练完武艺之后便躲在书房内阅读卫公兵法,突然见张无尘一脸悲容的来到他的房内,想要张口说话,又看了看身旁的侍女们一眼。

李显见状不由得心中咯噔一声。

因为自从张无尘跟随自己这三年以来,自己还从没有见他的脸上出现过这样的表情,今日看起来,应该是有什么大事发生,而这大事好像还很不利于自己。

果然,他刚刚将侍女随从屏退,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见张无尘对他拜了拜,然后悄悄说道:“大王,小人收到少林传书,言道玄奘大师病笃,请大王尽快前往少林一行。”

“嗯?师傅他老人家何时生病?我怎不知?”李显闻言顿时大惊,连忙问道。

却听得张无尘说道:“去载已是有疾在身,只不过并不允许小人告知大王。据法师所言,去载二月初五,法师便该圆寂,然而法师却知大王尚有许多事务需要他帮助打理,于是决定将涅槃之期推迟一年,故此法师多忍受了一年之病痛折磨,直待诸事圆满之后方才决定回归极乐世界。不过法师尚有数语需要与大王当面讲清,故此希望大王能够于二月初五前到寺中见其一面。”

李显闻言,顿时感到热泪盈眶,虽然他不知道师傅这一年到底为自己准备了什么,也不知道这一年忍受了多少苦痛,但却知道这些苦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