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霍诺利娅竟然认为她的野性得到了宫廷所有人的认可,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一次,霍诺利娅又跟那位低级官员在宫中亲热,不堪的一幕正好被太后看到。这还了得,太后顿时大发雷霆,立即命人把那位低级官员斩首,并把霍诺利娅囚禁在宫中。心上人被杀,向往“自由爱情”的霍诺利娅终日以泪洗面。皇帝看不下去了,就把霍诺利娅送到了拜占庭首府的一座修道院,想让修女们帮助霍诺利娅从伤痛中走出来。

没多久,霍诺利娅果然变得开朗起来,也不知道她从谁口中得知匈奴帝国有位盖世英雄,名叫阿提拉。霍诺利娅竟然不顾阿提拉已有三千妃嫔,主动设法寄去一封滚烫的求爱信,并附送一枚指环作为信物。

匈奴阿提拉单于正在宫廷中看兵书,忽然卫兵一声“报……”,送来了一封信。

阿提拉拆开一瞧,顿时激动不已。西罗马公主霍诺利娅的信字字血泪,诉说了自己在宫中受尽皇兄皇母的欺辱,地位比仆人还低,还说自己跨阶级的伟大爱情遭受惨痛的挫折,如今流放到修道院与一群修女为伍,简直是生不如死。当然,信里重点讲述了霍诺利娅是如何仰慕阿提拉,如果阿提拉能够解救她,她必然以身相许。

自古英雄惜美人,阿提拉看了霍诺利娅的信后满腔怒火,顿时拍案而起,以解救霍诺利娅公主为名,派人到西罗马帝国通告,西罗马帝国必须割让出一半领土作为嫁妆。

对于匈奴的无理要求,西罗马自然是嗤之以鼻,但又不敢公开发作,只好委婉地回复阿提拉:“真是抱歉,霍诺利娅公主已经出嫁了,按照罗马法律,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再改嫁的。”

阿提拉大怒,马上集结大军,准备以解救未婚妻的名义攻打西罗马。不过,阿提拉的目标并非西罗马首府罗马城,而是高卢地区。

一场决定欧洲命运的大战即将开始了。

公元451年初,在匈牙利草原上,阿提拉集合了他的“多国部队”。这支军队中除了为数众多的匈奴骑兵外,还包括被收编的东哥特军和归降的日耳曼军队,总数量达到50万人,堪称欧洲大陆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军队。由于整编不统一,这支军队的武器装备五花八门,服装也是五颜六色,看上去非常怪异。不过,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绝对非同小可。

在阿提拉的指挥下,匈奴等多国联军兵分三路,左路取道梅斯城,右路通过阿拉斯城向西挺进,中路主力直扑巴黎。各路军队浩浩荡荡,所到之处田园城镇均被毁坏,人员牲畜均遭灭顶。

阿提拉统帅下的多国部队能够攻下高卢地区吗?西罗马又将做出怎样的抵御呢?

上帝之鞭

战争的硝烟很快就飘扬到西罗马帝国,一时间罗马人民人心惶惶、惴惴不安,很多人甚至感觉到死神已经近在眼前。就连那些基督教徒也惶恐起来,不断地向上帝祷告,希望得到上帝的保护。

但是,所谓的上帝,只是教徒们的心灵寄托罢了。面对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匈奴大军,教徒们根本无力抵挡。于是,教徒们只好用上帝的末日理论为他们的无能遮羞。教徒们把匈奴大军带来的灾难归结于他们对上帝不忠诚,因而受到了惩罚。为此,阿提拉被基督教徒们授予“上帝之鞭”的称号。教徒们认为阿提拉是上帝派来惩罚他们的。

其实,阿提拉自诩为战神,怎么可能屈尊做一条上帝惩罚教徒的鞭子呢。

阿提拉指挥大军继续前进,路经特鲁瓦城时,城里的主教派了七个人和阿提拉谈判,希望阿提拉能够手下留情,不要攻打特鲁瓦城。

没想到,阿提拉竟然把那七个人全都杀了。

主教只好亲自去和阿提拉谈判。

见了阿提拉,主教问:“你就是上帝之鞭吗?如果是的话,就应该按照上帝的意旨行事,不应该滥杀无辜。”

阿提拉轻蔑地说:“不,我才不屑做上帝的一条鞭子,我是转世的战神。”

主教说:“我这里没有罪人,不需要你大开杀戒,你走吧。”

这样的话,竟然没有惹怒阿提拉。阿提拉反而对这位主教很感兴趣,最后说服他充当匈奴大军进发高卢的向导。

公元451年四月,阿提拉大军攻陷梅斯城,全城被屠杀。五月初,匈奴大军围攻奥尔良城。

在攻打奥尔良城之前,阿提拉分别给西罗马皇帝和西哥特国王去信。阿提拉在信中对西罗马皇帝说,匈奴大军的目标是可恶的西哥特人,希望罗马政府行个方便,只需把高卢作为礼物送给匈奴即可。而在给西哥特的信中,阿提拉则说希望西哥特人帮助匈奴消灭罗马,至少不要给匈奴帮倒忙。

此时的西罗马帝国,仍由匈奴帝国的前密友埃提乌斯掌握军政大权。埃提乌斯曾在匈奴生活过一段时间,与阿提拉有过接触,可谓惺惺相惜、知己知彼。埃提乌斯敏锐的感觉到,要想打退匈奴大军的进攻,必须依靠西哥特人的支持。

可是,当匈奴大军打到奥尔良时,西哥特人却岿然不动。西哥特人向西罗马表示,他们会拼死保卫自己的家园,但让他们出兵到高卢,帮助西罗马抵挡匈奴大军,那是不可能的。

无奈之下,埃提乌斯只好亲自带领一支罗马军团援救高卢。这支罗马军团无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都远远比不上匈奴大军,埃提乌斯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另派元老阿维图斯前往西哥特王国搬救兵。

阿维图斯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他对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说:“阿提拉胸怀大志,希望统治整个欧洲,只有所有的被压迫者联合起来才能打败他。您不要忘记,匈奴人也曾压迫过西哥特人,这笔血仇您不想报吗?”

阿维图斯的话虽然说中了西哥特的要害,但狄奥多里克依旧无动于衷,表示不会支援西罗马,把阿维图斯打发走了。

由此,西罗马帝国孤立无援了,这对匈奴大军来说是件好事。但是,阿提拉却突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本应该挥兵东进波河流域,把目标锁定在意大利上。然而,阿提拉依旧把大军停留在奥尔良,希望与西哥特有仇的汪达尔王国为匈奴大军开路。

汪达尔国王是个势利小人,他只想坐山观虎斗,根本就没有卷入战争的意思。

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担心匈奴大军攻破奥尔良后,会直接进攻西哥特。在这种压力下,只好和西罗马帝国结盟。他派人对埃提乌斯说:“你如愿以偿了,你终于让西哥特和匈奴反目成仇。无论匈奴大军前行到哪里,西哥特都将对其进行阻击。”

西哥特人态度的转变,同时致使法兰克人、伯艮第人、萨克逊人等摇摆不定的日耳曼部落也都表态加入西罗马阵营。

于是,埃提乌斯也统帅起了一支“多国军队”,与阿提拉决一死战。

原本是朋友的两位统帅,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是否会两败俱伤呢?

卡泰隆尼战役

情势发生转变,阿提拉只好血战到底,于是下令大军围攻奥尔良城。

奥尔良城里有一位阿兰人酋长,他打算做阿提拉的内应,以便匈奴大军攻破奥尔良城后按功行赏。可是,奥尔良的主教阿尼亚努斯识破了这位阿兰人酋长的阴谋,派人把他看押起来。

面对匈奴大军的围攻,阿尼亚努斯并不慌张,因为他早前曾拜访过埃提乌斯,并得到了肯定援助的回答。阿尼亚努斯心中有了谱,便带领城内的卫队死命防守,希望在城破前迎来埃提乌斯的援军。阿提拉并不知道埃提乌斯会增援奥尔良城,下令尽快攻破此城。匈奴大军虽然不善于打攻城战,但他们制作了很多巨大的抛石机。奥尔良城在一块块巨石的轰击下,城墙开始出现裂痕,并在逐渐的崩塌。匈奴大军对奥尔良城接连攻打了半个多月,眼看就要打开一个突破口了。就在这时,远处的天地交界处忽然飘扬起滚滚沙尘,隐隐还能听到如闷雷般的轰响。

阿提拉的手下以为天气发生了变化,全都不以为然。而阿提拉却默默地眺望着远方,陷入了凝思。与生俱来的作战洞察力让阿提拉料到:远处的黄沙不是被风吹起的,而是罗马军团前进时扬起的战尘;远处的闷雷声响也不是云朵摩擦产生的,而是罗马军团的千军万马震动大地发出的声音。

埃提乌斯带着罗马军团救援奥尔良城来了,城内的嘹哨把这一消息散布后,全城的军民无不欢呼。而未卜先知的阿提拉则赶紧令军队停止攻城,在城外严阵以待,迎击罗马军团。

埃提乌斯没有把握打赢匈奴大军,因此,他并未急于下令出击,而是先跟阿提拉进行了谈判。两个老朋友见面后,真是有说不出的感慨。他们都是人中龙凤,原本惺惺相惜,如今却成为死敌。真是造化弄人啊。

埃提乌斯提出,可以让匈奴大军顺利撤走,但必须把军队中的阿兰人士卒留给罗马军团。

在阿提拉眼中,阿兰人只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隶,便答应了埃提乌斯。

随后,匈奴大军渡过塞纳河,来到香槟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有利于匈奴骑兵展开阵脚,阿提拉就放心地在这里稍作休整。

可是,埃提乌斯并非真心想放阿提拉走。他明白,一旦阿提拉全身而退,他肯定会遭到罗马元老乃至人民的唾骂。他之所以和阿提拉谈判,是因为罗马军团远道而来需要休整,他只不过是在争取时间。

几天后,罗马军团恢复了征途中消耗的精力,开始追击匈奴大军。

阿提拉没想到埃提乌斯竟然如此阴险,猝不及防下,被罗马军团的法兰克人突袭了他的后卫部队。

战争是无情的,充当阿提拉军后卫部队的斯皮德人付出了约一万五千战士的生命,才阻止住法兰克人的袭击。

见此情况,阿提拉心知自己已经无法撤出高卢地区,便让军队驻扎在马恩河畔的卡泰隆尼原野,做殊死一战。

卡泰隆尼原野方圆约200公里,很适合大兵团作战。这场决定欧洲命运的大战被誉为卡泰隆尼战役。

卡泰隆尼原野上有一个制高点,阿提拉本想占据这个地方,可惜的是罗马军团的盟军之一——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德率先占领了至高点,匈奴军几次试图夺回来都未能成功。

阿提拉是个比较迷信的人,请来一个巫师进行了占卜,巫师说,匈奴军此次会吃败仗,但罗马军团也不会好受,会死掉一个主帅。

阿提拉认为打这一仗不算吃亏,为了鼓舞士气,就像罗马雄辩家那样对全军将士发表了一篇演讲。

阿提拉的这篇演讲慷慨激昂,大致内容是:

士兵们,你们剽悍勇猛,曾经杀死了那么多敌人,征服了那么多民族,占据了那么多土地。如今,你们站在这个原野上,将要进行一场殊死决战。我知道,你们都是无所畏惧的,我这篇演讲也许多余。但是,我们将要面临什么样的情况还尚未可知。

我不清楚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赞赏。可我明白,你们喜欢战斗,对一位勇士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作战更刺激呢?因此,就让我们对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吧,谁敢率先展开战斗,就说明他比别人更勇猛。狭路相逢勇者胜,让我们用高傲的眼光去藐视那些怯懦的罗马人吧。不,不单单是罗马人,还有哥特人、法兰克人、伯艮第人等等,总之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无法跟匈奴大军比拟。

这群乌合之众依靠同盟来保护自己,这恰好表明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我敢肯定,在我们还没发动攻击之前,他们的内心就已经充满了恐惧。瞧吧,他们为了掩饰恐惧,竟然在忙着占据这片原野的制高点。那又有什么用呢,其实他们早就为贸然来到这片原野而悔恨。

勇猛的匈奴战士们,你们比我更清楚,罗马人向来不堪一击,稍微受到挫折就会变得士气低落。那么,就让我们去冲垮那些阿兰人,压碎那些西哥特人,杀死那些罗马人。

现在,敌我双方都聚集在这片原野,这正给了我们展示实力的机会。当我们的弓弦拉断的那一刻,敌人必定军心动摇,阵型必将一溃而散。到那个时刻,我恳求你们,拿起武器来,狠狠地打击敌人。如果谁受伤了,就要用敌人的死亡来回击。如果谁安然无恙,就要用敌人的血肉来填饱自己的饥肠。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战士们,今天你们脚下的这块战场,早已许诺授予你们光辉的胜利。千万不要跟胜利擦肩而过,尽快上战场杀敌吧。

愿上天和众神保佑你们,而我本人则和你们并肩作战,向敌人射出第一支箭。战士们,准备冲击吧。

阿提拉的这篇演讲,令匈奴大军士气大振,斗志高涨。

阿提拉趁机布置阵型:以阿提拉为首的匈奴嫡系铁骑居中;左翼由东哥特人充任;右翼由斯皮德大王阿达里克充任,其他的小民族则散布在大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