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菊家(夜/内)
孩子们在写作业;金菊在写检查。
检查稿:“我的检查……我是一个戴帽右派,被解除了组长职务,深感前途一片灰暗,消极悲观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工作上不像过去那样积极、那样竭尽全力、那样认真细致,差错必然出现……造成这样的严重事故,都是我的责任,我请求组织给我严厉处分……我要从中接受教训,彻底改变个人主义立场,全心全意做好工作,认真改造思想……”金菊呆呆地坐在那里。
万鹭:“妈妈,睡觉吧。”
金菊:“好,你们先睡。”她想:“怎么偏偏在《死结》上出问题?命运为什么要开这种玩笑?难道这是一种什么预兆?【叠印画面:仲儿、金菊哥哥、金菊父亲死时的情景。】不!不能死!仲儿死了、哥哥死了、父亲死了,他们都是在不该死的时候死的。我不能死,我要活,要坚定地活下去!”
16。八达岭农场(日/外)
【画外音:检查交上去以后,金菊又被停止了工作,到机关八达岭农场劳动:种菜、喂鸡、养猪。完全脱离工作,一心参加体力劳动,金菊的心情轻松多了。】
农场及劳动场面。
17。人民文学出版社会议室(日/内)
【画外音:1961年,党中央决定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大批下放。有“政治历史问题的、坏分子”等都在清理之列。】
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精简下放动员会。
散会后,在会场上金菊当场报名。
18。金菊家(夜/内)
【画外音:由于金菊是右派分子,她申请下放,立即得到批准。】
晚饭后,金菊把三个孩子招呼到一起。
金菊:“今天妈妈向你们宣布一个重要决定:我申请下放到东北,组织上已经批准了。”
毫无思想准备的三个孩子瞪圆了眼睛,疑惑不解地看着金菊。
金菊:“你们的爸爸临去北大荒时,我在他面前承诺过。我一定要到北大荒去,跟他的劳改农场离得近一点。你爸爸的来信是这样写的:(金菊拿出一封信)‘……茶淀一见,快慰平生。东北天寒地冻,条件艰苦,而临别时,竟嘱我安心等待,即将随我而来。而我今日处境你非不知,竟能毫无顾忌,舍命追随,我生何幸?能得你如此坚贞、一心不二!追悔当初一时孟浪,铸成大祸,陷害全家,愧对你的一片赤诚……’万鹭!万海!万梅!你们想不想爸爸?”
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想!”
万鹭:“我们到北大荒还念不念书了?”
金菊:“当然念。”
万梅:“我已经考上北京地质中专了,怎么办呀?”
金菊:“你留在北京念中专。平时住在学校,星期天到我们出版社你许彤阿姨家,她替妈妈照顾你。”
万梅顿时泪如雨下,哭着说:“妈妈,我不念了,我和你们一起去兴凯湖。”
金菊:“不行!你一定要留在北京念书,必须好好学习,学成一个优秀的地质工作者。”
19。全国总工会阿曾办公室(日/内)
金菊到全国总工会与阿曾告别。
阿曾:“金菊啊!金菊!上次在胡同里,你钻哪儿去了?你怕我干嘛!”
金菊:“不说那些事了。阿曾,我报名下放了。”
阿曾:“你疯了!怎么不和我商量商量就报名呀!上哪去?”
金菊:“东北兴凯湖农场。”
阿曾:“那是什么地方!你不顾自己,难道你也不考虑考虑孩子们的将来吗?”
金菊:“是在县里工作。我想那里离他近一点,有利于他的改造。”
阿曾:“糊涂!离远了就改造不好了?你现在是出版方面的业务骨干,县里有出版社吗?你去了干什么?这边丢了专业干部,那边去了个用不上的‘包袱’,得不偿失嘛!”
金菊:“万岚走的时候,我答应他,我很快就要到他的身边,做了承诺。”
阿曾:“金菊!让我怎么说你呢!我们已经是四十奔五十的人了,你还在做桂林桃花江边的桃花梦呀!要面对现实。看看,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
金菊:“没有了。我就是来和你告别。万梅考上了北京地质中专,我委托出版社的许彤同志帮我照看着点儿。”
阿曾:“去吧。以后会有更多的麻烦事的。你也就别客气了,该找的,就来找。如果有可能,你再回北京来。”
20。北京火车站(日/外)。
十月末,秋高气爽。站台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同志们把金菊母子三人送到北京至哈尔滨的卧铺车厢。送行的人一一道别后,走下了车厢;万梅和许彤一直等到火车要开了,才让金菊撵下了车。
火车徐徐开动。万鹭把一张淌着泪的脸和一双手紧紧地贴在车窗上,看着万梅;万梅跟随着车窗向前跑,举着双手,热泪盈眶。
站台上送行的人们,眼望着火车离开了站台,一直消逝在铁轨的尽头。
21。北京至哈尔滨火车车厢里(日/内)
金菊双手紧紧搂着万海和万鹭,两眼无目的地望着车窗外。其面部的表情,很难让人看出,此去是悲是喜:或许,开动着的火车使自己与万岚越来越近了,心里高兴;或许,自己越走越远,离万梅、离自己熟悉的工作和工作在一起的同志们、离‘外婆’和阿曾越来越远了,心中难过,……
22。哈尔滨火车站(夜/外)
夜晚十点,火车到了哈尔滨。在火车上三个人穿上了毛衣;下了车冷得直打哆嗦。
三个人走出了出站口。
23。站前广场(夜/外)
金菊领着两个孩子,随着人群走到苏军解放纪念碑下。
金菊走向一个干部模样、穿中山装的男同志,说道:“同志,我们是从北京下放、到牡丹江地区专署报到的,请问哪里有住宿的地方?”
男同志:“啊,北京下放的!要不这样,前面不远是松江专署办公室,你们到那里问一问,可不可以安排一下。”金菊表示同意。
24。松江专署办公处(夜/外)
那个男同志把娘三个领到了松江专署门前,叫醒了门卫。
金菊对那个男同志表示感谢,说道:“谢谢你,同志!”
男同志:“不必客气。”
那个人走后,门卫问金菊:“有什么事啊?”
金菊:“我们找松江专署,我们是从北京来的下放干部。”
门卫打开大门,把金菊娘仨让进屋里。
25。松江专署办公处(夜/内)
坐稳后,金菊:“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干部,响应党的号召,到地方支边的。”
门卫:“好啊,具体到哪个地方?”
金菊:“密山。”
门卫:“啊,那属于牡丹江地区。这样,今天太晚了,你们先到招待所住下。我和招待所联系一下,再给你们叫个车。”
在门卫打电话时,万海和万鹭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
26。松江专署招待所(夜/内)
汽车把娘仨送到专署招待所。
一个姓赵的中年男子接待了他们。
赵同志:“刚才接到专署电话,18号房间已经收拾好了,现在已是下半夜了,你们赶快休息吧。”
金菊:“同志贵姓?”
赵同志:“姓赵。”
金菊:“半夜三更的,麻烦你,受累了。”
赵同志:“应该的。”他笑着走了。
房间两张床,白床单,干干净净。娘仨钻进被窝就睡着了。
27。松江专署招待所(晨/内)
早晨。金菊盥洗完毕,两个孩子还在睡觉。
昨晚接待他们的赵同志来到房间,笑着说:“睡得怎么样?”
金菊:“好。”
赵同志:“你们昨天睡得太晚,今天起得也晚一些,早饭时间已经过了。想吃什么,我去街上买点?”
金菊:“不必了,我们还带些点心,谢谢,就不麻烦你了。”
赵同志:“你带粮票了吗,我到食堂去给你们换点食堂粮票。”
金菊拿些全国粮票给了赵同志。
赵同志:“关于你们去密山的事儿,不要着急,等我们联系好了再说。”
金菊:“那就让你们费心了。”
赵同志:“不客气。”
28。松江专署招待所(日/内)
吃过午饭之后,赵同志和松江地委的一位负责同志来到18号房间。
负责同志:“欢迎中央的同志到我们黑龙江来工作!上午我们已经和牡丹江地委有关部门联系好了。你可以直接到密山县委去报到,就不必再到牡丹江地委了,免去了上下车的麻烦。”
金菊:“感谢地委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帮助。”
负责同志:“火车票已经买好了。晚上的车,明天下午就到了。哈尔滨还有没有要办的事儿?”
金菊:“没有。你们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真令我感动。从下车开始,天气虽然冷,同志们的热心,一直温暖着我们,真和到家了一样。谢谢大家!”
第二十章 相见之日诀别之时
更新时间2007…12…28 14:54:00 字数:7227
1。密山火车站(日/外)
下午三棵树至密山的火车到站了。金菊和孩子下了火车。
【画外音:密山,一个与苏联毗邻的边陲县。兴凯湖镶嵌在县的南部、中苏两国之间。公安部五处的兴凯湖农场就坐落在兴凯湖北岸的东端。】
2。站前广场(日/外)
走出车站,迎面是一座苏军解放密山纪念碑;往前走,十字路口是一个圆形广场,有一座比苏军解放纪念碑高一些、一座解放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正面有毛泽东《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题词,还有党的其他领导人的题词;广场右前方就是县委、县人委大院。
3。密山县县委、县人委(日/外)
院里是一个三层红砖楼。金菊三人走到大门口的传达室。
门卫:“有什么事情啊?”
金菊:“我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下放干部,到县委组织部报到的。”
门卫:“啊,才下车呀?请稍等,我给组织部打电话。先到传达室坐一会。”
门卫与组织部通话:“北京的下放干部来了。……啊,让她在楼下先等一等,……你这就下来,好。”
门卫:“你们先等一下,组织部的同志这就下来接你们。”
组织部的一个同志来到传达室。热情地问金菊:“是金菊同志吧!欢迎欢迎!你们刚下车,部长让你们先到招待所住下,休息休息。”
金菊:“也好。招待所在什么地方?”
组织部的同志:“就在马路对面。我送你们去招待所。”
金菊娘仨被安排在县委马路对面的县委招待所二楼一个客房暂住。
4。县委组织部(日/内)
部长对金菊说:“经过部里研究,你被分配到县人委手工业科工作。你解放前在工业合作社和税务机关工作过,解放后又在总工会、供销总社工作过,所以,你到工业科工作比较适合。两个孩子万海和万鹭到密山中学读书。”
金菊:“组织上考虑得太周到了,谢谢组织上的妥善安排。我什么时候去报到?”
部长:“就在楼下,先去见个面,认识认识门。”
5。县手工业科(日/内)
组织部部长领着金菊来到工业科。
组织部长:“李科长!这位就是昨天和你谈的那位北京支援地方的干部金菊同志。”
科长:“欢迎!欢迎!中央真是雪中送炭啊!我们科正缺像金菊同志这样的有经验的干部。”
组织部长:“我把人交给你了,我就上楼了。”
科长向金菊简单地介绍情况,说道:“我们手工业科现在有一个副科长、书记、会计、行政,加上我共五个人,你来了就是六个人了。”
金菊:“我的工作科里是怎么考虑的?”
科长:“你刚来,先休息几天,不忙于工作。”
金菊:“我想听听让我干什么?先有个思想准备。”
科长:“现在缺的是文书、统计、出纳、印鉴等,这些就都由你一身担了。工作量大一点的是统计工作,就以统计为主。统计工作对于你是驾轻就熟,这回我们科的工作就会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
金菊:“行,我尽力去做。”
科长:“我领你到各屋去和科里其他同志见一见、认识认识。”
6。科长办公室(日/内)
【画外音:金菊上班后,第一项任务就是统计年报工作。】
科长办公室。金菊把一份起草好了的文件交给科长。
金菊:“我参加全县统计工作会议后,按照上级的要求起草了统计年报文件,请科长审查后,印发下去;然后,召开一次全县手工业企业年报工作会议。”
科长:“好,我先看一下。”
7。金菊办公室(日/内)
科长拿着金菊起草的文件,来到金菊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