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福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福王-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而大明百姓的想法就更简单,他们甚至都没觉得崇祯这是在小题大做。安南本来就是大明的固有领土,只不过前些年出了刘大夏那个败家子。这才被那些白眼狼找到机会进行了武装割据。没错,在大明的官方舆论中宣扬的就是割据一词,士人们从来都没承认过那是一个国家。前些年之所以允许他们按例进贡,那还不是最仁慈的态度去感化安南人,想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很显然,这个目的失败了。人家现在非但没有幡然醒悟,甚至还忽悠起了皇帝。崇祯那是谁?前些年是士人的代表,现在可是大明帝国的象征,这是谁都能骗的?既然安南人连老祖宗都不认,还胆大妄为到了如此地步,就干脆别浪费精力跟他们动嘴皮子。老话不是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么?先拧过来揍一顿再慢慢教育。

南线主帅秦良玉,以其子马祥麟和张凤仪两口子为副?这兵力方面是不是稍显薄弱了点?要知道早在永乐年间安南就整出了七百万军队啊,经过这么些年的修养生息,人家还不得凑上千儿八百万的?川军是很能打,可就那么二十万人马也不能太累着了不是?

幸亏镇国将军显然是考虑到了这点,在命令的最后他给加了一句,李自成和左良玉手下的海外兵团将协助川军收复安南。听到这里,大明百姓们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六十多万对一千万。这听上去是不怎么成比例,但海外军团是什么?那可是足足四十万鞑子太监和数万拆迁大队兵匪啊,他们即便是真打不过,也有能力把安南折腾成一片白地。

还没等朱由骢宣读完军令,安南国派来的使者阮黄苏就开始吼起来了,不过他也就获得机会说出了一个字而已。这好象不太符合规矩吧,按照传统大明要征讨人家也得给点辩解的机会才是。怎么能人家才刚开口说话就给揍成了那副德行呢?

大明帝国是礼仪之邦这是毋庸质疑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的侍卫虽然不是饱学鸿儒,但至少也还懂得点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道理。照说他们肯定不会如此的飞扬跋扈,但谁让安南的现任国王那尊号没有取对呢。渊皇帝?在大明的太庙前高呼敌国皇帝的尊号,阮黄苏这揍挨得还真就不太冤!

看着那个跟猪头一样只会哼哼的安南使者,崇祯也起了恻隐之心。他不愿意给西方盟友留下一个残忍暴戾的印象。但这里毕竟是太庙,有人捣乱不做点惩戒也实在说不过去。几番权衡之下,善良仁慈的大明皇帝最终做出了裁定,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这个安南特使不是叫阮黄苏么?正巧崇祯今天早上吃了一到叫蛋黄酥的点心,虽然还有一字之差却也勉强能凑一堆去。那就意思意思,把这人揍成蛋黄酥给黎维祺送去。至于皇帝的这个要求怎么才能够得到满足,则属于负责昭狱的陈新甲和王戴恩需要考虑的事。反正秦良玉顶多就帮忙免费捎过去。

正因为出现了阮黄苏这个插曲,百姓们在感叹皇帝实在仁义之余也才有空发现了军令中不妥当的地方。两条战线各有专人负责,那镇国将军干嘛去?略一思索,百姓们这才恍然大悟,镇国将军是快当爹的人了,他当然得继续呆在在国内陪夫人产子。而且兵书上不都说了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才是真正的大将之风,就那些跳梁小丑还真就不配让他亲自出马。

相比起大明善良的百姓。棒子国来的两位特使却显得惶恐不安。都这么熟的人了,他们对于大明的了解可不少,而根据他们手里的情报大明帝国还有一支最精锐的部队没有调动。卢象升麾下,那支由天下第一军扩编而来的中央集团军这该不是留着收复高丽用的吧?

一想到了这种可能,李儆的使者还稍微好点,毕竟他是代表自己的主子来接受秘密招安,准备投靠大明的。

而代表李倧前来求援的那位却有点受不了。虽然没人见识过扩编后的中央集团到底有多恐怖,但既然是被称做大明帝国最精锐的部队那战斗力就绝对不会比海外军团差到那里去。鹿善继、熊兆珵、孙传庭,这三位可是在辽东跺一跺脚都能引发山崩海啸的祸害!让他们带领这么一支精锐的力量对付棒子国?这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点?大明想要重建唐时的安东总督府说一声就行了啊,何必这样兴师动众?

安东总督府?叫做朴尚贤的李倧特使想到这个词。突然就眼前一亮。熟知历史的他很清楚,当年李世民大帝亲征,虽然攻陷了隋炀帝倾全国之力都未能最终占领的辽东城,又连破白崖、盖牟两城,可最后却在安市受到杨万春的阻击,最终因为御寒装备不足而功亏一篑。

当年为唐军带路的是莫离支那个不成器的嫡子泉男生,那属于高丽国的叛徒。可他不是,在轰轰烈烈的寻根问祖活动中,他已经知道了自己就是当年唐军的后人。虽然自己的祖先没什么名头,但为大明帝国做事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就在朱由骢开始宣读后续命令之前,朴尚贤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不管大明把那支最恐怖的军队放在哪里,他都有必要表明自己的忠心,不但为大明帝国收复高丽的军队带路,还一定会联络各方有识之士帮助稳定地方。

“军令!由镇国将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后一到军令是由崇祯亲自颁布的。不过这也难怪,找遍整个大明全境敢对那个死胖子发号施令的也只有皇帝了。其他人可真没那资格。福王?在家抖抖威风拿着鸡毛掸子揍揍自己的儿子还行,在这种万众瞩目的地方还是让他老去旁边歇着吧,审计部可没权利参合军务!

镇国将军负责指挥大明海军,将正在倭岛上接受训练的贺人龙、郑崇俭两部送往安南?就这种芝麻大点的小事,居然值得那个死胖子亲自去办理?这皇帝该不会是在洞房花烛夜累昏了头吧?

要说这还真有点让人想不通,即便是崇祯想开门放胖子,那也应该将他扔到西线去啊!人家黄忠七十还上战场开十石弓。镇国将军胖是胖了点可他才二十出头,怎么沦落到了替人打杂,承担后勤保障的任务?

虽然这则任命有点莫名其妙,但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镇国将军和皇帝间出现了裂纹,崇祯在试图削弱朱由骢的权势。百姓们也还知道,这国家大事不是什么都能拿出来说的。他们能知道这么多军事部署那已经是违反常理了。

大明的百姓不知道其中蹊跷,但西方盟友们却都猜到了其中隐含的真实意图。大明帝国终于要对西班牙人下手了,一个国家的军事统帅出现在海上,他就真会做个运输队长?

结论相同,但西方盟友们的心情却不一样。雷约兹很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今天是他们出卖了西班牙人,但谁知道在这个东方帝国崛起的道路上就没人会出卖他的荷兰呢?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了。他能阻止吗?他会象西班牙人一样祸到临头尤不自知吗?面对这一串的问题,他都无法找到准确答案,他甚至都没办法想象大明帝国就靠这次他们从西方带来的那十余艘战舰怎么去对付庞大的西班牙舰队。

罗伊爵士却在背地里幸灾乐祸,对于这个东方盟友陆上所具备的实力他自认为已经很清楚了,现在他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帝国的海军到底有什么特殊。而且这一战无论是谁最终获胜利,他都可以从中受益。

根据他所掌握的情报,西班牙人这次不知道犯了什么糊涂,居然把超过八成的殖民舰队调到了东方。如果他们是被实力相对较弱的大明海军给收拾了。罗伊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先进的战法,还能趁火打劫,扩大自己在新大陆上的殖民地。

如果自己的东方盟友战败,这对罗伊来说也够不成任何影响,甚至还有着那么一点期望。他很清楚建一支强大的海军有多难,现在明国通过军火贸易获得西方最先进的战舰,虽然数量不多但根据他们的生产力应该很快就能仿制出来。可一旦明国此战失利。那他们想要在海上和西方舰队抗衡的日子就会被无限期拖延。要知道结盟这种事只要有共同利益就有可能达成,西班牙人有时候也可以做为遏制大明崛起的工具。

真正知道大明帝国海军实力的施维拉也在暗喜。这次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西班牙舰队给忽悠到东方来挨揍,虽然具体的方法他不能说,但他很清楚那是多么庞大的一支舰队。而那个和蔼的胖子已经答应。待此战结束就把缴获的西班牙战舰卖给他。那可是一百多艘战舰啊,经过这么一折腾怎么也能留下大半!只要拥有了这样庞大的舰队,又和大明保持现在的良好关系,那葡萄牙的崛起之路还会漫长吗?

而安塞尔的心情则比较复杂,对于战场上的胜负他完全没有兴趣。毕竟以这个帝国所拥有的海军实力而言,想要消灭西班牙舰队简直就跟玩似的。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战场以外的东西,大明帝国已经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结盟要求,虽然看上去都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可是经过他那睿智的首相大人分析,那简直就是要刨西方人根的狠招。

笑容可掬的朱由骢在安塞尔的简直就是恶魔的化身,他给出了足以让任何人动心的诱惑,但作为交换他却要收获那些纯洁的灵魂。安塞尔自认无法拒绝这场交易,甚至连他的首相也做不到,因为这个恶魔除了承诺会帮助法兰西帝国成为西方霸主外,最近又新加了一个筹码,一个他们永远也无法拒绝的筹码。

第三百一十九章 助人为乐

当朱由骢在太庙宣读军令的时候,他就已经考虑过了被列为打击目标的两个地方政权会做出什么反应,耍嘴皮子抗议、谴责?叶尔羌和安南应该还没能发明留声机,他们念叨多了难道不会觉得累?而且这一套对于大明帝国有用么?怕是他们的声音还没传到崇祯耳边,负责执行任务的两大军团就已经高唱凯歌胜利回师了。

抽调重兵与大明帝国绝一死战?这正是朱由骢梦寐以求的事,无论是他还是崇祯或者朝中大臣其实最怕的就是找不到敌军主力,让大明帝国陷入战争泥泽不能自拔,从而失去了与西方盟友争夺天下的机会。

为了能迅速地肃清叶尔羌和安南的反抗势力,让当地居民更快融入到华夏民族这个大家庭,朱由骢这次听从朝廷大臣的建议,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政策。对于那些胆敢反抗的人,他不但重新颁布十杀令,还采取了最为严厉的连坐法,甚至要求所有作战部队在朝廷没有宣布战事结束前一律不留降卒。

朱由骢敬佩那些有骨气的人,但做为大明的镇国将军必须先敲断这些人的脊梁。他就是要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让那些胆敢对着大明帝国呲牙咧齿的异族,要么躺着死要么就跪着生,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对于顺从者,朱由骢在征求了蒙古骑兵团将领与多尔衮等满族勇士的意见后,也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只要当地居民愿意低下头颅,服从安排开始迁徙并接受朝廷的民族政策,他们可以享受第三等国民待遇,成为蒙满两族的奴隶,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换取生存的权利。

大明帝国不搞民族歧视政策,也绝对不会搞什么民族优待。除了倭寇以外任何人都可以融入华夏民族,但在这之前他们必须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证明对这个民族的忠诚。愿意为了整个民族的兴盛而付出努力。

随着孙承宗和秦良玉的陆续离开,大批物资从各地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线集结,所有人都知道和平的大门已经关上,现在即便是叶尔羌和安南想投降也为时已晚。罗伊等人原本想要借这次机会好好观摩一下大明军队的作战方式,毕竟耳闻哪如亲见,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要是放过了其不可惜?

但很快他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对于大明帝国善意的提出。如此大规模的与野蛮人做战无法完全保证盟友们的安全,所以要看可以但出了什么事得他们自己负责。这还真没能吓倒任何人。毕竟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而罗伊等人敢到东方来冒险就肯定是有所准备的,参与战争对他们来说就和吃饭睡觉一样。而且这次是做为军事观察员,呆在相对安全的后方,如果连大明将领身边都不安全。那这仗好象也不用再打了。

真正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决定的原因却是两个人的离开,采购了大量军火的安塞尔和施维拉要走了,人家说了大明想干什么跟他们没关系,赶紧把东西给运回去让自己的国家在西方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法国人跟葡萄牙人凑到了一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现在的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仍然保持观望态度的法国人可是西方各国争取的对象。如果这俩家伙在回航途中掐上一架,黑吃黑把对方从大明帝国采购来的军火给抢了到好。罗伊就怕这两个家伙坐下来喝上一杯红酒再达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