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接着谈!”李立庭的表情更加憨厚,奉承道:“和先生交流武学,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啊!”
“正是如此!李某也深有同感!”
二李这一聊起来,便足足聊了一整夜,好在天下刀法数以万计,倒也不怕话题重样。聊到最后,俩人都拼命瞪起眼珠子盯着对方,生怕对方在自己的神色中发现一丝疲态,就这么较着劲继续他们的刀术交流大业。
第二天清晨,冲霄门附近的十几只公鸡再次表演了大合唱,李立庭看看时辰,对李先生笑道:“呦,天亮了,我这该去前面工地看着了,咱们就先告一段落,时候不早了,先生也早点歇着吧,今日多有打搅。”
“无妨,无妨。”李先生强打精神应付着:“李少门主若是有暇,大可以到我这里来坐坐,这一晚上李某也是获益良多啊!”
“好好好,有空我一定常来!”李少门主毫不客气的回了一句,不顾对面李先生那副异常难看的面容,起身走出柴房,狠狠的伸了个懒腰,蔫了吧唧的走向饭堂。
此时鸡刚打鸣,众人大多还未起身,饭堂内只有刘铁和他手下几个奉命赶到的纨绔小弟,见李少门主功成归来,忙上前见礼问好,奉上早点以及两根儿人参。
吃过早点,嚼着人参,李立庭和逐渐赶来饭堂的众人打过招呼,屁颠屁颠的跟着豆包男林卓走了,临走前冲刘铁眨了眨眼,目光暧昧之极。
刘大少爷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带着几名小弟去厨房抄起了锅碗瓢盆,安排好宫商角羽徽各个声部,昂首挺胸的站到了院子当中。
李先生此刻已经委顿的不成样子,连最钟爱的早点都顾不上吃了,只想痛痛快快的睡上一大觉,谁知刚刚闭上眼睛,就听外面传来一阵杀猪般的歌声:“嘿!你老母不是我老母嘞,哎嘿呦嘿!山歌一唱忘了老婆,哎嘿呦嘿!锵锵锵锵!锵锵锵……!”(详见方世玉对雷老虎)
“你们想要干什么?”李先生连外衣都顾不上穿了,赤着脚暴怒的推开房门,大声呵斥道:“一大早便在此吵吵闹闹,这成何体统?”
“呦,李先生起床啦?”刘铁立刻放下锣鼓家伙,碎催似的小跑两步,抱拳作揖道:“掌门有令,一日之计在于晨,为增强本门精神文明建设,自今日起每天早上唱山歌,此乃本门内务,请李先生见谅。”
“什么?增强什么建设?”李先生一肚子火气被硬生生的顶了回去,人家刘铁执礼甚恭,又明说了这是冲霄门内务,他一个做囚徒的还真没什么发言权,人家没打你没骂你还给你饭吃,这已经够客气了,再去干涉人家门派内务,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李先生无奈,只得郁闷的回了柴房,刚一关门,外面嘹亮的山歌声再次响起,吵得他实在睡不着觉,只得用被子捂住脑袋强忍着。
好不容易忍到山歌时间结束,门外的众位弟子们又开始在院子中练功,呼喝爆炸的动静比山歌一点不差,李先生干脆连门都没出,在窗口让人把饭送了进来。
坚忍着困意,老李终于顶过了这煎熬的一天,吃过晚饭后,听众位弟子们都回了自己房间,终于长出一口大气,准备卧床酣睡,却听一阵熟悉的敲门声再次响起。已经处于梦游状态的老李下意识的开了门,门口站着小李,神采奕奕、眼神充满探讨欲的小李。
“李先生,我们接着聊聊刀法如何?”
“好,我们接着聊,聊……”
这种对个人意志极有锻炼意义的日子过了三天,第四天天刚亮,已经养成习惯的李立庭含笑告辞,形容枯槁的李先生喝了整整一壶浓茶,喘着气走出门口,静静守候林卓的出现。
工夫不大,林卓从房门走出,脸上洋溢着春天般的微笑,向饭堂方向开进。
“林掌门,请留步,请留步!”李先生顶着俩大黑眼圈儿,满面憔悴的从门口处挪动出来,脚步看起来非常之虚浮踉跄,有几步走的甚至都有些顺拐了。好不容易蹭到林卓跟前,他面色愁苦的问道:“林掌门,请问贵派什么时候劝降李某?”
“额,这个问题嘛,林某暂时还没想过。”林卓满脸的莫名其妙,反问道:“怎么,李先生很急着被劝降吗?如果先生着急的话,林某可以抽出些时间来劝降先生。”
“那倒不是,当然不是!”李先生斩钉截铁的回绝,随即语气再次松懈下来道:“我就是问问,随口问问,林掌门有没有什么具体时间?”
“李先生莫急,林某现在手头有些要紧事做,每日里忙的昏天黑地,这才对先生多有怠慢,绝非瞧不起先生,等林某将这事忙完,咱们再来说说别的事情。”林卓说完,跑去饭堂拿了几个豆包,笑嘻嘻的走人。
既然那林卓说了,把眼下这事忙完就来找自己说话,那说明时间不会太久了,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情。同时也说明他对自己还是很重视,是指望着自己叛变的,换句话说,自己还是有当面怒斥这贼子的机会,想到这里,李先生的心情稍微好了那么一点儿。可一想到李立庭那没日没夜追求刀法之道疯子,老李心中又有些打鼓,不知道照这么发展下去,自己还能坚持多长,想到自己那多年未见的妻子和儿子,老李不禁悲从中来,难不成自己真的要如此凄惨的命丧冲霄门吗?
“不行,我要活下去,左不过就这两三天了,我一定熬过去,我一定会活着见到老婆孩子!”李先生再次鼓起了生存的勇气。
可他不知道的是,林卓所说的眼下这事,指的是冲霄门的扩建工程,怕是要做上好几个月。
四天之后的一个早上,李先生在嘹亮的山歌声中彻底绝望了,他疯了一般冲出柴房,冲着工地方向大声喊道:“林掌门,我要投诚!我要投诚!我要求到工地上监工,吃在那里,睡在那里!”语气之凄楚,让人不胜感怀。
李先生投诚的第二日清晨,一心打算拯救他的龙傲天龙长老,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杂耍宣讲队整装出发,开到了舞阳县的大街上。
第一卷 第五十八章 夏日的舞阳县
龙傲天的杂耍宣讲队其实早在十余天前就已经成立了,只是除了他这名队长和大轴之外,其他的人员都有些不大合拍,毕竟这帮人谁也没干过这事儿,虽说在龙长老的威逼之下不得不来,可这种艺术工种不会就是不会,你杀了他他也还是不会。
萧白狼无奈,只得亲自来此解决问题,他一夜未眠,绞尽脑汁写出了百鬼门的宣讲文书,特意挑选了能言善辩的百鬼门人孙小雀来做宣讲员,另外还专门请了个戏班子来给这帮修士们做临场辅导。
戏班子的杂耍在这些大爷面前当然不值一提,但人家技艺不行,不代表人家不会玩,萧白狼要的就是个意思,只要让这些修士们把这表演的意思领会到了,凭着这些人修行多年的功力,谁还不会耍几下花活啊。
功夫不负苦心人,十来天的时间里,民间艺人们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将这帮子修士大爷训练成了自己的同行,虽说他们的素质放普通班社里检场拉大幕都没人要,可这些修士有法术啊,随手一个掌心雷,一个漫天风雪,玩出来的花样不比你翻几个跟头好看吗?
这些宣讲队的修士里面,唯一不需要再就业训练的就是龙傲天长老,这位爷平时练功时候就跟杂耍没多大区别,时不时的还能和艺人们交流一些心得。凭心而论,除了那副总爱唱两句的破锣嗓子之外,龙爷在综合文艺方面,业务素质还是很强的,拉到大街上去绝不丢人。
在人员集中训练的几天里,冲霄门的行动依然没有停止,他们已经不局限于用演戏这种方式对百鬼门进行攻击,甚至开始在官府的配合下成立了一间小报馆,取名为南华日报。不但花钱请知府大人题了字,专门聘用了南华府有名的致仕官员,盛名大儒秦老夫子作为馆长兼主笔,每日在报纸上痛斥百鬼门的恶劣行径。
这个点子是林卓在七八天前偶然想到的,想到之后便立刻联络了程县令和陈知府,两位大人都是聪明人,立刻从这里面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地方。首先这是文治政绩,在南华治所舞阳县试办,知府县令以及其他杂佐官员都会有一份功劳,其次这上面的广告议题,对繁荣南华府经济很有好处,商户们所缴纳的广告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笔财富自然由大人们和林掌门平分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东西给那些整天在大街上聚众闹事的好汉们一个休闲方法,报纸刚刚卖出去几天,各位老板们便已经看出了商机,眼下各个茶馆酒楼都已经专门聘请了读报人员,每日在店里念当天的报纸,将街上的闲散好汉们统统吸引了进去,舞阳县的治安前所未有的好。
这报纸上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政版,也就是南华府各位老爷们最近打算做些什么,目前正在做些什么,比如对某村的某项农产品种植做出了什么指导,对某庄子的水利灌溉问题做出哪些批示,很是让各位大人露了一把脸。
有广告版,这个是专门为各位商户服务的,南华府在江南地面,而江南地面又是大炎朝的首富之区,可谓是商户云集财源广进。最初大伙还对这东西存在几分疑惑,不知道在这张纸上刊登自家商品是否有用,直到常在冲霄门门口晃悠的那名货郎,花了一两银子给自家的零嘴登了一则广告,第二天便险些连小货车都被人买走,各位豪商们才蜂拥而至。老板们花了大笔银子买广告位和枪手,就为了能够占一个显眼的位置,有几句既文雅又能说明问题,起到推销作用的广告词。
事实证明,广告位的确有效,虽说各家各户都买了广告位,让效果有了一定幅度的降低,但每家的东西的的确确还是要比以前卖的多了,卖的痛快了。这种变化让老板们非常窃喜,对报纸广告更加具有信心,准备在试办期结束的时候,带着大票花红财礼去冲霄门拜见林卓,买断正式版报纸的长期广告位置。
当然,在报纸的内容当中,最吸引普通老百姓注意的,在民众中间呼声最高的,还要说是故事版。
因为报纸目前只是在试办期,目前又是只局限于舞阳一县,所以可以写的东西并是不太多。毕竟舞阳县的商户就那么多,老爷们更多时间是在后衙陪姨太太打麻将,没那么多时间下乡考察,以至于故事版所占的版面非常之大,勉强称之为南华故事报也没问题。
不过,千万不要因此而小看这个版面,单就这一项,便不知道养活了多少在家耕读的贫困书生。报社还采用了读者反馈机制,专门派人去各大茶馆酒楼进行调查,哪篇故事在读者中的好评度高,这个作者的稿费就会相应上调。反正是投稿匿名的,这些书生把圣人之道和本人面子迅速扔在一边,踩在脚底,专门找些吸引眼球的书生古庙遇狐仙桥段来写。
故事中难免出现一些江湖匪类,修真恶徒,作者们几乎在同一时间里收到了一张反派角色人名单,这张人名单非常之生活化,也非常之真实化,因为这几乎就是林卓照着百鬼门的花名册抄的。
当然,这些故事中出现的英雄侠客,自然由冲霄门以及烈火飞云两派少侠们担任,最终才子佳人喜结连理之后,在最后一段的新婚中,通常也会对冲霄门心生向往。在他们的描绘中,冲霄门锦衣玉食不说,还能修成长生大道,乃是发家致富兼长命百岁的不二选择。
最终,贤伉俪举家投奔冲霄门,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故事到此结束。
茶馆中的说书先生们在讲到这里的时候,往往会跟上一句广告词:“学真法术,到冲霄门,前程锦绣,就业无忧!冲霄门入门弟子的学费是九百九十八文,是的,你没有听错,只有九百九十八文,还等什么呢?心动不如行动!九九八,九九八,只需九九八,基础功法学回家!”这词他们说多了也觉着肉麻,可却没有办法,原因很简单,他们拿林卓银子了。看在雪花银的面子上,先生们不但要说,还要欢欣鼓舞的说,热情洋溢地说,说出技巧、说出感情,说出南华府,说向大炎朝。
要知道读书人几乎就是大炎朝民间的舆论风向标啊,有秦老夫子做主笔,再加上无数贫困书生的奋笔疾书,冲霄门的口碑一日好上一日不说,百鬼门的恶名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眼下说起泼皮混混拦路贼,流氓**王八蛋,老百姓下意识的就会想起百鬼门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另类的功成名就。
南华府的夏季,就在这种热火朝天的趋势中度过着,老百姓只觉得自打冲霄门来了之后,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无比的丰富多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