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巧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巧妇-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继的大哥也不是争权夺位的性子,极力逊让。

李继是绝不要做这个太子的,青青就不同意,他尊重青青的意见,绝不接受这个太子衔。

太平横拦竖遮,李继坚辞不受,最后还是落到李继大哥的头上,李继带青青回了家。

李旦登基比上一世早了三年,李继当然是不知道的,他没有那一世的记忆,青青是知道的,那个大唐李隆基是除掉了韦氏李旦登基他就成了太子,这一世的李继,没有坐上太子,就不会坐皇帝了,这样就很好,青青感到老天在帮她。

二人愉快的回到了家里,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没有韦氏的骚扰,自然是不用担心了,李继还是忌惮太平,这个女人不等闲,会不会再对他伸手?

李继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还不敢和青青说,青青不愿提朝廷的事。

青青不想那事,太平怎么会太平呢?她总想裴将军的宝剑自己杀人是有什么怪气,传言李继会什么奇门遁甲的邪术,几万人能让他消失得无影无形。

☆、第198 李隆基

李继这个人要是不被消灭,她的江山也是不能顺利的到手。

太平想尽了脑汁证明八万大军在李继手里,好鼓捣李旦和太子杀掉李继,只要李继一死天下就太平了。

太平想好了主意,就用大批的人手散布谣言,主要的内容就是:李继的手里有八万大军,就是为了夺天下的,李继不想要他大哥和朝臣的赏赐,只等天下大乱,自己和唐太宗一样打江山,这些话的含义谁都明白,唐太宗是杀了亲兄弟夺得他父亲的江山。

李继要效法唐太宗,一定是要逼父弑兄,这样的话岂能不憾动李旦和太子的心。

太子李宇听了心里惶惶终日不得安生,他虽然不是个争权的人,可也不是个特别懦弱糊涂的人,既然李继不做太子,他就没有夺权之心,他放着现成的太子不做,为什么偏要使抢的手段,李宇想了很多,认为谣言是有目的的,他认为是有人在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要从中牟利,他想到的只有太平和武三思俩人把持朝纲是别有用心的。

李继连太子都不做,他们为什么还忌惮他?李宇就想不明白。

李旦父子俩就说起了谣言的事,李旦这个老实人一点也不傻,他早就明白这是有人作梗,李继藏了八万兵的话他怎么能信,八万兵可不是小数目,藏哪去?那些人吃什么?不吃饭要是能活的话,谁不想养一千万兵。

怎么说话像吹灯灰一样便利,这样的谎言也编的出来。

李旦笑道:“谁会干这样的事,就只有太平一个,这样胡诌她也不觉得让人见笑。”

“三弟也碍不着她什么事,一个去种地的人她也嫉恨,真不知她一天都想的什么?”太子李宇是看不透太平这个人的,李旦可是看得透,那是他妹妹,从小到大怎么就看不出她的心思,她是想坐女皇的,她比韦氏安乐婉儿的心都野,她不但要做女皇,还要把碍她眼的人全部杀光。

“你姑姑比你祖母厉害得多,你祖母还容得朝臣的意见,容得她的忤逆,她可是不会容忍任何一个人的,三郎没有得罪她,还被她利用杀韦氏,反过来她要杀三郎,还使了一个反间计,她以为人都是傻子,只有她是聪明的。

这个计策是让我们杀三郎,够狠毒的,三郎是不想参与朝政的,特别是三郎的媳妇,更是不愿意离得朝堂近了。他们就在那里种地,便碍到了太平。”

李宇叹道:“姑姑的手伸得太长,她是怕三郎帮我们,除掉了三郎我们就好控制了,她现在把持大半朝政,等到她全把持了,我们成了傀儡之后,她就要坐女皇了。”

“还不就是那么个账,没有她的批准奏折就发不下去,你说点什么她准给你推翻。”李旦叹道。

“那日我反驳了姑姑的话,她那事做的就是荒唐,南方水灾的救济不能那样草率,饿死很多人会引起民变的,照姑姑那样说还了得,饿死点人不算什么,祖母可没有这样荒唐过。”李宇担忧道。

“只怕赈灾的还会被她私自截下,她的胆子大得很,真是个祸国殃民的妖孽。”李旦说道。

“啥事她干不出来?祖母惯坏了她,她势必效法祖母坐女皇。”李宇愁眉不展的说道。

“要不她就忌惮三郎,三郎绝不会容许她做女皇的。”李旦有些骄傲的说。

“三郎管得了她吗,离得太远了。”李宇叹道:“还是我让了太子位给三郎,让三郎牵制她。”

“太平必会同意的。”李旦叹道。

“父皇您是皇帝还是她是皇帝?为什么要听她的?”李宇问道,这个皇帝坐的太软,一个公主插手朝政是亘古稀少,父皇还这样忌惮她。

“皇帝?皇帝说了话就好使吗,朝臣,大部朝臣都是她的人,她已经掌控了朝纲,没几个人听我们父子的,太平忌惮的人只有三郎了,拥立三郎做太子的人都被太平算计了,罢官的罢官,割除的割除,下狱的下狱,朝臣还有几个敢反对她的。”李旦叹道。

“儿臣这个太子也是做不长的,太平正在散布太子无能。”李宇说了李旦咳一声:“那她要谁做?”

“听说是她说二弟是个聪明仁慈可以坐好太子的。”李宇已经听到了传言,他本来也不想坐这个太子,都是太平的手笔,不同意李继坐太子,她主张要李宇坐。

“都是她一人说了算,让你坐太子的也是她,反过来她又要推翻你。”李旦对这个妹妹真是没有办法,李家的江山怎么由得外人掌控?

父子俩没有办法太平,太平占据了朝堂的大部分势力,李旦自己都做不了主,什么事都得由太平批准。

一年里太平没有怎么闹腾,李旦都是由她折腾,为了求的和谐太平,李旦就一个劲的让着太平,太平终于逼迫李旦废掉了太子李宇,让李继的二哥李乾做了太子。

这个李乾平时蔫蔫的,大概就是装的,李旦突然就病了,太子临朝听政,与太平是意见相左,他可不管什么姑姑公主的,听着不顺耳就当堂让她下不来台,太平气得天天暴跳,找李旦评理。

李旦是一病不起咳嗽不止,御医百般调制不见起色,太平对付不了李乾,就使出了阴损手段,刺杀,是政敌之间的快速的制敌手段。

太平的面首里有个飞贼武艺极高的,也是对她很忠心的。

李乾坐了太子,也不大出皇宫,刺杀的任务只有在皇宫完成,太平派了六七个刺客,整天围着皇宫转,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李乾终于被刺中,长剑从后背进去,正好捅到了肺叶,李乾一下子就趴窝了。

太平如鱼得水,大揽朝政,把朝廷大换水,都成了自己的亲信。

李旦还在病着,顾及不了朝堂,太平就一个劲的撮,李旦虽是个老实人,却不是真的懦弱,召集了几个心腹大臣,拟诏立李隆基为太子,他是看好李隆基,在几个儿子中三郎勇武果断,堪扶社稷,只有三郎才能制住太平。

如果再让太平这样换太子,朝廷非让她搞乱不可,李旦终于自己当了一回家。。

李继接到这样的诏书真是傻眼,他早就恨太平恨得要宰她,太平的所为,早就到了李继的耳朵里,李家岂能让她这样祸害?

要不是青青拦他,他早就去收拾太平。

太平风闻了李旦立李继太子的事,已决定先下手为强,沿路派了截杀的人马,和韦氏一样埋伏在个个山口。

再次导演了烧村子的恶剧,她的行动也太迅速了,比李旦的使者快了三天,大概是李旦的使者被李旦嘱咐怕太平截杀使者绕了远路而来。

等使者到来,李继才知道太平是因为他的太子而杀他,怎么突然立他为太子?李继也想明白了,父皇对付不了太平病体已经沉珂,自己再不去就是大不孝了,虽然母仇报了,可是马上就出现了父仇,父皇被太平快欺负死了。

李继跟青青讲了道理,自己要是不出头,大唐又要改姓了。

到了这个份上,青青无话可说了,以后的先不考虑,只顾眼前吧,太平要是篡了位,不但李氏皇族得被灭,自己一家就是躲多远,也会被太平整死。

只有随李继进京了,时间倒是不紧,一路最快也要二十天,自己的空间可是想去就到,得等到应该到京城的日子才能发动空间过去,今日才接到诏书,明天就到能不让人怀疑有什么怪异吗?

处理安排家里的事,进京了,作坊是得带走的,地里的庄稼和菜蔬雇了大批的人手收割,青菜发给了崔岩和葛尧,庄稼都收入了空间,百多头猪都放养到了空间的山上。

奶牛也是要搬进京的,只有让木阿本找人准备搬迁的事,木阿本一家是要随行的,得等京城那边建好了养殖场就搬过去。

李继进京之后,李旦(皇帝睿宗)的病也突然好了,李继有一种掉进陷阱的感觉。

睿宗选立李隆基为皇太子以后,太平公主和太子之间就因为权力之争发生了矛盾,展开了较量。

太平公主自恃功高,企图独揽大权,同样因功而被立为皇太子的李隆基明察果敢,非等闲之辈,他们之间势必会有所冲突。

很快,太平公主就发现自己低估了太子,不免对其过人的英武有了几丝忌惮。从此,太平公主就把太子李隆基看成了自己政治上的对手,很想利用自己的权势换一位暗弱易制的人取代他。

睿宗在公主和皇太子之间,遇事迁就,采取不偏不倚、摆平两方的平衡政策,不愿意也无法偏倚任何一方。每宰相奏事,睿宗总是会先问:“尝与太平议否?”再问:“与三郎议否?”当得知了公主和太子的意见以后他才做决定。

总之,睿宗既不开罪于太平公主,又同太子保持政治上的联系。太子、公主双方互为敌手,却对睿宗皇帝都有共同的政治需要。

☆、第199章 朝堂

一到了京城青青就开始了她的养殖大计划,李继自然是住到太子府,这个太子真的李继窝囊,等他坐了太子,李旦的病二十来天就好了,开始上朝,李继也得履行太子的职责,每天是在朝堂和太平公主磨牙。

太平已经采取了三次措施诛杀李继,第一次是放火,第二次是借诛杀韦氏之机,第三次又是纵火,三次的失败太平不敢再采取第四次,担心万一李继已经知道了风声,和她结仇已深,如果杀急眼了,怕李隆基给她一个回马枪要了她的命,太平是个伶俐的,做事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是她的执着,左右自己的势力大于李旦的势力,李隆基在朝里根本没有人脉。

一个老三家有什么好担心的,她的弟兄没有一个成器能够帮他的,但看一看李继的作为如果他不是个真正的枭雄,太平真的没有帮他放在眼里,只是李继三次躲过了她的毒手,是不是有人搭救呢?

为什么他可以躲得无影无踪?真是个奇异的现象,是谁帮了他?太平没有发现什么动向,是李继请了奇门高手?是李继学了奇门盾术太平还是不信的,她是个很好学的人,曾请过奇门术士,她也想学奇门遁术,哪有那么容易的,得要练上几十年,才能小成,大概自己可以隐遁身形,要说是隐没整个村子,那是活神仙也办不到的。

如果有了奇门盾术就是隐遁了自己的身形,想做的事很容易办到,要杀谁很是容易,想偷什么就可以拿到手,想干什么都不会露了行迹。

太平激凌凌一个冷战,如果李继有那个本事,自己可就危矣了,如果在大街上明目张胆的给她一刀,临死也不知道是谁杀的。

好可怕的李隆基,太平有些后悔推到了太子李宇,还是那个窝囊的人坐太子好,自己怎么昏了头,李宇顶撞两句就受不了,一心赶他下台,换了个李乾是个狠辣不容人的,自己更是受不了,自己堂堂的皇太女,应该继承大统,只是被李显先下手为强,抢了自己的江山,自己怎么甘心受这帮废柴的挤兑,不抢回自己的江山决不罢休。

没想到李旦做事这样绝,他竟敢私自立太子,那些个该死的朝臣自己一定要他们死,李旦是斗不过她,拉了李继给他垫背,他怕大唐的江山到她手,看着是个窝囊废,眼光竟然毒辣,他就认定李隆基会斗过她?

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太平的信心十足,朝政把在自己手里八成,眼见就要夺得全部的权利,李隆基来了将近半个月,没有见他有什么真本事,天天上朝只会耍嘴皮子,也没见他有什么胆敢把自己的人拔擢,把他的人安插进来。

就是个光练干不了实事儿的镴枪头,太平从李继躲过几次刺杀高看了李继几眼,又在李继对朝政的窝囊感到这个太子比李乾还不及,太平的心大放,行为更加放肆,每每的贬斥朝臣,换自己的心腹,李继和她争执不下来,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有任她施为。

太平此刻是得意的,可是李继和她争执她也是恨之入骨,自己是什么身份,一个妃子的儿子,还是个带罪的妃子,竟敢忤逆她的意思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除去他换上萧淑妃的傻孙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