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环水绕俺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环水绕俺种田-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东西,或是帮别人顺带地买一些东西回去,所以对于这批客人应得的酸话梅在发放上可以做出变通,不再是一年发一次,而是每次只要凑够了五文钱就当场赠送酸话梅,这样会让他们感觉更实在,不会认为巧巧一家在骗人,会更容易赢取大家的信任;然后是接待,给远来的客人每人都提供一碗茶水和一张凳子,消除他们赶路的口渴和劳累,让他们有一种自己是受欢迎的客人的感觉,让他们对巧巧家的杂货铺有一种亲切的好感和归属感,而不是简单的冷漠的金钱与货物的交换。

    如果能够把附近的村庄的客户资源吸纳进来,那么附近村庄的人在乌山村杂货铺的消费潜力将是巨大的,不只是人们日常的小额消费,还有置办酒席时的大额消费,把每一笔消费累计起来,其数量将是乌山村人总消费的几倍,总之,人多就是力量。杂货铺是赚取差价作为利润的,一笔消费的差价会很少,但消费的次数越多,差价再乘以消费次数的乘积就会越大,乘积就是巧巧家最后能够得到的利润。巧巧家杂货铺赚取的差价是不变的,要想提高利润,就得提高消费次数;要想提高消费次数,就得提高消费人数。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一旦想事情想多了就容易疲乏,小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更是禁不起太长久的思考,所以,关于这个吸纳更多顾客的计划还没有思考完,巧巧就累得睡着了。

    第二天,巧巧起床的时候,脑袋里就回想起来了这个计划,她想着待会儿就和她娘商量这事。

    巧巧发现自己又是最后一个起床的,因为只要她没有自己起来,家里的其他人除非是怕她耽误了吃早饭,不然是绝对不会叫她起床的,想到这里,巧巧心中顿时洋溢起了了满满的幸福感。

    院子里曾大树正在忙着做货架,虎子在旁边打下手,曾大树的货架已经做好一半了。巧巧洗脸漱口后,也感兴趣地去院子里观看着。其实曾大树做起木工活来显得很笨拙,可能是不熟练的缘故吧,不过,他会做货架就已经让巧巧觉得很神奇、很了不起了。

    “巧巧,快过来给我看灶火!”小燕在厨房门口朝巧巧叫道,她一个人既要做饭、炒菜,还要看灶火,难免会忙不过来,现在巧巧这个小半个劳动力起床了,自然要拉过来好好地利用一下,往常巧巧都是很自觉地自己跑去看灶火的。只是,今天的巧巧被曾大树做货架的样子吸引了,结果把看灶火的事给忘了,小燕见巧巧洗脸之后人就不见了,于是她就抽空出来逮人了。

    “来了!”巧巧连忙起身往厨房跑去。

    “三姐,对不起,我刚刚忘记我还要看灶火了,就去看爹做货架了。你还要炒几碗菜啊?”巧巧跑到灶前的凳子上坐下,然后和小燕说着话。

    “没事,我原谅你了!你明天可别再忘了,我还有两个菜没有炒。”小燕一边熟练地挥动着锅铲,一边回答着巧巧的话。

    吃完早饭,曾大树和虎子他们走了之后,赵杏花又把家里和菜地里的活忙完了,这才回到堂屋来织布,巧巧连忙跑过去,拿着一条小板凳放到赵杏花的身后,自己赤着脚站在板凳上,给赵杏花捶着肩膀、背以及按摩脖子。

    “嗯,真乖!”赵杏花很享受巧巧的爱心服务,宠溺地夸奖道。

    “呵呵……”巧巧也很享受被赵杏花夸奖的美好滋味,她一边挥动着小胖拳头,一边和赵杏花说着那个吸纳周边村庄的顾客的计划。

    “娘,我们应该想办法让附近的村子里的人也到我们家的杂货铺里来买东西,就和爹以前被请去别的村子里做菜一样,反正他们到我们家来买东西不会比去镇上远,娘,你说好不好?”巧巧脆声地说道。说起曾大树以前经常去别的村子里做菜,巧巧想到曾大树在那些他去做过菜的村子里名声很响亮,以前附近的几个村子似乎都请曾大树去做过菜,假如打着曾大树的旗号去宣传巧巧家的杂货铺,效果应该会比较好的,毕竟大家对熟悉的人会更有信任感。

    赵杏花听后,顿时全身精神一震,赞赏地说道:“嗯,是很好。”然后自己认真地沉思起来。

    小燕听着,也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巧巧,我们要怎么让他们知道我们家的杂货铺呢?是不是也和在村里一样,让小孩子去喊啊?”

    巧巧想了一下,突然脑中灵光乍闪,卖菜的人?

    “娘,附近的村子里是不是也有人去镇上卖菜啊?”巧巧问道。

    “嗯,是啊。”赵杏花回答道。

    “我们拜托我们村里卖菜的人去和附近村子里卖菜的人说我们家开杂货铺的事,而且还要特别交代是我爹开的,娘,你说好不好?”巧巧兴奋地提议道。

    “嗯,我晚上和你爹商量商量。”赵杏花喜不自禁地说道,她的脸庞顿时变得光亮、明媚起来,似乎充满了活力。

    “巧巧,这个办法好!呵呵……”小燕也表示赞同,并且在脑中幻想起了附近村子的人都来她们家杂货铺买东西的盛况来。

    巧巧家杂货铺开张的第三天,客人依旧稀少,今天一共来了六个客人,客人总数继续增加,可见大家还是很亲赖他们家的杂货铺的。

    现在,虎子、小峰和小山他们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今天家里的杂货铺又迎来了几个客人,卖了多少东西,收了多少钱,虽然他们难免因为客人稀少而在心里微微失望,但是他们依旧对家里的杂货铺子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晚上,赵杏花把巧巧的办法和曾大树说了,曾大树听后很惊喜,然后不禁在心里敬佩起巧巧来,她怎么能想到这么多的好办法呢?她才多大的孩子啊?

    “杏花,我早就说过了,咱家巧巧就是神童!就连我这个爹都比不上她。”曾大树自豪地说道。

    “胡说什么呢?以后这话可不许再说出来了,你想给咱家、给巧巧招祸呢?”赵杏花严肃地警告着曾大树。

    曾大树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犯错误了,连忙用手捂住嘴巴,平息了一会儿,然后向赵杏花保证道:“我保证绝不再说那话了!”

    “嗯,知道就好,你可一定要把嘴巴守严实了,这可不是小事情。”赵杏花严肃地说道。

    “嗯。”曾大树重重地点头,表示答应。

    “那个让附近村子知道我们家开杂货铺子的事情我可以去做,我早上可以抽一些时间去菜市场一趟。”曾大树思索着说道。

    “嗯,这事要是能办成了,我们家的杂货铺可就了不得了,虽说比不得镇上的,但是也有镇上杂货铺的十分之一了,我们家的铺子还不用出租金呢!”赵杏花期待地说道。

    “嗯。”曾大树也在思考着这件事的前景。

    “你最近在酒楼里做的怎么样?”赵杏花突然关心地问道。

    “挺好的。”曾大树回答道。

    “嗯,这样就好,你可别因为家里杂货铺的事就分心了,做厨子才是你的本分呢!虎子、小峰和小山能不能继续念书可就全看你做菜能不能让欧阳夫人满意了!你可不能因为分心,把厨子给做砸了!”赵杏花提醒曾大树道。

    “嗯,你放心,我做菜会很认真、仔细的,不会把厨子做砸了的,你也别总是操那么多心。”曾大树说道。

    “我能不操心吗?我们家现在还没到不用操心的程度呢!等虎子和小峰再长大两岁,更有操不完的心。”赵杏花有些疲累地说道,做为丈夫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她的本分似乎就是替全家人操心的。

    “睡吧,不说了。”赵杏花疲倦地说道。

    第二天,曾大树把菜运进山阳酒楼之后,吩咐虎子和小峰给菜过称,他自己则去了青山镇的菜市场,找到卖菜的村里人,拜托他们和别的村子里的人提一提他们家开杂货铺的事,然后,他又去找了几个认识的附近村子里的人,告诉了他们自己家开杂货铺的事,重点说了赠送酸话梅的事,还拜托他们去村里帮他宣传一番,那些人都欣然地答应了,还向曾大树道了喜,曾大树也向他们道了谢,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曾大树就赶回山阳酒楼去了。曾大树去外村做厨子的时候,还是认识了不少的人的,他为人随和、大方,有时候,别人向他打听一些做菜的方法和窍门,他也会慷慨地解答,所以他在外村的人缘也还不错,至少别人说起他的时候都是赞赏有加,不止是赞赏他做的菜,还赞赏他这个人的品行。

    傍晚,虎子他们放学回到家,刚想出去割猪草,就被赵杏花给叫住了。

    “今天就不割猪草了,你们去把咱家的板栗打下来,我今天去看过了,很多都已经熟了,记得小心些,别让刺给扎着了。”赵杏花叮嘱道。

    “唉!娘,你放心吧,我们会小心的。”小峰高兴地回答道,几个人就兴奋地提着箩筐走了。

    收板栗的方法就是摇树,晃动树干,在晃动下,成熟了的板栗就会自己落下来,没有落下的就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那些没成熟的板栗得过几天再去收。板栗里面是果仁,外面是一个刺球,有些板栗因为已经熟透了,刺球就咧开了口子,露出了里面的果子来。

    小峰负责摇树,他喜欢干这个活,所以虎子就让给他了,小山虽然也跃跃欲试,但是他人太小了,没有争夺权,只能在远远的地方看着。小峰是带了草帽来的,因为树上的板栗在落下来的时候可没有长眼睛,摇树的人若是不把自己武装好,要是倒霉地被砸上了,不止是身上疼痛,还可能被板栗身上的刺把皮肤给划伤,若是摇树的人脑子突然抽风,仰着头一边摇,一边朝树上去观望的话,还可能被板栗砸到脸,甚至是眼睛。虽然摇板栗树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但是村野之中长大的孩子最无法拒绝的、也最期待的就是去冒险了,摇板栗树不仅能够显示摇树人的力气和勇敢,而且听着板栗不断砸在地上的“噼里啪啦”的声音,摇树人还会有一股成就感。

    小峰晃动了一会儿树,见板栗不再往地上掉了,就又去摇另外一棵树,虎子带着小山开始捡地上的板栗,板栗外面的带刺的壳等拿回家去再砸开。

    晚饭前,虎子和小峰抬着整整一箩筐的板栗回来了,小山还提了大半篮子跟在后面,他们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吃完晚饭后,大家就开始用石头砸板栗壳,因为壳里面的板栗果子非常坚硬,所以怎么砸都不用担心会把里面的板栗果子砸坏了,砸板栗壳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赵杏花从板栗里面挑出来大个的,分作三个篮子装了,准备分别送给欧阳夫人、井掌柜和鲁掌柜。

    小燕还把那些小颗的板栗拿去厨房用水煮熟了,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分着吃了,水煮的板栗很香,很粉,而且又是今年第一次吃,所以大家都吃得特别开心。

    又到了板栗飘香的时节了,这几天青山镇上叫卖煮板栗、炒板栗和烤板栗的小商贩络绎不绝,镇上各大酒楼也兴起了板栗烧鸡的菜肴。巧巧家今年收到的板栗很多,除去卖给山阳酒楼的一部分,他们家还剩下了两篮子的板栗,自家又肯定吃不完,板栗不能放太久,会烂掉的,所以剩下的板栗怎么处置成了赵杏花的难题。

    时间很快就到了巧巧家杂货铺开张的第十天,这是很特别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发生了两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曾大树的樟木货架终于完工了!虽说货架做得不是特别的好看,但是这个货架对巧巧家的杂货铺来说意义重大,它标志着巧巧家的杂货铺进入到了货架时代,有了货架的杂货铺变得美观而专业起来。

    第二件事情就是巧巧家的杂货铺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外村顾客!她们是一个自发组成的七人购物团,是从邻村泉口村过来的,她们七人每个人手上都挽了一个菜篮子,小燕和巧巧高兴极了,让她们在堂屋里坐下,给她们端茶水,赵杏花则是热情地和她们聊着家常。最后,她们七人每人都提了大半篮子的东西走了,赵杏花根据花钱的数量,赠送了大家酸话梅,而且还特意每人多给了一颗,因为她们的到来带给了巧巧家杂货铺巨大的希望和光明!

    ------题外话------

    开心!加油!

正文 第六十章 人人爱八卦

    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普通农户人家买完东西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会是什么呢?当然是复称!也就是把买来的东西用自家的称再仔细地称一次,检查看看有没有短斤缺两的情况。

    现实中,短斤缺两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有时候是卖东西的人故意在给称的时候把东西的重量喊得高,但是实际给得少;有时候是因为卖家的称有问题,用那个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