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戏长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语戏长安-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晚,念思如期而至。烛光下她的脸恍如初识时的美好,虽然我们都知道彼此再也回不到那个晚上。

张张嘴,我发现自己竟不知从何说起。

她也动了动嘴唇,但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好久,我们终是扬起笑脸向对方打了个招呼:“好久不见。”

仅此一句,从此远隔万水千山。

又是一阵难堪的静默,她最后主动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故作轻松地说:“咱们开门见山吧。你找我来,是为了安来丽那件事吗?”

我不是不惊讶:“你认识她?”

“外来的和尚要念经,怎么也得跟庙里的人打声招呼吧。”

我不由自主地有些紧张:“你牵涉了多少?”

她笑笑:“放心,一声招呼而已,他们也没能留下把柄。”

我轻轻吁了一口气。

她看着我,目光灼灼:“你担心我?”

耸耸肩,我没答话。

她叹息一声:“真是孽缘啊。”

无言。

“说说你的要求,我看能不能答应。”她顿了一下,说,“就当看在秦离的面子上。”

“不要把墨影堂爆出来。”

“可以。”念思答得干脆利落。

我有点意外,不是没想过她能答应,只是没想到她会这么干脆。

她微笑着解释:“这件事不牵涉逐邸夷的利益,但韦子言因为我的原因而出什么事的话很可能会导致秦离再次离开我。我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对于秦离我的印象其实挺模糊了,但那抹谦谦君子的身影一直留在心底。他的确是个好丈夫吧,不怪念思如此紧张。

“好,谢谢你。”

她没多客气,见话说完便站起身来告辞:“如此,这件事往后,我们各行其道吧。怎么想,我们也不可能走在同一条路上了。”

“我知道。”

她的身影要消失前,我叫住了她:“念思。”

她顿了一顿,没有回头。我站在门口,轻轻地说道:“很高兴,曾经认识你。很高兴,曾经沧海的你们,没有错过。”

“保重吧。”她依旧没有回头,留下这句话在夏夜的空气中幽幽回荡。



就这么过了一段日子,子言不断有好消息从北边传回来,韦爹为苑家挣回应有荣誉的努力开始有了成果。我在家里细心地照顾子缄,虽然闭门谢客,但不断有消息从外面传回来。

子缄的伤没有瞒过去,有人说他是被人报复,有人说他与敌国通好被灭口,有人说是为了小倌与人争风吃醋。

而远在天边的子言本来就一直在风口浪尖,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扣到他头上的罪名更加五花八门。最轻的不守礼法没有按时婚娶,接下来是指挥不力、在北边没有全力打击匈奴,引申至通敌、拿国家的安危谋取私利,还有结党、滥用私刑等等。最搞笑的是一个言官上书指责子言私嫖(and)娼宿柳以至身染暗疾。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他某方面功夫到底多青涩,恐怕不会有人比我更清楚。但那个“滥用私刑”的指控还是让我的心颤了一颤,担心牵扯出当时梁娘子的事情。直到确定对方指的不是这件事,我才稍稍安下心来。

据宋问说,言官们各执一词,大臣们也各有各的站队。说法像潮水一样涌到李蜀黍跟前,但他就是始终不表态。

杨妃担心得几次派人来问话,都被牛管家用各种借口挡了回去。但李恪DD还是利用各种机会不着痕迹地帮着韦家,我对他们母子俩很感激。

即使这样,关于慕容璞的动向,不管是宋问还是林涧风都不肯对我透露一个字。我不知缘由,也不问。日子一天天流逝,心中的焦虑越积越重,一向不信佛的我开始时不时念起一两句阿弥陀佛。唉。

唯一欣慰的是,子缄和忘川在慢慢地恢复,虽然他们的眉头一直深锁,整天整天说话不超过十句。

紧张而缄默的气氛弥漫韦家上下,每个人脸上都或多或少地蒙着一层焦虑。

虚弱地靠在枕头上的子缄见我不语,便轻轻地唤了一句:“二姐?”

我从自己的思绪中惊醒,才发现要喂他吃药的自己紧紧握着碗,药已经凉了。

“呀,对不起,我去重新热一下。”

子缄拉住我起身的举动,临时换来在子缄跟前服侍的小厮接过药碗。子缄有点费力地说:“在想什么?”

“没什么。”

他闻言定定地看着我:“是不是风向变了?”

我有点惊讶有点疑惑地看向他。

他接着问:“圣人的考虑有结果了么?”

我摇摇头:“没有任何风声,不知道。”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没有我们的人在他身边,也就没有办法第一时间窥测圣意。

“既然如此,只好继续等了。”

“是啊。”只能等了。

“二姐……”子缄欲言又止。看他的神色,我知道他想问什么。

“Jam没法来,他现在也是红人一个,被多少人的眼光盯着。但他托人捎话来了,让你好好养伤,不要让他担心。”

“红人?”子缄脸上浮现出我看不明白的表情。

我试图让自己的话语轻松一点,就像这不是件什么大事一样:“是啊,你之前不是一直夸他能力吗?有能力自然会被赏识。”

“是这样。”他有些怅然若失。然后把头靠在枕头上,闭上眼,“我累了,姐你先出去吧。”

推门出房,广汉又来到我的面前。

“三郎没事吧?”言语里是诚恳的关心。

我点点头,问:“怎么了?”

“阿占王子刚从宫里出来,说圣人让人当着大家的面宣读了北边的战报,还当着石国使者的面大大夸奖了立功的人,点名赞许的人里面就有韦郎中。”因为广汉懂一些波斯语,他被林涧风派去专门负责跟Jam那边联络。

听了这个消息,我的心情并没有轻松多少。我谢过广汉,就听到子缄在屋子里的呼唤。

他脸色苍白,但神情坚定地看向我:“是Jam有什么消息吗?”

我心里了暗暗叹了口气,把广汉跟我说的话又说了一遍。他微微现出喜悦,随即又想到什么一般,喃喃地说道:“他真的在圣人面前能露个脸了呀。”

我想安慰他,又不知从何安慰起。准确地说,我不太能明白子缄心里的想法。他突然满脸希冀地看着我,声音恳切:“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真的想见见他。”

我为难地看着他,半晌还是狠下心来:“子缄,再忍忍,等目前的僵局有了转机,等你的身体再好一些,你们就能见面了,好吗?”

他很失落,但还是顺从地点了点头,重新闭上了眼。

第三十章 渐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坐在窗台边,心底觉得有无穷无尽的讽刺。

戴胜突然闯了进来,一向沉稳的声音里有一丝别样的激动:“二娘,冰面开始出现裂缝了。”

我有些茫然地看着他,一时没反应出来他话里的意思。

他走上前,努力控制自己的声线:“上个月,国家用金帛赎买了前朝因战乱流落到突厥的人,八万人,现在圣人让他们各还其家,大家正感恩戴德呢。”

“所以……”

“八万人同时涌入塞内,这过程中要是没有人管怎么能行?”

我脑海里闪过一个想法,但有些不太确定:“你是说……”

“圣人亲自点了堂主负责这件事。并在朝堂上当众称许他年轻有为、谦逊奋进、是栋梁之材。”

我有点不敢相信这个天下砸下来的馅饼:“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今日早朝。一开始还有人向反对,但圣人的态度很坚决,把反对的人都堵了回去。我想,这是个好兆头。”戴胜越说越兴奋。

“仲先呢?”

“宋郎君得到了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了他,他们现在还在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我的手心全是汗:“对,对,事情出现了转机,僵局很有可能要被打破了,这个时候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不能被人抓住什么把柄,更不能动摇圣人好不容易决定支持我们的心意。”

“宋郎君还说,晋王和四皇子在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是他们向圣人力荐的堂主。”

“我知道了。”

谢谢你,李恪DD;谢谢你,杨阿姨。

可是,李泰怎么也掺和进来了?

下午,林涧风脸色不虞地来见我:“太子也掺和到里面了。”他有点咬牙切齿。

不知是不是已经紧张过了头,我反而冷静下来:“什么意思,太子也参与了间谍案?”

“不是。但太子似乎不喜欢堂主,这些天正是他积极地推动着对堂主的弹劾。”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我们什么地方得罪了李承乾,林涧风更是苦闷地说:“我们都很奇怪。堂主与太子素无过节,这次突然发难,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知道。”一个虚弱的声音突然传来,子缄正扶着门框艰难地站着。

我们忙上去扶他坐下。林涧风奇怪地问他:“三郎知道原因?”

子缄点点头:“之前太子曾经想拉拢大哥,但大哥并不想站在谁的一边,所以拒绝了他。上次去参加诗会的时候,他又一次向我表露了这种想法,也被拒绝了。这次晋王如此积极地帮咱们,他应该是起了疑心,以为我们表面上哪边都不站,实际上早已暗中站到晋王一边。更别说,最受圣人宠爱的四皇子也搅了进来,帮大哥在圣人面前说话。”

“刚刚才知道太子是幕后的人吗?”

林涧风答道:“是。虽然之前我们努力追查谣言的源头,但一直没有什么结果。如果不是今天圣人态度强硬,太子又出来极力反对的话,我们还真的没有头绪。”

子缄却问林涧风:“背后的人只有太子吗?我的意思是,他有没有可能是被人当了枪使。”

林涧风点了点头,意思是他们也想到了这一点:“现在正全力追查。”

我忍不住出声提醒:“你们一定小心,千万不能暴露了。”

他应了下来,犹豫了一下,又说:“禁卫军已经抓到刺伤三郎和忘川的人了。是个龟兹人,趁人不注意时服毒自杀了。”

子缄听了身体一震,我只觉得头疼——这滩水,越来越深了。

“慕容璞会不会起兵?”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林涧风想看白痴一样看着我:“你怎么现在才想到。”

子缄见他对我这种态度,有些不高兴:“林总管!”

“抱歉。事实上,他已经起兵了,但又被镇压下去了。”

“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事发突然,他也是仓促间决定的。事先没有详细安排,所以很快就被地方的军队击破。”

“他有这么不堪一击吗?”想起他的背影,我有些怀疑。

“打仗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仓促起兵没有天时,四海太平、百姓不愿起干戈就没有人和,纵然据有战术意义上的地利,也很难守得住正规军有策略的攻击。”

“既然他已经败了,为什么这件事还不能完结?”我想不通。

林涧风还没有回答,子缄已经出声了:“看情形,慕容璞还没抓到吧。”他看向林涧风,后者肯定了他的猜测。子言又说:“输的一方肯定不会宣扬自己的失败,那胜利的一方,为什么也悄无声息呢?”他看向我。

“圣人打了胜仗,但他秘而不宣。反而让谣言越演越烈,他是想看什么呢?”我又看向林涧风。

他含笑不语,子缄也笑着看着我。

“他想看看,还有谁是慕容璞的同伙?”

“没错。”

“那我们压根就是他推到前面的靶子?”

“聪明。”

“靠之!”

“不过,”林涧风的脸色又变得严肃,“靶子用完后是被丢弃处理掉,还是能凭着功劳步步高升,就看我们的应对了。”

久悬多日的心终于放下一半,我瘫倒在席上:“你们说吧,要咋做?”

林涧风露出胸有成竹的微笑,子缄也浅浅地弯起嘴唇说道:“既然圣人已经给了梯子,我们当然是要顺杆爬啦。”

一个月后,子言的工作得到了蜀黍的高度赞许,几次把弹劾的奏章打回去后,朝堂非议之声渐弥。韦爹在朔州的任上只干了一季,却已得到当地人们的交口称赞,蜀黍高兴之余,颁下圣旨亲自把苑家的事情给处理了,苑爹被追封忠烈将军,赐御笔亲书的“忠烈之家”牌匾。由于苑爹无子,韦爹帮忙从旁支挑了一个同样立有军功的侄子继承了苑家的香火。

是谓——

“褒贤纪懿,礼焕国章。悼往申哀,义光彝篆。因心之道,列代攸遵。

故忠烈将军苑恒,疏芳日幹,毓彩星津。器怀端确,机神敏悟。翦桐锡社,载循乐善之規;剖竹开藩,允叶惟良之寄。体忠順而成己,韞廉让而为心。固以业蔼维城,声孚列屏。雁門惟险,实资镇晋之。

灵柩至京,备礼冊命。赙绢布二千段,米粟一千石。

葬日給班剑卅人,羽葆鼓吹及仪仗送至墓所往还。並赐枺懊仄鳌T崾滤耄瑏K宜官给,务从优厚。三品一人摄鸿胪卿监护,四品一人为副。”

蝶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